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 第二讲浸出制剂_第1页
中药药剂 第二讲浸出制剂_第2页
中药药剂 第二讲浸出制剂_第3页
中药药剂 第二讲浸出制剂_第4页
中药药剂 第二讲浸出制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二讲第二讲 提取提取浓缩浓缩干燥干燥 浸出制剂浸出制剂2第二讲第二讲 提取提取浓缩浓缩干燥,浸出制剂干燥,浸出制剂第一章第一章 粉碎、筛析、混合粉碎、筛析、混合第一节第一节 粉碎粉碎一、目的一、目的, 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 三、方法:(一)干法,三、方法:(一)干法, (二)湿法,(二)湿法, (三)(三)低温,低温, (四)超细(四)超细四、设备四、设备, 五、规则五、规则第二节第二节 筛析筛析一、目的一、目的, 二、药筛的种类与规格二、药筛的种类与规格, 三、粉末的三、粉末的分等分等, 四、器械四、器械第三节第三节 混合混合一、含义与目的一、含义与目的, 二、原则二、原则, 三、

2、影响因素三、影响因素, 四、四、方法方法, 五、机械五、机械3第二章第二章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药材成分一、药材成分, 二、浸提、精制、分离的目的二、浸提、精制、分离的目的第二节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中药的浸提一、过程:一、过程:(一)浸润与渗透,(一)浸润与渗透, (二)解吸与溶解,(二)解吸与溶解, (三)(三)扩散扩散二、影响因素:二、影响因素:1、粒度,、粒度, 2、成分,、成分, 3、温度,、温度, 4、时间,、时间, 5、浓度梯度,浓度梯度, 6、溶剂,、溶剂,7、压力,、压力, 8、新技术、新技术三、溶剂三、溶剂, 四、辅助剂四、辅助

3、剂 五、方法与设备:五、方法与设备:1、煎煮,、煎煮, 2、浸渍,、浸渍, 3、渗漉,、渗漉, 4、 回流,回流, 5、水蒸气蒸馏,水蒸气蒸馏, 6、超临界流体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第三节第三节 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精制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精制一、分离:一、分离: 1、沉降,、沉降, 2、离心,、离心, 3、滤过、滤过二、精制:二、精制: 1、水提醇沉,、水提醇沉, 2、醇提水沉,、醇提水沉, 3、盐析,、盐析,4、酸碱,、酸碱, 5、其他、其他4第三章第三章 提取液的浓缩干燥提取液的浓缩干燥第一节第一节 浓缩浓缩一、影响因素:一、影响因素: (一)传热温差,(一)传热温差, (二)传热系数(二

4、)传热系数二、浓缩方法与设备:二、浓缩方法与设备: 1、常压,、常压, 2、减压,、减压, 3、薄膜,、薄膜, 4 4、多、多效效第二节第二节 干燥干燥一、基本原理:一)水分的性质,二)干燥速率曲线一、基本原理:一)水分的性质,二)干燥速率曲线二、影响干燥的因素二、影响干燥的因素三、方法与设备:一)烘干,二)减压干燥,三)喷雾干燥,四)三、方法与设备:一)烘干,二)减压干燥,三)喷雾干燥,四)沸腾干燥,五)冷冻干燥,六)红外线干燥,七沸腾干燥,五)冷冻干燥,六)红外线干燥,七)微波干燥微波干燥第四章第四章 浸出药剂浸出药剂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含义和特点一、含义和特点, 二、浸出药剂种类二

5、、浸出药剂种类第二节第二节 常见的浸出药剂常见的浸出药剂一、汤剂一、汤剂, 二、中药合剂与口服液二、中药合剂与口服液, 三、糖浆剂三、糖浆剂, 四、煎膏剂四、煎膏剂, 五、五、药酒与酊剂药酒与酊剂, 六、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六、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七、浸出制剂的质量控七、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制5第一章第一章 粉碎、粉碎、 筛析、筛析、 混合混合6第一节第一节 粉碎粉碎(P51)7n一、粉碎的目的一、粉碎的目的n粉碎粉碎是指是指借助机械力或其他方法借助机械力或其他方法将大块固体将大块固体物质碎成规定细度的操作过程。物质碎成规定细度的操作过程。n1、增加药物的表面积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

6、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n2、便于调剂和服用便于调剂和服用n3、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和溶出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和溶出n4、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8n二、粉碎的基本原理二、粉碎的基本原理n粉碎的过程就是将粉碎的过程就是将机械能转变成表面能机械能转变成表面能的过的过程。程。9n三、粉碎的方法三、粉碎的方法n(一)(一)干法粉碎干法粉碎:含水量:含水量1m mm)、亚微米级、亚微米级(0.11m mm)及纳米级及纳米级(1-100nm)。n超细粉碎的关键是方法和设备,以及粉碎后的超细粉碎的关键是方法和设备,以及粉碎后的粉体分级

7、,即不仅要求粉体极细,且粒径分布粉体分级,即不仅要求粉体极细,且粒径分布要窄。要窄。n药物超细粉碎后可增加其利用效率,提高疗效,药物超细粉碎后可增加其利用效率,提高疗效,同时也为剂型改变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剂型改变创造了条件。13n四、粉碎设备四、粉碎设备n1、柴田式粉碎、柴田式粉碎机:膛瓦与打板机:膛瓦与打板起粉碎作用,药起粉碎作用,药粉用风扇吹出,粉用风扇吹出,适用于黏性、油适用于黏性、油润、纤维性及坚润、纤维性及坚硬类药物。硬类药物。14n2、万能磨、万能磨粉机:在钢粉机:在钢齿间起到劈齿间起到劈裂、撕裂、裂、撕裂、研磨作用,研磨作用,产热较大,产热较大,不适用于挥不适用于挥发性或具黏发

