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物理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二)(含解析)_第1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物理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二)(含解析)_第2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物理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二)(含解析)_第3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物理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二)(含解析)_第4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物理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二)(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宁夏银川一中 2017 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二)物理试题1.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 H , 1 :中,X 表示电子B. a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 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3 激发态后,可能发射 2 种频率的光子【答案】A【解析】轻核聚变反应方程+ X中,X的质量数为1 ,电荷数为零f则表示中子,选顷A错误;口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选项日正确;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 面均有光电子逸出,因紫光的频率较大,根据光电

2、效应方程可知,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 动能较大,选项匚正确;根据波尔理论,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 3激发态后T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选项D正碓;故选A,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 s 末,甲、乙两车相遇B. 甲车在 04s 内的位移小于乙车在 48s 内的位移C. 4 s 末,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D. 在 08s 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因两车开始运动的初始位置不确定,故无法判断两车何时相遇,选项A 错误;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由图像可知,甲车在04s

3、 内的位移小于乙车在 48s-2 -内的位移,选项 B 正确;图像的切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由图像可知,速度大小等于乙车的加速度,选项C 错误;在 08s 内,甲车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则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故选 B.3.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如图所示,某次发射任务中先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然后再控制卫星进入椭圆轨道,最后进入预定圆形轨道运动。图中0点为地心,A点是近地轨道和椭圆轨道的交点,B点是远地轨道与椭圆轨道的交点,远地点B离地面高度为 6R(R为地球半径)。设卫星在近地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

4、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减速B. 卫星在近地轨道与远地轨道运动的速度之比为 1C. 卫星在近地轨道通过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D. 卫星从A点经 4T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点【答案】D【解析】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入椭圆轨道时需做离心运动,可知需要的向心力增大,所以需要加速才能实现. 故 A 错误;远地点 B 离地面高度为 6R,则到地球的球心的距离为 7R 根据二|可知,卫星在近地轨道与远地轨道运动的速度之比为-,选项 B 错误;卫GM星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提供,贝宀 ,则卫星在近地轨道通过A点的加速度等于在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选项 C 错误; 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半长轴:;

5、由开普JT33勒第三定律 + ,可知: -,所以 T椭圆=8T;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时,由近地点到远 T21地点的过程恰好等于椭圆的运动的半个周期,所以:故D正确故选D。点睛:该题结合我国科技的热点,考查卫星的变轨问题以及椭圆运动的时间问题,涉及的公式比较多,解答的关键是要理解并牢记开普勒第二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4.如图甲所示的“火灾报警系统”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4s 末,甲车的加-3 -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 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Fb为半导体热敏电阻, 其阻值随温度的 升高而减小,F为滑动变阻器。当通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某值时,报警器将报警。下列说法正

6、-4 -确的是A. 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20VB. R)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 A 的示数减小C. R)处出现火警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D. 要使报警器的临界温度升高,可将R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动【答案】C【解析】设此电压的最大值为Um,电压的有效值为U.:| ,代入数据得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 110: V 变压器原、畐U线圈中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所以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之比是 10:1,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 11:V,故 A 错误.R 处出现火警时,电阻减 小,则次级电流变大,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大,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选项 C 正确,B 错误;R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动,R

7、1 电阻变大,则次级电流变大,F0上电压变大,则报警器两端电压减小,则报警器的临界温度就降低了,故选项D 错误;故选 C.点睛: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求解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常见题型,要熟练掌握根据图象准确 找出已知量,是对学生认图的基本要求,准确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特点及电压、电流比与匝数 比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固定圆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于最低点B 质量为m的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从A处由静止滑下,经过最低点B后沿水平轨道运动,到C处停 下,B、C两点间的距离为R,物块P与圆轨道、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若将物块P从A处正上方高度为R处由静止释放后,从A

8、处进入轨道,最终停在水平轨道上D点,B、D两点间的距离为s,下列关系正确的是()()-5 -A.s (1 +)RB.s =(1 +)R-6 -C.sQ,故在两个点电荷连线中点0的场强不为零,选项 D 错误;故选 AB.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半圆槽,半圆直径AG水平,B、CD E、F点将半圆周六等分。现将 5 个小球 1、2、3、4、5 (均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点开始向右做平抛运动, 分别落到B C D E、F点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1X云云云用云云abab平行的方向以相同1:22:1-9 -F选项匸错误;设减二2ad2l?则若気核从 cd边的中点射出磁场,则有几何关系可

