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分析研究 言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论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分析研究 言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论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分析研究 言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论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分析研究 言语言文学专业_第4页
论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分析研究 言语言文学专业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摘 要诗歌意象组合的艺术性,是其营造意境的一个主要形式。本文在了解意象概念的由来、演进与界定的基础上,从意象之间的关系入手,来分析诗歌意象的几种组合方式,体会意象组合的不同方式所造就的诗歌的不同情感空间,理解诗歌意象重在表现瞬间强烈的感觉,表达独特的感受,深刻的领悟。进而明白诗人用发现意象、组合意象来叙事抒情,化抽象为具象,化无声无色为有声有色,对我们从意象角度分析、欣赏诗歌和创作诗歌提供一定借鉴和帮助,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提升我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表达。关键词:诗歌;意象;组合方式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artistic images of p

2、oetry , is a main form of 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imager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evolution and, start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ages, to analyze several combinations of imagery, experience different ways of combi

3、nation of images created by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poetry emotion space. Poetry imagery is instantly feeling expression of unique experienc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then understand the poet with that image, combination of imagery narrative lyric, the abstract figurative, of uninterestin

4、g to our analysis is full of sound and colou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ry, poetry and poetry appreciatio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help to improve our aesthetic taste and to enhance our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expression.Key words: poetry; imagery; compound mode前言诗歌中诗人大量使用意象来表现瞬

5、间强烈的感觉,表达独特的感受,深刻的领悟,从而营造某种特定的诗歌意境,展现诗人独特的情感空间以及把握现实的独到方式。意象概念的由来和演进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早老子提及“象”,韩非子对其作出补充,到周易中意象关系的说明,再到王充论衡对意象的阐释,最后到王弼周易略传中对意、象、言三者关系的解释。这一系列的论述都是在哲学层面上对意象进行解释说明的,它们使得意象内涵愈来愈深刻,同时也更加丰富。意象第一次被纳入文学领域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当时它被作为文学批评术语首次使用,之后就愈来愈多地应用于文学理论中了。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意象概念的界定也是有差异的,这也使我们对意象概念界定的了解更具多元性。袁行

6、霈先生和陈植锷先生是比较早研究意象概念的学者,现今学界一般都用他们著作中对意象的解释来界定意象概念。诗歌中意象与意象的组合也可称为意象结构的建构,意象结构的建构有以下几种形式:并置式、对比式、辐合式、相交式、因果式、递进式。意象结构的艺术性建构,可以营造出特定的诗歌意境,展示出别致的表现效果,表达出诗人独特的情感空间。给读者以视觉、心灵、思维等多层的触动和冲击,带来别具一格的审美体验;也能为诗人创作提供更多的艺术形式,使他们在现实把握和情感表达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研究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不管是对我们欣赏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是有益的。所以本文试着从意象概念的由来、演进和界定入手,深入研究诗歌中意象结

7、构的几种艺术性的组合方式,从古今中外的诗歌分析中,来了解和把握诗歌意象对诗歌意境营造的特殊作用,为我们从意象角度更深刻地分析诗歌、欣赏诗歌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提升我们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我们创作诗歌提供更多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别致的审美效果,使我们对现实的把控和情感的表达更加得心应手。一、意象概念的由来、演进及界定最早提及“象”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老子中有:“是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1他认为“象”是不能用语言说明、不容易让人把握的。韩非子在解老篇中对老子的论述做了补充,韩非子.解老篇:“人希见得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

8、象也”2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想象生成很多“象”。周易中“立象以尽言,设卦以尽情伪”3很明确地说明了象意的关系,圣人们认为宇宙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最高道理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有通过设立卦象来表达,而这里的卦象不单单指象,而是象意结合的抽象化符号,这就是早期人类的意象思维,它对后期意象概念内涵的发展有特定的作用。王充的论衡中的“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4是第一个将意象合为一个词使用的,且其中所讲意象都是现实中超越它本身意义的事物,这种将意象从早期抽象化符号转为现实中的超越其本身意义的事物,是对意象概念内涵的更深层次的扩展,它对意象概念内涵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王弼肯定了易传系辞“圣人立象 (

