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与对策研究结题报告2014_第1页
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与对策研究结题报告2014_第2页
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与对策研究结题报告2014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农村小学农村小学“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方法研究的成因及转化方法研究研研 究究 报报 告告课题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方法研究是经眉山市东坡区教育局批准立项的区级小课题。该课题立项为区级小课题后,我校立即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于 2011 年 6 月召开了开题会。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 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通过分析我校 “学困生”的主客观原因,进一步把握“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通过对“学困生”的成因的分析,探索转化学困生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对“学困生”的深入了解,本着以转化已存在的学困生,减少新的学困生的出现的原则,最大程度地降低低

2、分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的研究,促使教师重视并研究学困生,提高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 1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三要素。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社会,每一项竞争实际上都是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因此,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而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观点背后都隐藏着一种“权威主义”、“精英主义”的价值观,造成“学困生”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得以有效保障。长期以来,一

3、些“学困生”被忽视了,许多教师对他们鄙视,甚至认为他们是包袱,总是“怨天忧人”、“自叹命苦”,而没有去关注他们,去发现他们自身存在的巨大潜能,没有找准最根本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任由他们一步步落后下去,使得广大“潜能生”最终成为了“无能生”,而不是“显能生”。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无生”的关爱和帮助,彻底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在学校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2.2.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 “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

4、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对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 。但这部分学生并不是智力障碍的学生,不是先天的学困生,而是通过各方面努力能够得以改善的学生。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特点、成因、转化对策进行研究。3.3.我校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我校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我校地处边远山区,学生流失现象严重,重视教育的家长一般选择让孩子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本地就读的学生家长则父母大都外出务工,忽视了对孩子的

5、培养,造成了孩子对学习的不重视。还有,因为我校师资队伍老龄化,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只注重考试的结果, 忽视了学习过程的指导; 只注重教师的主导性,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只重视打“时间仗”、“题海仗”, 作业负担过重,致使抄作业、拖拉作业现象比比皆是。“学困生”的面积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某些年级、某些学科的教学质量不尽人意。我校的教学质量问题给学校的生存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学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无1.教育心理学依据。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和心理学家 B.S.布鲁姆在他的掌握学习理论中提出了教学目标和掌握学习的策略,

6、他指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达到相当的水平。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困生”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困生”。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传递智能,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它含有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及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形式。三、核心概念的界定三、核心概念的界定“学困生”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所谓“学

7、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要经过有对准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与补救或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机械记忆,不善语言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方法研究是指”学困生“是现代教育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对”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以人为本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否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衡量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素质。新课程要求教

8、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做好学困生的无转化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要求。“学困生在班里所占比例虽小,但影响甚大。直接影响班风、纪律和正常的教育工作,若教育不当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所以,如何教育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也将对小孩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学困生的转化是社会、家长、学生的需要,需要广大教师善于利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的生成资源, 对这些生成资料充分挖

9、掘, 使用。给这些原本同样可爱的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使每个学生有所发展,为他们的一生负责。这些特殊孩子因为有你唤起学习兴趣,人生的轨迹发生变化。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转化“学困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尤其是对“学困生”的界定、 类型、 特点,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的“矫治”理论和对策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在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理论和实践。他们虽然也很重视“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实践,但他们更侧重于“矫治”学困生的理论研究。在国内,上海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早且较为系

10、统;在深圳,较早系统的开展学习困难学生转化这一课题研究的有福田教科所主任黄孔辰带领的“成功教育”课题组, 他们进行的“成功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级教育科研二等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研究资料和启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套适合本年级实际情况乃至于一般小学让学困生无爱学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尊重和关爱可以唤醒、激励每一个学生。只要得法,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让每个学困生爱学数学,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到“乐学”,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五、课题研究方法及运用五、课题研究方法及运用1.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

11、。课题组成员统一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学习理论”,为从事课题研究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依据;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学困生研究的已有成果、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我校课题研究的经验借鉴。2.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情况,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建立个案登记表,首先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其后对其施加影响并跟踪观察,从观察记录中作出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得出比较科学的事实结论。3.3.个案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把转化过程中成功的事例形成个案,逐一分析,找出前后差距,总结经验。4.4. 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对各阶段或全

