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斐伏尔论现代社会的异化_第1页
列斐伏尔论现代社会的异化_第2页
列斐伏尔论现代社会的异化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列斐伏尔论现代社会的异化吴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哲学系 ,湖北 武汉 430074)摘要: 列斐伏尔考察了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异化现象 ,提出要消除人类的异化 ,必须实现走向 “总体的人” 的目标、 进行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异化观的锋芒指向现代西方社会、实现人的主体性和解放 ,这是应该肯定的。列斐伏尔对社会主义异化的大胆预言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警醒作用。但列斐伏尔过于夸大异化的性质和作用 ,认为只能消除异化的某种形式 ,而异化本身是无法消除的。我们要认识到异化是历史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现象 ,不是永恒的。关键词: 列斐伏尔;异化;扬弃;日常生活列斐

2、伏尔认为 ,在现代世界 ,人面临多重异化的危险 ,异化的现实要比马克思所理解的复杂得多;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中的异化并不直接决定政治中的异化 ,当然也不直接决定日常生活中的异化 ,这一切都是在“总体”中互相作用地联系着的。日常生活中的异化同时把经济和政治中的异化包罗和掩盖起来 ,不是经济直接决定政治 ,而是日常生活直接决定政治。一列斐伏尔论现代社会中异化的表现形式列斐伏尔着重分析了现代社会中异化的表现形式。其一 ,人的思想意识的异化。列斐伏尔根据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 ,论述了思想意识的出现对人带来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及了理论异化的问题。列斐伏尔认为 ,当创造

3、性活动越来越多样化时 ,社会的人继续在自己的活动结果中认识自己。产品成了社会的和抽象的产品 ,这时就出现了精神产品。这样就有了三种外部的但又是基本的产品 无物质产品、社会产品和精神产品。最后一种产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物。它是人的意识之外的东西 ,它改变了实际的关系 ,力图在关系之中认识自己的活动 ,从自我中摆脱 ,也就是超越自我。这些精神的东西超越了物质的东西 ,意味着人无法形成对事物和自己的真正认识 ,而在意识上歪曲和颠倒了事物的本来秩序 ,认识不到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人类相信自己能在社会上出现 ,有一种超验性的根源 ,按照被政治家们利用的信仰组织起来。理论的异化就这样成了实践 ,并作用于习

4、惯。荒唐无稽的事情和崇拜偶像似乎具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由人赋予并转而反对人的、自己反对自己的力量。即使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已经相当强大的今天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是自己造成的崇拜偶像的牺牲者。偶像的存在既抽象又真实 ,既是物质的又裹着富有魅力的思想意识 ,人的生命消失在这种生存和意识方式之中。其二 ,人的需求的异化(金钱拜物教) 。需求的异化意味着人忘记了自己真正的需要 ,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目的 ,把对金钱的需要看作惟一的真正需要。这种异化使人变得更为贪婪 ,简直与禽兽无异。人的需求的异化也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列斐伏尔认为 ,把马克思主义的目标说成是使人吃得好 ,穿得好 ,这是对马克思主

5、义的误解 ,其实马克思思想的是超越经济意义上的人。其三 ,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的异化。人的本质来自社会过程的整体 ,个人只有在同集体的牢固和明确的关系中才能获得它。但是这种关系被颠倒了 ,个人可能认为自身孤立起来就可以使自己认识自己。这样个人就更加彻底地丧失和脱离了自己的基础 ,脱离了自己的社会根基 ,集体越来越分裂了 ,个体助长并维护这种分裂。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列斐伏尔着重分析了“人的异化”和“政治异化” 。首先 ,关于“人的异化” 。列斐伏尔认为 ,人是异化的核心 ,现实的处于一定无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异化的落脚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 ,使得人们完

6、全听命于技术和工具的奴役。这比阶级统治更厉害。它使生产、生活都单一化、标准化、规范化 ,使人失去了自由自主性、个性和创造性。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虽然满足了人的物质上的需要 ,但却压抑了人的本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有一个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对人进行压抑的体系与阶级统治并存。这种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压抑表现在家庭、婚姻、民族关系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通过这种压抑使人的心灵结构适应资本主义统治的结构 ,使现存的阶级关系得以巩固。其次 ,关于“政治异化” 。列斐伏尔指出 ,政治上的异化连同政治迷信在某种意义上是最严重的异化。列斐伏尔以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为例来分析“政治异化” ,认为在资本主义

