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导论_第1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_第2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_第3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_第4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是通过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运行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动,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特点(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整个国民经济活动(2)宏观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收入(或就业) 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的方法宏观经济的研究内容长期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 国际经济 失业 宏观经济政策政府的经济作用(1)政府要稳定经济;(2)政府提供公共产品;(3)政府从事生产;(4)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5)政府进行收入再分

2、配总结:政府作用都发挥在靠市场运作无法解决或很难解决的领域。第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账户GDP(1)国民收入账户的重要性: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2)国民收入账户的产生背景:国民经济账户GDP的度量是20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本身是历史需要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账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随后,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的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在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下,国民收入账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1)20世纪50年代建

3、立中央计划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统(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 建立在“生产性劳动” 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2)改革后,服务业迅速发展。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3)统计部门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和调整,使之与新的GDP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两个缺陷:一是仅反映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低估了经济活动规模。二是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

4、高估了经济活动规模 国内生产总值(1)GDP(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2)GNP(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国民在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GDP=C+I+G+(X-M) (支出法:总产出总支出)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3)GNP与GDP的比较 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GDP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封闭条件下,GNPGDP。如果GNPG

5、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是个收入概念,GDP是个生产概念(4)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特点-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基本总量 包括有形和无形产品劳务 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包括自产自用。GN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是流量而非存量。 是最终产品,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以免重复计算(5)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不重复出售、转卖或进一步加工)最终产品通常包括:消费品、军工产品;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库存增加);净出口(进出口差)。作投

6、资用的产品,看似用于生产别种产品的中间产品,但由于不再出售,故属于最终产品。企业年终库存货物,可以看作是企业自己最终卖给自己的最终产品。(6)中间产品:经过加工后,还要在以后生产中作为投入的产品。例如,一般来说,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原料、能源等。(7) GDP的缺陷1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例如,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DIY活动等,在GDP统计范围以内。2 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环境质量等。修正:GDP的有效积累(扣除消失的GDP和无效的GDP)。3 GDP无法准确地

7、进行国际比较。 产出、支出、收入的关系 广义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完全等值,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产出总量就是其收入总量从而也就是其支出总量,即:总产出 总收入 总支出1)产出收入。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2)产出支出。最终销售最终支出。从一个国家来说,总支出与总收入应当是相等的;但由于统计误差,即用支出法与收入法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支出法为准进行调整,所以,用收入法核算GDP要额外有一个统计误差项。 总产出核算的重要意义(1)总产出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消费、储蓄、投资、税收、财政支出、进出口等等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

8、要问题只有通过总产出水平的变化才能得到最终说明。比如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等(3)“总产出 总收入 总支出”的恒等式是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依据。 其他宏观经济指标(1)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固定资产折旧。(2)国民收入:NINI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3)个人收入: PIPI NI 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和支付利息等)。(转移支付,如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4)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DPI = PI个人所得税非税社会支出举例:某年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元,国内私人投资5000亿元

9、(其中500亿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元),出口为2000亿元,进口为1500亿元。答案: 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DP=16000-500=15500NI=15500-2000=13500PI=13500+500=14000 DPI=14000-(3000-2000)=13000 总产出核算的校正(1)名义与实际GDP名义GDP:用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年的

10、价格,计算的当年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情况。名义GDP有时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增加,而实际减少(2)潜在产出现实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已经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潜在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调动所有社会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生产的最大限度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潜在GDP是充分就业时的GDP ,也称充分就业GDP。GDP缺口:潜在GDP与实际上所生产的GDP的缺口(3)综合国力的评价 CN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于偏重物质和劳务。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还取决于其它许多因素,还有:国土资源、国民素质、环境质量、社会福利、政府工作效率、国际竞争能力

11、,等等。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的收入构成假设全社会只有两部门:消费者和企业,不存在税收和进出口。假定有折旧。GDP=NDPNIY y=c+i总需求总供给C+I=GDP=C+S 即: I=S 这就是投资储蓄恒等式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收缩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2)三部门支出方面:Y=C+I+G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不在内,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是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收入方面:Y=C+S+T,T是政府净收入(净税金)=T0-Tr 全部税金转移支付。居

12、民要交纳税收,又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忽略掉转移支付也可以) 。(3)四部门(四部门三部门国外部门)支出方面:YC+I+G+(X-M) (X-M)为净出口收入方面:YC+S+T+Kr Kr为是本国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如救济性捐款等,都来自要素收入。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收入)(1)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A 2X2假设: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B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C折旧、未分配利润0,gDPNDPNiPi。D社会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

13、供供给。原因:大量闲置资源;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2)均衡产出(收入)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产出>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IU非意愿存货unintended inventory均衡,不再变动。非意愿存货IU 0 AE总支出(需求)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 公式:y = c + i = E(3)投资储蓄均衡时:E = y ,E = c + I ,y = c + s , c + i = c + s, i = s。意义:如果经济要达

14、到均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是一个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函数: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只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c = c(y)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2)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 = a + by (1 b 0)a -常数,自发性消费;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b-常数,斜率,边际消费倾向by -引致性消费;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3)消费倾向 propensity平均消费倾向 APC av

15、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收入c/yAPC <1,消费总量<收入总量(产生储蓄);APC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APC>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边际消费倾向 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MPC c/y当消费增量c与收入增量y趋于无穷小时,即:MPC = dc/dy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1 > MP

16、C > 0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 APC也有递减趋势(4)储蓄储蓄函数:表明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s = s(y)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这种关系称之为凯恩斯储蓄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公式: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MPS=s/y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APS。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 APS = s / y例

17、题:某居民上个月收入为3000美元,取出500美元储蓄使消费支出达3500美元。他本月收入为3200美元,取出400美元储蓄使消费支出达3600美元,试计算:1该居民上个月和本月的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2该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5)社会消费函数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1)国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2)国家税收政策。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1)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假设i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 y=c+i, c=a+by(2)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储蓄函数:s =-a+ (1-b) y举例:

18、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4)若消费函数为c=100+0.9y,投资i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100时,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答1) 均衡收入y(10050)/(10.8)750c1000.8×750700syc750700502)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9010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yyy1000750

19、250)4) 变化后的收入y(10050)/(10.9)1500syc1500(1000.9×1500)1500145050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原来的收入1500增加500(y 20001500500)5)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c1000.9y后乘数从5(K1/(10.8)5)变为10(K1/(10.9)10) 乘数论(1)乘数理论(multiplier) :K投资乘数 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量之比。均衡国民收入:y =( a+i)/(1-b)(a自发消费 i固定自发计划投资 b边际消费倾向)Ki =y/i =1/(1-b)=1/(1-MPC)=1/MPS(2)乘数的作用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b,成正相关。乘数作用条件: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乘数的经济意义: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增加,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会持续带来需求的增加。乘数作用的双重性: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总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 三部门的收入决定及其乘数(1)y=c+i+g c=a+b(y-T(定额税)(2)三部门中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收入变动对导致其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kgry/rg(3)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4)三部门中的投资乘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