9、http:/doc/3101440-3268997.html t _blank)以尽意”5的说法。同时,说明“象”是表明“意”的,“言”是说明“象”的。而且进一步强调所谓“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http:/doc/1059996-1121358.html t _blank)”6,“立象 (http:/doc/3101440-3268997.html t _blank)以尽意 (http:/doc/3240107-3414217.html t _blank),而象可忘也”7。从哲学角层面上解释言、象、意的关系的,具有认识论的重要意义。他明确阐释了“言”的手段作用,“象”的符号作用和“意”的统

10、领地位。明确了“象”的本质:“象”是由主观的意所生成。从老子到周易再到王充最后到王弼,他们对意象概念的论述都愈发深入,意象的内涵也逐渐丰富,但他们都是从哲学角度对意象做出的论述,而下面我们从文学领域及心理学角度来看看中西方学者对意象概念的界定。意象被第一次纳入文学领域,当作批评术语的是刘勰,他的文心雕龙中出现了意象这个词,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是以陶钧文思然后使玄解之宰,循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也”8 声律和意象被刘勰认为是创作的首要,可见他对意象的重视。这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次把“意象”应用在文学构思中,这是意象在文学领域中的首次使用,在它之后意

11、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文学理论中。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意象是人脑对事物的空间形象和大小的信息所作的加工和描绘,和知觉图像不同,意象是抽象的,与感觉机制无直接关系,精确性较差,但可塑性却较大”9很明显这是从心理学角度对意象所作的说明。著名文学批评家韦勒克和沃伦不仅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意象,还从文学角度对意象概念做出了说明。他们认为意象是过去感受、知觉上的经验的再现或回忆,未必通过视觉来重现,即过去的生活经验可以在大脑中归类、合并、放大、缩小、移置、错位、变形等,而且意象当中还融入了主观的情感与理智。最后,他们对意象的界定是“像格律一样,意象是诗歌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由此可见,意象和格律一

12、样,都对诗歌很重要。袁行霈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他的著作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中对意象作了这样的界定:“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1袁先生认为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结合,通过客观物象的呈现,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意。诗歌意象论:“正如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词语,所谓意象,也就是诗歌艺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12陈植锷从诗歌艺术的角度,论述了意象对一首诗的作用,他认为意象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单位,意象的选取与运用对诗歌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袁行霈、陈植锷两位先生是较早全面研究意象概念的学者,他们著作中对

13、意象的解释即如上,且到现今学术界中都是这样用的。二、意象结构的几种组合方式诗歌中,一首诗歌很少有只用单个意象就能构成的,而只要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意象在诗中的情况,就会发生意象之间的组合。艺术的意象组合能形成统一、联系的意象结构,产生特定的审美属性;意象组合的不艺术则形成了不完整的结构,使全诗零乱、不全,意境表达也不明了深刻。意象的简单相加产生的诗歌意蕴是简单、肤浅的,而意象的艺术组合能产生出更为丰富深刻的意蕴,所以意象结构组合的完整精巧有助于诗歌意蕴和审美的表达。(一)并置式组合并置式组合是指意象和意象之间直接拼接,不增添任何连接词,即时间、感情上没有连续关系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如:杜甫旅夜书怀

14、:“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1细草、微风、江岸、月夜、危樯、小舟等意象的直接拼接,描绘出月夜里,微风吹拂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孤独地停泊着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孤寂凄惨的心情。如: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寒雨、黄叶、昏灯、白发老人等意象的直接拼接,描绘出寒雨中黄叶潇潇飘零,白发老人在昏暗的灯下的生活画面,表达悲凉清寒的处境,流露出不可言说的心酸和悲哀。又如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3落叶、异乡、寒夜、孤灯、一人等意象的拼接,描写了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中孤灯独照我一人的状况,体现了久居他乡,孤寂荒凉的情景。再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15、霜”4鸡声、茅草店、月亮、足迹、木板桥、寒霜等意象的拼接,描绘出月亮还照在茅草店上,伴着嘹亮的鸡声,走在人迹稀少仍覆盖着寒霜的木板桥上的早行场景。表现出羁旅之人的忧愁和思乡之心。又如策兰的无题短诗:“串成线的太阳,在灰黑的荒野上,一棵树高高的思想,弹着光调;还有,歌在人类以外,吟唱”5这首短诗通过一系列诗歌意象的展现,新奇而独特,使人不免浮想联翩,太阳是怎样串成线的?高高的思想为何栖居在树上?为什么歌在人类之外吟唱?构成了让人细细品味的意境。由于并置式组合中意象之间无关联词,造成句法关系不明确,因而产生张力,使得理解多样、内涵丰富。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6这里