7、社会中 ,资产阶级一方面通过宣传媒介将其思想意识形态灌输给工人阶级 ,从而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异化;另一方面用现代生活方式和福利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窒息人们的创造性和革命性 ,掩盖剥削和压迫。在他看来 ,现代社会的异化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即日常生活被国家和官僚政治一体化 ,而无产阶级则在这种社会中“消逝了” ,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那种充满自信的人和无产阶级革命派都不复存在了 ,国家拥有非人性的势力 ,支配着全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并把这种势力巩固和确定下来。列斐伏尔说 ,这是“在国家中和在国家帮助下的异化” ,这是政治上的异化。他认为 , “政治异化”的前提是社会的人二重化为个人的方面和

8、社会的方面 ,二重化为个人和“公民” ,表现为私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分裂 ,表现为“个人和国家关系上的危机” ,即“公民不再想监督国家” ,或者说“公民已经消亡 ,民主也在消亡” ,国家变成了高高凌驾于个人和社会之上的抽象不无实的“社会神话” ,并试图使自己永恒化 ,用一整套上层建筑的机构和体制来规范和组织人们的欲望和需要(不管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群体的) ,不管是在国家政治领域还是在道德法律领域都已异化。但在另一种意义上 ,国家也决定着一个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 ,对异化以及它的辅助手段的斗争和根本批判具有最有效、最必要、最为直接的可能。因此 ,扬弃这些异化现象就要变革日常生活

9、,回复到事物的本真状态 ,并把它们重新纳入私人生活之中 ,使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不再彼此隔绝 ,彼此对立。列斐伏尔面对异化的技术世界与科学世界 ,关注被工业文明所切割的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化 ,以求从生活世界的根基上唤起人反抗异化的冲动。列斐伏尔认为 ,科学技术统御了整个世界 ,整个世界成了一个“被管理的工厂” ,进入了一个“机械复制”的时代 ,日常生活被挤压成了一个“平面” 。科技在当代生活中占据着“霸权”地位 ,一方面我们生活在由其提供的丰富的物质商品世界里 ,另一方面又深受它的“齐一性”的压迫。在科技系统的“千篇一律”的运行中 ,人丧失了自己丰富的本质 ,并且地球 这个人类亘古以来的家园

10、,也正日甚一日地受到高科技文明的蹂躏和污染。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理论家一样 ,列斐伏尔从一种浪漫主义的情绪出发 ,把现代资本主义的异化归咎于科技的进步和“控制消费” 。列斐伏尔认为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多地看到了生产过程的异化 ,而没有注意到在今天同样被异化的消费过程;异化的消费过程逐渐浸透到人们的灵魂中 ,对人的批判思维和自我意识产生致命的影响;技术理性向生活世界的扩张 ,导致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原来那种“只要生产力发展了 ,生产实践进步了 ,异化就能够逐步得以消除”的看法已被证明为过分的简单化;异化会随着自动化技术而得以克服的见解也被证明为靠不住 ,科技的进步导致传无统的生活方式和共同体

11、消失 ,促成了官僚制度的合理性和个人的孤立化。列斐伏尔指出 ,在 20 世纪 ,在旧的异化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异化 科技异化 ,技术客体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正是在日常生活的私人化领域里 ,新商品和大众传播工具在维持着群众的消极性 ,使他们安于本份、循规蹈矩 ,汽车使生活私人化 ,电视、广播和报纸使群众镇定;科研和技术开发被金钱与政治势力所左右 ,变成新的撒旦(魔鬼) ;科技异化把世界颠倒过来 ,但这仍然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与此同时 ,通过所有这些异化的极端发展 ,解除异化的需要也越来越紧迫 ,越来越逼人1 。其实 ,技术异化是不可避免的 ,人类社会不可能跨越私有制阶段直接进入共产主

12、义社会 ,也不可能跨越技术理性 ,不可能摈弃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列斐伏尔把社会的一切矛盾和动力都融合到日常生活领域 ,以至给人一个印象:似乎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根源于消费主义 ,正是物质生存的追求导致了现代人类的悲剧;而日常生活批判给现代人指出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 ,指出一种“总体的人”的可能性 ,使沉醉于消费世界中的现代人醒悟过来 ,从而自觉地改造日常生活的不合理性 ,达到变革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列斐伏尔解释说 ,根据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 ,异化不仅表现在剥削上 ,即局限在劳动的个人或集体被占有生产手段的个人或阶级所剥夺这样一个事实上 ,而且还是普遍存在和多种多样的。列斐伏尔运用

