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论文15857_第1页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论文15857_第2页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论文15857_第3页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论文15857_第4页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论文1585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 业 设 计 肥东县地籍调查设计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毕业设计要求:1.编写技术方案,学习调查知识,调绘知识,内业成图2.对控制测量中使用各种仪器做好说明,并详述使用每种仪器所采用的具体方法。3.分析地籍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方法,要求精度。1:500地籍图测绘5.用计算机对数据成果如何进行处理,包括地籍图的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生成。完成期限和主要措施:2012.05.0805.15 完成编写技术方案2012.05.1505.25 完成安徽肥东分局1:500地籍图测绘2012.05.2505.31 完成毕业设计初稿; 完成毕业设计终稿及答辩。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孟山、张文彦.工程

2、测量概述.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52 周淑波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摘 要本设计完成了基于肥东县地籍调查测量的有关内容。随着现代测绘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的迅速发展正射影像图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越现明显重要。本文编写了关于地籍测量任务是测定宗地权属界址点、域、位置、形状、数量等。它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和地籍勘丈(地籍细部测量)。土地权属界址点和其他地籍要素平面位置的测定则是地籍测量外业的关键,而正射影像图包含的地表各种原始信息给地籍测量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地籍最初是为征税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薄册,其主要内容是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

3、质量及土地税额的登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地籍的主要功能已转变为保护土地产权和税收服务,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依据。设计主要针对肥东县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工程对地籍测量外业操作和内业处理作详细地进行介绍,包括以影像图为底图的外业调绘方法、地籍测绘的有关概念、地籍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宗地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并介绍了已有地物和新增地物的测量方法。关键字:地籍测量;控制测量;解析界址点测量方法 目 录第一章 地籍测量的概况11.1 地籍的含义和作用11.2 地籍测量的含义11.3 地籍测量的原则21.4 影像图的概述2第二章 作业依据和要求42.1 数学基础

4、42.2 比例尺及基本等高距42.3 分幅和编号42.4 精度指标4第三章 地籍控制测量53.1 控制测量内容及原则53.2 控制网的精度要求53.3 图根控制测量6作业依据8第四章 基于影像图的地籍成图方法9基于影像图的地籍图的生成9基于影像图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生成10第五章 地籍图中新增地物的补测方法13解析界址点测设的方法13碎部测量方法19补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3第六章 肥东县土地测绘256.1 项目概况256.2 布设方案256.3 GPS控制点的选点266.4 GPS控制点的埋设266.5 施测二级GPS控制点及图根GPS控制点作业26全文总结29致 谢30参 考 文 献31第一章

5、 地籍测量的概况1.1 地籍的含义和作用 地籍指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薄册。为土地管理提供基础资料。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基本依据是地籍所提供的有关土地的数量、质量和权属状况资料;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是依据地籍所提供的有关土地利用是依据地籍所提供的有关土地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和变化状况的资料;征收土地税是依据地籍所提供的土地面积、质量等级、土地位置等方面的资料。为维护土地产权权益等提供基础资料。地籍的核心是权属。它所记载的土地权属界址线、界址点、权源及其变更状况资料是调解土地争执、确认地权、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及保护土地产权合法权益的基础

6、资料。为改革与完善土地使用制度提供基础资料。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是变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土地使用方式为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需制定土地使用费和各项土地纳税额的标准。反映宗地面积大小、大小、用途、等级状况的地籍,为改革与完善土地使用制度提供了基础资料。 为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等提供基础资料。地籍所记载的有关土地资源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土地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状况与变化特征等资料与图件,为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提供了基础资料。1.2 地籍测量的含义地籍测量是指地籍调查中对各宗地的具体位置、权属界线、 界址点和面积等进行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虽然侧

7、重于宗地权属信息的测量,但它同时又遵循一般测量中的“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的施测原则。由于地籍测量是以权属调查为先导,并在其基础上完成的一种测绘工作,因此测量结果一经登记具有法律效力。因为地籍测量的特殊作用,其测量过程具有一些固有的特点:1、测量内容特殊:一般包括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的测量;2、比例尺较大;3、测量结果一经登记具有法律效力;4、现势性:即测量的主要成果应该具有准确性、现势性,如果发生变更,则应当随时进行变更调查和测量。1.3 地籍测量的原则地籍测量事为满足地籍调查中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是服务于地籍

