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十三年》电视记录片以创作者的角度进行分析_第1页
《延安十三年》电视记录片以创作者的角度进行分析_第2页
《延安十三年》电视记录片以创作者的角度进行分析_第3页
《延安十三年》电视记录片以创作者的角度进行分析_第4页
《延安十三年》电视记录片以创作者的角度进行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延安十三年电视纪录片以创作者的角度进行分析目 录一、绪论2二、创作者的主体意识的重要性21.对于题材的选择决定了题材本身所蕴涵的价值22.对于拍摄角度的选择决定能否有效挖掘事物的自身价值33.对于后期剪辑的选择影响着能否提升纪录片的价值3三、延安十三年创作者的情节与细节意识的分析31.创作者的情节意识的分析两条叙述线索的运用32.分析创作者的细节意识三种镜头的相互交替4三、延安十三年创作者对于音乐的运用41.音乐对于纪录片还原真实性的作用42.延安十三年创作者对于音乐的运用53.纪录片音响的真实与生动5一、绪论一般人认为,纪录片就是具备跟踪拍摄、同期声、长镜头、客观纪录等特征的纪实类作品,它必

2、须是绝对的客观、真实。其实,纯客观、绝对真实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他们否认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纪录片纪录的东西永远只是影像的真实,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纪录片的拍摄只是主体赋予客体的一种认识,并不是客体本身的一种存在状态。但实际上,纪录片是指运用形声一体化的纪实手段,真实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纪录形声一体化的客观过程和原生形态内容,通过对生活情状、文化现象和历史史实有选择的展示,揭示事物本身的内涵和意义的电视作品。从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纪录片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纪实性而对被拍摄对象采取跟踪、跟踪再跟踪的、缺少主创人员创意性的拍摄,而是要按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有所选择地进行拍摄,运用多重复杂的艺术创造意

3、识,有选择地把现实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片段真实、可信地再现出来。承认纪录片拍摄的主观性,有助于发挥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亦即发挥创作者主体意识的作用。事实上,也只有在纪录片创作中充分运用富有个性化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加充分挖掘被拍摄对象自身的价值、内涵,使片子更能打动人,从而进一步体现纪录片的价值,使纪录片既真实又富有艺术感。二、创作者的主体意识的重要性1.对于题材的选择决定了题材本身所蕴涵的价值纪录片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首先会遇到拍什么的问题,即纪录片题材的选择。而创作者开始寻找、捕捉素材的过程,就开始了主体情感的审视与判断,选择“这一个”而非“那一个”的过程即隐含着创作者的个人喜好。由此不难看出

4、,纪录片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在纪录片创作的一开始便发挥着作用,题材的选择便是创作者主体意识的最初体现。独特取材方式,更能充分挖掘出被拍摄对象自身所蕴涵的价值,使片子的传播意义更为深远。延安十三年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起着很大作用,他在题材的选择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红色革命题材其本身所蕴涵着极大的社会价值、精神价值、传播价值等,创作者在延安十三年中大量运用了抗日战争时期、与反动派作斗争时期的一些真实记录,从而进一步彰显出该题材的价值性。其中,纪录片两条叙述线索的运用尤为关键,让观众看起来一点也不拖沓,没有多余之处,反而让两条叙述线索相互交错,让整个纪录片看起来更加富有深意。2.对于拍摄

5、角度的选择决定能否有效挖掘事物的自身价值纪录片创作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对反映生活的拍摄角度的选择。所谓角度,是指创作者观察和反映的总视点,也说是站在什么位置、选择什么方向去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纪录片的拍摄就是要从事物的多面性中找准其最新、最巧的角度来深化和延伸主题。这种拍摄角度的选择能力,不仅显示着创作者专业水平的高低,而且决定着纪录片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它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作用。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对角度的主观选择是创作者必不可少的艺术创作过程。我们不能决定拍摄对象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是拍摄目标。但这种选择,是符合主题需要、围绕着主题进行的,而不是根据个人观念、

6、爱好和感觉进行的。3.对于后期剪辑的选择影响着能否提升纪录片的价值剪辑是纪录片创作的最后一步,怀斯曼曾把纪录片后期的图像剪辑过程称为“从孤岛到群岛”的连接过程。他把图像剪辑定义为:“在前期拍摄来的图像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归纳整理,把一些互相不成交、不连接的镜头最终剪接在一起,从而使纪录片更具有逻辑性,反映的意义更准确。”在大量的素材面前,不能仅仅忠实地反映事实,更重要的是从事实中升华出更真、更善、更美的东西,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那些不容易被人觉察的美。创作者真实而又不失艺术的编排,独具匠心的剪辑,往往能对增强纪录片的价值起到很大的作用。应当注意的是,创作者不要因个体的冲动而干扰现实生活的

7、客观、自然的情感流变,因为纪实的本质要求是尊重现实、纪录真实,创作者主体情感的介入与表现,始终是用来渲染、加强、延伸、凸显客观情感,营造作品节奏的,而不能过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性。总之,纪录片的魅力,一个是它的真实,另一个就是它可以融进创作者的思考。纪录片纪录和展现的不仅仅是一段真实的画面,而且表达了创作人员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倾向。三、延安十三年创作者的情节与细节意识的分析1.创作者的情节意识的分析两条叙述线索的运用创作者的情节意识贯穿于整个纪录片的始终,包括画面剪接、镜头的选取、音乐、现场音响和同期声的运用等等。纪录片的成片是在摄像师客观纪录真实生活状态的前提下,创作者对所拍的镜头进行有目的取舍