13、辩证法学说 ,对马无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独特的解释和阐发 ,把马克思只应用于经济领域的异化理论扩大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去。他认为 ,异化是马克思思想中的酵素 ,异化无处不在 ,充斥于日常生活之中 ,异化的“多面性和无所不在性”不仅表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 ,而且表现在意识形态上 ,甚至更为深刻地表现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本性的关系上。列斐伏尔不仅系统地解释了马克思的异化观 ,而且据此探讨了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异化问题。列斐伏尔力求把马克思主义改造成一种以现代人的异化为出发点的日常生活批判 ,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视角拉到日常经验中。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向人们揭示:控制消费的官僚机器已经广泛地浸透到

14、每个人的经验深处 ,消除异化必须从自我改造出发 ,使人们克服社会制度网络的影响 ,去掉国家机器物化和神秘化的外罩 ,认识国家机器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真正起源。列斐伏尔不把社会经济过程作为考察人及其社会的基本平面 ,而把日常生活的恐惧和压抑、新的匮乏和异化都归咎于现代的各种制度 ,把日常生活当作揭示和消除异化的平面。突出日常生活的平面是因为技术进步扩展到整个统治制度和生产制度 ,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体化能力 ,造成了能够调和一切对立的生活方式。列斐伏尔以异化理论为基础 ,发展出一种适应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并运用这一理论去说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阶级、国家、革命和意识形态

15、等问题。列斐伏尔认为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空前复杂 ,已形成窒息人的网络。要使人们体验到异化无的压抑与窒息 ,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 ,进而实现人类解放 ,必须从日常生活的改造开始 ,即所谓“日常生活批判” 。日常生活批判旨在揭露日常生活中的异化现象 ,戳穿其虚假性 ,唤起人们变革社会的意识。列斐伏尔在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中 ,对现代社会中的日常生活的种种异化现象进行了揭露。他主要是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劳动异化理论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现象作了逻辑的分析与揭露 ,特别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列斐伏尔认识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深层、最广泛的异化 ,不是马

16、克思当年所深恶痛绝的劳动异化 ,而是遍布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的意识形态的“自我欺骗” , “在这个意识形态替代物的过程中 ,通过以新的异化代替旧的异化 ,人们对其自身的异化的意识被抑制了 ,要么被镇压了” 1 56。 “异化假定了新的和更深的意义 ,它使日常生活失去了力量 ,忽视了它的生产和创造性潜能 ,彻底否定了其价值 ,并在意识形态的虚假魔力中将之窒息。一种特殊的异化将物质贫困转变为精神贫困 ,正如它终结了从创造性工人同他们的物质和自然的直接联系中生长出来的丰富关系一样” 1 33。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新的异化工具 ,通过各种传播手段 ,使个体被大量的符号和资讯淹没 ,日趋被

17、动和无动于衷 ,并把这些信息中的意识形态符号加以内化 ,使人沦陷在意识形态的“自我无欺骗”中 ,成为虚假生活的木偶 ,完全丧失了自我。列斐伏尔认为 ,日常生活已经全面异化 ,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为异化的乌云所笼罩 ,甚至生活中的每件小事 ,都为异化所操控;日常生活既不是外在于历史而反过来评价历史的永恒本真世界 ,也不纯是一个应当被超越与消除的边缘、异化、残余的世界 ,而是一个真假参半、内涵丰富而矛盾 ,以及活力与惰性、痛苦与希望、本真与异化同在的世界;日常生活是异化的集聚场所 ,也是革命的策源地 ,要消除异化 ,就得从日常生活入手。人们为了摆脱日常生活的压抑而不得不从各种消闲活动(如电影、体育

18、、旅游、度假和社交集会等)中寻求慰藉 , ,但很快便发现 ,异化不仅存在于消费品的获得和使用之中 ,而且还决定着闲暇时间的利用 ,就连休闲活动也一样被高度商品化和组织化了 ,同样表现出被动性和操控性。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 ,人的异化也侵入了伦理学和美学领域 ,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文化消费中。列斐伏尔试图从日常生活的全面异化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大众文化进行一种日常生活意义上的批判。在列斐伏尔看来 ,大众文化损害的主要不是个性 ,而是真正的交往。列斐伏尔称之为“日常生活的被殖民化” 、“日常生活中的恐怖主义” 。在异化问题上 ,列斐伏尔表现得比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更为激烈。列斐伏尔关注日常生活的异化主题

