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_第1页
水稻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_第2页
水稻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_第3页
水稻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_第4页
水稻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水稻水稻栽培及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夏传红稻栽培要点:l除了施肥防病虫,水浆管理别看轻。l移栽机插和抛秧,一定要留浅水层。l翻耕整地后上水,自然落干再播种。l二叶一心前保湿,利于分蘖把根生。l分蘖末期要搁田,干湿交替把苗控。l减少无效小分蘖,提高群体抗逆性。l中期及时施穗肥,抗倒大穗产量增水稻栽培要点:l水稻生长中后期,干干湿湿来交替。l深灌满灌不可以,三到四分最适宜。l自然落干不开裂,田沟无水后复水。l收前七天排干净,防止早衰菌核病。l水稻灌浆乳熟期,深灌防病抗冷风。l目标产量一千四,四十尿素七十斤。l稳氮保磷增钾肥,适中补微多有机。l微量元素叶面喷,

2、科学施用生物肥。水稻常见病虫害虫害虫害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飞虱(灰飞虱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褐飞虱)病害病害真菌病害:水稻恶苗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细菌病害: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基腐病;病毒病:条纹叶枯病、矮缩病。矮缩病。 第一章 水稻虫害防治 二化螟 纵卷叶螟纵卷叶螟 稻苞虫 飞虱(灰飞虱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褐飞虱)钻心虫 二化螟,为害多。三化螟,毁一颗。 最难防,两时期。拔节期,抽穗期。 田歌双飞效果好。靓剑、凯科腾也不错。二化螟二化螟 二化螟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茭白、玉

3、米、高粱等作物。水稻分蘖期受害可造成枯鞘、枯心苗,穗期受害可造成虫伤株、枯孕穗、白穗等,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卵 卵块为扁平椭圆形,几十粒至几百粒呈鱼鳞状排列成块。表面覆盖透明的胶质物。卵初产时呈乳白色,至孵化时呈黑褐色 幼虫 分5龄和预蛹,初孵化时为淡褐色,头为淡黄色,二龄以上幼虫在在腹部背面有5条棕色纵线,老熟幼虫呈淡褐色。 蛹 呈圆筒形,尾端臀棘扁平,有1对刺毛,背面有1对角质小突起,后足与翅芽相齐,初化蛹时,体由乳白色到米黄色,腹部背面尚存5条明显纵纹,以后随着蛹色逐渐变淡,5条纵纹也逐渐隐没。 二、为害状 二化螟二化螟蚁螟孵出后,先在在叶鞘内侧群集为害,造成

4、枯鞘,二龄以后分散转株为害。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形成枯孕穗或虫伤株;抽穗期形成虫伤株或白穗。 3.大螟大螟 l1. 1. 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幼虫为害稻、麦、玉米、甘蔗、高梁、茭白、向日葵等,为害状与二化螟相似,蛀入稻茎内为害,可造成枯鞘、枯心、死孕穗、白穗和虫伤株,但一般蛀孔较大,并有大量虫粪排出蛀孔外。成虫白天潜伏于杂草丛中或稻丛基部,夜晚飞出活动,趋光性弱。幼虫孵化后,群集于叶鞘内侧为害,造成枯鞘,23龄后,分散蛀入邻近稻株的茎杆。多从稻株基部34节处蛀入,造成枯心苗或白穗。幼虫为害多不过节,一节食尽即转株为害,一头可为害34株。幼虫老熟后,多在稻茎或枯叶鞘内化蛹。 稻纵卷叶螟 稻纵

5、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水稻叶片造成白叶,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引起水稻减产,一般可造成损失10%20%,严重的可超过50%。 稻纵卷叶螟 卷叶螟,最难防。台风来,侵入田 。 暴食期,叶全白。绿狮王,可杀灭。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为1厘米,体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横线,两线间有一条短线,外缘有一暗褐色宽带。 卵:卵一般单产与叶片背面,粒小。 幼虫:一般稻跳间出现大量蛾子约1周后便可见幼虫,刚孵化出的幼虫很小,肉眼不易看见。低龄幼虫体淡黄绿色,高龄幼虫体深绿色至橘红色。 蛹:体长710毫米,圆筒形,初淡黄色,渐边黄褐色,后转红棕色,外常包有白色薄茧。 二、为害状

