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_第1页
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_第2页
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_第3页
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_第4页
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毕业论文题 目: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例指导教师:帅亮职称:副教授姓名:黄小星学号:班级:1302班年级:13级专业:工商管理二0七年四月二十八日中文摘要从竞争战略来看,战略管理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战略与选择, 这是企业未来生 存与发展的基础。国产汽车如东风汽车公司,必须在环境的快速变化中寻找扩大 企业利润的机会,将市场现有的风险规避。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汽车行业市场, 从现有的企业数量,各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汽车市场的集中度,各个企业 生产出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还有汽车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等方面来体现。然后 根据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以及进入

2、和退出 壁垒,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析东风汽车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最后一个部分主要 是结合前两个环节的分析,为东风汽车公司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有提升营销观念,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纵向一体化程度,进行企业间的合并重组,在此基础上 争取政府实施良好的产业政策。希望通过对东风汽车公司的研究能为国产汽车企 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地方。【关键词】东风汽车公司;战略选择;竞争;市场集中度AbstractFrom the competitive strategy point of view, the prominent feature of strategicmanagement is to emphas

3、ize the strategy and choice, which is the future survival and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based.Domestic cars such as Dongfeng Motor Company, must bein the rapid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to find opportunities to expand corporate profits, themarket to avoid the existing risks.This paper first studied

4、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market inChina, from the existing number of enterprises, the share of enterprises in the market, theconcentration of the automobile market,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roducts producedby the enterprises,and the entry and exi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Barriers and

5、 other aspectsto reflect.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the factors, there are three, marketconcentration, economies of scale and entry and exit barriers, combined with Chinas specificnational conditions Dongfeng Motor Company in which the market environment.The last part ismainly bas

6、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irst two links, for the Dongfeng Motor Company made somesuggestions, mainly to enhance the marketing concept,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technologyresearch,strengthenthedegreeofverticalintegration,themergerandreorganiz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on this basis For the

7、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a goodindustrial policy.Hope that through the Dongfeng Motor Company research for the future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uto companie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place.【 Key words】:DongFeng Motor Corporation;strategic choice;competition;marketconcentration目录中文摘要 . IAbstract

8、. II一、案例简介 . 1.二、我国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1.(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6.四、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7.(一)营销观念的进步 .7.一)企业数量.2.二)市场份额.2.三)市场集中度.3.四)产品差异化程度4.五)进入和退出壁垒4.三、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5.一)市场集中度.5.二)规模经济.5.二)科技研发.8.三)加强纵向一体化程度9.注 释 .1.1.参考文献 . 1.2.致 谢 .1.3.四)公共政策.9.、案例简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作为一个汽车合资企业, 是中国首家拥有轻型商用车和全 系列乘用车产品的国产汽车品牌。 作为国产汽车品牌的领头部队的一员, 东风汽 车公

9、司一直在寻求与外资企业的合作, 在东风汽车集团开启年轻化战略后, 与体 育品牌的合作越来越多, 如国内的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 在国际上, 东风公司与 美职篮签署了战略合作计划。 对于本国汽车品牌, 东风与一汽的技术方面的合作 与开发,让两个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去年 4 月 10 日东风公司对外宣布,与美国耐世特签署了合作协议,该协议 计划在武汉建立一个合资企业, 双方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技术合作提升到一个新 的高度,此举开了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先河。 为以后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合作提 供了一些可以参考的范例。而去年耐世特公司公司已经为东风旗下的多款车型提供了设计方案, 东风公 司利用耐

10、世特公司在亚洲和环太平洋设计和技术扩张,很好地将企业中需要投入 大量资金的项目外包,节约了一大笔开发资金。耐世特公司为扩展亚太地区的业 务,会继续寻求与外包生产公司的合作。这也为国内汽车企业在生产技术和设计 制造环节的改进提供了契机,并不仅仅是东风汽车公司,像广汽, 奇骏等汽车企 业也是他们潜在的合作对象。二、我国汽车行业市场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从 1950 年代到二十世纪 大致有四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 汽车工业刚刚起步, 六七十年代由国家领导 逐步探索,渐渐成长。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全面展开,汽车工业也进 入一个全面发展阶段。进入 21 世纪,加入经