8、性或具黏性药物性药物15n3、球磨机:、球磨机:n一般采用临界转速的一般采用临界转速的75%, 至至n适用于结晶性、树胶、树脂、刺激性、吸湿性、适用于结晶性、树胶、树脂、刺激性、吸湿性、挥发性、贵重药物的粉碎。挥发性、贵重药物的粉碎。Dn3 .42临Dn32Dn2 .371617n4、流能磨:利用高速、流能磨:利用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的颗弹性流体使药物的颗粒之间、颗粒与室壁粒之间、颗粒与室壁之间产生强烈的粉碎之间产生强烈的粉碎作用。(压力作用。(压力170.6207.3kPa)粉)粉5m mmn由于气流膨胀的冷却由于气流膨胀的冷却效应,适用于热敏性效应,适用于热敏性抗生素、酶、低熔点抗生素、酶、

9、低熔点等药物。等药物。18n5、振动磨:利用研磨介质,在振动筒体内作、振动磨:利用研磨介质,在振动筒体内作高频振动产生冲击、摩擦、剪切等作用,将物高频振动产生冲击、摩擦、剪切等作用,将物料磨细。料磨细。19WFM系列超微粉碎振动磨20n五、粉碎规则五、粉碎规则n1、粉碎后应保持药物的、粉碎后应保持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不变组成和药理作用不变。n2、根据应用目的和药物剂型控制、根据应用目的和药物剂型控制适当的粉碎适当的粉碎程度程度。n3、粉碎过程应、粉碎过程应及时过筛及时过筛,以免部分药物过度,以免部分药物过度粉碎。粉碎。n4、必须、必须全部粉碎全部粉碎应用,较难粉碎部分不应随应用,较难粉碎部分不

10、应随意丢弃。意丢弃。21第二节第二节 筛析筛析22n一、筛析的目的一、筛析的目的n1、粉末分等、粉末分等n2、混合、混合n筛:过筛筛:过筛粉碎后的药粉通过网孔性工具,使粗粉与细粉粉碎后的药粉通过网孔性工具,使粗粉与细粉分离分离n析:离析析:离析粉碎后的药粉借助空气或液体流动或旋转的力,粉碎后的药粉借助空气或液体流动或旋转的力,使粗粉与细粉分离使粗粉与细粉分离23二、药筛的种类与规格二、药筛的种类与规格标准筛:标准筛: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所用的药版一部所用的药筛,选用国家标准的筛,选用国家标准的R40/3系列,共系列,共9种筛号。种筛号。工业筛:习惯以目数来表示筛号及粉末的粗工业筛:习

11、惯以目数来表示筛号及粉末的粗细,以每英寸(细,以每英寸(2.54cm)长度有多少孔来表)长度有多少孔来表示。示。24中国药典中国药典筛号、工业筛目、筛孔内径对照表筛号、工业筛目、筛孔内径对照表筛号筛号 筛目筛目(孔孔/2.54cm) 筛孔内径(筛孔内径(mm)一号筛一号筛 10 2.000.070二号筛二号筛 20 0.8500.029三号筛三号筛 50 0.3550.013四号筛四号筛 65 0.2500.0099五号筛五号筛 80 0.1800.0076六号筛六号筛 100 0.1500.0066七号筛七号筛 120 0.1250.0058八号筛八号筛 150 0.0900.0046九号筛

12、九号筛 200 0.0750.004125三、粉末的分等三、粉末的分等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了版规定了6种粉末规格种粉末规格(1)最粗粉最粗粉 全过一号筛,有过三号筛全过一号筛,有过三号筛20%。 (2)粗粉粗粉 全过二号筛,有过四号筛全过二号筛,有过四号筛 40%。(3)中粉中粉 全过四号筛,有过五号筛全过四号筛,有过五号筛60%。(4)细粉细粉 全过五号筛,有过六号筛全过五号筛,有过六号筛95%。(5)最细粉最细粉 全过六号筛,有过七号筛全过六号筛,有过七号筛 95%。(6)极细粉极细粉 全过八号筛,有过九号筛全过八号筛,有过九号筛95%。26n四、过筛与离析的器械四、过筛与离析的

13、器械n(一)过筛器械(一)过筛器械n1. 手摇筛手摇筛n2. 振荡筛振荡筛27n过筛时正确的操作过筛时正确的操作n(1)振动振动:振动时粉末在筛网上作滑动、滚:振动时粉末在筛网上作滑动、滚动及跳动等运动,跳动比滑动惚通过筛孔。动及跳动等运动,跳动比滑动惚通过筛孔。n(2)粉末应干燥粉末应干燥:易吸潮的药粉应及时过筛:易吸潮的药粉应及时过筛或在干燥环境中过筛;含油脂多的药粉应用或在干燥环境中过筛;含油脂多的药粉应用串油法使易于过筛;含油少时也可冷却再过串油法使易于过筛;含油少时也可冷却再过筛,以减少黏着。筛,以减少黏着。n(3)粉层厚度粉层厚度:粉层不宜过厚,让粉末有较:粉层不宜过厚,让粉末有较

14、大的移动范围。大的移动范围。28n(二)离析器械与应用(二)离析器械与应用n1、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n利用离心力分离气体中的细粉。利用离心力分离气体中的细粉。29n2、袋滤器、袋滤器n进一步分离气体与细粉进一步分离气体与细粉30第三节第三节 混合混合31n一、混合的含义与目的一、混合的含义与目的n含义:将两种以上固体粉末相互均匀分散。含义:将两种以上固体粉末相互均匀分散。n目的:使多组分物质含量均匀一致,是保证制目的:使多组分物质含量均匀一致,是保证制剂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剂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32n二、混合的原则二、混合的原则n1、组分比例、组分比例:药物比例相差悬殊时,不易:药

15、物比例相差悬殊时,不易混合均匀。需采用混合均匀。需采用“等量递增法等量递增法”混合。混合。n取量小组分与等量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取量小组分与等量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合器中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量增加至加完全部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量增加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混匀,过筛。的组分为止,混匀,过筛。n2、组分密度、组分密度:药物密度相差悬殊时,难混:药物密度相差悬殊时,难混匀。先小后大。匀。先小后大。n3、组分色泽、组分色泽:先深后浅。:先深后浅。33三、影响混合的因素三、影响混合的因素n1、物料、物料粉体的性质粉体的性质:粒度分布、形状