12、过程研究进行分析概括,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最终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学困生工作经验与理论。5.5.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全体参研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业成绩,逐步转化。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具体内容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具体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一)课题研究的目标无1.通过本课题的实施,让学困生学会多向交流、合作与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沟通情感,取长补短,使每位学困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方式得以优化,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2.通过本

13、课题的实施,课题组摸索出一条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培养学困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新路子,探索学困生学习方式优化的新方法、新策略。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角色、思想观念及教学方式的转换,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的宗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转化学困生的能力。(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鉴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取得合格要求的学习效果, 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学困生的形成一般也是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不适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困生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形成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至于探索切实有效的教育对策, 更是一件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探究性深刻的工程。无论是学困生的类型

14、、成因,还是教育对策,都需要我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系统、综合地研究。为此,我校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取精、 由分到合的原则, 确定了学困生的类型、 成因及教育对策三个研究重点,并具体分解为以下研究内容:1、“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内部因素;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学困生学习方式现状的调查研究;无2、根据个性差异,构建适合不同学困生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个案的研究;有计划地转化不同类型的“学困生”。3.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对转化学困生的研究, 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策略;七、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

15、七、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1.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主动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组组织教师学习了以下书籍和刊物,同时写好读书笔记。1.张玉琳、毛建民, 教师职业技能修养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2.曾丹,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83.刘金芳, 转化“学困生”需争取家长支持J, 广西教育 ,20094.苟昌盛, 教研成果选集M,中外名流出版社,20105.卢奎, 学困生转化要做到“三心二意”J, 徽县教育 ,20102.2.课题专题研讨活动课题专题研讨活动时间主题纪要效果2011.9浅谈学困生的转化首先就要帮助学生改正

16、他们的坏习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其次就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督促学生进步。最后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力度,适当改变策略。良好2012.3浅析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尊重信任,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动之以情,消除逆反心理晓之以理,增强后进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做好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调解员”良好2013.12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兴趣课堂教学策略创设生活情景,发现数学问题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习兴趣注重体验,让学生获得成功良好无3.开展分层教学研究,转化学困生(1)课前分层备课,学困生转化才能有的放矢

17、。教师针对本班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分层备课, 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和转化学困生同时并进。我们进行集体备课,通过典型课例,研究分层教学的方法,把教师典型的分层教学教学设计汇编成册。(2)课中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三角形的面积分层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

18、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教具准备:红领巾、长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至少准备一个长方形,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剪刀。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今天老师有什么不同?老师今天也配带了红领巾!你们能帮忙算算做一条红领巾要用多少布吗?(把红领巾展开贴在黑板上)教师提出问题: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索三角形面

19、积的计算方法。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上熟悉的红领巾实物,首先由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将“教学活动”转化为“学习活动”。3讨论与归纳公式(1)讨论: (小黑板出示问题).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你能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设计意图:借助图形直观性, 教师指明讨论的部分是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进行推理,加深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同时又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维,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师

20、:现在同学们能帮老师解决问题了吗?无1计算一条红领巾的面积。师:你能估算出这条红领巾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吗?生:师: 这条红领巾的底是 100cm,高是 33cm, 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学生独立完成,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全班交流做法和结果,老师提出书写格式和应注意地方。师: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应注意什么地方?(强调“2”和“底和高要对应”这两个重点、难点。 )2独立完成 P85 做一做。学生板演,教师点评。设计意图:应用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点和应注重的要点,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公式的印象。 三、深化理解、应用拓展课本 86 页的练习第 1 题。(课件出示)师:

21、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一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让学生认识多种交通指示牌,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着让学生口头列算式,不用计算。 )设计意图:练习题以三个层次设计,第一层基本练习,旨在巩固、熟练公式;第二层设计判断练习,学生在思考中,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对求积公式的理解,突破公式中重点和难点;第三个层次,主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知生活化的数学,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并通过拓展题练习,训无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逆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同时深化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四、总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小出示)让学生说一说

22、图意:生:师:很好!今天我们通过分“四人小组”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法,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这两问引导学生从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对本课归纳出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自己获取知识的思路和过程,归纳提炼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应用这些方法去探究问题,自己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能力。(3)课后,精心辅导,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作业设计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和个性化的内容,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为学困生提供多元化、多层