8、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权属调查依法认定的权属界址和使用性状,实地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地籍测量的方法,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可分别采用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堪丈法等三种方法。地籍测量和一般测量工作的施测一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首先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对地籍测量来说,通常只对测区建立平面控制,仅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才实施高程控制测量。1.4 影像图的概述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是利用DEM对经过扫描处理的数字化航空像片或遥感影像(单色或彩

9、色),经逐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纠正和镶嵌,并按规定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形象数据,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由于它包含地表的各种原始信息,而且通过纠正处理,比例尺和相关位置是准确的,可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调查、灾害防治以及军事等多种领域。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市数字正射影像图相对于线划图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均少得多,覆盖范围也很有限。所用片种包括黑白、彩红外和真彩色三种,主要用途是城市规划、土地调查和更新地形图。1、由于是使用的旧影像图,有部分为新增地物出现.调绘时影像图上分以有地物和新增地物。对于新增地物则需要将其图形以及大致方位在图上标出。2、 对于以有地物的连片

10、宅基地(村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的一种)内部,仅测量与界址点有关的重要地物、设施,建筑物和永久性构筑物。 新增地物则需要将地物点和界址点都测出来。实地核查中要对新增的地物给予补测,根据被补测地物和邻近地物的相对位置关系,采用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等获得图斑图解或解析数据。第二章 作业依据和要求2.1 数学基础2.1.1 平面坐标系统本次城镇地籍调查及地形图测绘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9°20,投影面采用参考椭球面。2.1.2 高程基准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1.3 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正形投影。2.2 比例尺及基本等高距城镇地籍调查、

11、地形图测绘采用1:500比例尺,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0.5m,碣石山可采用1.0m等高距,同一幅图只能采用一种等高距。2.3 分幅和编号城镇地籍图、地形图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图幅编号按图幅西南角图廓点的坐标公里数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连接,图名采用图幅内较大的或有影响力的地理名称或权利人名称命名。2.4 精度指标2.4.1 地籍调查精度要求界址点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表2-1的要求:表2-1 界址点测量的精度指标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间距允许误差(cm)适 用 范 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

12、177;5±10±10±10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15±15±15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第三章 地籍控制测量3.1 控制测量内容及原则地籍平面控制点的等级,依次为二、三、四等基本控制点和一、二级地籍控制点与地籍图根控制点。精度高的网点可作精度低的控制网的起算点.在等级地籍基本控制测量的基础之上, 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导线网和GPS相对定位测量网施测, 施测的地籍的地籍图根控制网点为一、二级。本次项目首级控制网是在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一、二级地籍控制网,在一、二级地籍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一

13、、二级地籍图根控制点。控制网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也可越级布网),逐级加密的原则。3.2 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表 3-1 控制网的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起始边相对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水平角观测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DJ1DJ2DJ3二等911/3000001/12000012三等51/200000(首级)1/120000(加密)1/8000069四等21/120000(首级)1/80000(加密)1/4500046一级51

14、/80000(首级)1/45000(加密)1/2700026二级101/270001/14000133.3 图根控制测量3.3.1 1:500调查区地籍要素测绘1、 1:500解析法施测主要地籍要素是能体现该区域的特征和与界址线有关的地物,如主要的铁路、公路、河流和比较重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如大型的工矿范围、高压输电线的铁塔等。2、 有近期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其地籍要素可以直接引用地形图上的相关内容,但要实地核实和补测;没有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要野外全解析测量。3 、1:500解析法施测对区域内的无方位意义的独立地物,与界址线无关的次要地物不做测绘要求,对于道路的测绘只需测

15、定道路的全属范围界线即行;.3.3.2 图根控制基本要求图根控制点的等级为一级图根和二极图根。图根控制点的密度以满足界址点测量、地籍图测绘为原则。1:500比例尺测图每平方公里不少于60点(每幅图3个)。图根控制点可以采用选取水泥标志、钢钉、木桩等。但每幅图的埋石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3.3.3 图根控制点测量方法图根控制点的测量方法可以采用GPS-RTK差分定位、光电测距导线等形式。1 、GPS-RTK差分定位采用GPS-RTK技术进行一、二级图根控制测量,点的观测、布设技术应满足下列要求:(1)基准站应架设在一、二级控制点上,并应采用能够覆盖测区的至少3个控制点进行校准,最大作业半径为5km