16、、密度、:粒度分布、形状、密度、流动性、粘附性等。流动性、粘附性等。n2、设备类型设备类型:混合器的形状等。:混合器的形状等。n3、操作条件操作条件:装料方式、混合比、时间、转:装料方式、混合比、时间、转速等。速等。34n要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以下因素必须充分考要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以下因素必须充分考虑:虑:n(1)各组分的混合比例;相当各组分的混合比例;相当n(2)各组分的密度与粒度;相近各组分的密度与粒度;相近 n(3)各组分的黏附性与带电性;各组分的黏附性与带电性;n(4)含液体或易吸湿成分的混合;含液体或易吸湿成分的混合;n(5)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形成低共熔混合物。35n四、混合方法四

17、、混合方法n1、搅拌混合搅拌混合:少量药物,可反复搅拌混合:少量药物,可反复搅拌混合均匀。均匀。n2、研磨混合研磨混合:通过研磨混合,不适用于吸:通过研磨混合,不适用于吸潮、爆炸性成分的混合。潮、爆炸性成分的混合。n3、过筛混合过筛混合:对密度相差悬殊的组分过筛:对密度相差悬殊的组分过筛后须加以搅拌才能混合均匀。后须加以搅拌才能混合均匀。36n五、混合机械五、混合机械n1、槽形混合机、槽形混合机37n2、混合筒、混合筒3839n3、双螺旋锥形混合机、双螺旋锥形混合机40第二章第二章 中药的浸提、中药的浸提、 分离与精制分离与精制 (P82)41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42n一、药材成分一、药材成

18、分n1、有效成分有效成分:起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起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挥发油、苷。挥发油、苷。n2、辅助成分辅助成分:n无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无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大黄中鞣质。物质。大黄中鞣质。n或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或增强制剂稳定性的物或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或增强制剂稳定性的物质。葛根中的淀粉。质。葛根中的淀粉。43n3、无效成分无效成分:无生物活性,不起药效的物质。无生物活性,不起药效的物质。蛋白质、鞣质、脂肪、淀粉、果胶、树脂。蛋白质、鞣质、脂肪、淀粉、果胶、树脂。n4、组织物质组织物质:构成药材细胞或其他的不溶性构成药材细胞或其他的不

19、溶性物质。物质。纤维素、石细胞。纤维素、石细胞。44n二、浸提、精制、分离的目的二、浸提、精制、分离的目的n1、尽量浸提出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最低限、尽量浸提出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最低限度地浸出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度地浸出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n2、减少服用量、减少服用量n3、增加制剂的稳定性、增加制剂的稳定性n4、提高疗效、提高疗效45第二节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中药的浸提46n浸提浸提:采用适当的:采用适当的溶剂溶剂和和方法方法使药材中所含使药材中所含的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或或有效部位有效部位浸出的操作。浸出的操作。n以扩散原理为以扩散原理为基础基础n浸出的浸出的关键关键在于保持最大浓度梯度在于保

20、持最大浓度梯度n一般可分为一般可分为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47n一、中药浸提的过程一、中药浸提的过程n(一)浸润与渗透(一)浸润与渗透阶段:阶段:n药材与溶剂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溶剂分子间的内聚药材与溶剂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溶剂分子间的内聚力力药材易被润湿药材易被润湿n帮助溶剂帮助溶剂润湿润湿药材的方法是药材的方法是n1 1、含脂量高的药材用石油醚含脂量高的药材用石油醚脱脂脱脂或或加入表面活性剂加入表面活性剂。n2 2、药材表面不平整药材表面不平整吸附空气吸附空气表面形成气膜表面形成气膜不易润湿不易润湿 强力强力搅拌搅拌。n

21、3 3、加入适量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溶剂润湿药材。有助于溶剂润湿药材。n4 4、加压加压提取溶剂可较快地渗入药材内部。提取溶剂可较快地渗入药材内部。n5 5、超声波、微波等超声波、微波等新技术新技术,可加速渗透。,可加速渗透。48n(二)(二)解吸与溶解解吸与溶解阶段阶段n解吸解吸:解除成分之间、成分与细胞壁之间的相互吸附:解除成分之间、成分与细胞壁之间的相互吸附作用。作用。n溶解溶解:有效成分以分子、离子或胶体粒子等形式或状有效成分以分子、离子或胶体粒子等形式或状态分散于溶剂中,遵循态分散于溶剂中,遵循“相似相溶相似相溶”的规律。的规律。n具解吸能力的溶剂:水,乙醇。具解吸能力

22、的溶剂:水,乙醇。n解吸与溶解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解吸与溶解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 ,其其快慢快慢主要主要取决于取决于溶剂对有效成分的亲和力溶剂对有效成分的亲和力的大小。的大小。n加热或于溶剂中加入酸、碱、甘油及表面活性剂,由加热或于溶剂中加入酸、碱、甘油及表面活性剂,由于可于可加速分子的运动,或可增加某些有效成分的溶解加速分子的运动,或可增加某些有效成分的溶解性,性,有助于有效成分的解吸和溶解。有助于有效成分的解吸和溶解。49n(三)浸出成分(三)浸出成分扩散扩散阶段阶段n当浸出溶剂溶解大量的药物成分后,细胞内液当浸出溶剂溶解大量的药物成分后,细胞内液体浓度显著增高,使细胞内外出现体浓度显著

23、增高,使细胞内外出现浓度差和渗浓度差和渗透压差透压差。细胞外侧的纯溶剂或稀溶液向细胞内。细胞外侧的纯溶剂或稀溶液向细胞内渗透,细胞内高浓度的液体可不断地向周围低渗透,细胞内高浓度的液体可不断地向周围低浓度方向扩散,至内外浓度相等渗透压平衡时,浓度方向扩散,至内外浓度相等渗透压平衡时,扩散终止。扩散终止。n浓度差是渗透或扩散的推动力浓度差是渗透或扩散的推动力。50n细胞内高浓度的液体向细胞外扩散细胞内高浓度的液体向细胞外扩散n符合符合FicksFicks公式公式 dtdt为扩散时间为扩散时间 dsds为为dtdt时间内物质扩散量时间内物质扩散量 F F为扩散面(为扩散面(代表药材的粉碎度)代表药