23、次、综合性的学习练习机会,在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自由选择性作业中,使学困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不断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业评价要人性化。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多种形式的表扬激励,使他们感觉到只要积极投入,自己也会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案例师:在深入理解了朱自清先生的名篇匆匆后,我们倍感时间的可贵,课无后大家在我布置的作业中任选其一完成,不论你的选择是难是易,我们都要抓紧分分秒秒,不让岁月蹉跎。、背诵你喜欢的段落。、仿写练习,拓宽课文内容,加深感受。我们阅读一篇课文,不但要能读进去,还要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可以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

24、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 作家笔下的人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还可以想到劝人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等。你能把他们写下来吗?假如你能仿写就更好了。、整理有关时间的诗句、格言。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时间、对生活有了很深的感受。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编成一句话,把它作为座右铭送给自己或送给你的同学呢?、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春 荷塘月色 背影等文章。评析: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文章而言,每个人的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在生动的阅读理解过后,应该给学生自由的空间释放情感、吸纳新知,为此针对学生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是值得提倡的做法。4.

25、建立学困生快乐成长袋。参研老师对所接班级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表现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列出学困生名单,并填写学困生情况一览表送交课题级统一填造学困生花名册,然后课题级成员选择班内一位学困生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其后进的原因,制订并落实帮教措施。目前,学校共形成学困生个体档案 16 份。袋内有学生的自我画像、最满意的作品、个人积分卡、个人荣誉卡、学生自我评议卡、同学互评卡、教师评议无卡、家长评议卡、学生成绩对照表、教师帮扶记录册等,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了学生的成长历程八、八、课题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的成果(一)认识性成果(一)认识性成果理论价值:理论价值:(1)、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

26、“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关于转化“学困生”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大面积的学困生转化,为实验对象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变差生的学习习惯、品行表现以及心理素质,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美国心理学家在有关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认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因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及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的“角色理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有利于提高教师转化学困生的积极性。实践价值:实践价值:(1)通过研究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教学对策,有可能改变我校低分率严重存在的状况,从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2)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7、真正体现平等教育和均衡教育。(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 1、明确学困生的类型及特点、明确学困生的类型及特点根据我校学困生的状况,可把学困生分为纪律松散型,品德不端型,厌学弃学型三类。学困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 1)缺乏学习兴趣。 表现在学习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学习,烦学习。越不想学,成绩就越无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教师和家长的行为也时有发生。(2)学习品质差。 学习品质一般指学习认真、踏实、勤奋、自觉的创造过

28、程。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不稳定的倾向。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起伏不定。其结果是态度消极,敷衍应付,学习成绩直线下降。(3) 参与意识不强。 这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 不愿参与学习活动。所学知识没有系统性。2.2.学困生的成因学困生的成因经过理论研究与我校学困生实际调查,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学校教育导致学困生教育观念影响了学困生。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 应试教育的困扰,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教育教学,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指导。有的教师

29、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致使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教育方法不当产生了学困生。有的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自尊;驱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弃之不管,任其东西这些方法直接导致师生关系对立,把站在学困生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学困生的群体。(2)家庭环境不利导致学困生家长素质水平低下导致后进。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凭,有的只是小学文化。他们的素质不是很高,管理子女的学习状况只是问无有无作业,主动来校了解子

30、女读书情况的不多;有的家长来校只是问孩子生活上的情况,很少主动向老师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更不要说检查子女的家庭作业完成的如何,也谈不上辅导子女的作业;还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厉害;有的家长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追求,整日吃喝玩乐或行为不检,严重影响孩子的品德与学习;有的家长溺爱袒护孩子,对其放任自由;有的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有错便粗暴打骂,使孩子走上下坡路。更有甚者对子女根本不关心,任由学校管理,有时子女做错事还要到校找学校的麻烦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情绪,读书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再加上学生的惰性、好玩的特点,学习更得不到巩固,这些学生的成绩明显直线下降。学习目的导向错误。家

31、长以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有的家长长年在外,将子女托给父母、亲戚照料,导致有的孩子个性孤僻,埋头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家庭残缺或再婚家庭。有的家庭人际关系恶劣,或是破碎的家庭,或是再婚重组家庭,孩子没有温暖,没有爱,使他们思想消沉,无心学习,性情孤僻,行为散漫。(3)学生自身导致学困学困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程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有的学生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基础差,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二)技术