19、及其反叛的必要性 ,认为异化被日常生活掩盖和隐匿 ,扬弃潜伏在日常生活里的异化才能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列斐伏尔认为 ,要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异化 ,必须进行日常生活批判 ,建构理想的生活 ,实现生活的人道化 ,让无日常生活变成艺术 ,在劳动、娱乐、家庭、邻里、两性关系等这些每日重复的日常生活小事中摆脱资本主义异化。列斐伏尔批判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处境 ,着重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日常生活的异化现象。他指出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异化的社会 ,而人的异化更为严重 ,这种状况尤其集中体现在和人们最近的日常生活领域。所谓日常生活领域 ,是指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领域 ,是个人最直接的生存领域。当工业

20、化批量生产的形态已经确立 ,工厂和生产装配线的分工程序令每个人逐渐失去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体认识 ,逐渐形成一种贫乏的、孤立的个性 ,使人成为被动的存在物 ,日常生活被分解、分类和组织。他认为 ,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被消费主义通过无孔不入的传播媒介所渗透 ,日常的时间被现代的资本的生产体制划分为工作与休息、闲暇三部分 ,再经由传播媒体的资讯传递 ,使人对生活进行某种合乎资本主义消费生活模式的安排。因此 ,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是被资本市场所生产的资讯诱导的 ,在消费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传播媒体不仅控制了生活的时间序列 ,传媒上的节目(如奥运会、世足赛、颁奖典礼 )也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默认的传统及仪式

21、( ritual) ,私人闲暇生活的“节目”与年历时序(calendrial time)往往会受这些仪式性节目的统筹 ,并由电视媒介聚合成不同的观众群。列斐伏尔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重新唤起人的创造力 ,不再受到资本主义生产 消费 生产这种闭路式时空的宰制 ,要在文化层面有所创新 ,如此才有新的生活方式。无列斐伏尔还从语言学上揭示日常生活的异化的本质。他认为 ,在现代世界中 ,表示日常生活的特征的 ,是信号对符号、偶像对象征的日益增长的优越性。在日常生活中 ,基本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孤立的消费者和孤立的消费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消费品在本质上是一些自我包含着意义的信号。日常生活的符号学领域就

22、把消费者归结为反映、自动的反应 ,归结为消极的东西 ,正如那些功能设置装置没有为操作者提供选择那样 ,大众传播工具也消除了听众的独立性和判断力。这样 ,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客体就成为能动的 ,而主体反倒成了消极的。现代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强加给人的异化存在 ,充分表现在消费主义的世界里 ,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其标志就是人为了物而存在 ,为了官僚社会的强大而存在 ,人被变成工具或筹码。列斐伏尔认为 ,消费异化有悖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使人的需要畸形发展 ,在异化消费中人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自由 ,也没有真正获得幸福。消费本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 ,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消费成为人在

23、劳动中失去自由的一种“补偿” ,成为人逃避现实痛苦与不幸的避难所 ,成为统治者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消费异化就是人把消费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是人以欲求而不以基本的生存需要为消费的出发点 ,从而导致人在消费活动中主体地位的丧失 ,造成人的物化状态。消费主体偏重对消费客体的占有、消耗和使用 ,导致消费客体继续被消费主体占有、使用和消耗的能力降低 ,进而消费主体再生产的能力也降低 ,这样消费主体反而受制于消费客体的无发展 ,遗失在消费客体中难以自拔。人在享受消费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的同时 ,沦为消费的奴隶 ,成为消费机器上的附属物 ,在消费中迷失了自我 ,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消费异化使人与人之间感情冷

24、漠 ,人沉浸在对商品、物、金钱的崇拜中 ,消费成为目的 ,追求差异性、炫耀性、怪诞性的消费 ,消费主体同质化会导致一种单向度的思维模式。总之 ,在现代世界中 ,异化存在于一切生活领域 ,人不再是本真的人。日常生活世界延伸了马克思异化理论存在于政治与经济领域的范畴 ,日常生活世界是介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 ,人是在这个场域内“被造就”的 ,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化必然涉及阻碍他设定的目标 “总体的人”的生成。总体的人“既不是从经济命运得出的 ,也不是从神秘的历史目的性中得出的 ,更不是社会的指令导致的” ,总体的行动造就“总体的人” , “总体的行动将既是高度个体化的 ,同时在基本能量上又具有共同