24、材的粉碎度) dc/dxdc/dx为浓度梯度为浓度梯度 D D为扩散系数为扩散系数 (随药材变化;与溶剂性质有关)随药材变化;与溶剂性质有关) - -表示扩散趋向平衡时浓度降低表示扩散趋向平衡时浓度降低dtdxdcDFds61NRTD51n药材的粒度(即药材的粒度(即F F值)、浸出时间只能依据实值)、浸出时间只能依据实际情况适当掌握。际情况适当掌握。nD D值随药材而变化。值随药材而变化。n生产中最重要的是生产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n用浸出溶剂或稀浸出液随时转换药材周围的用浸出溶剂或稀浸出液随时转换药材周围的浓浸出液,创造最大的浓度梯度是浸出方法浓浸出液,创造最大

25、的浓度梯度是浸出方法和浸出设备设计的关键。和浸出设备设计的关键。52n二、影响浸提的因素二、影响浸提的因素n1、药材、药材粒度粒度n影响渗透与扩散阶段影响渗透与扩散阶段二个阶段。二个阶段。n药材应具有适宜的粒度。药材应具有适宜的粒度。粒度小时,在渗透阶粒度小时,在渗透阶段溶剂易于渗入药材颗粒内部;在扩散阶段,扩段溶剂易于渗入药材颗粒内部;在扩散阶段,扩散面大、扩散距离短,有利于药物成分的扩散。散面大、扩散距离短,有利于药物成分的扩散。53n 过细过细渗透效果增强,吸附作用增强渗透效果增强,吸附作用增强扩散速度降低扩散速度降低n 过细过细药材组织中大量细胞破裂药材组织中大量细胞破裂高分高分子物质

26、溶出,黏度增加,子物质溶出,黏度增加,D降低降低n 过细过细渗漉法中不适用,造成渗漉困难渗漉法中不适用,造成渗漉困难 54n2、药材、药材成分成分n小分子的成分由于小分子的成分由于分子半径分子半径小,而有较大的小,而有较大的扩散系数,比大分子成分易于浸出。扩散系数,比大分子成分易于浸出。n浸出速度还与成分的浸出速度还与成分的溶解性溶解性有关。有关。n易于浸出的成分主要在最初部分浸出液内。易于浸出的成分主要在最初部分浸出液内。61NRTD55n3、浸提、浸提温度温度n温度温度升高升高,分子运动加剧,组织软化、膨胀,分子运动加剧,组织软化、膨胀,加速溶剂对药材的渗透及对成分的解吸、溶加速溶剂对药材

27、的渗透及对成分的解吸、溶解,同时解,同时促进促进成分的成分的扩散扩散。n应注意对应注意对热热不稳定成分、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不稳定成分、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情况。56n4、浸提、浸提时间时间n浸出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浸出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达到平达到平衡后,时间即不起作用衡后,时间即不起作用。q过短过短n浸出不完全浸出不完全q过长过长n杂质浸出增加,杂质浸出增加,不稳定成分的不稳定成分的降解降解,微生,微生物繁殖而变质。物繁殖而变质。57n5、浓度、浓度梯度梯度nFicks公式中的公式中的dc/dx,指的是组织内的溶液,指的是组织内的溶液与外部溶液的浓度差。与外部溶液的浓度差

28、。n是扩散的主要动力是扩散的主要动力。n保持较大浓度梯度的保持较大浓度梯度的措施措施n1)搅拌搅拌或或强制循环强制循环n2)更换新溶剂更换新溶剂或或采用流动溶剂采用流动溶剂58n6、浸提、浸提溶剂溶剂n根据被浸出物质的理化性质选择,根据被浸出物质的理化性质选择,符合符合“相似相溶相似相溶”规律。规律。n对酸、碱类成分还可适当对酸、碱类成分还可适当调节调节溶剂的溶剂的pH值。值。59n7、浸提、浸提压力压力n提高浸提压力可提高浸提压力可加速加速溶剂对药材的溶剂对药材的浸润与渗浸润与渗透过程,提前进入扩散阶段透过程,提前进入扩散阶段。60n8、新技术新技术的应用的应用n超声波、流化浸出、电磁场浸出

29、、电磁振动超声波、流化浸出、电磁场浸出、电磁振动浸出、脉冲浸出等浸出、脉冲浸出等n加快浸提过程,缩短浸提时间加快浸提过程,缩短浸提时间。61n三、常用浸出溶剂三、常用浸出溶剂n浸提浸提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1)最大限度地浸出有效成分,最低限度地浸)最大限度地浸出有效成分,最低限度地浸出无效成分或有害物质出无效成分或有害物质2)不影响活性成分)不影响活性成分3)安全无毒)安全无毒4)价廉易得)价廉易得62n1、水水n浸出成分浸出成分n生物碱盐类、苷、苦味质、有机酸盐、鞣质、生物碱盐类、苷、苦味质、有机酸盐、鞣质、蛋白质、糖、树胶、色素、多糖类、酶、少蛋白质、糖、树胶、色素、多糖类、酶、少量挥发油

30、量挥发油n特点特点n溶解范围广,选择性差,易浸出大量无效成溶解范围广,选择性差,易浸出大量无效成分造成制剂困难,引起有效成分水解或发生分造成制剂困难,引起有效成分水解或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63n2、乙醇乙醇n半极性溶剂,既能溶解一些水溶性成分,又能半极性溶剂,既能溶解一些水溶性成分,又能溶解一些脂溶性成分溶解一些脂溶性成分n90% 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 50%70% 生物碱、苷类等生物碱、苷类等 50% 苦味质、蒽醌苷类等苦味质、蒽醌苷类等 40% 可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水解可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水解 20% 具防腐作用具防腐作用 缺点:具药理作用,价昂

