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生活活动教案40篇这是幼儿园生活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生活活动漱漱口教案反思设计意图: 小小班幼儿在漱口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将水直接吐出来,或将水咽下去,不能正确掌握漱口的方法。而且由于年龄小,很多孩子在家还没有刷牙的习惯。那么漱口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在生活中更为实用和方便的清洁牙齿的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让孩子们从小有清洁牙齿的好习惯,从小知道保护牙齿。 活动目标: 1、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重点: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难点: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解决:通过请客吃黑饼干使牙齿变脏以
2、及小羊和大蚜虫角色的介入使幼儿产生漱口和清洁牙齿的强烈愿望。 活动准备: 黑饼干、盘子、手偶小羊、手偶大牙虫、镜子、杯子、水、脸盆、牙刷、牙膏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去小羊家作客。 二、懂得漱口的重要性 1.小羊请客吃黑饼干:饼干是黑的,牙齿会变黑吗? 2.照镜子:牙齿上怎么会有黑黑的?是什么? 如果不把黑饼干从牙齿上赶走,时间一长牙齿会不会生病? 3.小羊牙痛表演,出现大牙虫。 4.讨论:小羊好可怜,你喜欢大牙虫吗? 你的牙齿上也有黑饼干,时间一长也会长出大牙虫,想个办法赶走它? 三、学习漱口 2.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a.幼儿自由表现漱口,教师进行提炼。 b.教师演示:手拿小杯
3、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呸。 c.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d.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刷牙歌) 课后反思: 一、活动的价值: *漱口的重要性: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用。因此,设计今天的活动是有价值的,体现了健康教育活动回归生活的理念。 *今天孩子在活动之前表现出来的漱口能力: 1、没有漱口的习惯:很多孩子不自觉,吃好午饭就想去玩,在成人提醒下才马马虎虎进行; 2、不会漱口的正确方法:在漱口过程中,常常会没有经过口腔清洁的环节,直接将水吐出来;或将漱口水咽下去;因此有必要对小
4、班幼儿进行一次集体性的生活教育活动。 二、活动过程中的现场反思: 1、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来源:大.考.吧,老.师教案网!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目标二: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不能通过今天一个活动达成,而需要他们的老师,家长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与培养,作为保健老师,我也会经常性地关注幼儿的牙齿健康状况,通过检查等方式介入并指导。因此在后续活动中我还将进一步把生活课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链接,形成了教育合力,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孩子自觉的行动。 2、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5、: (1)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学目标一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2)通过游戏化教学形式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情景,化解了学习的难点。 像“吃芝麻糖、漱口”的环节,就源于孩子们经历过的、熟悉的事情,是在孩子自身生活体验上的一种学习和反思。 “用镜子观察自己和别的小朋友的牙齿”环节,是让幼儿进行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课件的引出”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由讨论解决,也使小班幼儿的学习更有趣。 第2篇、小班社会生活活动择菜教案反思目标: 1.认识芹菜,初步懂得吃绿色蔬菜对身体有好
6、处。 2.通过尝试操作活动,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择菜叶。 3.产生愿意为成人劳动的愿望,体验劳动的乐趣。 准备: 箩筐每桌一个,幼儿每人两棵芹菜。 过程: (一)、认识芹菜 1.出示芹菜,提问名称。 2.芹菜长的怎么样?它有什么用? 3.怎样的芹菜才能吃? 4.小朋友喜欢吃芹菜吗? (二)、幼儿尝试择菜教师不提示方法,幼儿自由择菜 (三)、学习正确的择菜方法 1.请个别幼儿说说刚才是怎样择菜的?幼儿并示范。 2.教师指出幼儿不对的地方,并示范正确的方法。 (四)、幼儿再次尝试择菜 1.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师幼共同整理场地。 (五)、师幼共同把择好的菜送到食堂。 延伸: 幼儿品尝烧好的芹菜。
7、反思: 小班幼儿对于周围生活中的事情总想能亲身尝试,而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帮妈妈择菜也是他的一种游戏,更多的是择菜的过程,因此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比较适合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发展特点。 在让幼儿自由尝试择菜时,教师在提供的材料上也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次给幼儿准备的芹菜想对较小,叶子也不是很多,这样幼儿在没有掌握正确方法的尝试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时间的隐性浪费。第二次的芹菜就比较大,叶也多,这样更有利与幼儿对正确方法的练习。 在整个活动中既有个别指导、示范,又有集体操作、讲解,动与静相互结合,整个活动的安排比较科学;在场地的安排上分为前后两部分,处理的也比较合理。 第3篇、大班生活活动入园教案一、生活活