11、济全球化的浪潮后,我国汽车工业 加速全面发展。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通过研发、 推广与销售,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 务质量,稳步将市场占有率保持在同类国产汽车的前三位, 经营业绩在国产汽车 市场一直较好。 在此基础上, 东风汽车公司将自己的节能与环保技术的提升, 努 力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将环境友好型发展规划纳入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之中。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将“东风”和“日产”文化与优秀管理素质相融合, 增强技术 互补, 产业互信,这种合作模式为东风汽车公司赢得了 “行业标杆”“合资典范” “东风模式” 等称号。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树立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的时候坚持 让国家、社会和人民相信企业的“备受信赖”

12、的价值观,并以不断完善、追赶、 超越同类竞争者和带动同一相关产业链的合作者抢占市场、 共同盈利为目标。 市 场的现存竞争者的数量和企业规模主要解释某一特定市场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或具体市场的规模和数量。一)企业数量总体来说,我国汽车产品生产企业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2005-2015 年期间, 汽车产品生产企业家数变化幅度较小,平均维持在2500 家左右。20016 年汽车产品生产企业家数出现大幅增长,但在之后的两年里一直保持在 3600 家左右的 平均水平, 趋于稳定, 无明显增减趋势。 从汽车产业主要产品的生产企业数量来 看,除改装汽车企业数量波动幅度较大外, 汽车和车用发动机等产品生产企

13、业数 量基本保持稳定。汽车产品的生产企业数量平均为 146 个,自 2010 年以来,生 产企业数目逐渐减少, 从 2010 年 1 44 家逐渐减少到 2016 年的 139 家,尽管数量 下降,但变化并不明显, 总体趋于稳定。 改装汽车生产企业是主要汽车产品中数 量最多的,波动幅度也是最明显的, 2005-2015 年间,改装汽车数量有增有减, 变化幅度大,企业家数保持在 500 家左右。中国虽然一直是世界第一的汽车生产大国, 但国内汽车企业与世界上其他国 家的汽车企业相比, 有明显的差距, 主要的表现有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数量多且 生产能力层次不齐。 中国的汽车生产厂家一年的产量相当于欧

14、洲与美国、 日本的 总和还要多,但是产量达到标准规模经济的产品只有我们所研究的东风和一汽, 而年产量 2 万辆的汽车企业只有二十一家。 其次,中国生产的轿车, 出厂价高于 国际市场 20%到 30%,即便是国内较好的轿车生产企业, 出厂价也比国际市场 20% 到 30%, 1.6 到 2.0 升中级轿车价格约高 30%以上, 3.0 升的中高级轿车高出国际 价格 40%左右。以上结果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小规模企业不能适当利用汽车产业本身的 规模经济,使得固定成本高,固定费用也相应增加。其次,国产化水平不高,部 分依赖进口,市场竞争不足,企业生产管理制度落后,产量与设计规模不符。总 体上来说

15、,中国汽车产品生产技术薄弱,开发能力不足, 整体产品水平与国外的 差距在 10-15 年之间。对于这样的技术发展水平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汽车 产业起步较晚, 尤其是轿车生产,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企业规模小,投资的多样化 使专业化水平和技术能力有待提高。(二)市场份额下图显示了我国前十家汽车生产企业销量在 2016 年 9 月份的排名情况。上 汽集团实力最强, 一直占据行业销售巨头地位。 前四强分别是上汽、 东风、长安、 一汽,这几个企业一直占据国产汽车市场的前列。而奇瑞、华晨、江淮、吉利、 比亚迪等国产品牌的销量排名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总体来说基本保持不变。表 1 2016 年 9 月汽

16、车分车型前十家生产企业销量排行单位:万辆、 %排名汽车(按集团)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名称销量企业名称销量企业名称销量1上汽集团57.38一汽大众18.09北汽福田3.842东风集团39.6上汽大众17.85东风汽车3.563中国长安29.52上汽通用17.31 上汽通用五菱2.234一汽集团29.12上汽通用五菱15.28江淮股份2.165北汽集团24.83长安汽车11.92江铃控股2.016广汽集团15.83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11.53重庆力帆1.917长城汽车9.77北京现代10.42一汽集团1.738吉利控股8长安福特9.57中国重型1.529奇瑞汽车6.67长城汽车8.95长安汽车1.34

