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_第1页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_第2页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_第3页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_第4页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阅读专题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418题。(17分)水口行舟 朱熹其一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其二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鹈鴂两山相对鸣。【注释】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大兴党禁,朱熹被列入“伪学党”并削职,与门生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本诗即此间感时之作。水口,地名。鹈鴂:即杜鹃,春末夏初而鸣,声如“不如归去”。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绝句”“律诗”都是近体诗。B.这两首诗,全都属于“七绝”。C.绝句对联语的对仗不作要求。D.绝句可以四句,也可以六

2、句。15.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B.“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C.“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D.“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16.下列对其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郁郁”写出了两岸山峦色彩的青翠。B.“无声”一词隐约透漏出作者的心绪。C.“一棹”意为单桨行船,喻处境危险。D.结尾“鹈鴂相对鸣”一语,耐人回味。17.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3分)A.其一时空穿梭回旋,曲尽其致。B.其二全由眼见写起,表现胸臆。C.两首诗都受到所见景物感发。D.两首诗都流露出归隐的情绪。18.钱钟书谈艺录中说:“唐诗宋诗,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唐诗以情韵擅长,宋诗以思理见胜。”按照这个标准,朱熹这两首诗哪一首可算“唐诗”,哪一首可归于“宋诗”?试选择其中一首,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6分)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望蓟门【1】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萧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4、2】,论功还欲请长缨【3】。 注释:【1】蓟门:在今北京西南,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2】投笔吏:西汉时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终以功封定远侯。【3】请长缨:西汉时终军曾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常被用来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指燕地。“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客”指远道而来的诗人自己。 B“萧鼓”一句与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在讽刺将士在营帐中寻欢作乐。 C“海畔”

5、一句突出了蓟门关独有的地理优势,一个“拥”字形象地写出了蓟门关被大海、高山环绕的情状,极富感染力。 D全诗紧扣“望”字,写望中所见,着力勾画边关的山川景象;紧扣一个“惊”字,抒望中所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13本诗尾联借用典故抒发情感,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种手法的是(3分) A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李白将进酒)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6、#160;  (陆游书愤) 14明代桂天祥在批点唐诗正声中评价此诗有“壮健之气”,是说此诗气势雄壮,充满豪情。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上述评价的理解。(6分) 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12-14题。(共11分)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病起书怀【1】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2】。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7、注释:【1】淳熙三年(1176)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写下此诗。【2】京华:京城,这里指旧京开封及广大被金人侵占的地区。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愤的首联表达诗人早年有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B.书愤的颈联蕴含诗人年岁已老而壮志难酬的悲愤。C.病起书怀的首联描述了诗人形销骨立的病客形象。D.病起书怀的颈联表现南宋的百姓也盼望收复北方。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愤从诗人回忆“早岁”的豪迈气概写到而今“衰鬓已先斑”,时间跨度大。B.病起书怀从诗人衰病远谪写到夜读出师表,融入了诸葛亮的感慨与联想。C.书愤的颔联用工稳的对仗,表述了诗人早年游赏祖国北方

8、和南方山河的经历。D.病起书怀的颔联表情达意含蓄委婉,流露出了诗人的忧国之情与坚定的信念。14.这两首诗的尾联都化用了出师表的典故,但借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均有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14题。(共12分)归燕【1】 燕子杜甫 刘子翚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2】稀。 燕子营巢得所依,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衔泥辛苦傍人飞。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秋风一夜惊桐叶,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不恋雕梁万里归。注释:【1】此诗作于杜甫带妻儿避乱、辗转到秦州时。【2】俦侣:朋友。12下列