16、;(2)点位选在视野开阔处,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度;(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源、高压输电线及大面积水域,离高压线不少于50m,离发射源距离不少于200m;(4)RTK接收机技术指标应为;双频接收机,标称精度(10mm+2ppm·D),观测量为载波相位;(5)用于RTK基准点求解WGS-84坐标系到北京市地方坐标系坐标系的转换参数,所选参考点覆盖待测点的整个测区,转换后各点的残差分量小于±5cm,经约束平差之后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5cm;(6)RTK观测采用双基站的方式,观测时流动点的架设应稳固,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不得存在大功

17、率的信号干扰区。(7)RTK观测的采样率为1s,每次测量的历元数不小于10个。每点观测时间不低于3分钟,观测的平面精度2cm。必须联测周边已有同等级以上的控制点。检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5cm,检测同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7cm,并将检核、校正情况填写在“GPS RTK点位检核校正表”中。(8)所有点位均做到稳固可靠、便于到达、使用方便、可长期保存。2 、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表 3-2 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级别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回数()测回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闭合差(m)J2J6一级1201118±24n1/5000二级7011-±

18、40n1/3000注: n为测站数。(1)导线总长小于500m时,相对闭合差分别降为1/3000(一级)和1/2000(二级),但坐标闭合差应小于13cm,不作全长相对闭合差检查。当附合导线中有短于10m边时,允许不作方位角闭合差检查,但不继续发展。(2)图根点编号按乡镇为单位统一编号,前面冠以大写英文字母T和乡镇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TM008表示庙城镇第8个图根点。在测区内不得出现两个编号相同的图根点。(3)用电磁波测距时导线总长、平均边长允许放宽倍,但精度不得降低。(4)图根支导线,按照图根二级导线的技术指标要求测量,支导线必须采用往返测绘,同一条支导线不超过3站,总长不超过100米;同

19、一街坊内支导线图根控制点的数量应低于30%(5)图根点一般可设临时标志,当测区内基本控制点较疏时,应在一级图根点上适当埋设固定标石,每个埋石点至少应与另一埋石点通视。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简称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年颁发)(1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简称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9年发布);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3、测绘技术设计规定(ZBA75001-89);4、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1-91);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6、测绘产品质量评定规定(CH1003-

20、95);7、北京市地籍图图式,简称图式(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北京市规划管理局1998年10月颁发);第四章 基于影像图的地籍成图方法对于影像图上已有地物仅测量与界址点有关的重要地物、设施,建筑物和永久性构筑物。对于其他地物点则只许使用绘图辅助软件进行勾绘。籍图的生成1 、简述基于影像图的地籍图的生成过程影像图作为地籍图的辅助工具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绘制地籍图时首先应:绘制北京市标准图幅网格,并插入光栅影像图。对照影像图将各个地类进行勾绘,例如:路、沟渠、桥等。现以路为例说明地籍图的绘制过程。首先对照影像图用多段线命令沿影像图上路的轮廓描绘出来,然后使用Cass软件里交通设施命令将多段

21、线符号化。勾绘道路有很多情况下面简单介绍几种: (1) 若为小于2米的道路,则运用Cass软件里的交通设施里的乡村小路命令将其符号化。(2) 若为大于2米的道路,则运用Cass软件里的交通设施里的等外公路命令将其符号化。(3) 路边有行树的,将路线偏移0.5cm,将其偏移的两条线线符号化成行树(农居民地类里的行树命令) 。图4-1 基于影像图的地籍图的勾绘图4-2 数字化地籍图2 、注意事项(1) 对照影像图勾绘路、桥、沟、行树,勾绘时所有地类要交待清楚。不同材质的路交叉时要用地类界分开,沟的刺用加点法错开。遇到路和沟交叉的地方要对照一下影像图,看有没有桥,沟不能无故断开。(3) 勾划地类界,