17、10华晨汽车6.6吉利控股8陕汽集团0.86合计227.32128.9221.16所占比重88.6556.8471.53市场份额是企业年度销售量占行业总销量的比例。 上汽、东风、长安、一汽、 北汽、广汽,是我国排名前六位的国产汽车品牌,总的市场份额接近80%从销售量来说这六个汽车集团的总销售量占我国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也是最多的。从整体来看,六大集团的市场份额总额呈明显上升状态,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汽车 市场的较快发展以及六大集团较大的产业规模。其中市场份额增加明显的有上 汽、东风、一汽,而北汽、广汽的市场份额增幅较小。(三)市场集中度汽车产业市场的集中度是产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

18、可直观的反映汽车产业内市场的竞争状况与行业垄断程度。 在整体国民市场经济中,卖 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在具体不同的行业中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但国产汽车市场买卖双方规模的相对指标与外国汽车市场存在差异, 具体行业应当具体分析。在 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拥有的职工数量和生产销售规模在这个行业里的比重,可以很好的显示这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CR4 与 CR8 分别表示的是市场上前四家与 前八家的数量。这个数据好采集,容易被测定,它在反映行业内的集中度,市场竞争程度上比较准确,所以我们常使用这个来研究某一行业的特征我国的汽车产业目前属于中上集中寡占型的市场, 集中程度不高但产业内企 业数量较多。发达国家的汽车

19、工业的发展已处于成熟, 个体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数 量要比中国汽车企业大。受益于完善开放的竞争环境,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规模 扩展迅速,这是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自然结果。中国的地方保护主义,市场细 分和进口关税更为严重,大大削弱了汽车市场的竞争力。政府的政策出于保护国 产汽车工业,没有改善中国汽车市场集中度,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市场集中度明显 低于发达国家。(四)产品差异化程度汽车,尤其是小轿车,相对于其他日用消费品,容易行成产品差异化。汽车 产品本身的节能、安全、环保和速度等技术指标,正在成为引起产品差异化的重 要因素。换句话说除了依靠大量的广告投入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不同的品牌差 异,汽车企业也能依靠

20、自身的技术和研发能力, 不断研制和开发出适合不同层次 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也决定了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的关键因素。 以我国为例,我国 的桥车厂多为合资企业,技术主导权掌握在对方手中外方的主要目的是占领中国 市场,因此中国轿车国产化进程慢,产品技术含量低,车型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难以显示出产品的差别化。(五)进入和退出壁垒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企业能获得正常投资以外的利润, 那么就会 吸引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新进企业因为原本行业里的企业存在超额利润而难以 进入,使现有的企业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这就是进入壁垒。这些优势可以通过 现有企业将市场价格持续定在完全竞争水平之上而使潜在进入者不易加入,

21、这就让在为企业获得充分的竞争优势,但是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和风险抵抗能力,在为 企业的竞争力也会有一些考验。汽车企业从产品的研发、投产到营销、推广都需 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属于典型的规模报酬递增行业。中国由于市场容量大, 而增长大量的没有达到起始规模经济的企业可以获得较高水平的利润,抵消了规模经济所造成的的进入壁垒,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工业相对易于进入。 汽车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若能掌握关键技术就很难进入该行业。目前, 中国大量的汽车整改项目由跨国企业牵头, 跨国企业凭借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 和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为汽车行业缺乏背景的工业企业新一轮的市场准入设置 了更高的门槛。三