9、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诗一二句写燕子归去不只为躲避霜雪,也因为朋友越来越少了。B杜诗三四句写假如四季不失时序,燕子在八月秋凉时节自知南归。C杜诗五六句写尽管春色未浓,雏燕也会觉察细微的迹象按时飞回。D杜诗借景抒情,力求言简而意丰;刘诗托物言志,辞句浅白见深意。13下列诗句中“惊”字,与“秋风一夜惊桐叶”中“惊”字所包含的意蕴,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A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B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C古路初惊秋叶堕,荒郊已放候虫鸣。(陆游郊行)D长缣大楮纵挥扫,高堂六月惊秋声。(王冕柯博士画竹)14分别概括这两首

10、写“燕子”的诗结尾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七、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7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1920题。(7分)江楼月唐元稹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注东。【注】杏园:泛指都城长安新科进士游宴之处。采桑子宋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19下面对江楼月一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驿楼江水,明月当空,静谧夜色中诗人有淡淡

11、的感伤。B颔联写月色弥漫,江涛阵阵,一色一声都拨动着诗人的心弦。C颈联写远近各处,阴晴有异,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安危的担忧。D尾联写遥想帝乡,月光洁白,诗人思念友人的情感真挚朴实。20两首作品,思想感情有相通处,表现手法则有大不同。围绕“江楼月”,采桑子上下两阕分别从“不似”“却似”着笔,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古诗阅读专题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418题。(17分)水口行舟 朱熹其一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其二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鹈鴂两山相对鸣。【注释】南宋宁宗庆元年间

12、,大兴党禁,朱熹被列入“伪学党”并削职,与门生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本诗即此间感时之作。水口,地名。鹈鴂:即杜鹃,春末夏初而鸣,声如“不如归去”。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绝句”“律诗”都是近体诗。B.这两首诗,全都属于“七绝”。C.绝句对联语的对仗不作要求。D.绝句可以四句,也可以六句。15.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B.“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C.“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D

13、.“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16.下列对其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郁郁”写出了两岸山峦色彩的青翠。B.“无声”一词隐约透漏出作者的心绪。C.“一棹”意为单桨行船,喻处境危险。D.结尾“鹈鴂相对鸣”一语,耐人回味。17.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其一时空穿梭回旋,曲尽其致。B.其二全由眼见写起,表现胸臆。C.两首诗都受到所见景物感发。D.两首诗都流露出归隐的情绪。18.钱钟书谈艺录中说:“唐诗宋诗,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唐诗以情韵擅长,宋诗以思理见胜。”按照这个标准,朱熹这两首诗哪一首可算“唐诗”,哪一首

14、可归于“宋诗”?试选择其中一首,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6分)14.(2分)D (绝句只能四句)15.(3分)C(“试”意为请,没有“尝试”的意思。作者也没有“想看又不敢看”的心理)16.(3分)C(“一棹”借代,指船。没有单桨行船,更无处境危险的意思)17.(3分)D(只其二有归隐之意。)18.(6分)参考答案:其一可算宋诗(2分)。作者景中寓理(2分),借一夜“风雨”之后“青山绿水”“依旧多”的风景特点,体现任何困难挫折都阻挡不住事物的发展的哲理,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被邪恶所扼杀,可谓以思理见胜(2分)。其二可算唐诗(2分)。作者寓情于景(2分),陶醉于江水两岸青山的郁郁青青的风景,无声的流水

15、,借杜鹃的鸣叫,表达自己归隐的愿望,可谓以情韵见长(2分)。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望蓟门【1】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萧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2】,论功还欲请长缨【3】。 注释:【1】蓟门:在今北京西南,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2】投笔吏:西汉时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终以功封定远侯。【3】请长缨:西汉时终军曾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16、后常被用来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指燕地。“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客”指远道而来的诗人自己。 B“萧鼓”一句与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异曲同工之妙,意在讽刺将士在营帐中寻欢作乐。 C“海畔”一句突出了蓟门关独有的地理优势,一个“拥”字形象地写出了蓟门关被大海、高山环绕的情状,极富感染力。 D全诗紧扣“望”字,写望中所见,着力勾画边关的山川景象;紧扣一个“惊”字,抒望中所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13本诗尾联借用典故抒发情感,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种手法的是(3分) A陈王昔