22、注意沟边、路边、房屋边、围墙、栅栏、行树都可以做地类界,所有线型不能重合。遇到路边和沟重合时,沟边偏移0.2CM表示。坟地要用工矿设施里的符号表示。(4) 套宗地图时,把做好的宗地图粘贴到地籍上,修改村界、镇界、省界,按标准符号表示。(5) 套土地利用现状图,只保留“C00层”,然后把所有地类符号粘贴过来,用嵌套命令将所有符号改成白色。在地籍图上,除了宗地图上的颜色保持不变外,其余的都是白色。(6) 地籍图的分幅时要注意接边处不能有空白的地方,如有空白要添加地类符号。不能有文字压盖的现象出现。图斑线的生成:野外调绘人员根据影象图与实地现状进行对比,在现场用红笔勾画地物的特征线,因此精度体现在线

23、形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影象图有变化的部分按实地变化与影象图相结合的方式勾绘,必要时要野外全解析测绘。沟渠路的宽度要钢卷尺实地丈量,丈量的位置与影象的位置要一致。根据外业人员野外实地调绘的现状地物线和面状地物线勾绘同图幅号的影像图上,因此在鼠标点击影象的位置便决定的精度。内业处理人员要有一定的影象判读能力.对已经勾绘好的图斑加属性,包括地类名称,图斑编号、坡度等级、权属单位、坐落单位、是否飞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中地类名称是土地分类代码,经过外业调绘实地踏勘。图4-3 基于影像图的地类图斑处理图4-4 数字化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图斑线图4-5 数字化土地利用现状图第五章 地籍图中新增地物的补测方法

24、解析界址点测设的方法 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是利用实测角度及距离,按相应公式解算界址点的坐标。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极坐标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自由测站法等,各方法应根据实际的地形现状灵活应用。1 、测定方法与解算公式极坐标法属于方位与距离交会法。如图5-1所示,在已知点A上安置仪器,以已知点B为定向点,采取方向观测法观测至各界址点的方向,从而求得各方向与定向点方向的夹角1,用测距仪或钢卷尺测量测站点A至各界址点Ji的距离Si,则界址点的坐标可按式5-1计算:(5-1)图5-1极坐标法基坐标法至少要有一个定向点,为了检核,亦可用两个或多个已知点定向。若用一个已知点定向时

25、,可取已测定的较远的明显界址点作检核,或在相邻测站重复测定若干界址点检核。2 、特点及适应范围极坐标法的方位与距离重合,精度较高。由于电子速测仪的广泛使用,极坐标法能直接测定界址点的方位角、边长、坐标,可实现从外业到内业的自动化数值处理,速度较快;极坐标法与其他定点方法相比,不受地形乃至场地的影响,应用很广泛。其缺点是对于老城区、商业密集区、街坊内部的隐蔽界址点,效率低,成本高。它适应于规划整齐,通视良好的大面积界址点测定,是目前城镇地籍调查解析界址点测定的主要技术方法。1、测定方法与解算公式截距法属线性测量法,是界址点坐标测定的技术方法之一。如图5-2所示,A、B、P1、P2四点在一条直线上

26、,A、B两点坐标已由极坐标法或其它定点方法测定,S1、S2的距离实地丈量,则P1、P2点的坐标按下列公式计算: (5-2) 图5-2截距法2 、特点及适应范围截距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精度很高。但该法受地形限制,要求已知点的连线必须通视。它仅适应于规则建筑物外侧呈线状排列的界址点的测定。截距法是解析界址点测定的重要辅助方法。1 、测定方法与解算公式如图5-3所示,A、B为已知点或已测界址点,用测距仪或钢卷尺丈量已知点A、B到未知点P的距离SAP、SBP,便可按式5-3计算P点坐标。图5-3距离交会法 (5-3) 注:因距离交会结果为双解,采用此法时,已知点和未知点的点号顺序必须与图5-