22、、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中国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容量也有相当大的 规模,而且这个市场正在飞快扩张。 但看世界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和部分汽 车工业发达市场还有较大差距,所以对国内汽车企业的分析是必要和有意义的。 汽车市场的结构决定了市场中汽车企业力量对比, 规模大的国企一汽, 上汽的汽 车企业调整产品价格的时候, 其他规模较小企业只能参考他们的定价。 从以上分 析可以知道, 我国汽车企业为中等产业集中度, 是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都较高的 寡占型市场结构。 汽车市场结构属于寡头垄断型, 东风汽车公司作为排名前三的 国内汽车企业,利用它们公司相关数据分析整个国内市场有典型性,

23、基本上东风 与一汽两个公司垄断了国内汽车市场。(一)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最基本的概念和指标, 是指市场中卖 者买者的数量及其相对规模(市场占有率)的分布,一般指卖方市场集中度。我国汽车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 我分析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是市场中同一产业各 个规模企业的数量,如果市场容量不变的话,规模较小的企业的数量较多的话, 市场集中会较高, 中国有许多规模较小的汽车企业, 也就是我们说的国产车, 由 于产量低, 达不到汽车企业的规模经济。 二是市场容量的增加, 市场中的寡头企 业规模越来越大, 他们产品的扩张速度也十分快, 就会使市场集中度下降。 我国 总体经济水平和人均

24、收入水平在一直上升, 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就是市场容量在扩 大,拥有更多能买得起桥车的收入水平的人, 汽车不再是奢侈消费, 而是变成了 日常消费。(二)规模经济汽车企业拥有的起始资本大的特点,在成立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技术 结构复杂, 汽车结构本身复杂多样, 相互独立的结构之间又相互联系, 工艺流程 多使投资者需要建立生产线来节约成本。 这些限制使汽车生产企业具有显着的规 模经济的特点。英国的经济学家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整理了 1954 年英国某公司 成本结构数据,绘制出汽车业生产线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即着名的马克西 - 西 尔伯斯通曲线,反映了汽车生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性。一般的规模经济的起始要

25、求为,整车产量为 40 到 60 万辆, 零部件生产达到 100 到 200 万件。 在市场需求 只能维持少量企业生存, 企业的最小规模经济占据大份额的市场需求时,而在位 企业通过获得超常规利润,使想进入汽车市场的企业难度陡增。实际竞争中, 因 为市场需求有限制,在位企业会极力封锁,设置限制来阻止新兴企业的进入。(三)进入和退出壁垒1、进入壁垒(1)在规模经济中要求新进企业投入大规模的生产, 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否则将失去竞争得优势在汽车行业中由于巨额的研发成本、 大量的生产线资金投 入,将降低企业进入该市场的欲望。总的来看,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家 庭收入增加, 消费者消费观念进步,

26、使中国的汽车产业市场一直处在一个不断扩 张和壮大趋势中, 市场需求强劲, 庞大的市场可以容纳更多的汽车企业进入, 这 在应程度上使我国的汽车市场进入壁垒小于欧美发达国家。(2)一般而言,汽车行业由于生产环节多,技术标准要求高,需要大量的 资金投入产品的研发、 销售。得益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开放程度加大, 让 众多战略选择得当的企业获得大量的红利,拥有大量的流动资金,简单地说就是 有大量闲钱的企业越来越多。新资本不断进入汽车行业, 分享其从改革中获得的 利润,这就使想进入我国汽车行业的必要资本量相比之下下降。(3)由于我国汽车企业本身的发展规律, 国内汽车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需引 进外商投入

27、, 政府放宽了外国资本进入我国汽车市场的标准, 而本国民间资本由 于各种政策限制,反而比外资更难以进入到汽车市场中去,这就是政策性的市场 进入壁垒。2009 年 3 月,国家把推进汽车产业兼并重组作为一项改革的重要任 务,但是对于本国企业在世界市场内的兼并和重组该规划并没有涉及到。 汽车企 业本身具有投资回报高、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力量大的特点, 因为地方政府本身可 以在汽车企业的发展中获得财政收入, 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让拥有很大资源配 置权的地方政府利用引导性的政策, 突破政策法律制度上的进入壁垒, 吸引商业 投资。2、退出壁垒我国汽车产业退出壁垒高的主要原因有国有企业控制市场大量份额,