16、的“他日泪”可以理解为花上的露水湿漉漉的像眼泪一样;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看着盛开的花,想着花开花落已两载,自己却仍在这里未曾归家,便落下了思乡之泪;还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两年前离乡时留下的不舍之泪。再如: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7这里的“闭春寒”可以理解为独自居住在孤寂的客馆很清冷,就算关上了门也是寒冷的;也可以理解为春寒料峭,独居在客馆,就好像把春寒关在了馆里一样冷。(二)对比式组合对比式组合是指把语义上相对立、相矛盾的意象放在一起,在艺术上达到对立统一的艺术效果。它是对并置式组合的一种补充。如: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8年少时鄙视功名不爱慕官冕车马,

17、年老了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通过年少时和年老时的对比,体现出孟浩然淡泊名利,远离尘俗的高洁品质,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9前三句写昔日越王勾践灭吴,战士还乡,宫女站满宫殿的情景;后一句写如今几只鹧鸪在王城遗址上乱飞的画面。今昔对比,突显世事沧桑变化。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0富贵人家的红漆大门里酒肉飘香,道路上穷苦人因饥寒而死。门里门外不同的情景,两相对比,表现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11小诗通过比对来描写“你”看我、

18、看云时“你”“我”之间的距离变化,来表现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可能会有不真诚,不信任;而人在自然面前却是坦诚和真实的,这种对比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生活中人与人的相处。普希金的诗歌:“有两种模糊:一种源于思想感情的贫乏,只能用语言来替代思想感情另一种源于语言的贫乏,语言不足以表达丰富的情感”12这两句诗讲了两种模糊,一种是思想情感的贫乏,另一种是语言的贫乏,思想感情和语言两相对比,却又相互补充,语言可以弥补思想情感的贫乏,思想情感可以弥补语言的贫乏。(三)辐合式组合辐合式组合分为辐辏式组合与辐射式组合两种。辐辏指车轮辐条集中在车毂,并指向车毂。辐辏式组合即意象聚集在一起,为诗歌整体意

19、蕴的体现服务。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3这里的千山、万径、孤舟、独钓都在为整体服务。千山和万径有一种浩瀚无边的感觉,从而来衬托孤舟和独钓的孤傲清高。它们聚在一起共同刻画了在幽静空旷的江面上渔翁独自垂钓的画面,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尘俗,超然物外的美好愿望。又如卡明斯的太阳下山:“刺痛金色的蜂群在教堂尖塔上银色的歌唱祷词那巨大的钟声与玫瑰一同震响那淫荡的肥胖的钟声而一阵大风正把那海卷进梦中”14蜂群,教堂,尖塔,钟声,风,海,梦等独特意象的组合,共同刻画出一个别致的夕阳西下,展现了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构建了特有的节奏和意境。辐射指轮毂向外发散出去。辐射式组合

20、即由一个中心意象向外扩散,从而达到体现全篇的效果。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5全诗的中心意象是春雨,诗人先从感觉入手,将春雨拟人化,写出雨知时节,在春天就到来的情景;接着从听觉入手,写春雨伴着春风悄悄地落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然后从视觉入手,写春雨蒙蒙,田间小径上的天空一片昏黑,只能看见江边渔船上的点点星光;最后从想象入手,写想象中的春雨之后锦官城迷人的景色。围绕春雨,诗人从感觉、听觉、视觉和想象四个层面,由内向外,由远及近的描写了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喜悦的心情。又如T.S.艾略特的窗前