27、3和式5-3一致。2 、特点及适应范围施测简单,精度较高,广泛应用于测定二类界址点及原界址点位置的检查和恢复,变更界址点的测定等,在控制点上直接交会的测站点,也可用于一类界址点的测定,但应注意交会角不能太差。1 、测定方法与解算公式直角坐标法亦称正交法,它是借助于两控制点的连线或从一已知点出发并具有已知方位的直线和较短的支距测求界址点。如图5-4,A、B为两已知点,P为待定点,以方位AB指向为纵轴X,方位AB+/2指向为横轴Y,即建立一个相对直角坐标系。勘丈P到纵轴的垂距h以及B点到垂足Q的距离g,以相对坐标值(g,h)按式5-4解算界址点P的坐标: (5-4)- 图5-4直角坐标法2 、特点

28、及适应范围直角坐标法是两次方位与距离交会的组合,施测简单,易懂易做,垂足点的精度不受地界和建筑物离测线相对位置的影响,精度较高。其缺点是目标点到垂足的距离受获取的垂足点位置精度的限制。在大量的界址点测量中,它仅仅是对极坐标法的补充。1、测定方法与解算公式角度交会法等同于方向交会法。如图5-5所示,A、B为已知点,分别在A、B点上设站观测、的角值,借助、角值和已知点A、B的坐标就可以计算待定点P的坐标:(5-5)图5-5 角度前方交会法若已知点A、B不通视,也可分别在A、B点上设站测量交会方向AP、BP与任一已知边的夹角求解P点的坐标,如图5-6。图5-6 角度前方交会法 (5-6) 2 、特点

29、及适应范围前方交会法施测简单,不受长距离限制,但外业设站多,工作量大。该法适应于对难以到达或难以量距但又通视的明显界址点的测定。1 、测定方法与解算公式如图5-7所示,界址点P设置在四墙相交的中心位置,用极坐标法或其它定点方法测定了外围四个辅助界址点A(XA,YA)、B(XB,YB)、C(XC,YC)、D(XD,YD)的坐标,由AB、CD两直线交点便可求出P点坐标:图5-7交点坐标法(5-7)此外, 亦可由已知方位角AP、CP(APAB,CPCD)用方位与方位交会的办法求解P点坐标。 (5-8)2 、特点及适应范围交点坐标计算法无需外业量距和测角,主要借助于极坐标法或其它定点方法测定的外围界址

30、点A、B、C、D的坐标,求解交点P的坐标。它适应于既不通视又无法量距的规则整齐四墙相交的中心位置或河渠中央的界址点测定,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定点方法。方法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测图。其关键部分便在绘制草图上,草图的清晰、明了对内业工作至关重要,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点号及边长注记一定要清晰。如果有可参考的地形图,则可进行提前蒙绘,比如厂矿、企业及老居民区等变化不大的地区,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可以使外业效率大大提高。在进行界址点测量之前,对测区内的所有界址点和碎部点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界址点位于开阔地,

31、或位于一般建筑的房角或墙角处,或在较容易到达顶部的高大建筑一角,这类界址点和碎部点可以应用RTK进行测量;第二种类型:当建筑物层次较高(3层以上)且不易到达顶部或较为隐蔽的界址点和碎部点,则首先利用RTK测设一组图根点,然后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第三种类型:十分隐蔽的死角,只能借助与其它点、线之间的几何关系来确定其位置。图5-8 界址线示意图图5-9 界址点示意图对于高层建筑物或较为隐蔽的地区,RTK接收机接收条件不好,测量状态无法固定时,则应用全站仪进行界址点和碎部点测量。所用全站仪都具有自动记录和内存管理功能,外业直接观测界址点和碎部点的平面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画草图

32、。由于全站仪测量的坐标精度高,且又能如实记录数据,方便地向计算机传输数据,所以也是数字测图的主要方法。图5-10 解析界址点图由于界址点设置错综复杂,在控制点上不可能测到所有的界址点坐标,只能随时随地补充测站点,再用极坐标法测定界址点坐标。测站点补充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支导线法、角度后交法、自由测站定位法。棱镜偏心对界址点测量精度的影响棱镜左右放置时其偏心对界址点测量精度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宗地都是以墙角或房角作为其界址点,而棱镜本身具有一定的体积,且其反光中心位置较难确定。所以,当把棱镜紧靠界址点放置时,在全站仪一次性瞄准的作业模式下,会产生左右和前后偏心,如图1。其中:在司镜员工作态度认真的