31、,易燃缺点:具药理作用,价昂,易燃64n3、其他、其他n有机溶剂有机溶剂n一般一般易燃、易爆易燃、易爆或或有毒性有毒性,应用较少,用于,应用较少,用于纯化精制。纯化精制。65n四、浸提辅助剂四、浸提辅助剂n作用作用:提高浸提效能,增加成分的溶解度,增:提高浸提效能,增加成分的溶解度,增加制剂的稳定性,去除或减少某些杂质加制剂的稳定性,去除或减少某些杂质n1、酸、酸:硫酸、盐酸、醋酸、酒石酸、枸橼酸等:硫酸、盐酸、醋酸、酒石酸、枸橼酸等q利于生物碱水溶,使有机酸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利于生物碱水溶,使有机酸游离便于有机溶剂浸提,提高部分生物碱稳定性,除去酸不溶性杂质提高部分生物碱稳定性,除去酸不

32、溶性杂质n2、碱、碱:氨水、碳酸钙、氢氧化钙、碳酸氢钠等:氨水、碳酸钙、氢氧化钙、碳酸氢钠等q增加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甘草、远志增加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甘草、远志- -氨水氨水 n3、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促进药材表面的润湿降低界面张力,促进药材表面的润湿66n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n1、煎煮法煎煮法n符合中医传统用药习惯。符合中医传统用药习惯。n适用于对湿、热稳定的成分的浸出。适用于对湿、热稳定的成分的浸出。n杂质较多,用于粗提。杂质较多,用于粗提。n浸泡浸泡煮沸煮沸过滤过滤67多能提取罐多能提取罐68n2、浸渍法浸渍法n用定量溶剂

33、,在一定温度下,将药材浸泡一用定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将药材浸泡一定时间,以提取药材成分。定时间,以提取药材成分。n冷浸渍法冷浸渍法:室温,:室温,3-5日或规定时间。日或规定时间。n热浸渍法热浸渍法:40-60 。n重浸渍法重浸渍法:将溶剂分:将溶剂分2-3次浸渍药材,以减少次浸渍药材,以减少药渣吸附。药渣吸附。69n浸渍法浸渍法适用范围适用范围:n黏性药材、无组织结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黏性药材、无组织结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n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剂。n浸渍完成后要压榨残

34、渣,并静置过滤除杂。浸渍完成后要压榨残渣,并静置过滤除杂。 70n浸渍法溶剂用量大,且呈静止状态,浸渍法溶剂用量大,且呈静止状态,溶剂的溶剂的利用率低,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利用率低,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n用重浸渍法、加强搅拌、促进溶剂循环,只用重浸渍法、加强搅拌、促进溶剂循环,只能提高浸出效果,不能直接制得高浓度的制能提高浸出效果,不能直接制得高浓度的制剂。剂。n浸渍法所用时间较长,不宜用水做溶剂,常浸渍法所用时间较长,不宜用水做溶剂,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所以应密闭,防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所以应密闭,防止溶剂挥发。止溶剂挥发。71n常用设备常用设备n主要设备为浸渍器和压榨器主要设备为浸

35、渍器和压榨器n(1)浸渍器:下部有出液口,为防止药材残)浸渍器:下部有出液口,为防止药材残渣堵塞出口,应设有多孔的假底,假底上铺滤渣堵塞出口,应设有多孔的假底,假底上铺滤布,供放置药材和起滤过作用。上部应有盖,布,供放置药材和起滤过作用。上部应有盖,防止浸提溶剂挥发损失及异物落入污染。可装防止浸提溶剂挥发损失及异物落入污染。可装搅拌装置或循环装置,以增大浓度差,提高浸搅拌装置或循环装置,以增大浓度差,提高浸出效率。热浸时,还需加热装置。出效率。热浸时,还需加热装置。n(2)压榨器:将药渣中吸附的药液压榨出来,)压榨器:将药渣中吸附的药液压榨出来,以减少损失。有螺旋压榨机或水压机。以减少损失。有

36、螺旋压榨机或水压机。72n3、渗漉法渗漉法n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从渗漉器的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地从其下部流出,从而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地从其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方法。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方法。n药材粉碎药材粉碎 药材润湿药材润湿 装筒装筒 排气排气 浸渍浸渍 收集收集n渗漉法与强制循环浸渍法的区别渗漉法与强制循环浸渍法的区别在于渗漉法用在于渗漉法用的是纯溶剂,而强制循环浸渍法只是操作开始的是纯溶剂,而强制循环浸渍法只是操作开始时使用纯溶剂,而后来的操作是用浸出液进行时使用纯溶剂,而后来的操作是用浸出液进行循环。循环。73n1)单渗

37、漉法单渗漉法n粉碎药材:药材的粒度应粉碎药材:药材的粒度应适宜适宜,过细过细易堵易堵塞,吸附性增强,浸出效果差;塞,吸附性增强,浸出效果差;过粗过粗不易压不易压紧,粉柱增高,减少粉粒与溶剂的接触面,紧,粉柱增高,减少粉粒与溶剂的接触面,不仅浸出效果差,而且溶剂耗量大。一般药不仅浸出效果差,而且溶剂耗量大。一般药材以用材以用中国药典中国药典中粉或粗粉为宜中粉或粗粉为宜。 74n润湿润湿药材:药粉在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药材:药粉在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使其剂润湿,使其充分膨胀充分膨胀。一般加药粉一倍量的。一般加药粉一倍量的溶剂拌匀后,密闭放置溶剂拌匀后,密闭放置15分钟至分钟至6小时,以

