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及反思_第1页
《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及反思_第2页
《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及反思_第3页
《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及反思_第4页
《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及反思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立新中学李明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忧国忧民;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也壮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对于杜甫,我们很熟悉了,那位同学介绍一下?一生: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其中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师:杜甫一生写诗1400多首,你能背过哪些?一生: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一生: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2、,门泊东吴万里船。(学生一时记不起),师提示:小学学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吧?生齐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师提示: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的诗歌吧?生齐背: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师:今天让我们走近杜甫,跟随他去领略泰山高大雄伟和神奇秀丽,去体味战乱中杜甫的忧国思亲之情。(板书:望岳和春望)请自读望岳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学生读)指名二生读。学生读音很准,节奏准确。教师强夫的读音。指导:五言诗歌的节奏划分一般是二二一,或者二一二形式。师:读音准,节

3、奏对,但是感情上似乎欠缺点。你们觉得应该读出什么感情来?生:豪迈,高昂。师:对。此时,正逢盛唐,诗人24岁,意气风发,壮怀激烈,想大展宏图,实现人生理想。来到泰山脚下,看到泰山的高达广阔,自然地豪情满怀,所以,应饱含赞美之情,语调高昂,读出那种酣畅的豪情来。请试着再读两遍。指名二生读。读得很有感情。师:下面我们齐读一遍,要求:女生齐读1,3,5句,男生齐读2,4,6句,合读7,8句。(学生读得很有气势)。师:2分钟的诗句背诵,看谁背得快。(学生背诵2分钟)请同位之间互相检查一下。(学生背)。咱们再齐背一遍吧。师:现在假设你就是青年诗人杜甫,你来到了泰山脚下,请参考注释,加以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

4、语言描绘你看到的美景,抒发涌动在你胸中的豪情。(学生吟诵,想象,表达)师:谁先来描绘一番?一生:泰山怎么样呢?啊,它是如此广大,在整个齐鲁大地上都看得见。我看到巍峨的泰山,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山这么高,把阳光遮住,山南山北一个白天一个黄昏。我一定要登上台上顶峰,那时群山都在我眼下都显得很矮小。师:(笑问)那你没看到半山腰的飘荡的云气?生:我看到层层云气在山间飘荡,山下的景物若隐若现,很是美丽。师:追问,你没看到小鸟?生:没看到。一生补充:大自然特别喜爱泰山,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聚集在这里了。我看啊看啊,看到缭绕的云气心胸激荡,看鸟儿归巢看得我眼角都快裂开了。师:你很注意细节啊。很好,

5、这是细望所见。师:整首诗中,你最欣赏哪一句或者你对哪一句感悟最深?请大声吟诵你喜欢的诗句,在书上做好批注。可以从用词、修辞、写法、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品味赏析。(学生读,批注)师:请把你的精彩与同位分享。(学生同位交流)谁来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一生:我最喜欢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运用虚写,写出了泰山的广阔无边。师:对,这是远望所见。一生:我特别欣赏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两句写作者一直在看啊看的,从早看到晚,看出作者对泰山的赞美。师:你欣赏的很到位啊!继续欣赏。一生:我喜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写的有情义,写出了泰山的美丽。一生:我觉得最后两句

6、特别有意义。他要俯视群山,体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那种不怕困难的决心。师:是啊,诗人不仅要攀登泰山,这也是诗人的誓言:一定要攀登上人生的顶峰!所以,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共鸣。你读过的诗歌中,哪些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一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一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师:同学们积累的很多呀!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看看是否与你搜集的相同?有不同的可以记一记。多媒体出示: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会当凌绝顶,

7、一览众山小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学生一分钟读读背背)师:我们刚刚领略了杜甫的豪情,(完成板书)美景豪情。岁月悠悠,眨眼间,20年过去。唐玄宗因为宠爱杨贵妃,任用奸相,致使朝政日非,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当时杜甫正探亲在家,于是全家随着老百姓想西北方向逃亡,刚刚安顿好妻小,就投奔皇帝而去。别人都向荒村逃去,杜甫逆流而上,奔向城市,寻找皇帝。结果在路上南北叛军抓住,押解到长安。因为他官位卑微而未加关押。春天按时来到了长安城,可是,已经物是人非,长安城已经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已经不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长安了。据史料记载,当时