32、性成果(二)技术性成果历时两年多的研究,课题组在转化学困生的策略方面形成了:分层教学策略、评价激励策略、家校联动策略、榜样激励策略、心理辅导策略。无1.1. 分层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分层次;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

33、学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十分流行,一般在中学实行,有些学校在小学高年级实行。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了解差异,分类建组。针对差异,分类目标。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阶段考查,分类考核。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2.分层走班模式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 A、B、C、D 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

34、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无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 “因材施教” 。 在教学上,

35、此模式同时配合有 “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练习册),由于“分层测试卡”是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 实施这一评价手段, 对测试内容应当重在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检测 (只要认真听就可达标),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验,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创造能力和检测(要求动脑筋,有创新精神)。4.“个别化”学习的模式“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

36、模块。 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5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无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6.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

37、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具体做法是: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同时,也反馈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两个层次,升学班与就业班。两个班的主要文化课安排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只是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 2 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分层依据:以美国部分州为例,主要依据智力测验分数、学习成就、教师意见和家长

38、意见决定分层。分层范围:通常在主要科目实行分层,如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分层管理:一般实行弹性机制,分层不是固定的,每学期或每学年要进行调整,层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进步显著就可以上调,学习吃力则可以下调。因为是按照科目分组,实际上所有科目都在 A 组或所有科目都在 D 组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是不同的科目在不同层次的组中学习。无分层教学的优点是,由于增加了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由于不同科目各自分组,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研究概况20 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

39、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也大量展开.分层教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它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20 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到 50 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方法,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而对高能儿童则

40、给予特殊照顾,助长了他们自高自大的骄傲习气.同时,由于分层,使得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易造成社会矛盾,是一种不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1957 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经过再研究,教育家们发展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高度民主工业化国家高度社会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据调查发现,60 年代中期,英国的小学存在 96%的教师都在分层后的班级里教

41、书.无法国政府 70 年就要求在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次,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 年代80 年代中期,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到了 90 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根据现有的研究,至今对于分层教学是好是坏的问题仍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不同教学目的价值观使

42、得人们对分层教学的评价有赞有贬.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但是我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确实行不通.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探究.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各地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像北京十一中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教育实验取得显著的效果,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90年代初上海率先提出实验.19

43、93年福州八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实验,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东莞塘夏理工学校1999年实施以升学和就业进行分层的教学实践,连续两年都有 170 多名毕业生通过高职和普高高考.青岛经济职业学校 2001 年在英语,数学两学科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 年 5 月 13 日 13 版)无山东威海第二职业中学在 2001 级学生数学,英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将数学,英语都分为A,B两个层次,变原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为固定班级授课制+流动的A,B两个层次教学制.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平均分差异不显著,但优秀率明显高于入学时;虽然A层(中差生)的

44、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许多,但是 A 层次教学压力很大.沈阳市 8 所职业学校自 2000-2005 年进行了英语分层次教学,对 A,B,C层的学生分别进行探索性教学,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实验显示成绩越好的学生进步越快,各层次学生在适应自己的空间学习,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在 20022003 年对四个B班(分A,B 层)进行实验,通过对课型,教材组合,课堂活动,课外学习要求,评估标准等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实施,大大地提高 B 层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学习效率.北京外贸学校在 2003 级的英语教学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其弊大于利,C 层学生自尊心

45、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建议用班内分层制.温州教师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对 2003 级高一新生进行英语分层,探索利与弊,实验结果显示:分层有利于中高层次学生提高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但对于成绩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可能适得其反.90 年代末以来,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的针对所有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也有针对某一门学科的分层教学,特别是英语科.十几年来,中职校内进行的分层教学试验,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已提供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依据.许多教育网页中刊登有关分层教学方面的文章,如刘树仁的 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 ,蒋国平的 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 ,程桂勤的 关无

46、于分层英语教学的报告,刘少娟等的突出主体地位 尝试分层推进英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等.虽然分层教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很多专家曾经对此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提出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一定的方案.但在中国期刊网中关键词技工学校英语分层教学的连接没有,网络中搜寻也没有,这说明分层教学在技工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极少.虽然分层教学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而且以走班分层教学的形式居多,但这些方案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还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措施.因此,从技工学校的角度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分层教