33、情况下,前后偏心较小(一般小于1 cm),故偏心以左右偏心为主,偏移量为棱镜中心至棱镜边框的距离d。以I7rM750型全站仪为例,d=5 cm。因此在观测中如果只以棱镜为准,则界址点的测量精度肯定满足不了规范要求。所以实际工作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11界址点离测站的距离较远(一般大于30 m,但不超出规范要求)图5-11 棱镜左右放置时产生的偏心当界址点距离测站较远(具体数值视全站仪的型号和规范要求而定),由于测距光斑有一定的直径,瞄准界址点也能回光,此时棱镜左右偏移误差对界址点精度的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记,因此只存在棱镜前后偏心误差。即:M4=±1cm若界址点的精度取m=

34、7;5 cm,则在2 km以内的界址点,用全站仪测量完全能达到精度要求。界址点离测站的距离适中(930 m)当界址点离测站的距离位于该区间时,直接瞄准界址点无回光;若向棱镜方向稍微偏移即可回光,偏移量的大小随距离的减少而增加,但一般最大不超过39 cm ,一般前后偏心差1cm,则:界址点精度为:m=±47cm因此在930 m的距离段观测时,在能回光的前提下尽量瞄准靠近界址点的地方,同样能满足精度要求。界址点离测站的距离较近(<9 m)在此距离段用全站仪观测界址点很难达到5 cm的精度要求ll J,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1)对于小于9 m的界址点最好换站观测,即在距离较远的测

35、站上观测。(2)用棱镜偏心坐标改正模型进行改正。 (5-9); =;(3)式中:棱镜右偏取上号,左偏取下号,( X,Y )一界址点坐标,(x ,y,)一棱镜中心坐标,(x0,y0)一测站坐标,a一棱镜偏移量对测站的张角。棱镜前后放置时,其偏心对界址点测量精度的影响如图12,当棱镜前后放置时,不论距离远近,直接瞄准界址点就能回光,所以只存在前后偏心问题。(1)如图12中的(a),棱镜贴在界址点上,棱镜前后偏移量为棱镜的反光中心到底面的厚度,一般不超过2 cm,因此在正常距离内全站仪测量完全能满足界址点的精度要求。(2)如图12中的(b),由于棱镜有一定直径,无法靠在界址点上。若取外框直径为10

36、cm,则镜心到界址点的距离为5 cm,因此不论距离远近必须加入改正。图5-12 棱镜前后放置时产生的偏心改正公式为:(5-10);(3)式中:E一棱镜前后偏移量,S一棱镜到测站的距离,其它符号的含义同上。1、 界址点测量中应用RTK技术(实时动态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是将野外采集的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薄或内存卡中,并在现场绘制地籍地形草图,在来电脑上展绘成图的。2、 RTK测量时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而全站仪既要保持良好的通视条件,又要保障控制网的良好结构,这一直是经典测量技术在实践方面的困难问题之一。RTK测量不要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因而不再需要建造觇标。这一优点既可大大减少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

37、间。RTK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高程。操作简便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只要建立基准站、启动流动站就可以在天候作业GPS观测工作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一般也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测量时间短定位技术的出现,对于数字化地籍测量而言,测量一个点的时间缩短到以秒为单位。利用RTK进行地籍测量,不受天气、地形、通视等条件的限制,工作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34倍。利用RTK技术比传统方法大大节省人力。但是电台信号不能太远,根据他人的作业经验,RTK的范围以不超过10km为原则,否则解算速度、精度等都大受影响。3 、基准站的安置是顺利进行RTK测量的关键,所以在选

38、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选择在无线电干扰强烈的地区;(2) 基准站站址及数据链电台发射天线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3) 为防止数据链丢失以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周围无GPS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1)注意地物的中心位置,补测地物,尤其是双线地物(双线渠双线道路)及较大的独立地物时,要注意中心位置。(2)注意地物的方向,由于补测地物无影像,补测时方向弄错了,内业是无从发现和改正的。(3)注意地物形状,大小及宽度补测时要区分依比例尺还是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对于依比例尺描绘地物,除注意其中心位置及方向外,还应充分注意其形状,大小及宽度,不然使地物的形态失真,影响将来的编图。第