38、药小时,以药粉充分地均匀润湿和膨胀。粉充分地均匀润湿和膨胀。 75n药材药材装筒装筒:n膨胀性大膨胀性大的药粉宜选用的药粉宜选用圆锥形圆锥形渗漉筒。渗漉筒。n膨胀性不太大膨胀性不太大的药粉可选的药粉可选圆柱形圆柱形渗漉筒。渗漉筒。n一般药粉装量为其容积的一般药粉装量为其容积的2/32/3;n适量脱脂棉轻垫于渗漉筒底部;适量脱脂棉轻垫于渗漉筒底部;n已润湿膨胀的药粉分次装入,每次投入后,均已润湿膨胀的药粉分次装入,每次投入后,均要压平,松紧适宜;要压平,松紧适宜;n装完后,用纱布或滤纸将上部覆盖,加稍重物装完后,用纱布或滤纸将上部覆盖,加稍重物体压住,以防止添加溶剂时药粉体压住,以防止添加溶剂时

39、药粉冲冲起。起。7677n排除气泡排除气泡:n先先打开渗漉液出口,打开渗漉液出口,再再添加溶剂,以利于排除添加溶剂,以利于排除气泡,防止溶剂冲动粉柱,影响渗漉效果。气泡,防止溶剂冲动粉柱,影响渗漉效果。n加入的溶剂必须始终保持加入的溶剂必须始终保持浸没浸没药粉表面。药粉表面。n排除筒内剩余空气,待漉液自出口处流出时,排除筒内剩余空气,待漉液自出口处流出时,关闭活塞。关闭活塞。78n浸渍浸渍药材:药材:n排除气泡后继续添加溶剂至浸没药粉表面数排除气泡后继续添加溶剂至浸没药粉表面数厘米,加盖放置厘米,加盖放置2448小时,小时,使溶剂充分渗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透扩散。n可以提高初漉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

40、。可以提高初漉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79n收集收集渗漉液:渗漉液:n1000g药材的药材的漉速漉速,每分钟在,每分钟在13ml。n保持液面一定高度,高过药材表面。保持液面一定高度,高过药材表面。n溶剂用量一般为药材量的溶剂用量一般为药材量的4 48 8倍倍。n制备制备流浸膏流浸膏:8585初漉液初漉液浓缩后的浓缩后的续漉液续漉液。n制备浓度较低的制备浓度较低的酊剂酊剂:3/43/4渗漉液渗漉液压榨液压榨液。 80n2) 重渗漉法重渗漉法81n3) 加压渗漉法加压渗漉法n4) 逆流渗漉法逆流渗漉法82n应用特点应用特点n渗漉法属渗漉法属动态浸出动态浸出,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

41、分浸出完全。浸出完全。n适用范围适用范围n适用于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有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的提取。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的提取。n不适用于不适用于新鲜药材、易膨胀、无组织结构药材。新鲜药材、易膨胀、无组织结构药材。n需时较长,不宜用水作溶剂,通常用不同浓度需时较长,不宜用水作溶剂,通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需防止挥发。的乙醇,需防止挥发。8384n4、 回流法回流法n 用乙醇等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被用乙醇等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被加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重复流加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重复流回浸出器中浸提药材,这样周而复始,直至

42、回浸出器中浸提药材,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全的方法。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全的方法。85n1) 回流热浸法回流热浸法:n通常需更换新溶剂通常需更换新溶剂23次,溶剂用量较多。次,溶剂用量较多。n2) 回流冷浸法回流冷浸法:n回流冷浸法溶剂既可循环使用,又能不断更回流冷浸法溶剂既可循环使用,又能不断更新,故溶剂用量较回流热浸法少,也较渗漉新,故溶剂用量较回流热浸法少,也较渗漉法的溶剂用量少,且浸提更完全。法的溶剂用量少,且浸提更完全。n回流法由于回流法由于连续加热连续加热,浸提液受热时间较长,浸提液受热时间较长,故故不适用于受热易被破坏的药材成分的浸提。不适用于受热易被破坏的药材成分的

43、浸提。8687n5、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n原理:原理:道尔顿定律道尔顿定律,相互不溶也不起化学作用,相互不溶也不起化学作用的液体混合物的蒸气总压,等于该温度下各组的液体混合物的蒸气总压,等于该温度下各组分饱和蒸气压分饱和蒸气压(即分压即分压)之和。之和。 n组分的分压和分子量的乘积愈大,则此组分被组分的分压和分子量的乘积愈大,则此组分被蒸馏出来的愈多。挥发油的分子比水分子要大蒸馏出来的愈多。挥发油的分子比水分子要大不少,因此,挥发油可在低于其沸点的温度沸不少,因此,挥发油可在低于其沸点的温度沸腾蒸出。腾蒸出。88n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

44、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又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坏,与水不发生反应,又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如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如挥发油挥发油的提取。的提取。n共水蒸馏法共水蒸馏法(即直接加热法即直接加热法)、通水蒸气蒸馏法通水蒸气蒸馏法及及水上蒸馏法水上蒸馏法。89n6、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提取法n通常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通常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简称SCFE)。n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是指处于临界温度是指处于临界温度(Tc)与临界压力与临界压力(Pc)以上的流体。其以上的流体。其密度密度接近于液体,而接近于液体,而黏黏度度又

45、接近于气体,扩散系数比普通液体大又接近于气体,扩散系数比普通液体大100倍,药材中许多成分能被溶解,并倍,药材中许多成分能被溶解,并随着压力随着压力增大,溶解度也增加增大,溶解度也增加。n适合于提取适合于提取亲脂性、分子量小亲脂性、分子量小的物质,对的物质,对分分子量大、极性大的化合物提取需加改性剂及子量大、极性大的化合物提取需加改性剂及增加压力。增加压力。9091第三节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精制第三节中药提取液的分离与精制92n一、分离一、分离n用适当的方法将固用适当的方法将固-液非均相体系分开的过程液非均相体系分开的过程称为固称为固-液分离。液分离。n1、沉降沉降分离分离n静置冷藏,固体物靠自