8、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现在,你是45岁的杜甫,你困据长安城,你在三春时节望到了什么?心里感情怎样?请运用学习望岳的方法自学春望。(学生读诗,描述,感悟)师:告诉大家你的学习感悟。生:我读到了杜甫的忧虑。从诗中破字,我看到了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地忧虑。师:好,景语乃情语。借景抒情。生:我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看到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师:这也是一个名句。一个万金,真实的写出了战乱中的人们对家人的生命的担忧和牵挂。生:我觉得诗人忧国忧民,他不为自己考虑,想的是战乱时百姓。师:是啊。(完成板书:凄景忧思)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忧国

9、忧民的优良传统。你能背过几句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同学们的积累很丰富!我们再看一首关心民间疾苦的诗歌。翻开主题学习古韵今风翰墨香39页,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先自读诗歌一遍,然后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生:一枝一叶总关情,实际上是说把老百姓的疾苦挂在心上。你理解的很好。让我们欣赏一段视频,再次体会诗人的伟大情怀。(播放视频)师:唐诗是一座流光溢彩的殿堂。这里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10、不得开心颜的不羁精神,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者光辉,这里有塞外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里有江南的小桥流水杏花春雨;让我们走进唐诗,走进经典,享受诗意人生!下课!在讲课中提升-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高密市立新中学李明在11月5号的语文主题学习验收活动中,我执教了杜甫诗三首中的前两首诗望岳和春望。望岳是杜甫24岁时所作,作者意气风发,又逢盛世,诗歌描绘泰山的高大雄伟和神奇秀丽,表达了自己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和气概。春望则写于作者被叛军俘获,困据长安时,通过描写京城破败的景象来抒发忧国思亲之情。这两首诗风格不同,前者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后者感情

11、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根据以上分析,在备课时,我结合潍坊市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和主题学习要求,进行了如下设计:设疑导入,诗歌积累-反复朗读,逐层深入-联想想象,进入意境-赏析诗句,体会感情-学以致用,拓展提高-欣赏视频,加深理解。在赏析诗句的过程中,结合这两首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句子,引导学生回忆表达雄心壮志和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进行拓展训练。本节课做得较好的方面是:课堂思路清晰,两首诗歌之间的过渡自然巧妙,背景资料的适时引入使学生加深了了内容的理解,联系所学诗句回顾所读诗文进行主题拓展扩大了课堂容量,能及时鼓励调动学生,语言比较有亲和力

12、,课堂较有激情等。本节课的败笔也不少:1.预设与实效的差距较大。本课的重点是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精美的语言,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写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第一首诗歌诵读、理解地比较透彻,也能品味出语言的精美,但是在自学春望和主题拓展这个环节上,落实的就很不到位。由于时间较紧,这两个环节就进行的匆匆忙忙,给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是为了完成已经设计的教学环节而进行了,以至于我感觉学生对春望和主题丛书中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这两首诗的理解不会深刻。原来想通过一个5分钟左右的春望视频,来加深对该诗的理解,结果看了看时间已经46分钟了(好像是),只好仅仅听听朗诵而已,后面的赏

13、析就没播放。幸亏学生预习比较充分,否则真是成了夹生饭了。今后的教学中,宁可舍弃已设计好的环节,也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实效。2.课堂的生成性不够。课堂上往往担心学生提出问题会耽误课堂进程,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往往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每一个环节的进行几乎都掌控在自己手里。这看似节省了时间,可长此以往,却能扼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创新性。今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应注重课堂生成性的预设,使课堂因生成性目标的达成而精彩,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3.课堂语言还是不精炼。已经不止一次得反思自己的这一缺点了,可是因为自我要求不高,课堂语言还是比较随意,有较多废话。因为平时备课时就只是设计个大体思路,很少备详案,觉得课堂上应该随机应变,可往往不能信手拈来,致使课堂上出现不少可有可无的话语,冲淡了对问题的思考,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备课时还真得尽量备详案,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练后,方可稍稍放松,设计简案。连续的几次讲课,我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刚刚接到讲课任务时,往往极力推辞,一是唯恐自己讲不好给学校给领导丢脸,也丢自己的人,二是怕吃苦。平时上课时我的课堂我做主,自己的课堂上可以肆无忌惮,废话多点也没有关系,课讲不完下节继续,可是讲公开课就不能为所欲为,就要精致些,于是就得下功夫备课,广泛的搜集材料,反复思考如何设计学案比较科学合理实效,怎样引入怎样过渡,如何指导点拨,什么方法能更好地突破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