39、六章 肥东县土地测绘6.1 项目概况淮分水岭斜贯肥东县西北部,地势北高南低,向巢湖倾斜。南淝河、店埠河向南流入巢湖,滁河东流入长江,池安徽流入淮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肥东属热带季风气候,雨量适中,光照充足。肥东县城镇地籍调查项目调查范围按肥东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总面积为13.82平方公里。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肥东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楼群错落耸立,道路宽敞整洁,环境绿化优雅,市政设施井井有条。测区内以城中村、行政事业单位、住宅小区为主。交通发达,道路纵横交错,形成棋盘状的道路网。老城区及城中村建筑结构繁杂、密集、建筑布局杂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6.2 布设方案以合肥市C级网为起算点

40、,布设四等GPS控制网;以四等GPS控制网为框架网,在其基础上用GPS RTK测量技术或直接用GPS网络RTK测量技术施测二级GPS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1、 四等GPS控制网四等GPS控制测量采用GPS静态测量的方法进行,GPS控制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状况进行设计,GPS控制网的布设应先着眼整个测区,固定全网结构,以网环路加子环路的的模式来构建网型。四等GPS控制点之间不要求通视,相邻点间平均距离为2公里,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1/2-1/3;最大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2-3倍。2 、二级GPS控制测量二级GPS控制测量可采用GPS RTK测量技术、GPS网络RTK测量技术进行施测。每个二级

41、GPS控制点,必须保证至少有一个方向与其它二级或四等GPS控制点通视。并要求二级GPS相邻对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公里,通视的对点之间距离应大于150米小于300米。3、 图根GPS控制测量图根GPS控制测量可采用GPS RTK测量技术、GPS网络RTK测量技术进行施测,每个图根控制点必须保证至少有一个方向与其它图根控制点或二级或四等控制点间通视。相邻图根GPS控制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200米。6.3 GPS控制点的选点各级GPS控制点必须避开对卫星信号和无线电信号有干扰的区域进行选点。二级GPS控制点选点还应考虑后续发展图根导线的要求。选点的技术要求如下:1、 测站视场内地平仰角15

42、76;以上不能有障碍物,以避免遮挡卫星信号。2、 四等GPS控制点不受地面通视限制,为便于GPS测量,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3、为避免GPS信号的多路径效应,点位周围50米内不应有高大建筑物或面状金属反射物(如金属广告牌、油罐、微波天线等),也不应选在大范围水面的边缘。4、为避免电磁干扰,点位应距离高压输电线、变电站100米以上;距离射电干扰源(如广播电台、电视发射天线、微波中继站、雷达等)应在300米以上,要避开定向的雷达天线和微波天线的辐射方向。5、点位应选在土质结实、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或坚固稳定无振动的建筑物顶上。6.4 GPS控制点的埋设在坚实水泥或沥青道路上,四等GPS控制点用铜

43、芯钉做标志;二级GPS控制点用钢钉做标志;土路则需埋设标石。GPS控制点埋设的技术要求如下:1、地面标石或建筑物顶上的GPS点按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附录B“各等级GPS点标志及标石埋设图”进行埋设。2、新标石必须提前埋设以保障标石在GPS测量时处于稳定状态。3、四等、二级GPS点需绘制控制点电子点之记,点之记必须与实际相符,把线数不小于三个,并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把线量取到厘米,一把线必须用红油漆写清控制点全名,用箭头表示其方向。点之记以SCS软件绘制,文件命名为:点名.dwg。6.5 施测二级GPS控制点及图根GPS控制点作业采用GPS RTK测量方法 利用GPS RTK点校正作业方法

44、以已测四等GPS控制网为起算点,二级GPS控制点和图根GPS控制点测量采用GPS RTK方法施测,用已有的四等GPS控制点作为高等级控制校正点,用点校正拟合局部坐标系的方法施测,并确保用于校正的四等控制点均匀覆盖该测区。运用此种方式进行作业时,不得进行二次点校正来拟合转换参数。即用GPS RTK方式所测设的等级控制点不应再作为下一级点校正的已知控制点。 运用GPS RTK测量时应着眼整个测区,先校正,再测量,二级GPS控制点(图根GPS控制点)校正后的残差最大不应超过2厘米,一个区域内的GPS RTK测量结束前,应选取校正点或测区内已测的二级GPS控制点(图根GPS控制点)重新进行校检。当校正