25、广延性。它既是高度清晰的又是高度自发的 ,它显然融合在自然界的节律之中 ,但又是唯一的存在” 。列斐伏尔的“总体的人”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把人扭曲成片面的人的批判 ,也是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论证。二列斐伏尔论异化的特点、作用和扬弃途径列斐伏尔认为 ,异化的具体形式是历史的、可以超越的 ,而异化本身则是永恒的、全面的 ,是人类的存在命运 ,是不可超越的。随着人的能力、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不断发展 ,人又陷入了自我丧失、分裂的异化之中。列斐伏尔认为: “异化要延续到个人的一生。个人是不能摆脱它的 人的本质是无社会进程的产物。个人只有和共同体保持明确而可靠的联系才能获得这种本质;他既不能脱离共同体 ,也不能

26、完全依赖共同体。但是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 ,关系似乎颠倒了 ,个人认为离群索居好 ,这样 ,他就进一步脱离其社会基础 ,只能被视为理论上的抽象物(精神、思想等) ,或被看成生物体(躯体、性本能) 。个人本身也有很多矛盾 ,如无意识和意识 ,本能和理智 ,内容和形式 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矛盾。 ” 2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不仅马克思所描述的那几种异化形式仍然存在并继续发展着 ,而且伴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又产生出许多新的异化形式。列斐伏尔认为 ,异化既是“丧失”又是“复归”的必由之路 ,是个人同他人及自然界获得统一、建立起自身的完整性和丰富个性的必经阶段 ,是辩证法的必然性在人身上的一种发展形式

27、,它不只属于资本主义社会 ,也属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人的发展只有通过异化 ,不断克服异化才能得以实现。异化也是人本身的矛盾和发展的一个方面 ,是人类个体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心理异常现象 ,只要存在个体意识与现实的矛盾 ,异化就必然存在 , “异化的扬弃”就成为空话。列斐伏尔认为 ,异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交互作用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异化无处不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异化 ,没有异化就没有进化 ,异化并非总是坏事 ,同时它也是创造之源。人和社会的进步并非体现为人可以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异化 ,而是在与新的异化形式无的不断抗争中 ,增强本质力量、创造性活动与自由。异化是发

28、展的环节 ,异化不应该被理解成退化 ,它在某种意义上恰恰是一种痛苦的进化 ,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在重复繁杂的日常生活中异化为机械重复的工作构件和生活角色 ,随之超越异化 ,然后又异化在这种超越本身之中。列斐伏尔指出 ,“全面的人”的实现 ,是辩证的否定的历程 ,它必须通过异化也许是异化的最高限度 而摆脱异化3 。世界历史是人在实践中改造自然、疏离自然而造成异化 ,又在实践中改造自己、克服异化、回归自然的历史。列斐伏尔认为 ,克服异化就必须以“总体的人”为目标 ,向“总体的人”复归的运动是社会的同时又是伦理的、美学的。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人的类的本真的存在 ,进入历史以后随着文明的演进 ,人

29、的类的存在发生异化 ,再经过现代的扬弃 ,最后复归到人的类的本真的存在。这样 ,人类历史的过程就变成了异化 扬弃 复归之路 ,复归的最终指向是“总体的人” 。列斐伏尔的“总体的人” ,就是彻底扬弃了异化 ,消除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对立 ,达到自然性和社会性、感性和理性、物质和精神等和谐统一与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总体的人”又是个体的人 ,是自由的承担者和表现者 ,是消除了异化的、自由的人 ,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 “总体的人”是一个历史运动的指向 ,是人类的一种“最高理想” ,是对无限而言的一个极限 ,不是一种现实的人的状况 ,不会一劳永逸地形成 ,而是一种理想的图景 ,是一个无限开

30、无放的过程。列斐伏尔提出 ,要消除人类的异化和不幸 ,就必须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 ,克服人的片面性 ,实现走向“总体的人”的目标。他指出 , “总体的人”是变化的主体 客体 ,是与客体对立并克服这种对立的有生命的主体 ,是被分成许多局部活动和分散的规定并克服这种分散性的主体 ,既是行为的主体 ,又是行为的最后客体 ,甚至是行为在生产外界客体时的产物。 “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主体 客体 ,是起初被弄得支离破碎 ,后来又被禁锢在必然和抽象之中的主体客体。 “总体的人”由支离破碎走向自由 ,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 “总体的人”像自然界一样成了一个总体 ,但又驾驭着自然界 ,是“消除了异化”的人。列斐伏尔

