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课讲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1页
团课讲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2页
团课讲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3页
团课讲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4页
团课讲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团课讲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学习网络思政课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老师有一个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谜面是朱淑贞的一首小诗“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很简单,谜底就是我们日用而不觉的筷子。2018年11月,意大利奢侈品牌D&G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几条标题为“起筷吃饭”广告,其中的模特展示了如何使用筷子吃披萨饼(Pizza)、意大利式甜卷等物。但广告中筷子被称为“小棍子形状的餐具”。同时,片中旁白所用的“中式发音”、傲慢的语气以及模特用筷子的奇怪姿势,被质疑存在歧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嫌疑。文明多姿,世界才能多彩,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张力别有韵味,中

2、华文化也始终以独具魅力而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但要知道的是,对于一种文化,她的认同者,都存有底线,不容被挑战,无论东西。拥有三千年历史,18亿使用者的筷子,绝不仅仅是一个“小棍子形状的餐具”那样简单。虽然我们很少刻意去想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筷子吃饭,反正就是在幼年时的某一天,如同自然而然地学会吐字一般,但是,自从使用它将饭菜夹起,从此,便未曾真正离开它。母亲在流水下冲洗它们的声音,总是带着最朴素的烟火气,下次夹起饭菜,轻嘬筷头,还是熟悉的味道,似乎那里正寄存着关于家的思念。一双筷子,几根手指,挑、夹、拨、扒、剥,如同乐器,奏动着我们对生活的追求,同时又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承、知礼、思念。这无疑是一

3、个文化符号,一种东方文明的象征。所以,故宫博物院当时在微博上放出了九宫图,中国的筷子,每一双都不简单。央视发布了曾经在马年春晚播放过公益广告你真的懂中国的筷子吗。请大家备好纸巾,有可能会戳中你的泪点。筷子,不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饮食工具,它还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的工具。这小小的筷子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家庭丰富的内容与情绪。长辈们用筷子蘸着各种中国风味教我们品尝酸甜苦辣,这是一种人生的启迪。妈妈手把手教我们用筷子夹起食物,这是一种文明的传承。爸爸敲打饭桌上孩子先下手夹菜的筷子,这是一种尊老的明礼。让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温暖,这是一种友善的睦邻。一双筷子,承载着

4、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也继承了厚重悠久的中国文化。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餐桌文化是标准的合餐制。大家通过使用筷子同饮同食,这是一种情感连带的象征,很热闹温馨。但也引发了一些卫生健康的问题。当大家合餐围坐在一起,筷箸纷飞、觥筹交错之际,病毒可能会趁虚而入。所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很多地方发出了推行使用公勺公筷的建议。江苏省泰州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北京发布新版餐饮服务指引,全面推行公筷公勺;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发布了一组加减乘除的海报:添加亲情、减少传染、幸福乘倍、祛除病菌。其实,公勺公筷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明代田汝成在西湖

5、志余说,宋高宗赵构在德寿宫每到进膳时,“必置匙箸两副,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前,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后尝问其故,曰:不欲以残食与官人食也。”意思是说宋高宗用膳时,要用两套匙箸,多余的那一套,是用来拨取菜肴和饭食的,赵构是想自己能吃多少就拨出来多少,因为剩下的馔品还要赐给宫人,用自己吃过的匙箸去拨,就弄脏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久而久之,“公筷”就诞生了。我们今天提倡公勺公筷,明确出台标准,倡导新“食”尚。这是在对公筷文化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

6、通过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文化发展?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和筷子有关的礼仪和历史故事?早期,人类取用食物都直接用手抓,伸出双手来,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手指叫什么?食指啊!说到食指,有个成语和食指有关,叫“食指大动”。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有一次,楚国派人给郑灵公一只鼋,鼋就是很大的鳖。某日朝会,两位公子(公子宋和子家)一起来到朝堂门口,公子宋的食指忽然不由自主地动了一下,他对子家说:“刚才我的食指大动,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预示着今天有

7、非常好吃的东西。”子家也没当回事。朝堂之上,郑灵公对大臣说:“昨天楚国送来一只大鳖,我让厨师做成羹汤,让大家都尝尝。”公子宋闻言哈哈大笑,郑灵公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还没等公子宋回答,子家就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郑灵公笑着对公子宋说:“你的食指大动灵不灵,寡人说了算。”到了分羹汤的时候,大家都有份,偏偏到了公子宋这里分完了。郑灵公就嘲笑公子宋:“你的食指今天不灵了。”公子宋也是暴脾气,从座位上起来走到郑灵公座位前,“染指”于鼎(就是把食指伸到盛有羹汤的鼎里)吮吸了一下,示威似的对郑灵公说:“你看,我不是尝到了吗?谁说不灵!”说完愤愤离去。郑灵公见公子宋如此蔑视他,起了杀心,要杀公子宋,公子