9、知: $二F十(码2,解得二:;因丸核运动半径等于気核的2倍则丸核运动的半径为 二:由几何关系t丸核出射点离d点的距离:K二jf(扩二弓,即危核从也边射出秘场,选项D正确;故选ESD.9.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 甲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电阻挡“X100 ”测量标有“ 220V 100W的白炽灯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操作顺序为_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亠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X1k ”的位置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X10 ”的位置C. 用两表笔与白炽灯连接好并读数D. 将两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2)若甲同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按正确的实验

10、操作,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量标有“220V100W 的白炽灯时指针停在图1 所示的位置,则此白炽灯电阻的测量值为 _Qo(3)乙同学发现该多用电表“直流 50V挡损坏了,但“直流 10V挡能正常使用。查阅资料知道,电压挡内部原理如图2 所示,表头 A 的满偏电流为 1mA 打开多用电表外壳发现电路板上的电阻R2被烧坏了,则乙同学应用阻值为 _kQ的电阻替换R2的位置,就可以修好“直流 50V挡。+10+50圏2【答案】(1). BDC (2). 140 (3). 40【解析】(1)用多用电表电阻挡“x100 ”测量标有“ 220V 100W的白炽灯时发现指针偏-10 -转角度过大,说明倍率档选择

11、过大,则要改用“X10 ”档,调零后再进行测量;测量步骤为:BDC.(2) 欧姆表读数为:14X10Q=140Q;(3)由欧姆定律可知:M:丨 Ji | | Y|;;I $ | I联立得:卜,解得 R2=40kQ10.图示为“探究合力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只改变重物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 由静止释放。请回答下列问题:1扯力传息落建比条s n门IIJ JA(1)_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所示,则d =_mm。(2)_平衡摩擦力时,(填“要”或“不要”)挂上重物。(3)_实验时,(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包括

12、拉力传感器和遮光条)。(4)按正确实验操作后, 为了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若传感器的示数为F,小车总质量为M重物的总质量为m A、B两点间的距离为L,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需要测量的物 理量是。A.M m LB .F、ML、tC.F、m L、tD.F、M L(5)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_ 关系式成立。(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答案】(1). 1.750 (2).不要(3). 不需要(4). B (5).【解析】(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1.5mm+0.01mm 25.0=1.750mm(2) 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上重物,只需让小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即可。(3) 因有压力传感器测

13、量拉力大小,故实验时,不需要满足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包括拉力传感器和遮光条);(4)小车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则要验证的关系-11 -是: |:、,则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F、ML、t,故选 B;(5)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关系式 .|成立。点睛:了解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的原理,实验中我们要清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对于系统我们要考虑全面,同时明确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问题的前提.11.如图所示,两条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的倾角0=37,间距d= 0.2m,电阻不计;矩形区域MNP内存在着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 =0.5T 的匀强磁场,PM边的长度L1=0.64m ;将

14、两根用长L2=0.2m 的绝缘轻杆垂直固定的金属棒ab、ef放在导轨上,两棒质量均为m= 0.05kg ,长度均为d,电阻均为R= 0.05Q,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 数卩=0.5。棒从MN方某处由静止释放后沿导轨下滑,棒ab刚进入MN处时恰好做匀速运动。两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取g =10 m/s1 2, sin37 = 0.6 , cos37 = 0.8。求:1棒ab刚进入MN处时的速度大小u1;2棒ab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答案】(1) 2m/s (2) 0.3s【解析】(1)棒ab刚进入MN处时,受力平衡对整体有 2mgsin0= Bhd+ 卩?2mgcos0棒ab切割磁感线产生的

15、感应电动势E = Bdu1EL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11=-12 -解得:ui=2m/s。(2)在磁场中,棒ab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一i2匀速运动的时间11=解得11=0.1s棒ab继续向下滑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mgin0-卩?2mgcos0=2ma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设为t2,有:Li-L2= Ult2+汎i;解得t2=0.2s (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运动的总时间为:t = 11+t2=0.3s12.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的两物块A、B用劲度系数为k的水平绝缘轻质弹簧连接,物块B、C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A靠在竖直墙边,C在倾角为0的长斜面上,滑轮两侧的轻绳分别与

16、水平面和斜面平行。A、B C的质量分别是m2m2m A C均不带电,B带正电,滑轮左侧存在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整个系统不计一切摩擦,受的电场力大小为 6mgsin0,开始时系统静止。现让C在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 求弹簧的压缩长度Xi;(2)求A刚要离开墙壁时C的速度大小ui及拉力F的大小;(3)若A刚要离开墙壁时,撤去拉力F,同时电场力大小突然减为2mgin0,方向不变,求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m。、咲令、4mgsin0.、16m gasine【答案】(1)|(2) 4m(gsin0+a) (3)氏5k【解析】(1)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对C,受力平衡有T1=2 min0对B,受力平衡有T1+kx1=6mgin0解得X1= (2)A刚要离开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