31、的“总体的人”的观点是基于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中关于“全面的人”的论述而引申出来的。马克思说过: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 4 列斐伏尔把马克思所说的“全面的人” 、 “完整的人”阐发为“总体的人” 。其实 ,不只列斐伏尔是这样 ,卢卡奇“总体的人”的概念也发端于此。列斐伏尔的“总体的人” ,就是彻底扬弃了异化 ,消除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对立 ,达到自然性和社会性、抽象和具体、感性和理性、物质和精神和谐统一与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在列斐伏尔看来 ,迄今为止 ,人类的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人尚未出现 , “人尚处在生产阵痛阶段

32、,还未诞生 ,几乎还没有被认为是一种统一体和结果 ,还只存在于自己的对立物中并通过自己的对立物而存在 ,这个无对立物就是:人中的非人的东西” 。具体说来 ,在现阶段 ,人还只是异化的存在物 ,是“经济的人” ,而在现实中 , “总体的人”只不过是一个远景、一个观念 ,而不是一个历史事实。“总体的人”对于现实来讲是意义及其方向 ,是一种感召 ,它使“人们总是怀着火热的、模糊不清的、漫无边际的感情设想这种全面的行动” 。列斐伏尔表达了他对“新人”的期望: “新人”是摆脱了现实异化 ,从而达到“人和自身的统一”的“全面的人” 。这种人完全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压抑和惯性 ,摆脱了以占有财富为人生宗旨的“物

33、欲” 。列斐伏尔这里所谓的“新人” ,也指具有超越精神的人。在列斐伏尔看来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异化的社会 ,异化程度比马克思当时所说的更为严重。因为社会的各个领域 ,包括日常生活中都包含着异化之网 ,使人在精神上感到更加痛苦。列斐伏尔运用异化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分析 ,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畸形的社会 ,充满了经济异化、政治异化特别是人的异化。他从这些分析中得出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 ,因而必须对它实行革命 ,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列斐伏尔关于异化问题的理解的独特性就在于:异化不仅存在于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领域 ,而且渗透并充斥于日常

34、生活领域 ,日常生活中的异化是人的深层的自我异化 ,直接阻碍总体人的生成 ,直接遮蔽和束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中的革命倾向;但异化的日常生活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 ,日常生活本身具有鲜活的生命无力 ,只要揭露事实真相 ,恢复日常生活的意义 ,用日常生活的丰富性来消除现代社会的异化现象 ,对日常生活意义的探寻就成为反异化的关键;日常生活中的异化产生了一种历史性的后果 ,即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削弱了人们的主体性和革命性 ,因而维护了资本主义的现状。这些都是深刻的见解。列斐伏尔考察了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异化现象 ,提出要消除人类的异化 ,必须实现“总体的人”的目标 ,进行日常

35、生活批判。列斐伏尔指出 ,要知道人们的日常生活确实充斥着异化 ,只要注意下面这一事实就够了:今天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舒适 ,但同时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糟糕和更令人感到苦恼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自在就是因为它充斥着异化。现代世界是“消费主义世界” , “消费主义世界”的主要特征就是日常生活的异化。列斐伏尔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批评了现代工业社会 ,唤起人们对自己日常生活异化的警觉。列斐伏尔异化理论和“总体的人”的理论实现了细节同总体的联系 ,但他却过分抬高了日常生活层面的意义 ,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揭示 ,陷入琐碎的日常生活而脱离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基本任务。不管“异化”概念的使用者主张异

36、化现象是自古有之还是现代社会中才产生的 ,都可以肯定 ,只有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它才日益明显和严重起来的。 “现代性具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 ,它们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只要它继续下去便会呈现为一种异化” 5 。我们不应忽视“异化”一词的现代性内无涵 ,而应把它视为广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某种意义上 ,这是进步的代价;不要任何代价的进步道路是没有的。异化不是一种纯粹消极的、阻碍历史发展的社会现象 ,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对异化的批判 ,而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异化现象。列斐伏尔看到异化已经广泛扩展到一切人的日常生活中 ,甚至突破无产阶级革命这个范围到更广阔的社会运动中寻找反异化的社会力量。列斐伏尔认为

