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_第1页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_第2页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_第3页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_第4页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共及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7.1 一般规定7. 1. 1 应避免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案.且不宜采用特别不规则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案。条文解释:同抗规第 3.4.1 强条之规定。7. 1. 2 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的规定。必要时可将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确定高于GB 50153 的要求。条文解释: GB 50153第3.2.1条、第3.3.1条之规定;对于绿色设计要求,延长使用寿命是其要求之一,必要时可将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确定高于GB 50153 的要求。7. 1. 3 地基基础设计应结合建筑所在地实际情况,依据勘察

2、地基基础设计应结合建筑所在地实际情况,依据勘察成果成果、结、结构特点及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场地环境和工程构特点及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场地环境和工程造价造价等因素,等因素,经经济技术比较和基础方案比选,经经济技术比较和基础方案比选,就地取材。就地取材。条文解释:根据上部结构情况,在满足地基基础强度和建筑物沉降的前提下,地基应优先考虑天然地基。基础在建筑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进行多方案的论证、对比,采用建筑材料消耗少的结构方案,因地制宜,从结合安全合理、施工方便、节省材料、施工对环境影响小等方面进行论证。注: 为公共建筑7. 1. 4 桩基宜优先采用预制桩。钻孔灌注桩宜通过采用后注浆

3、技术提高侧阻力和端阻力。条文解释:根据上海地区的地质特点及工程经验,桩底及桩侧注浆可有效提高桩基承载力1. 4 倍1. 8 倍,此项技术可以大幅度减低材料用量;抗浮桩可只考虑桩侧后注浆。7. 1. 5 宜通过先期试桩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条文解释:根据现行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 08-11规定,宜通过先期试桩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通过先期试桩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一方面可以确保桩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挥桩基承载力的余量,符合绿色设计节材的精神。针对设计等级为丙级的桩基,如果地质条件简单、桩基施工质量有保证时,可不进行先期试桩。 7. 1. 6 对于抗压设计为主的基础

4、,宜合理考虑地下水的有利作用。条文解释:抗压桩设计时可考虑最低地下水位浮力的有利作用进行布桩可以减低材料用量进而符合绿色设计节材的精神。为住宅建筑7.2 结构优化设计7 . 2 . 1 结 构 设 计 应 进 行 下 列 优 化 设 计:1 结 构 体 系 优 化 设 计 。2 结 构 抗 震 设 计 性 能 目 标 优 化 设 计 。3 结 构 材 料 ( 材 料 种 类 以 及 强 度 等 级) 比 选 优 化 设 计 。4 结 构 构 件 布 置 以 及 截 面 优 化 设 计 。条 文解 释 : 特 别 不 规 则 的 抗 震 性 能 目 标 , 应 与 业 主 和 有 关 专 家 协

5、 商 确 定 。结 构 构 件 布 置 宜 提 高 对 建 筑 布 局 的 适 应 性 , 延 长 建 筑 结 构 的 使 用 周 期 。7 . 2 . 2 在 保 证 安 全 性 与 耐 久 性 的 情 况 下 , 结 构 体 系 优 化 设 计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 : 1 不 宜 采 用 较 难 实 施 的 结 构 及 因 建 筑 形 体 不 规 则 而 形 成 的 特 别 不 规 则 结 构 。2 应 根 据 建 筑 功 能 、 受 力 特 点 选 择 材 料 用 量 较 少 的 结 构 体 系 。 3 抗 震 设 防 类 别 为 甲 类 的 建 筑 优 先 采 用 隔 震 或 消

6、 能 减 震 结 构;乙 类 及 丙 类 建筑 有 条 件 时 宜 采 用 隔 震 或 消 能 减 震 结 构 。 4 高 层 和 大 跨 度 结 构 中 , 可 合 理 采 用 钢 结 构 体 系 、 钢 与 混 凝 土混 合 结 构 体 系 。 5 高 层 住 宅 可 合 理 采 用 钢 结 构 体 系 、 钢 与 混 凝 土 混 合 结 构 体 系 。7 . 2 . 3 结 构 构 件 优 化 设 计 应 符 合 下 列规 定 :1 高 层 混 凝 土 结 构 的 竖 向 构 件 和 大 跨 度 结 构 的 水 平 构 件 应 进 行 截 面 优 化 设 计 。 2 大 跨 度 混 凝