6、在在水稻分蘖期至抽穗期都能遭受稻纵卷叶螟为害,以幼虫啃食稻叶片叶肉(仅留下表皮)。低龄幼虫常在在新展出的嫩叶尖(上部)结成小虫苞或称束叶苞(叶苞下端可见丝状相连),苞中90%以上有活虫。幼虫食叶留下表皮,远见白色。因此,当发生量大时,为害后可见白叶满田。一头幼虫一生可食叶510片。幼虫通常有5个龄期,13龄幼虫食叶量仅为10%,高龄幼虫取食量大。 稻飞虱 稻飞虱,小如灰 ;又能跳,又能飞。 传病毒,叶卷曲;怕冷雨,喜高温。 统防治,防迁飞;莫飞克,效果奇。一、形态特征 成虫: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之分。长翅型成虫体长3.64.8毫米,暗褐色或淡褐色。短翅型成虫翅长不超过腹部,雌虫体肥大。卵:褐飞

7、虱将卵产在在叶鞘和叶片组织内,长约0.61毫米,常数粒至一二十粒排列成串。若虫:若虫分5龄,初孵时淡黄白色,后变褐色。 二、为害状 主要为害期在在水稻圆秆拔节期至乳熟末期,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在稻株下部,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汁液。孕穗期受害,使叶片发黄,生长低矮,甚至不能抽穗。乳熟期受害,稻谷千粒重减轻,瘪谷增加,严重时引起稻株下部变黑,齐泥瘫倒,叶片青枯;并加重纹枯病、菌核病发生。褐飞虱还能传播某些病毒病。 第二章 水稻病害防治 稻瘟病 纹枯病 稻曲病 条纹叶枯病 黑条矮缩病稻瘟病 稻瘟病,分时期。有苗瘟,有叶瘟。 穗茎瘟,抽白穗。连阴雨,易发生。 急性斑,易流行。慢性斑,最稳定。 施

8、氮多,发病重。早防治, 尼米丰。谷 粒 瘟枝 梗 瘟纹枯病 纹枯病,烂如泥。花脚杆,叶生霉。 喜高湿,喜高温。郁蔽田,发病重。 拔节期,芬安克,大丰收,青杆熟。一、症状 水稻纹枯病一般在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生,主要为害水稻叶鞘,叶片次之,先在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灰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楚的小斑,逐渐扩大,长达数厘米。病斑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的云纹状大斑,似开水烫伤状,可导致叶鞘干枯,上部叶片也随之发黄枯死;病斑向病株上部叶鞘、叶片发展,拔节期病情发展加快,严重时可达剑叶、稻穗和谷粒。湿度低时,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草黄色至灰白色;湿度大时会长出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匍匐于病斑表面或攀缘于邻近稻株之间,

9、菌丝体集结成白色绒球状菌丝团,最后形成暗褐色的菌核。 稻曲病 稻曲病,黑如炭。农民称:羊屎蛋。 抽穗期,雨连绵,发病重,丰收难。 芬安克,是首选。破口期,是关键。一、症状 病菌主要在在水稻抽穗扬花期侵入,灌浆后显症,为害穗部谷粒。初见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块状物,逐渐膨大,最后包裹全颖壳。病谷比健谷大34倍,呈墨绿色,表面平滑,后开裂,散出墨绿色粉末。 病毒病 病毒病,飞虱传,30分钟,终生传。 毒率高,虫量大,感病品种为害大。 麦套稻,孤立田,杂草丛生苗毁完。 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 播期迟,秧铃短,播量多,可避免。 绿佳克,雅士静。生长素,可加添。水稻黑条矮缩病:叶背有呈突起状的白色或黑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