37、 ,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分工是异化的原因 ,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或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异化的结束。因为马克思从来没有设想上层建筑的政治革命 或生产关系方面的社会主义 能够结束劳动分工。即使在社会主义中 ,异化仍会延续下去 ,甚至与相反的“摆脱异化”过程的同时 ,在种种新的形式下重新产生异化。列斐伏尔对某些社会主义国家一味粉饰太平 ,把社会主义说成已经消除了异化、矛盾和不协调的“完美”社会的言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 , “为时过早地声称已经解决了全部问题 ,已经克服了一切矛盾” ,只会使业已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在列斐伏尔看来 ,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的问题并不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 ,恰恰相

38、反 ,这是辩证的否定 ,即肯定。 “异化恰恰是在最大非异化逼进的时候 ,变得更为剧烈和复杂 ,因此必须有对异化的一切形式最为尖锐的意识 ,才能拒绝这些异化的形式。 ” 6 异化之所以如此剧烈复杂 ,是因为最大的非异化时代 共产主义 就要来临了 ,这是黎明前的黑暗 ,只要冲破这最后的黑暗 ,就无能见到黎明的曙光和光芒万丈的太阳。显然 ,列斐伏尔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充满信心的 ,寄希望于克服现代世界中的异化 ,实现对自然和人的本质的重新占有 ,进入“非异化”的共产主义时代。但列斐伏尔又认为 , “总体的人”不能完全实现 ,非异化是一种渐进值 ,人类只能实现相对的非异化 ,不可能完全消除异化。列

39、斐伏尔指出 , “总体的人”的出现将标志着人类异化的结束 , “人道主义社会”的建立 , “人类异化的结束将使人回复到人 ,即所有人类因素的统一。这是彻底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它创造了合乎人性的人而保留其发展中的全部丰富性” 。 “人类集体的这种结构将不会使历史终结 ,而只是终结人类史前史 ,终结兽性的自然史 。这种结构开创了真正的人类时期” 。在他看来 ,这样的“人道主义社会” ,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与现存的社会都有天壤之别。就“量”而言 , “它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就“质”而言 ,它有一种特有的素质和风格 , “最高的权力机关不是社会 ,而是总体的人 ,是在自由集体中

40、自由的个人 ,并在无穷的各种可能的差别个性中充分发展个性” 。列斐伏尔实际上描述了未来人类理想社会的主要特征 ,他把实现人类存在的总体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正确的。列斐伏尔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揭示 ,有其深刻的一面;关于“总体的人”的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总体的人”的思想不是列斐伏尔的独创 ,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见解和共同的理论贡献。虽然列斐伏尔提出了消除异化的途径 ,但他又认为只能无消除异化的某种形式 ,而异化本身是无法消除的。列斐伏尔的异化观具有抽象性、思辨性和内在矛盾性。列斐伏尔的“异化永恒”论有如下论据:第一 ,异化是纯粹认识领域的心理问题 ,人的认识上的主、

41、客观矛盾是始终存在的 ,因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永远消除不了异化。第二 ,异化是人性异化 ,人性是抽象的 ,因而异化是永恒的。第三 ,劳动分工是一个伴随人类历史活动的永恒现象 ,是不可消除的。分工消灭不了 ,异化也消灭不了。那些只要改变人、把人当人看就可以消除异化的观念 ,是自欺欺人的幻想。第四 ,劳动始终具有谋生的性质 ,异化劳动最终克服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强制分工的消灭为基本前提 ,所以异化劳动是永恒的。列斐伏尔由异化永恒化、本质化、泛化 ,得出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消灭后 ,社会主义也仍然存在着异化的结论。列斐伏尔认为 ,马克思从来没有把社会主义当成异化的终结 ,一些异化扬弃了 ,新的异化又产

42、生了;社会主义愈科学 ,就愈关心人 ,元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精心推敲现代生活中异化的特殊形式。在列斐伏尔看来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在消解政治异化方面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反而出现了国家干涉主义等政治异化的极端形式 ,前苏联的日常生活、经济、政治、思想都有异化 ,社会分工、特权还残存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即使自动化充分发展了 ,企业间的分工仍存在;私有制消灭了 ,但在国有制中 ,劳动力及其产品仍是商品 ,工人的劳动仍是雇佣劳动 ,商品拜物教和金钱至上的思想仍存在;国家拥有极大的权力 ,一切社会生活均在国家权力监督下 ,其结果必然是官僚主义无和官僚阶层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本来是解放思想的 ,但过分教条化