46、身重量自然下沉,使静置冷藏,固体物靠自身重量自然下沉,使固体与液体分离。固体与液体分离。93n2、离心离心分离分离n借助于离心机高速旋转产生的借助于离心机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离心力,使料液,使料液中的固体与液体,或者两种密度不同的不相混中的固体与液体,或者两种密度不同的不相混溶的液体,产生大小不同的离心力,从而达到溶的液体,产生大小不同的离心力,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分离的目的。n常速离心机:常速离心机:a50000,主要用于微生物学、抗,主要用于微生物学、抗生素发酵液、动物生化制品等的固生素发酵液、动物生化制品等的固-液两相的分离。液两相的分离。 94959697n3、滤过滤过分离分离n是将固

47、是将固-液混悬液通过多孔的介质,使固体粒液混悬液通过多孔的介质,使固体粒子被介质截留,液体经介质孔道流出,而实子被介质截留,液体经介质孔道流出,而实现固现固-液分离的方法。液分离的方法。98n1)滤过滤过机制机制n过筛作用:过筛作用:料液中大于滤器孔隙的微粒全部料液中大于滤器孔隙的微粒全部被被截留截留在滤过介质的表面,如薄膜滤过。在滤过介质的表面,如薄膜滤过。n深层滤过:深层滤过:微粒截留在滤器的深层,微粒截留在滤器的深层,吸附、吸附、架桥架桥作用。作用。99n2)影响滤速的因素影响滤速的因素n 压力差压力差n 面积面积n 滤材和滤饼毛细管半径滤材和滤饼毛细管半径:加助滤剂:加助滤剂n 毛细管

48、长度毛细管长度:减少滤层厚度:减少滤层厚度n 料液黏度料液黏度:加温:加温100n3) 滤过滤过方法方法与设备与设备n常压常压滤过滤过n减压减压滤过滤过n加压加压滤过:压滤器、板框压滤机。滤过:压滤器、板框压滤机。n薄膜薄膜滤过:其滤过:其动力动力为浓度差、压力差、分压差为浓度差、压力差、分压差和电位差。和电位差。 101nA、微滤、微滤n孔径高度均匀,孔隙率高(孔径高度均匀,孔隙率高(70%),吸附少,),吸附少,无介质脱落,可高压灭菌。无介质脱落,可高压灭菌。n滤除细菌及微粒。滤除细菌及微粒。102nB、超滤、超滤n分子量截留值为指标。分子量截留值为指标。n易出现浓度极化现象易出现浓度极化

49、现象n蛋白质、多糖等可形成凝胶层蛋白质、多糖等可形成凝胶层n可采用强化搅拌、提高流速、薄层层流等措施可采用强化搅拌、提高流速、薄层层流等措施降低凝胶层厚度,维持较高通量。降低凝胶层厚度,维持较高通量。103104105106n二、精制二、精制n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除去中药提取液中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除去中药提取液中杂质的操作。杂质的操作。n1、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n先以先以水水为溶剂为溶剂提取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再用不药材中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同浓度的乙醇沉淀乙醇沉淀去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去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107n工艺依据工艺依据n通过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交替处理通过水和不同浓度

50、的乙醇交替处理n可保留可保留生物碱盐类、苷类、氨基酸、有机酸等生物碱盐类、苷类、氨基酸、有机酸等有效成分。有效成分。n去除去除蛋白质、糊化淀粉、黏液质、油脂、脂溶蛋白质、糊化淀粉、黏液质、油脂、脂溶性色素、树脂、树胶、部分糖类等杂质。性色素、树脂、树胶、部分糖类等杂质。n含醇量达到含醇量达到5060时,可去除淀粉等杂质。时,可去除淀粉等杂质。n当含醇量达当含醇量达75以上以上,除鞣质、水溶性色素等,除鞣质、水溶性色素等少数无效成分外,其余大部分杂质均可沉淀而少数无效成分外,其余大部分杂质均可沉淀而去除。去除。 108w醇沉浓度要醇沉浓度要先低后高先低后高,有利于除杂质,减少,有利于除杂质,减少

51、杂质对有效成分的包裹,防止其一起沉出。杂质对有效成分的包裹,防止其一起沉出。w乙醇加入方法:要乙醇加入方法:要边加边搅拌边加边搅拌。w加醇量加醇量公式公式:X=CX=C2 2V/(CV/(C1 1-C-C2 2) ) wX X为加入浓乙醇的体积,为加入浓乙醇的体积,V V为药液的体积,为药液的体积,C C1 1浓浓乙醇的含醇量,乙醇的含醇量,C C2 2为所需达到的含醇量。为所需达到的含醇量。109n操作要点举例:操作要点举例: 取丹参饮片取丹参饮片200g200gna a煎煮煎煮2 2次:次:810倍水,浸泡倍水,浸泡30min,煎煮,煎煮1h,纱布过滤纱布过滤滤液滤液1。药渣加。药渣加68

52、倍水,煎煮倍水,煎煮1h,纱布过滤纱布过滤滤液滤液2。nb 浓缩浓缩:滤液:滤液1 滤液滤液2浓缩至浓缩至100mLnc 一次醇沉一次醇沉:加醇至含醇量:加醇至含醇量70,静置冷藏,静置冷藏2天,过滤除杂质,滤液减压浓缩至天,过滤除杂质,滤液减压浓缩至40mL(1:5)。)。nd 二次醇沉二次醇沉:加醇至含醇量:加醇至含醇量85,静置冷藏,静置冷藏2天,过滤除杂质,减压浓缩至天,过滤除杂质,减压浓缩至20mL(1:10)。)。110n2、醇提水沉淀法醇提水沉淀法n先用适宜浓度的乙醇提取药材成分,再用水除先用适宜浓度的乙醇提取药材成分,再用水除去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去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n用用醇

53、提醇提可避免药材中大量淀粉、蛋白质、黏液可避免药材中大量淀粉、蛋白质、黏液质等高分子杂质的浸出。质等高分子杂质的浸出。n水处理水处理可将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沉淀除去。可将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沉淀除去。n适用适用于有效成分为醇溶性或在醇水中均有较好于有效成分为醇溶性或在醇水中均有较好溶解性的药材。溶解性的药材。111n3、盐析法盐析法n在含某些高分子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无机在含某些高分子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无机盐,使其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其他成分盐,使其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其他成分分离的方法。分离的方法。n主要主要适用于适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分离纯化。112n4、酸碱法