45、点或二级GPS RTK控制点(图根GPS控制点)点位较差大于2厘米小于3厘米时,应视观测情况决定取舍方案。当基准站对中、整平无重大偏差时,采用二次观测求各观测值平均值的方法作业;当基准站仪器的水准器泡偏移或对中有问题时应重新设基准站观测。点位较差大于3厘米时,无论何种原因都应重新设基准站观测。考虑到城市高楼大厦等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对无线电信号的遮挡和影响,确保得到持续和良好的无线电信号,要求采用电台信号作为GPS RTK测量数据链的工作距离不超过4公里。由于有已有四等GPS控制点三维无约束统一平差后的WGS84 坐标和二维约束平差后的1990年天津市任意直角坐标,就可以利用控制点的两套坐标求取

46、转换参数,流动站测量点的WGS84坐标可根据该转换参数换算得到流动站的1990年天津市任意直角坐标。用该方法时,必须用某个四等校正控制点(WGS84坐标)或校正控制点所覆盖测区范围内的四等控制点(WGS84坐标)启动基准站。流动站施测脚架对中由于在GPS RTK测量中,只要整周模糊度确定正确,就能够以厘米级的精度来定位,在GPS RTK测量中,主要误差来源于对中杆不能精确对中,要求施测加密GPS点坐标时,采用脚架对中,以消除对中误差对测量成果的影响。 观测时间用GPS RTK施测二级GPS点坐标时,每个点的有效采样数据时间不应低于3分钟;当施测图根GPS控制点坐标时, 每个点的有效数据采样时间

47、不应低于1分钟,以避免观测值中粗差大的数据对测量成果的影响。作业时应根据施测条件,适当延长观测时间,确保GPS RTK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全文总结本论主要文阐述了基于1:500影像图的地籍测量更新方法及应用、地籍控制测量的作业方法和作业要求,对地籍平面控制的内外业工作步骤作做了叙述,包括其实际应用当中的具体方法的实施,精度分析。1:500地籍测量数据采集做了详细介绍。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对地籍测量来说,通常只对建立平面控制,仅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才实施高程控制测量。地籍测量方法繁多,有极坐标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角度前方交会法、交点坐标计算法等,但是随着测量技术

48、和仪器的发展极坐标法成为了主要的测量方法。而且影像图的使用也使测量的速度的以提高。通过本论文的编写,更加熟悉了地籍测量的作业过程。对地籍控制测量的具体要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地籍测量和测绘地籍图的方法、依据。同其它测量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有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同时此次控制测量,也为大比例尺测图,地籍调查和变更测量做了准备工作。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

49、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致 谢在离开这个美丽的校园之际,我向曾经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在论文编写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李孟山老师,是在他细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论文的编写。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李老师多次询问论文编写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感谢老师对我三年的教育培养。他们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并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让我学到了知识,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工作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坦荡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他们对我在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也使得我得以

50、顺利完成学业。在此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同时感谢各位老师,他们在本设计的选题到完成过程中给予我悉心指导。多次询问设计进程,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他们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谢在这次实习中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们,他们在我参加工作时就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参 考 文 献 1 李孟山、张文彦.工程测量概述.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52 周淑波.控制测量.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03.13 杨晓明、王军德、时东玉编著.

51、数字化测图.测绘出版社.20014 纪勇、周建赵主编.数字化测图.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005 杨得麟等编著.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原理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6 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 刘经南. GPS网的布设与数据处理.武汉测绘科技学出版社.1995 9JWKffw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kNXpRWXmA&UE9aQGn8xp$R#&#849GxGjqvE9wEwZ#

52、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

5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UE9aQGn8xp$R#&#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

54、!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

55、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kNXpRWXmA&UE9aQGn8xp$R#&#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89AmUE9aQGn8xp$R#&a

56、mp;#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vG#tYM*Jg&6a*CZ7H$dq8KqqfHVZFedswSyXTy#&QA9wkxFyeQ!djs#XuyUP2kNXpRWXmA&UE9aQGn8xp$R#&#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