43、则有可能将其变成束缚思想的枷锁;共产党由受压迫到执政的地位变化 ,若不与时俱进则会有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这些都是异化。列斐伏尔认为 ,劳动分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使雇佣劳动者成为局部工人 ,失去独立生产的技能 ,加深了雇佣工人对资本家的依赖性 ,他们的劳动力不卖给资本家就得不到利用 ,因此 ,劳动分工直接导向异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 ,也没有消灭强制性分工 ,社会主义存在异化是必然的;不仅如此 ,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还可能因扩大分工而加剧异化。列斐伏尔认为 ,个人迷信、个人崇拜是社会主义一种奇特的异化形式;社会主义中的异化还表现为官僚主义和官僚集团特权、人民无权 ,一

44、些人由公仆变成了主人 ,人民所给予的权力变成了官僚谋私利的手段;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缺乏主人翁的态度以及对生产过程的漠不关心相当普遍 ,社会主义离全面发展的“新人”目标还很远;在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上也存在着异化 ,如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其实 ,异化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的现象 ,不存在永恒的本质 ,异化的存在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是同资本主义雇佣制度相联系的历史范畴 ,不是同人类社会一起出现 ,也不是贯穿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的永恒现象。列斐伏尔主观随意地把异化概念当作橡皮图章 ,在看不顺眼的地方随意盖上 ,结果把异化无限扩大成普遍、永恒的。社会主义中的异化不同于资本主义中的异化

45、,资本主义中的异化是全面异化 ,社会主义中的异无化是局部、残余形态的异化 ,异化与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制度还很年轻 , “它在各方面 ,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7 。我们不应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和弊病 ,归结为社会主义异化。尽管社会主义还存在大量的异化 ,但随着私有制的废除和公有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异化的消灭。列斐伏尔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异化具有新特点:第一 ,异化主要造成人心灵的折磨、精神的痛苦。第二 ,异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控制手段。统治者巧妙利用甚至制造各种异化 ,借助科技 ,通过社会生产的自动化 ,

46、使个人屈服于技术分工 ,对人的心理进行操纵和控制。第三 ,当代异化具有总体特征。列斐伏尔认为马克思低估了异化的力量和持久性 ,异化不像马克思认为的那样是一种随社会发展而消失的历史现象 ,将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 ,是现代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只看到劳动及其产品在奴役人 ,其实人类的主体理性也在自我奴役 ,出现精神文化上的反主体性效应。在列斐伏尔看来 ,自然界因人的活动而有意义 ,但作为异己的存在的自然本质上是人的敌对性的存在 ,在人对自然的逐渐增长的支配中 ,被人所支配的自然仍保留着对人的支配力。列斐伏尔认同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是异化的根源的思想 ,因为分工造成劳动产品的私有 ,造成社会劳动条件的不合

47、理分配 ,使劳动与享受由不同的人分担。劳动分工是一无个伴随人们历史活动的永恒现象 ,是不可消除的 ,社会主义既然不能结束劳动分工 ,那么异化仍会延续下去 ,社会主义不是异化的终结。社会在摆脱原有异化的同时 ,新形式的异化又产生了 ,以经济匮乏为特征的物役性异化只是低等异化 ,人越是喜爱占有身外之物 ,就越会为身外之物所占有 ,越会丧失自我和人性。异化也是人本身的矛盾和发展的一个方面 ,是辩证法的必然性在人身上的一种发展形式 ,是人类中的个体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心理异常现象 ,只要存在个体意识与现实的矛盾 ,异化就必然存在 , “异化的扬弃”就是不可能的。从对古典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异化的批判到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异化的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期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向。列斐伏尔不从经济关系中寻求异化的根源 ,而把异化研究从生产向消费 ,从经济向文化、意识形态 ,从社会政治向日常生活转变 ,使异化理论成为一种浮在社会现象表层的伦理批判 ,使异化从人的类本质的丧失转向个体心理结构的畸变 ,使异化现象永恒化。列斐伏尔认为异化是人及其活动永恒的、固有的现象 ,必然走进死胡同 ,抽象的人性无法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因为异化的根源和消除的途径都源自现实的力量 ,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