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电路探秘4.1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电路探秘4.1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1 电荷与电流(课时 1)一、填空题1.1._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_ ,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 _ ,或者说带了 _.2 2自然界中的电荷有且只有两种: _ 和_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 _,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 _ .3.3._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 _ ,异种电荷互相 _.4.4._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 某物体的可能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_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 _ 电所以摩擦起电实质上是 _在物体之间的转移.5.5._ 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这是 _现象.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梳子

2、飘起来,这是梳子和头发带 _ (填“同”或“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缘故.6 6工厂里经常使用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静电 除尘的原理是_ .7 7. PM2.5PM2.5 (细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2.5 卩 m m 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PM2.5 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 Si、S 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的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 C 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 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 C C 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

3、电荷的棉芯D D 吸附住,这是因为 _ .空汽& &用线悬挂着 A A、B B、C C D D E E、F F 六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肯定带电的.小球是 _ ,肯定不带电的小球是 _,不能确定是否带电的小球是3二、选择题9 9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断定A.A.小球一定带正电B.B.小球一定带负电C.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D.D.小球一定不带电1010 如果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A.A.带正电荷B.B.带负电荷C.C.带同种电荷D.D.带异种电荷11.11.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

4、电现象的是()()A.A.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B.B. 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劈啪声C.C. 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许多细微脏物D.D. 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12.12.现有 A A、B B C C 三个轻质小球,已知 A A 带负电,A A 和 B B 互相吸引,C C 和 A A 互相排斥,13.13. 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都互相吸引,则它们可能是()()A.A.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B.B.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C.C.两个带负电,一个不带电 D.D.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14.14.丝绸和

5、玻璃棒摩擦后分开,那么结果则是()()A.BA.B 一定不带电,C C 带正电C.C. B B 一定带正电,C C 带负电B.B.B B 可能带正电,C C 带正电D.D. B B 可能不带电,C C 带负电4A.A.丝绸和玻璃棒都带正电B.B.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等量正电C.C.丝绸不带电,玻璃棒带正电D.D.丝绸和玻璃棒都带负电15.15. 小明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图中箭头表示棒的旋转方向)()()5三、综合题16.16. 在生产、生活中,由于摩擦常常产生静电,静电既可利用也能造成危害.(1)(1) 请各举一个实例

6、,说明静电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2)(2) 请举例说明防止静电带来不利影响的具体措施.17.17. 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塑料绳就 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这是为什么?18.18. 将 A A、B B、C C D D 四个带电的通草球悬挂起来,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它们静止后 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D D 带正电,试判断其余三个带电体所带的电荷.19.19.每年元旦,每个班级都要举行庆祝元旦A.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C.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等量的电荷D.D.玻璃棒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B.异种电荷相互吸引6的活动,同学们把五颜六

7、色的气球吹起后把它们与窗户上的玻璃、黑 板等摩擦几下后,气球就会被粘”在玻璃或黑板上,把教室装扮得格外漂亮,请解释一下气球“粘”在玻璃或黑板上的原因20.20.小明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 绘成一幅平 面示意图,图中 A A 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 B B 是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 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 B B 悬吊在距离 A A 球远近不同的 P P1、P P2、P P3处(如图所示).7(1)(1) 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2)(2) 请你根据此图,提出一个问题.8参考答案1.1.轻小物体 电电荷2.2.正电荷负电荷 正电荷负电荷

8、3.3.排斥吸引4.4.电子 负正电子5 5摩擦起电异 解析: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当梳子和头发相互摩擦时, 梳子和头发带有异种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头发会随着梳子飞起来.6.6.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解析:静电除尘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 因此,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7 7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析: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 C C 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 这是因为带电体 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 C C 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 正电荷的棉芯 D D吸附住,这是因为异种电

9、荷相互吸引.8.8.B B、C C、D D A A、F F E E 解析:从图中现象可知,C C D D 因为相互排斥,所以 C C D D 一定带电,A F无吸引或排斥作用,A F不带电,又 A A 和 B B 相吸,则 B B 肯定带电,E E 可能与 B B 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肯定带电的是B B、C C、D,D,肯定不带电的是 A A、F F,不能确定是否带电的是 E E9.9.B B 解析:题中说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此棒一定带负电,又说棒与小球靠近时互相 排斥,说明棒与小球带同种电荷,即小球也带负电.10.10. C C 解析: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使两金属箔片张开.11.11.

10、D D 解析:A A、C C 都属于摩擦后的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静电现象,B B 是摩擦产生的电荷击穿空气的放电现象, 而 D D 是由于被磁化后的钢针具有吸铁性而产生的吸引现象,其吸引原因与AC C 不同,故应选 D.D.12.12. D D 解析:已知 A A 带负电,C C 和 A A 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排 斥,所以 C C 带负电; 又因为 A A和 B B 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吸引, 所以 B B 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 体的性质,B B 也可能不带电,所以选 D D 项.913.13. D D 解析:两个通草球互相吸引,应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11、二是两个都带电,带的是异种电荷.而对于三个通草球, 我们假设它们都带电, 在正、负两种电荷,则必有两个球带同种电荷,这两个球只能相互排斥,不符合题意那么三个通草球中应至少有一个不带电.如果有两个不带电, 这两个球不会互相吸引,所以只能有一个通草球不带电,另两个球因相互吸引而应带异种电荷,带异种电荷的两个通草球分别靠近不带电的通草球时,因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而互相吸引.14.14. B B 解析:摩擦起电的特点: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然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则丝绸一定带等量的负电.15.15.C C 解析:图甲能证明正电荷与正电荷相互排斥;图乙能证明负电荷与负电荷相互排 斥

12、;图丙能证明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吸引.16.16.(1)(1)禾 U U 用静电现象的实例,如人们利用静电可以除尘、静电复印等静电危害的实 例,如穿着化纤的衣物易“电人”或“吸尘”等.(2)(2)防止静电带来不利影响的具体措施,如在运输汽油的汽车尾部拖一根铁链与大地相连,以防止静电的积累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火花而引起火灾等.17.17.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塑料捆扎绳, 摩擦起电,塑料绳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捋的次数越多,塑料绳带的同种电荷越多,斥力越大,散开得就越大.18.18.A B带负电荷,C C 带正电荷.解析: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从 D D 带正电入手进行逐个分析,C C 与 D D 互相排斥,C C 带正电荷;B B 与 C C相互吸引,B B 带负电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