54、酸碱法n在溶液中在溶液中加入适量酸或碱加入适量酸或碱,调节,调节pH值至一定值至一定范围,使单体成分溶解或析出,以达到分离范围,使单体成分溶解或析出,以达到分离的目的的方法。的目的的方法。n生物碱加酸生物碱加酸n黄酮加碱黄酮加碱113n5、其他其他n1)大孔树脂:)大孔树脂:D101、PHD等等n2)透析:)透析: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透膜,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性质,借以达到分透膜,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性质,借以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离的一种方法。114n3)澄清剂:)澄清剂:n壳聚糖壳聚糖 带正电荷的高分子物质与中药浸出液中蛋带正电荷的高分子物质与中药浸出液中

55、蛋白、果胶等发生分子间吸附架桥的电荷中和作用或白、果胶等发生分子间吸附架桥的电荷中和作用或与所含的带负电荷悬浮物之间产生相互静电作用,与所含的带负电荷悬浮物之间产生相互静电作用,使药液中悬浮物缠绕于壳聚糖线性分子结构中,颗使药液中悬浮物缠绕于壳聚糖线性分子结构中,颗粒变大沉降,被分离除去。粒变大沉降,被分离除去。n101果汁澄清剂果汁澄清剂 为变性淀粉,可除去中药提取液中为变性淀粉,可除去中药提取液中蛋白质、鞣质、色素及果胶等大分子以达到澄清目蛋白质、鞣质、色素及果胶等大分子以达到澄清目的。的。nZTC 1+1澄清剂澄清剂 由由A、B两组分组成,两组分组成,A组分加入组分加入后,在不同的可溶性

56、大分子间后,在不同的可溶性大分子间“架桥架桥”连接,使分连接,使分子迅速增大,子迅速增大,B组分在组分在A组分形成的复合物基础上再组分形成的复合物基础上再“架桥架桥”,使絮状物尽快形成。,使絮状物尽快形成。115第三章第三章 提取液的浓缩干燥提取液的浓缩干燥(P117)116第一节第一节 浓缩浓缩117n浓缩浓缩:是采用适当的方法,除去溶液中溶剂的:是采用适当的方法,除去溶液中溶剂的操作。操作。n蒸发蒸发是在沸腾状态下,经传热过程,将挥发性是在沸腾状态下,经传热过程,将挥发性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的一种工艺操作。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的一种工艺操作。n蒸发蒸发是药液浓缩的重要手段。是药液浓缩的重要手段

57、。n此外还可以采用反渗透法、超滤法、纳滤法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反渗透法、超滤法、纳滤法等使药液浓缩。使药液浓缩。118n一、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一、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n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公式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公式nU:蒸发器的生产强度:蒸发器的生产强度nW:蒸发量:蒸发量nA:蒸发器的传热面积:蒸发器的传热面积nK:蒸发器传热总系数:蒸发器传热总系数n tm:加热蒸汽的饱和温度与溶液沸点之差:加热蒸汽的饱和温度与溶液沸点之差nr:二次蒸汽的汽化潜能:二次蒸汽的汽化潜能 rtKAWUm119n(一)传热温度差(一)传热温度差( tm)的影响的影响n1、提高加热蒸汽的压力提高加热蒸汽的压力可以提高可以提高

58、tmn可能导致被浓缩物料的温度过高,引起热敏性可能导致被浓缩物料的温度过高,引起热敏性成分的破坏。成分的破坏。120n2、减压、减压降低冷凝器中二次蒸汽的压力降低冷凝器中二次蒸汽的压力,可降,可降低料液的沸点和提高低料液的沸点和提高 tm。n可因料液沸点降低而引起黏度增加,导致传可因料液沸点降低而引起黏度增加,导致传热系数降低。热系数降低。n蒸发过程中随着蒸发的进行,料液的浓度增蒸发过程中随着蒸发的进行,料液的浓度增加,沸点逐渐升高,会使加,沸点逐渐升高,会使 tm逐渐变小,蒸逐渐变小,蒸发速度变慢。发速度变慢。n在蒸发过程中还需要控制适宜的液层深度。在蒸发过程中还需要控制适宜的液层深度。12

59、1n(二)传热系数(二)传热系数(K)的影响)的影响na a0 0:管间蒸汽冷凝传热膜系数:管间蒸汽冷凝传热膜系数na ai :管内料液沸腾传热膜系数;:管内料液沸腾传热膜系数;不易结垢、不易结垢、不易结晶的料液蒸发时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易结晶的料液蒸发时的主要影响因素nRW:管壁热阻;:管壁热阻;很小可忽略很小可忽略nRS:管内垢层热阻;:管内垢层热阻;是影响的重要因素是影响的重要因素SWiRRKaa1110122n提高提高K K值是提高蒸发器值是提高蒸发器效率的效率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n易结垢、易结垢、易易结晶料液:结晶料液:强制强制搅拌、定期清除结搅拌、定期清除结垢垢。n不易结垢、不易结垢、

60、不易不易结晶料结晶料液:要液:要增大沸腾区中膜增大沸腾区中膜状流动段状流动段( a ai 最大),最大),缩短预热区和饱和蒸气缩短预热区和饱和蒸气区。区。123n二、浓缩方法与设备二、浓缩方法与设备n1、常压常压蒸发:料液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蒸发蒸发:料液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蒸发的方法,又称常压浓缩。的方法,又称常压浓缩。n适用于耐热、溶剂不易燃、无毒、无经济价适用于耐热、溶剂不易燃、无毒、无经济价值。值。124125126w2、减压减压蒸发:在密闭的容器内,抽真空降低蒸发:在密闭的容器内,抽真空降低内部压力,使料液的沸点降低而进行蒸发的方内部压力,使料液的沸点降低而进行蒸发的方法,又称减压浓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