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课件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8bba6976-127b-453d-a86f-d37c41c042db/8bba6976-127b-453d-a86f-d37c41c042db1.gif)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课件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8bba6976-127b-453d-a86f-d37c41c042db/8bba6976-127b-453d-a86f-d37c41c042db2.gif)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课件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8bba6976-127b-453d-a86f-d37c41c042db/8bba6976-127b-453d-a86f-d37c41c042db3.gif)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课件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8bba6976-127b-453d-a86f-d37c41c042db/8bba6976-127b-453d-a86f-d37c41c042db4.gif)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一必修2地理课件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8bba6976-127b-453d-a86f-d37c41c042db/8bba6976-127b-453d-a86f-d37c41c042d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幻灯片 2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进入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世纪以来,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怎样做到既能保持社会发展进步,又的矛盾日益突出,怎样做到既能保持社会发展进步,又不对环境、资源造成巨大压力,这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不对环境、资源造成巨大压力,这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大问题。尝试探究:人们是否可以不顾一切地发展经济?尝试探究:人们是否可以不顾一切地发展经济?提示:提示:不可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可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会导致资源枯会导致资源枯竭竭,环境问题严重、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问题严重
2、、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造成的,其成因及表现具体分析如下:的关系不协调造成的,其成因及表现具体分析如下: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对立统一关系关系箭头箭头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箭头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箭头箭头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是指人类通
3、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降。箭头箭头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2准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准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 强化训练强化训练
4、1读人地关系模式图读人地关系模式图,完成,完成( (1)(2)题。题。(1)人类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人类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失行为(C)ABC D(2)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历史上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罕见的“赤潮赤潮”,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其根本原其根本原因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因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D)A BC D解析:解析:人地关系模式图中人地关系模式图中,箭头箭头、的含义分别是:的含义分别是: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的影响,人类
5、从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2在电影在电影2012热播之后,环境问题引发了人热播之后,环境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们的广泛关注。2013年,全球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区年,全球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区域性气候反常现象时现,环境问题成了人们探讨和关域性气候反常现象时现,环境问题成了人们探讨和关注的焦点话题。更多的人开始自发地行动起来,从细注的焦点话题。更多的人开始自发地行动起来,从细节做起,尽一己之微力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做出贡节做起,尽一己之微力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做出贡献。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
6、、献。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一份生活责任。一份生活责任。尝试探究:倡导低碳生活,是为了防治哪种环境问尝试探究:倡导低碳生活,是为了防治哪种环境问题?题?提示:提示:是为了防治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由于人类大是为了防治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向大气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体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知识归纳知识归纳由于人类活动向环境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由于人类活动向环境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产生了全球性的环境化合
7、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产生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列表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列表分析比较如下:分析比较如下:环境环境问题问题成因成因分布分布影响影响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全球全球变暖变暖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室气体、乱砍滥伐森林滥伐森林全球全球极地冰川融化,海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降水和平面上升;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导致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的变化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清洁能源,减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少温室气体排放;植树造林;加强国植树造林;加强国