17、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李白将进酒)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14明代桂天祥在批点唐诗正声中评价此诗有“壮健之气”,是说此诗气势雄壮,充满豪情。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上述评价的理解。(6分) 12(3分)B(解析:“萧鼓”一句,写汉家大将营中,将士们吹笳击鼓,喧声重叠。主要表现了边防军队意气昂扬,军威赫

18、然的情状。) 13(3分)B 14(6分)参考答案: (1)本诗形象地描写了边关雄浑壮美的场景,气势昂扬。如:“万里寒光”、“沙场烽火”、“海畔云山”等词句不仅展现出边关要塞的雄浑壮美,也表现出将士们不畏艰苦保家卫国的豪情;声声萧鼓、猎猎旌旗则展现出赫赫军威,令人心灵震撼。 (2)本诗尾联用典,作者借投笔从戎、终军请缨抒发了诗人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 【评分说明】共6分,气势雄壮3分,充满豪情3分。概括说明1分,举例分析2分。   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12-14题。(共11分)书愤陆游

1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病起书怀【1】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2】。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注释:【1】淳熙三年(1176)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写下此诗。【2】京华:京城,这里指旧京开封及广大被金人侵占的地区。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愤的首联表达诗人早年有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B.书愤的颈联蕴含诗人年岁已老而壮志难酬的悲愤。C.病起书怀的首联描述了诗人形销骨立的病客形象。D.病起书怀的

20、颈联表现南宋的百姓也盼望收复北方。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愤从诗人回忆“早岁”的豪迈气概写到而今“衰鬓已先斑”,时间跨度大。B.病起书怀从诗人衰病远谪写到夜读出师表,融入了诸葛亮的感慨与联想。C.书愤的颔联用工稳的对仗,表述了诗人早年游赏祖国北方和南方山河的经历。D.病起书怀的颔联表情达意含蓄委婉,流露出了诗人的忧国之情与坚定的信念。14.这两首诗的尾联都化用了出师表的典故,但借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均有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12.D(3分)【解析:从注释可知,颈联表现的是旧京开封及广大被金人所侵占地区的百姓也盼望收复北方。】13.A(3分)【解析:B项,融入

21、的感慨与联想不是诸葛亮的,而是诗人的;C项,书愤的颔联表述的不是诗人早年游赏祖国北方和南方山河的经历,而是南宋的军队与金兵曾经发生过的战争:D项,病起书怀的领联表情达意不是含蓄委婉的,而是直抒胸臆,明写看法。】14.(5 分)答案要点:书愤尾联的意思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传后世,千年以来有谁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呢?表达诗人渴望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率军北伐、报效国家的希冀与壮志难酬的悲愤。病起书怀尾联的意思是,表达诸葛亮北定中原之志的出师表古今传诵,诗人夜半时分依然挑灯细读:蕴含诗人即便生病远谪依然渴盼收复山河使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评分建议:意思理解恰切,各1分,共2分;感情表述适当,各1分,共2分

22、;语言表达简明,1分:满分5分:意思对即可。】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14题。(共12分)归燕【1】 燕子杜甫 刘子翚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2】稀。 燕子营巢得所依,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衔泥辛苦傍人飞。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秋风一夜惊桐叶,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不恋雕梁万里归。注释:【1】此诗作于杜甫带妻儿避乱、辗转到秦州时。【2】俦侣:朋友。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诗一二句写燕子归去不只为躲避霜雪,也因为朋友越来越少了。B杜诗三四句写假如四季不失时序,燕子在八月秋凉时节自知南归。C杜诗五六句写尽管春色未浓,雏燕也会觉察细微的迹象按时飞回。D杜诗借景抒情,力求言简而意丰;刘诗托物言志,辞句浅白见深意。13下列诗句中“惊”字,与“秋风一夜惊桐叶”中“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