28、地方的 保护政策和汽车产业本身投入多的原因。 在一方面, 地方政府在利益驱动下, 为 本地企业创造垄断空间通过限制外部企业进入本地市场和地方政策扶持本地企 业。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制度建设不完善的问题让失去竞争优势的企业 要退出汽车市场需要比较高的条件。 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企业整合的实际环境已 经渐趋成熟, 而地方经济需要汽车产业链上众多上下游企业分别带动, 所以地方 政府选择用政策行为保护本地企业不易被其他企业吞并。 虽然现在的国内汽车市 场依然存在这种现象, 但是国家在推动这方面的改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我们应 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市场化经济程度会越来越高。四、东风汽车公司的竞争战

29、略选择(一)营销观念的进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 市场规律不断探索发现 , 由此也促成新的营销观 念,国内汽车行业目前正处于竞争白热化的阶段, 新品牌、新产品要想立足市场, 取得长足发展, 必须预测准确的市场变化趋势。 而廉价车这一新兴市场正处于产 品不断更新、相互压低价格、宣传力度不足、服务亟待提升的阶段,制定符合自 身企业能力与市场趋势相适应的营销战略,并执行营销方案的保障措施成为企业 生存的基础。汽车产业的营销观念有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产观念,在二十世纪 初经济水平不高, 生产力低的环境中, 消费者主要购买自身经济能力范围内的产 品,这是企业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作为主要目标,

30、 福特汽车公司的 T 型轿车 正是迎合了这一消费需求。第二阶段是产品观念,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产 品日益丰富的时候, 消费者可以为性能好、质量佳、价格公道的产品付出较高的 价格。第三阶段是推销观念,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二战结束, 由于科技的进步, 生产技术提升, 产品生产量在此期间大幅膨胀, 企业间竞争加强, 生产出来的产 品要卖出去。 第四阶段为市场营销观念,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从研究分析市 场环境出发, 顾客满意度观念在这时逐渐兴起,关键就是把消费者放在首要位置。第五阶段为绿色营销观念, 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在两次工业革命中被破坏得比 较严重,企业开始感觉到环境的恶化让其自

31、身的生存也出现了问题, 逐渐在扩大 市场需求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第六阶段是目前的发展阶段, 网络营销观念, 依 靠互联网高速,高效,便捷的传播途径,汽车企业在互联网投入大量的广告,花 费较小的成本, 获得了对企业品牌和新产品面世的有效传播。 从发布广告, 线上 订单交易,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 与消费者的联系等方面扩大了企业的影响范围。东风汽车公司营销观念的进步第一个在于整车销售, 将整体的组装汽车和各 类零配件统一销售。其次是零部件供应, 东风汽车公司拥有自己的零部件生产厂, 专门用于汽车厂的零部件供应。 再者是汽车修理, 东风汽车公司有专门的汽车修 理售后服务,处理消费者各类专业的修理要求

32、。最后,信息反馈,将汽车所遇到 的零部件损坏修理数据收集整理, 反馈给设计部门, 升级设计方案。 四大功能的 引进,在国内汽车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动的时候, 开始注重研究市场需求的原 因。为了让消费者选择余地更大,东风汽车公司在产品的定价方面做出了调整, 汽车产品价格从平民化的 10 万到高级轿车 80 万的都有。 2015 年东风汽车公司 旗下的东风日产品牌与 NBA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在目前世界的影响力不俗,颇受年轻人的欢迎, 此次双方的合作也是东风汽车公司将 “年轻化” 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利用“ 80 后”“ 90 后”对篮球热爱,对敢于挑战,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年轻

33、一代输送东风汽车公司的品牌理念, 突破常规的营销方式 让东风汽车公司在体育界的营销取得了极高的收益。(二)科技研发1、政府主导制定研发计划发达国家常通过政府制定制定研发计划,例如美国政府的PNGV 计划和FreedomCar 项目将本国汽车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以及美国的 LRDP 计划,对汽 车行业技术进步都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韩国的芯片计划, 将韩国原本需要从外部 进口的芯片发展为世界前列的芯片出口国家。 还有花费几百亿投资的欧洲 “欧盟 科技框架”计划,可以说是推动欧盟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2、 增大研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专项研发的投入, 鼓励国内汽车企业加大研发资金投入, 对有 研发项目