21、晨景:“地下室餐厅里早点盘子咯咯响顺着人们走过的街道两旁我感到女佣们潮湿的灵魂在大门口绝望地发芽一阵黄色的雾向我掷来街后面人们的歪脸从穿着溅满污泥的裙子的过路人那里撕下来一个空洞的微笑,它在空中飘荡朝屋顶那条水平线消失了。”16全诗围绕主体“我”的视线变化,描写了地下室、街道、女佣、大门、屋顶等纷繁意象,展现了不同的眼前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情绪变化。(四)相交式组合相交式组合有交叉式组合与错综式组合两种。交叉式组合即意象和意象之间的彼此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17这里讲的是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关塞。杜甫狂夫:“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18翠绿的小竹轻

22、轻晃动,在细雨的冲刷下变得明净,雨后娇艳的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才幽香阵阵。这里的风和雨是一种互文。错综式组合指有意打破意象的前后关系,用一种倒错的方式,即为突出意象而故意提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八:“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19这两句为倒装语序,本是鹦鹉吃剩下的香稻,凤凰栖息的老碧梧枝,而为了突出香稻和碧梧特意进行了意象的倒错。写渼陂物产丰美,满是珍禽异树。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五:“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20这两句也是倒装句法,本是被春风吹荡的嫩竹低垂着,保持着青绿;被春雨滋润的梅子变红了,饱满得将要绽破,而为了突出绿垂和红绽进行了意象的错置,准确的刻画出春风春雨后嫩竹肥梅

23、的形态。又有何宜陵的变迁:“田野上的花被爱她的人关进珐琅瓶蓝色的围墙急流中的船被嬉戏的浪搁置在金色的沙滩在一部人间的喜剧里在一部人间的悲剧里”21花长在田野上,又被关进花瓶中;小船在急流中前行,又在沙滩上闲置;在人间的喜剧中,也在人间的悲剧中。通过意象的交错和比对,展现世事变化的多样性,表达诗人内心的触动。(五)因果式组合因果式组合分为两种。前因后果式即原因在前面,结果在后面,即前面意象表原因,后面意象表结果。如: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22因为秋草枯萎,所以鹰眼愈显锐利;因为冰雪融化,所以马蹄分外敏捷。前因后果,表意明确。前果后因式即结果在前面,原因在后面,即前面意象表结果,后面

24、意象表原因。如: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23因为平野广阔,所以才显得星星明亮而低垂;因为大江东流,所以好像明月也波涛汹涌。前果后因,表达明晰。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4顺流而下的渔船将荷叶张开,打破了荷塘的幽静。正是由于渔舟的划动才带动荷叶的飘摇。席慕蓉的悲歌:“今生将不再见你只为 再见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再现的 只是些沧桑的日月和流年”25诗句开头设置了一个疑问,说出结果今生不能再见你,后边给出原因解释说再见的已不是你,而是那些沧桑的日月和流年。因果相连,使人不得不深思那些逝去的斑驳岁月和那些曾经的人儿。(六)递进式组合递进式组合即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

25、意象的结构方式,具有叙述性、情节性的特点。如: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26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少年、中年、暮年时听雨的不同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历程和由春到冬的情绪变化;也展现一个历史时代兴衰变化的全过程。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7描写了与友人由相送到分别再到远望的送行全过程。在美景中目送友人离去,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同时也表明作者的向往之情。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26、,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28诗的一二句,写少妇不忧愁,纯真自然,爱想象,上楼观春;第三句,写少妇因见柳树变绿,想到夫君还没有回来,感慨容光易逝;第四句写她的悔悟:责怪自己当初的过错。此诗并没有特意写愁,写怨,但通过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层层推进,怨也加深,愁也加重。又有余光中的乡愁,全诗从时间顺序上,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乡愁,小时候,乡愁是邮票;长大后,乡愁是船票;后来啊,乡愁是坟墓;现在啊,乡愁是海峡。表达了诗人一生中对祖国故乡的漫长思念,层层递进,层层深入,表明一种质朴却又热烈的情感。(七)几种组合方式的并用组合方式的并用即是在不影响诗歌意蕴和审美表达的基础上,意象