8、宋也不是善茬,他先下手为强,抢先杀了郑灵公,郑国大乱。用手取食,简单方便,但随着生产力发展,特别是随着熟食出现,再用手抓就不大适宜,有被烫伤的危险。所以我们开始使用取食工具,从匕发展到了筷子,再到我们今天提倡的公勺公筷,从根本上讲,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的促进文化的进步。筷子,古称箸、筯,又有梜、筴等称呼,这些字都有“竹”或者“木”的偏旁。制作筷子简单方便,用竹、木稍一加工即可。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

9、使用筷子呢?从文献记载来看,商朝已经开始使用筷子。韩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的语句,意思是说,商朝的贤臣箕子看到商纣王使用象牙制成的筷子,认为纣王将来一定会骄奢淫逸、追求享受,因此而担心。论语孟子中都没有使用筷子的记载。到了战国时期,关于筷子的记载越来越多,比如荀子中用筷子来打比方、讲道理,荀子·解蔽中说:“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意思是说,由于距离的原因,会产生视觉误差,从山下向上看,好几丈高的大树看起来就像筷子那么短小,但是想要筷子的人不会为此去爬到山上折树枝的。可见,当时筷子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了。成书于西汉时期的礼记

10、中也有使用“箸”的记载,礼记·曲礼中有“饭黍毋以箸”的记载,意思是在吃小米饭的时候不要用筷子。为什么?如果用筷子吃小米饭这样的半流质食品,就得把碗放到嘴边上,用筷子扒拉到嘴里,吃相不雅观,不符合礼制要求。从思想文化上看,韩非子、荀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核心人物。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人类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学说。作家余秋雨对此曾解释。孔子比释迦牟尼小十四岁或十五岁;孔子去世后十年,苏格拉底出生;墨子比苏格拉底小一岁,比德谟克利特大八岁;孟子比亚里斯多德大六岁;庄子比亚里士多德小十五岁;阿基米德比韩非子大七岁轴心时代的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以及由他们所主导的思想文化运动,不仅催生了社会变革,

11、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18世纪末的启蒙运动,概莫能外。可见,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或许是因为筷子浸润在中国大地太久了,在文化的长河中,逐渐烙印上属于这里、古老的、文学的韵味。史记中记载了张良借箸筹划的故事。“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于是,他拿起刘邦面前的筷子做道具给刘邦讲道理,最终说服了刘邦。明代刘基(刘伯温)有诗赞曰“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三国演义中,有源于三国志的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刘备吃了一惊,

12、手里拿着的筷子和勺子掉到了地上。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以曲和诗,用音乐还原了这些场景。现在同学可以打开手机,用微信扫一扫,就可以听歌。这在三国时期是办不到的。因为科学技术在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嘛,同时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的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总结一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3、。刚才老师为大家讲了很多关于筷子的故事,现在给同学们派发一个小任务,假如你给留学生要上一节筷子的课,你会怎么讲?讲什么?大家有很多选择。比如历史视角。从考古来看,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骨箸,距今7000年左右。在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筷子。汉代人已经普遍使用筷子,既见于文献记载,也见于考古发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了长沙国宰相利苍的墓室,在利苍夫人辛追的墓中发现了一只漆碗,上面放置着一双竹筷。除了辛追墓外,在四川新都、山东嘉祥的汉代画像石中,也有使用筷子进食的场景。还可以从语文视角,讲友人之乐、文人之志,甚至化作愁思两行,一垂千年,“谁怜双玉箸,流面

14、复流襟。”(南北朝·刘孝威独不见)诗词中的“玉箸”是一种意象,代表美人的眼泪。“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唐·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唐·白居易寄杨六侍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还可以从大众视角。比如红楼梦里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之后,贾母请客,王熙凤给刘姥姥一双乌木镶银的筷子,说是菜里要是有毒,银筷下去就能试出来。此说有一定的道理,古代的毒物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砒霜一类的砷化物,一旦遇到银会产生化学反应,银的颜色会变黑。古代帝王、权贵为防他人谋害,使用银质筷子较多,废帝溥仪在

15、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为防日本人在食物中下毒,每餐都用银质筷子自己验毒。还可以从政治视角。当外国政要遇见中国筷子,等等不在一一举例。梁实秋在雅舍谈吃是这样讲的,他曾专门写了一篇圆桌和筷子,里面说到:“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能夹、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拿、能剥,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筷子虽然结构简单,但功能不少。如果要是吃面条、吃火锅,不用筷子只用勺子或者刀叉,肯定是事倍功半、十分狼狈。另外,筷子不仅可以取食,还可以辅助烹调,比如说打鸡蛋、箅出碗里的水分、给瓜果削皮等,用处很多。与西方人惯用的刀叉相比,筷子简单、方便、造价低廉,功能更加完善。曾获诺贝尔奖的李政道博士评论筷子说:“如此简单的两根小细棍,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筷子也能做,真是高明极了。”而且经过长期的演进,筷子已经不单纯是食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礼器”的功能。在祭祀中我们常能看见筷子。总之我们可能会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几千年的筷子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来回顾筷子几千年的历史。首先,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文化的功能。我们讲筷子的历史故事,仿佛那些历史场景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