8、际合作际合作臭氧臭氧层破层破坏坏自然:太阳活动自然:太阳活动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等消耗臭氧的物化合物等消耗臭氧的物质质两极和青藏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较高原上空较严重,出现严重,出现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空洞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多;危害人辐射增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环境和农林牧渔业生产生产国际合作;减少氟国际合作;减少氟氯烃的使用量;研氯烃的使用量;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制新型制冷系统(续上表)(续上表)酸雨酸雨自然:地形条件造成酸性自然:地形条件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气体不易扩散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SO2、
9、氮氧化物等酸、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性气体欧洲、北欧洲、北美和中美和中国长江国长江以南地以南地区区危害动植物和人体危害动植物和人体健康,河水、健康,河水、湖水、土壤酸湖水、土壤酸化,腐蚀建筑化,腐蚀建筑物物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利化物的排放,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加强国用清洁能源,加强国际合作际合作水土水土流失流失自然: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自然: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丘陵山地土质疏松;丘陵山地地形地形人为:植被破坏人为:植被破坏我国黄土我国黄土高原,高原,南方低南方低山丘陵山丘陵地区地区土地退化、河道淤土地退化、河道淤塞、洪水加剧塞、洪水加剧植树种草、保护植被
10、、严植树种草、保护植被、严禁开垦陡坡地禁开垦陡坡地土地土地荒漠荒漠化化自然:气候变干自然:气候变干人为:滥垦、滥伐、滥牧人为:滥垦、滥伐、滥牧干旱、半干旱、半干旱地干旱地区区生态环境恶化;土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减少地资源减少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保护植被保护植被工程措施:设置沙障固沙工程措施:设置沙障固沙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管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生物生物多样多样性减性减少少过度狩猎,环境污染,栖过度狩猎,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息地被破坏全球全球基因多样性丧失,基因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衰退,生态系统衰退,生态生产能力生态生产能力下降下降保护生态系统及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
11、及栖息地,禁止滥伐森林、捕猎禁止滥伐森林、捕猎野生动物野生动物 强化训练强化训练22008年年2月月28日日,中国首次大学生北极考察队从中国首次大学生北极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北京出发,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阅读考察期间获得的材料阅读考察期间获得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材料一“冰雪之都冰雪之都”奥斯陆以前奥斯陆以前2月的平均气温是月的平均气温是2 ,而而2008年年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23 ;去;去年的几个星期年的几个星期,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再到白令海峡再到白令海峡,出现的无冰地
12、带出现的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材料二材料二北极上空存在臭氧洞北极上空存在臭氧洞,科学家预测未来科学家预测未来1520年臭氧洞还将扩大。年臭氧洞还将扩大。材料三材料三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冰鸥、贼鸥等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冰鸥、贼鸥等极地动物在近极地动物在近20年中数量锐减;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年中数量锐减;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苯等物质使其免疫力、繁育能力每况愈下。在考察期间队苯等物质使其免疫力、繁育能力每况愈下。在考察期间队员们没有见到一只北极熊。员们没有见到一只北极熊。(1)北极上空臭氧洞的出现北极上空臭氧洞的出现,会使地球上的生物更容会使地球上的生物
13、更容易受到易受到_的伤害。臭氧洞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层的伤害。臭氧洞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中的_层。层。 (2)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恶化海水变得海水变得越来越咸导致其饮用水源缺乏越来越咸导致其饮用水源缺乏有毒的污染物通过食物有毒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链富集危害其健康考察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考察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危害其生存声危害其生存A BC D (3)根据材料根据材料,考察队获取的全球变暖的证据是考察队获取的全球变暖的证据是_;_。(4)为了应对全球变
14、暖为了应对全球变暖,1997年年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提出要提出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01年年波恩协议波恩协议又提出可以又提出可以用增加森林植被量来抵消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用增加森林植被量来抵消二氧化碳排放指标,提出这项决提出这项决定的依据是定的依据是_。解析:解析:第第(1)题题,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臭氧层分布在平流层,臭氧主要的臭氧主要的作用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第作用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第(2)题题,全球气候变全球气候变暖暖,极地冰川融化极地冰川融化,使北极熊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另外使北极熊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另外,根据题干信息根据题干信息,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危害危害北极熊的健康。第北极熊的健康。第(3)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程序隐私协议范文7篇
- 中医生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正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专题02 代词(第02期) 带解析
- 能源供应的应急预案
- 幼儿重阳节教育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ios培训师聘用合同
- 工业研发设计软件在各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 小轿车车辆租赁合同年
- 药店营业员聘用合同
- 城市基础设施修缮工程的重点与应对措施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规范
- 【牛客网】2024秋季校园招聘白皮书
- 2024-2025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报告
- 2025届郑州市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肿瘤中医治疗及调养
- 组长竞选课件教学课件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辽宁A卷)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 术后肺炎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中石化高级职称英语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