8、。也就是说,一部完整的纪录片,是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情节意识对叙述线索等的运用。故事的架构设置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纪实的,纪录下红军在延安、在长征途中的种种磨难和经历。另一条线索是访谈,简短的“红色人物”访谈穿插在纪实的影象片段中,既形成了一种结构,又突显了创作者的意图,这恰恰是创作者情节意识的体现。2.分析创作者的细节意识三种镜头的相互交替纪录片创作者的细节意识,使得纪录片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能使创作者所想传达的意思准确无误的传递给观众,并且能使观众记忆犹深。延安十三年创作者的细节意识则主要体现镜头的选取上。首先,在延安十三年这部纪录片中,片子一开始运用的彩色镜头是富有现代

9、化建设含义的,通过对延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再反推到中国红军在延安的艰苦岁月。在整部片子中,创作者主要纪录拍摄的,也最能给受众思想冲击的还是对“红色人物”的简单访谈。通过几个“红色人物”简单地对事实的陈述和细节的描述,并没有太多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只是拿捏了几个很朴素的镜头来感染观众。其次,在片中还有好几处黑白镜头的运用,有代表性的是有关红军战斗,战时生活、领导人会晤讲话等,以黑白镜头的形式,真实地还原了那个时期,发生在延安和红军中的感人事件。黑白镜头的运用营造了一种回忆的、悲凉的死亡意味,这是已经消逝的岁月,消逝的生命。最后,在本片中有很多空镜头,创作者对这些空镜头的选取,也是创作者的细节意识的

10、体现。例如,在讲述完一段令人深思的生活情节、作战情节、英雄人物事迹后,紧接着就是一个相关场面的空镜头。这个场面的空镜头既是作为给于观众一个暂时性的情感释放,也是作为对于这段故事一个暂结点。空镜头不仅在细节上传达了创作者的思想,而且更加细腻的表现了片子所要传达的情感,使得片子更具感染力,这比单纯的感情戏更加感人。三、延安十三年创作者对于音乐的运用1.音乐对于纪录片还原真实性的作用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作为视听艺术的纪录片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声音语言都是为纪录片的真实性服务的,对于富有表现力的声音语言认为只是“配音”而已,其实声音和画面在表现力方面上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声音来说,声音在纪录片中有着

11、它特殊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感染力,声音在纪录片中起着完成叙事、交代时空、刻画空间、渲染气氛、增强真实感等作用,声音在片中提供的不再是简单的外部形态。简单地说,声音在纪录片中起着完成叙事、交代时空、刻画空间、渲染气氛、增强真实感等作用。也就是说,声音在片中提供的不再是简单的外部形态,而是有声有形神形兼备的完整形象,声音不仅可以增强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和亲近感,而且还大大丰富了纪录片的层次,从侧面展示片中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声音的艺术构思、艺术设计在电视纪录片中起着画龙点睛、添色增辉的作用。2.延安十三年创作者对于音乐的运用延安十三年一片中,除了正常的访谈与日常同期声的纪录之外,几乎通片贯穿了人工音乐。即

12、使在画面同期声进行的过程中仍在背后进行背景音乐式的插入,不但不让观众觉得厌烦,反而使人觉得是不可或缺的,与影片的整体基调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同时增加了影片的信息量,暗涵了叙事的深意。纪录片强调真实纪录,强调“原生态”再现,并不意味着创作者者的不介入,因为纪录片所纪录的真实已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而是化成影像、化成屏幕形象的真实了。如果为追求“原生态”再现而排斥创作者者对生活的选择和提炼,观众看到的纪录片就无异于自娱自乐的家庭录像了。其实,真实纪录不光是一个“原生态”还原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一个题材思想价值提升的过程。3.纪录片音响的真实与生动一般纪录片中运用的音响为自然音响,即

13、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音响,而非虚拟的非自然音响,而且较多运用有声源音响来突出纪录片的真实性。在纪录片的声音元素中较多运用同期声,包括环境声、背景声以及被采访者的语言等同期声。同期声是纪实风格的重要体现。首先,利用音响能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性,音响能够增强现场的真实感,把受众带入纪录片所体现的环境和氛围里去,达到对真实世界的复原,让受众如临其境。纪录片中的音响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纪录片的真实感和独特的韵味。纪录片延安十三年之所以受到受众的一致欢迎,就是因为创作者对于音响上的把握尽量做到真实,同时重视音响的表现。为了使受众更好地体会到延安的历史和发展,光靠解说是不够的,要解决缺乏生气和艺术感染力的问

14、题,就要依赖片中的音响效果。片中充分发挥音响的特性,创作出具有很强真实感的历史场景和历史情境,从而吸引观众,将观众带入到身临其境的历史场景中去。另一方面,音响是十分具有艺术表现力的声音元素,通过恰当使用特殊音响效果和极具革命风格的代表性音响来更好地渲染纪录片的气氛,表现纪录片的主题。其次,利用音响增加纪录片的生动性。音响效果的运用对纪录片非常重要,对资料片尤为重要,它可以使要描述的历史重现,使无声资料鲜活生动起来。纪录片延安十三年在声音处理时,就很好地运用了音响效果。如在英雄人物事迹、领导人物讲话画面等叙述中,利用群众的呐喊、人群的鼓噪声、现场的其他声音等,大量效果声的运用使这段鲜为人知的资料片鲜活起来,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场景。最后,用音乐体现纪录片的风格。纪录片音乐的选取一定要与纪录片所表现的民族、地域、时代风格相吻合,从而能从一个侧面来体现纪录片的风格特点。延安十三年中的音乐创作总体艺术设计是兼民族与大众,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既带有浓郁的中华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又是世界性很强的音乐,能更好地吸引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层次的观众。四、总结从1935年10月到1936年10月,短短一年时间中国工农红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