34、的企业税收实行减收或减免。 发达国家政府在汽车产业上的研发投入在 25%到 35%之间,而我国政府对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远不如发达国家,研发投入 占总投入的 2%左右,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其次,企业本身应加大研发投入, 从 2010 年开始,我国汽车整车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2.4%到 3.1%之间, 2015 年研发投入达 471.4 亿元,占销售比重相对下降 2.63%。由以上数据 可以看出, 国产汽车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不仅要加大政府专项研发中的资金 投入,还应该加大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3、 研发方式的改进相对于模仿创新, 自主研发的研发方式研发对研发能力要求较高, 成本也相

35、 对较高。所以在发展初期韩国日本等国家利用“引进吸收试制自主创新” 来提高本国汽车行业的研发能力。 从研发需要投入的资金量比例来看, 后期的自 主创新研发投入明显高于前期引进吸收的资金量投入比例。 中国汽车企业自主研 发能力较差,大多数企业仍委托开发、联合开发,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申请专 利数目较少, 技术研发依赖国外企业。 因此提高研发能力, 同时进行必要的模仿 创新,可以减少对国外的核心技术依赖程度。4、 人才的储备作为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汽车产业, 丰富的人才储备是必要的。 中国汽车行业 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在 2011 年达到了 14.7%,但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

36、大差距。国内汽车企业逐渐认识到技术研发的重要性,纷 纷加强与国家科研机构合作,与高等院校签署人才培养计划, 直接招聘对口专业 的学生,壮大科研队伍。(三)加强纵向一体化程度纵向并购指供应商和需求商之间的关系, 分为前向并购 (向下游扩展) 和后 向并购(向上游扩展)。前向并购是指将下游加工运输企业合并,例如东风汽车 公司在武汉建立的总部, 主要的考虑就是靠近武钢这一钢材供应公司, 区位优势 十分明显。 后向并购是指将为本公司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企业收购。 比较大的 收购案例有上海宝钢收购澳大利亚的铁矿山, 运回国内制作钢材。 武汉的东风汽 车公司可以尝试收购武汉除武钢外的小型钢铁厂,将它们的资

37、源整合, 独立的向 东风汽车公司输送汽车零部件制造所需要的钢材。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汽车企业规模较小, 分散经营, 使得企业面 临重大的市场变动时, 难以支撑。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有利于促进企业间的人、 财、 物以及技术方面的合作, 对提升东风汽车公司的生产效率和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 竞争力有相当大的帮助。早在 2002 年 9 月,东风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合并 重组,新建合资公司各持 50%,日产投资 85.5 亿元,东风汽车公司以资产入股。 这让东风汽车公司可以学习外国企业经营策略, 组织架构。 而日产公司利用东风 汽车公司完整的汽车生产线, 在中国市场出售自己的产品, 对双方来说是

38、共赢的。 纵向一体化程度太高也会导致一些问题, 企业生存发展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 容 易导致“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四)公共政策1、降低关税,提升国内汽车市场开放程度关税贸易壁垒在每一个国家都是存在的, 用过强的贸易壁垒来保护民族汽车 企业,不利于像东风汽车公司这样的国内品牌打入国际市场。 要想在积累的国际 经济环境中获得发展机会,就必须降低外国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关税。关税 是一个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降低关税就是降低了进入壁垒, 外资企业能相对容 易地进入中国市场, 如果国产汽车不去做出改变, 正面应对外商的冲击, 没有树 立竞争意识, 危机意识,国内广阔的市场将被它们占领, 而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企 业将被淘汰。2、减少外商投资限制,拓宽融资渠道将外资作为一个充足的资金来源加以恰当的利用, 为国内汽车市场提供充足 的流动资金。 1994 年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鼓励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利用外资发展, 促进了外商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直接投资, 但由于汽车工业对国民 经济的影响力较大, 政府出于对民族企业的保护, 国产汽车企业在利用外资时被 设置了许多前提条件, 限制外商企业合资的数量,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用外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