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_第1页
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_第2页
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_第3页
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_第4页
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资料目 录一遇到急危重病员时,志愿者应采取哪些措施?··············2二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 ·························&#

2、183;·······2三徒手心肺复苏术········································3四常见外

3、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4五烫伤、电击伤的处理··························

4、;··········7六晕厥的应急处理······································&#

5、183;·7一、遇到急危重病员时,志愿者应采取哪些措施?1、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迅速呼叫120急救电话,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3、  检查神志是否清醒:采用大声呼喊、拍打面部或掐压手脚等。4、  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5、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

6、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6、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7、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8、神志昏迷者,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窒息。二、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1、讲清伤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确切地址、联系电话等最基本的情况。 2、在家的要说清住宅所在的区、楼牌号、房间号及行车的捷径等;在现场的要说标志性、特点突出的高大建筑物或知名的单位及具体路段。 3、说清伤病员发病或受伤的时间,目前的主要症状和现场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如服过什么药、有无止血等)。4、讲清伤病员最突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如:吐血、呕吐、头痛胸痛、昏

7、迷、呼吸困难)或受伤情况(如头部、胸部外伤,四肢骨折)。5、讲清伤病员对什么药物过敏,过去得过什么病以及最近的服药情况。 6、如果是较大的意外事故,伤亡人数多,应报告事故原因、伤员数量和大概伤情,以便120指挥中心启动应急预案,派出相应的急救站和急救车辆与人员。7、讲明呼救目的。如果伤病员不能行走而身边无人能抬者,可要求随车派出担架员。8、要约定候车、迎接伤病员的具体地点,并随时用电话或手机与120指挥中心联系。 9、若要自行选择就诊医院或医保定点医院,也应提前说明,120指挥中心将尊重病人意愿调度相应急救站。 10、在不需要紧急医疗救援情况下,不要拔打120电话;成人特别要注意引导小孩不要打

8、骚扰电话或报假警,以免影响正常的医疗急救。三、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急救技术。(一)操作方法:1、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 2、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3、人工呼吸方法: 一手捏住病人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依此反复进行。成人病人每分钟1416 次,儿童每分钟20次。同时要注意观察病

9、人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4、胸外心脏按压:让病人的头、胸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最好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抢救者左手掌根部放在病人的胸骨中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右手掌重叠放在左手背上。手臂伸直,肩关节垂直于胸骨上方,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肩和背的力量垂直下压胸腔45厘米(儿童3厘米,婴儿2厘米),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病人胸腔。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不间断,也不能冲击猛压。下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频率为成人每分钟80100次,儿童每分钟100次,婴儿每分钟120次。 (二)专家提示:1、心跳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 2、实施心肺复苏法时,应将病人仰卧在平地或

10、硬板上。3、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儿童15:2。四、常见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一)、包扎止血法是指用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物品,直接敷在伤口或结扎某一部位的处理措施。操作方法:1.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用消毒纱布垫敷于伤口后,再用棉团、纱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起来,以达到止血目的。2.加垫屈肢上血法:如上肢、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如上臂出血,可用一定硬度、大小适宜的垫子放在腋窝,上臂紧贴胸侧,用三角巾、绷带或腰带固定胸部: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国窝加垫屈肢固定

11、。3.止血带止血法:材料取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上臂上三分之一处。下肢结扎于大腿的中部。结扎时应先将伤肢抬高,书部垫上敷料或毛巾等软织物,将止血带适当拉长,绕肢体两周,在外侧打结固定。要标明扎止血带时间,每四十分钟放松一次。注意事项:1.如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伤口内有碎骨或异物存在时,不得应用加压包扎止血法。2.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扎紧。如果扎得不紧,深部动脉仍有血液流出。(二)、骨折固定法 伤肢的及时固定,可减轻疼痛,避免造成对神经、血管的损伤。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使用木板、树枝等,如无物无用,可将受伤的上肢固定于胸壁,下肢固定于健侧。注意事项:1.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和消毒

12、包扎伤口,然后固定骨折。如有休克,同时进行抢救。2.对于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患者。3.固定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4.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弯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三)、搬运法 伤病员在脱离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和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正确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搬运方法:1.徒手搬运:a单人搬运:由一个人进行搬运。常见的有扶持法、抱持法、背法。b双人搬运法:椅托式、轿杠式、拉车式、椅式搬运法、平卧托运法。2.器械搬运法:将伤员放置在担架上搬运,同时要注意保暖。在没有担架的情况下,

13、也可以采用椅子、门板、毯子、衣服、大衣、绳子、竹竿、梯子等制作简易担架搬运。3.危重伤病员的搬运:a脊柱损伤:硬担架,34人同时搬运,固定颈部不能前屈、后伸、扭曲。b颅脑损伤:半卧位或侧卧位。c胸部伤:半卧位或坐位。d腹部伤:仰卧位、屈曲下肢,宜用担架或木板。e呼吸困难病人:坐位。最好用折叠担架(或椅)搬运。f昏迷病人:平卧,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g休克病人:平卧位,不用枕头,脚抬高。五、烫伤、电击伤的处理(一) 烫伤烫伤事故常见于日常生活中。如能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可有效减缓伤害程度。 1、烫伤后,要迅速除去热源,离开现场,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烫伤药膏或牙

14、膏涂在患处。 2、保护和暴露创面,对粘在创面的衣物等,应先用冷水降温后,再慢慢地除去。 3、当遇到严重烫伤病人时,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其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应用敷料(如清洁的布料等)遮盖伤处,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二) 电击伤发生触电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尽快将受伤者与电源隔离。 对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若发现心跳呼吸已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措施,除少数确实已证明被电死者外,一般抢救维持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如果抢救者体力不支,可轮换人操作,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很危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一面紧急联系把病人送就近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在转送医院的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六、晕厥的应急处理晕厥又叫昏厥、昏倒,常因大脑暂时缺血、缺氧而引起,有短暂性意识丧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