27、的几种组合方式可以在一首诗中一起使用,从而丰富诗歌意蕴,增强艺术特色。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由秋夜送客,到忽闻“琵琶声”开始,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了“千呼万唤”,琵琶女才“半遮面”出来,接着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展现她的内心世界,然后写她自诉身世,最后写诗人因琵琶女的命运而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点名全诗的主旨,表明了同病相怜的感慨。全诗按时间与情节的发展顺序叙述,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意味无穷。又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全诗围绕“康桥”这一中心意象展开,同时将金柳、青荇、康河、水草、夏虫等意象交错使用,展现了康桥的秀丽美景,营造了清新明快的意境,表达了徐志

28、摩对康桥深深的留恋之情。波德莱尔的忧郁(一):“雨月,对着整个城市大发雷霆向着邻近墓地里苍白的住户从它的罐里倒出如注的阴冷又把死亡撒向雾蒙蒙的郊区我的猫在方砖地上寻觅草茎不停地抖动瘦而生疮的身躯沟壑里游荡着老诗人的魂灵带着一个瑟瑟的幽灵的苦语大钟在悲叹,而那冒烟的木柴用假嗓子伴随着伤风的钟摆一局气味污浊的牌正在进行这患水肿的老妇的不祥遗留英俊的红桃侍从和黑桃皇后正阴沉地诉说着逝去的爱情”29第一节写雨月的城市中,雨蒙蒙的郊区,靠近墓地的住户,展现出一片阴冷的景象。第二节写瘦弱生疮的猫在地上寻找草茎,沟壑里的老诗人的魂灵在游荡,表现出荒凉之意。第三节写大钟发出哀叹,冒烟的木柴,污浊的牌局,一片混

29、乱的场面。最后一节写生病的老妇,红桃侍,黑桃皇后,逝去的爱情,表凄清之情。综合来看,整首诗用荒诞、污浊的意象,表现出凄惨、脏乱的场景,营造了哀伤的意境,表达忧郁凄清的情感。三、意象组合的节奏意象组合的节奏可以密集也可以疏朗,组合节奏要根据诗歌想要表达的意蕴效果来安排。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30小山、额黄、鬓发、香腮、蛾眉、罗襦、鹧鸪等意象的连用,意象节奏之密集显而易见,通过大量意象表现宫廷歌妓的艳丽,华贵,娇弱也表明皇宫里生活的情趣。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

30、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31全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只用“天边月”一个意象,意象节奏疏朗,却也描绘出闺中少女追忆与情人相别的场景,抒发别后的相思之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2这首诗意象节奏疏密相当,前两联使用风、天、猿、小洲、沙、鸟、落木、长江等意象来描绘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后两联写国破见愁、艰难潦倒的境况,表无限悲凉之意。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3前两句意象结构紧凑,用了莺啼、绿草

31、、红花、村庄、城镇、水、山等意象,展现了江南春天的无限美景;三四句意象使用稀少,只用了古寺、楼台、风雨几个意象,使纷繁绚烂的春景中带着些许的幽静和迷离,营造出江南春天独有的意境。意象组合节奏的密集和疏朗可以带来不同的诗歌意境的表达,密集的意象组合节奏,使人觉着丰富深刻;疏朗的意象组合节奏,使人觉着轻快明了。意象组合节奏的紧凑或舒缓,是由诗人想要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情感来决定的,所以诗人可以根据个人创作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意象组合的节奏。结论本文在研究意象由来、演进的基础上,从意象关系入手,重点把握了意象结构的几种组合方式:并置式组合、对比式组合、辐合式组合、相交式组合、因果式组合、递进式组合,体会意象组合对诗歌意境营造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我们从意象角度分析诗歌、理解诗歌和创作诗歌提供借鉴。对于并置式组合,可以随意选择和诗歌主题相关的意象,不添加任何修饰,直接将意象拼接,来营造想要表达的意境或情感,这是一种很简洁却又常用意象组合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