7、土 楼 盖 结 构 , 宜 合 理 采 用 有 粘 结 预 应 力 梁 、 元 粘 结 预 应 力 混 凝土 楼 板 、 现 浇 混 凝 土 空 心 楼 板 等 。 3 由 强 度 控 制 的 钢 结 构 构 件 , 应 优 先 选 用 高 强 钢 材 , 由 刚 度 控 制的 钢 结 构 ,应 优 先 调 整 构 件 布 置 和 构 件 截 面 , 增 加钢 结 构 刚 度 。 4 钢 结 构 楼 盖 结 构 , 宜 合 理 采 用 组 合 梁 进 行 设 计 。5 应 合 理 采 用 具 有 节 材 效 果 明 显 、 工 业 化 生 产 水 平 高 的 构 件 。7.2 结构优化设计条

8、文 解 释 :建 筑 材 料 用 量 中 绝 大 部 分 是 结 构 材 料 。 在 设 计 过 程 中 应 根 据 建 筑 功能 、 层 数 、 跨 度 、 荷 载 等 情 况 , 优 化 结 构 体 系 、 平 面 布 置、 构 件 类 型 及 截 面 尺寸 的 设 计 , 充 分 利 用 不 同 结 构 材 料 的 强 度 、刚 度 及 延 性 等 特 性 , 减 少 对 材 料 尤其 是 不 可 再 生 资 源 的 消 糙。 采 用 高 强 混 凝 土 可 以 减 小 构 件 截 面 尺 寸 和 掘 凝 土 用量 ,增 加 使 用 空 间 。 在 普 通 混 凝 土 结 构 中 , 受

9、 力 钢 筋 优 先 选 用 H R B 4 0 0 级 热 轧带 肋 钢 筋;在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中 , 宜 使 用 高 强 螺 旋 肋 钢 丝 以 及 兰 股 钢 绞 线 。选 用 轻 质 高 强 钢 材 可 减 轻 结 构 自 重 , 减 少材 料 用 量 。7.3 结构材料选用7 . 3 . 1 结 构 材 料 选 择 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1 应 优 先 采 用 高 性 能 、 高 强 度 材 料 。2 现 浇 混 凝 土 应 采 用 预 拌 混 凝 土 。3 砌 筑 砂 浆 应 采 用 预 拌 砂 浆 。4 受 力 钢 筋 宜 合 理 选 用 高 强 钢 筋

10、。条 文解 释 : 高 强 混 凝 土 可 减 少 构 件 截 面 尺 寸 , 节 约 混 凝 土 用 量 , 提 高 棍 凝 土 耐久 性 , 延 长 混 凝 土 结 构 建 筑 的 使 用 寿 命 , 增 加 建 筑 物的 使 用 面 积 。 使 用 高 强 钢筋 可 节 约 钢 材 使 用 量 , 减 轻 建 筑 自 重 、节 约 基 础 费 用 , 建 筑 使 用 寿 命 结 束 后 可再 循 环 使 用 。7.3 结构材料选用7.3.2 应合理采用高强度结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HRB400 级及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用量占受力钢筋总量的比例不小于50% 。2 钢

11、结构中,Q345 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小于50% 。条文解释: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HRB400 级及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用量占受力钢筋总量的比例不小于50% 时即可得分;钢结构中, Q345 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不小于50% 时即可得7分,本标准均取其低值。混合结构的钢筋和钢材用量分别按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用量和钢结构中的钢材用量相应的规定执行。7.3.3 应合理采用高耐久性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混凝土结构中,结构竖向构件中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用量占结构竖向构件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超过50% 。2 暴露于

12、大气中的钢结构应采用耐候结构钢或涂刷耐候型防腐涂料。条文解释: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和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G/T 193 的相关规定。7.4 工业化住宅7.4.1 工业化住宅应采用适宜工业化建造技术的结构体系,如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预制框架+核心筒结构,预制结构均应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条文解释:工业化住宅全面实施离我国还有一段距离,但应逐步提高预制装配的程度,在可靠措施下采用预制楼板,可大大减少现场模板工作量。7.4.2 工业化住宅应选用工业化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并控制运输距离,预