47、学的优点分层教学的优点1.1.提高所有学生提高所有学生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 增强了学习信心。同事时,分层次教学方法还和我们现在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对学生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2.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48、,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无3.3.提升教师全面能力提升教师全面能力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所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当然,分层次教学也会给老师日常工作带来比传统教学多数倍的工作量,教师应该能以自身素质提高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提升其效率。分层教学计划分层教学计划一、计划目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与水平,特制定此计划。二、工作思路:在小学教学中,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根据各班学生的

49、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从高到低分成 A、B、C 三个层次。A 层是指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B 层略低于 A 层,是指处于班级中游水平的学生,C 层是指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潜力各方面都相对较差的学生。 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 建立学习小组 (每个学习小组由 3-4 位学生构成,并任命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 。中途根据学生的情况或请求可以调整一次。然后根据组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分别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 、教学目标分层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对三组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和达到的要求有所区别。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

50、情况,分层制定难易适中的目标,使这些目标恰好落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们都“跳起来摘果子”。教学目标大致分为以下三层:低: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并无会初步运用。A、B、C 三层都必须达到,特别针对 C 层学生制定。中:掌握一定的知识,能够在实境中进行一些基本的运用。A、B 层必须达到,特别针对 B层学生制定。高:在完成前两个目标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且能灵活运用。A 层达到,特别针对 A 层学生制定。这样的分层,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有效的学习,尽可能的发挥出最好的学习水平。当然教学目标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上例中当学生能够完成“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并会初

51、步运用”后,可让他尝试达成下一个目标,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依据课时内容适当调整。(二) 、课内训练分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查是否达到目标。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简单易懂的问题通常先由C 层学生回答,然后由 A、B 层学生判断其正确与否。而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通常先请 A、B 层的学生回答,然后再让 C 层的学生回答。这样大家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除课堂提问外,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情感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有明

52、确的层次,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同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授课时,做到对A 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 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无对 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B 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中速推进,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三) 、作业、检测分层为了使学生有所收获,对各层学生的作业布置要求也是不同的。在布置作业时可根据当节课的教

53、学目标设计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性作业,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提高性作业,以B 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发展性作业,以 A 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分层达标检测也是分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作业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 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 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进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同时也可使B、 C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实行分层作业和分层检测,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个别教

54、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四) 、评价标准分层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实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行为。评价是小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在分层评价策略上要注重激励,减少责罚,尤其对后进生应以鼓励为主,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对优等生的评无议则运用多种形式综合评价, 以充分挖掘其潜能。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策略,是班级授课制条件下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分层教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程度,让教学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地提高了教学成绩。三、工作措施1、教师认真学习教材、新课标

55、和理论性书籍等,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虚心请教老前辈,多听多看优质课,从中汲取精华。2、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形成学习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提高的风气。3、认真写好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4、努力开发和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克服这方面的问题,争取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5、另外,还要对个别孩子,以交流、沟通等形式,加以分类辅导等。植物妈妈有办法分层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2、识字写字

56、。信息资料1、 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2、 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无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 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

57、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对话平台感知1、 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 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识字1、 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无2、 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3、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

58、,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赏读1、 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2、 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3、 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写字1、 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2、 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3、 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4、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案例用字母

59、表示数无一教学目标1.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3.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二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三教学难点用 a几来表示数量关系四教学用具课件、统计表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CCTV、KFC,M,WC,你知道这些字母所表示的意思吗?2、生活中经常用字母来表示特定的含义,这样既方便又简洁,在我们 的数学中还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经验出发,体验字母在生活中的简明性,调动学 生积极性,引出新课。二、学习新知:1.出示学习目标:

60、 (1.)淘气 a 岁,老师比淘气大 25 岁,怎样表示老师的年龄。(2.)有 n 张桌子,每张桌子四条腿,怎样表示这无些桌 子共有多少条腿。2.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1)出示儿歌1 只青蛙 1 张嘴2 只青蛙 2 张嘴3 只青蛙 3 张嘴.这首儿歌怎么唱也唱不完,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n 只青蛙 n 张嘴(2)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3.学习用字母表示“A+几”或“A-几”。(1)出示年龄表格:学生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11+2022+2033+20aa+20提问思考:如果学生的年龄是 a 岁,那么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a 可以是哪些数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