13、制装配率不应小于15%。条文解释:技术条件许可,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楼板、阳台、楼梯、隔墙板、外墙板等,可减少材料浪费,减少施工队环境的影响,同时为将来建筑拆除后构配件的替换和再利用创造了条件。*预制装配率的认定一般由专项审查予以确认*。7.4.3 工业化住宅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1 在满足结构安全性及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应采用便于工业化建造的结构体系和可工业化生产的结构构件。2 采用将建筑全寿命期的绿色建筑目标与结构体系一体化设计技术。3 应选择与标准化、模数化、部品化建筑体系相匹配的结构体系。条文解释: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工业化的优势和适应工业化生产及建造的生产方式:必须建筑设

14、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业化,现场施工装配化、模数化、规模化。7.4 工业化住宅7.4.4 工业化住宅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 计算模型应能准确地反映该体系的受力状态,选用适用的计算软件进行结构分析。2 结构及构件的设计应能满足国家相关规范。3 节点设计应构造简单、传力可靠、便于施工。4 应进行结构构件在制造、运输、吊装、施工等荷载工况下的相应验算。5 应进行二次设计、构件设计应精细化。6 设计中应考虑工业化住宅在构件制作,安装建造、施工验收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条文解释:工业化住宅结构设计与传统现浇混凝土住宅结构设计的不同设计内容以及设计中需注意的相关问题。7.4 工业化住宅 拆分盒子结构7.4 工业

15、化住宅 预制厂家加工墙体与建筑门窗集成7.4 工业化住宅 预制厂家加工叠合梁与叠合板7.4 工业化住宅 1、预制外墙板施工 2、现场吊装 3、预制墙板运输7.4 工业化住宅 基础梁预制7.4 工业化住宅 4、预制柱、梁、楼梯构件拼装7.4 工业化住宅5 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7.4 工业化住宅关键技术点:竖向钢筋连接7.4 工业化住宅6预制外墙现场吊装、临时固定7.4 工业化住宅7 预制剪力墙结构施工7.4 工业化住宅8 预制叠合板施工7.4 工业化住宅预制外墙板安装临时固定7.4 工业化住宅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7.5 绿色建筑评分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

16、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住宅结构设计、施工对绿色建筑评分标准的贡献*一、节地与室外环境1)控制项:施工过程中应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应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二、节能与能源利用1)控制项六层以下住宅应统一设计并安装符合相关标准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注意活荷载加大*7.5 绿色建筑评分标准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控制项:现浇混凝土应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易)。2)一般项:a 施工现场500km 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质量占建筑材料总质量的比例应大于70% (易) ;b 建筑砂

17、浆应全部使用预拌砂浆(易) 。c 建筑结构材料应合理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不易)。d 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使用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可再利用建筑材料质量之和应不低于建筑材料总质量的10%。e 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应不低于50%。f 土建与装修应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g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制定节材方案,施工中应落实节材措施。(易)h 施工中应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易)7.5 绿色建筑评分标准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3)优选项:a 应采用资源消耗少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住宅结构体系。解释:

18、绿色建筑应尽量选用利于空间灵活分割的结构体系,为实现住宅的可改造及空间的可变性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尽量减少过多的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墙和承重墙的设置。通常框架结构体系要比砌体承重结构在空间分隔上更加灵活;大开间预应力楼板或板柱体系可提供70m2120m2 套内无内柱、内梁的自由分隔平面,比传统的主次梁钢筋混凝土楼板分隔灵活。小户型住宅不宜用剪力墙作为分户墙,可减少日后改造的障碍。高层大开间大空间住宅的抗侧力结构可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及优化。鼓励在设计中对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地节约材料用量。7.5 绿色建筑评分标准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3)优选项:b 应使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或建筑部品

19、。 目前本条仅考察楼面板、屋面板、阳台、楼梯、隔墙板、外墙板等的工厂化程度。为了鼓励采用钢、木、钢木组合结构,本条将钢、木、钢木组合构件视作工业化方式生产的构件。“工业化率”的计算公式为:工业化率=P/G式中G (全部楼面板、屋面板、阳台、楼梯、隔墙板、外墙板等的质量之和)+(钢构件、木构件、钢木组合结构构件的质量之和);P (工业化方式生产的楼面板、屋面板、阳台、楼梯、隔墙板、外墙板等的质量之和)+(钢构件、木构件、钢木组合结构构件的质量之和)。c 应使用经国家或上海市建设主管部门推荐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7.5 绿色建筑评分标准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 控制项均同住宅结构2) 一般项增加:办公、商场类建筑室内应采用灵活隔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