8、动: 1.接待幼儿入园:提醒幼儿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加强晨检工作。 2.进餐:提醒幼儿进餐时的正确坐姿。提醒幼儿进餐时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 3.提醒幼儿多喝水,以免上火。 4.提醒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后要及时洗手。 二、活动区活动: 1.合作天地:搭建“未来小学校” 2.“蜡笔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礼物,给幼儿园留作纪念。 3.“馋嘴屋”:开张后重新接待客人,注意礼貌用语。学习简单的算账的方法。 4.把你的聪明用出来:让幼儿选择有兴趣的活动材料进行科学实验。(斜面赛车、水的张力、小喷泉、火箭炮等。) 5.奇妙的数:进行加减法的练习。 6.开心一课:情景表演“小学校”。 7.表演区:自编舞蹈。 重
9、点指导: 1合作天地:利用大型积木让幼儿凭想象搭建“未来小学”提醒幼儿学校里应有各种场所,如:教学楼、餐厅、体育馆等。 2蜡笔屋:主要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作品,如小纸盒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学会多动脑筋。 三、教育活动: (一)活动名称 :主题活动-我要上学去之数学奇妙的数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在游戏中,让幼儿用拼、摆、组等方法操作,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训练。 2、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材料: 1、小汽车挂牌,牌上写有若干道计算题。 2、数字卡1-10。 3、大树挂图,苹果卡片,铅笔。 4、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活动卡。 (四)活动过程:以
10、游戏的形式进行。 游戏: 一“把小汽车开回停车场” 让幼儿自选一辆“小汽车”凭车上的加减法把它们开会停车场。游戏可以进行多次 二“粘果子” 让幼儿在果子上自编数学题,但必须题的结果与大树身上的号码一致。 三“组装机器人” 出示“机器人”复习图形,幼儿发现其中的奥秘后,让幼儿也自己组装“小机器人”。 结束:“机器人”要送幼儿礼物,要求幼儿完成后第二天一定要教回老师。 四、户外活动: 目标: 1、加强幼儿体能训练。 2、练习幼儿身体协调性。重点指导:加强幼儿躲闪及灵活力的培养。 第4篇、小班生活活动咳嗽、打喷嚏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喷嚏会传播病菌,传染疾病。 2、学会咳嗽、打喷嚏时的一些
11、卫生文明的做法。 3、进一步养成每天带手帕、纸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咳嗽、打喷嚏; 2、幼儿人手一块干净手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天气渐渐变冷了,很多小动物都感冒了。 1、提问:得了感冒哪儿会不舒服呢? 2、幼儿做打喷嚏动作。 二、观察讲述,了解打喷嚏时出现的不礼貌、不卫生的行为及原因。 1、演示课件:看看小动物是怎样打喷嚏的。 2、提问: (1)刚才,你看到谁在打喷嚏呀? (2)黄狗是怎么打喷嚏的?吓跑了谁? (3)大象是怎么打喷嚏的?吓跑了谁? (4)河马是怎么打喷嚏的?吓跑了谁? (5)它们打喷嚏的时候,其它小动物是怎么做的啊? 小结:哇!它们的喷嚏可真厉
12、害,小动物们都吓跑了。 3、幼儿讨论:为什么动物们都怕它们的喷嚏呢? 4、教师小结:它们真不讲卫生,打喷嚏的时候鼻涕、唾沫到处乱飞,细菌也跟着鼻涕和唾沫飞出来了,其它小动物也会传染上感冒的。(引导幼儿不学黄狗、大象和河马打喷嚏的错误做法,了解喷嚏中带有细菌,会到处传播。) 三、学会正确的咳嗽、打喷嚏的卫生做法。 1、提问:如果小朋友感冒了,打喷嚏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1)个别幼儿回答; (2)演示课件:一位幼儿正确的做法。 (3)提问:这位小姐姐打喷嚏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呀? (4)教师示范讲解,幼儿练习23遍。 2、教师小结。(结合顺口溜的内容,幼儿学一学咳嗽、打喷嚏卫生的做法,在看看、念念、
13、学学、做做中,幼儿轻松地掌握了礼貌、文明、卫生的做法。教师教育幼儿不但要在咳嗽、打喷嚏时,不能面对别人,应低头或转头用手帕或纸巾或手来掩住口鼻;而且若有鼻涕和唾沫溅在别人身上,应及时向别人道歉或拿出手帕、纸巾拭去;咳嗽有痰不能随地乱吐,坚持天天带手帕等等。) 四、强化练习,巩固幼儿掌握咳嗽、打喷嚏时的正确做法。 小动物们还没学会这个本领了,我们一起去教教它们,让我们再来练一练吧!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不仅知道打喷嚏的时候鼻涕、唾沫到处乱飞,细菌也跟着鼻涕和唾沫飞出来了,会传染给别人很不卫生,还让幼儿学会了儿歌,。幼儿也都知道了正确的打喷嚏的方法,预设目标基本达成。当然,卫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
14、就的,需要我们随时随地的提醒,以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5篇、小班生活活动:盖被子幼儿园小班生活活动:盖被子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盖被子的方法。2、学会念儿歌。活动准备:铺好的小被子若干条活动过程:(一)模拟练习:睡觉 1、师:这里有几条铺好的小被子,谁愿意睡觉?(请三名幼儿睡觉代表性,要钻进小被子)2、提问:他们谁的被子盖得最好?谁的被子盖得不够好?(幼儿和老师一起边观察边分析)提示:(1)有的幼儿将两层被子一起盖在身上。问幼儿这样有什么不好?(身体的两边都露在外面,一翻身背部露在外面,盖不到被子,风有吹就要着凉)。(2)有的幼儿从被口钻进去,问幼儿这样好不好?被子
15、很绉,脚上的脏东西都在被口上,很不卫生。)(3)有的幼儿掀开被子的一边,开得太大,被子乱糟糟,而且不暖和。(二)教幼儿盖被子的方法:1、师:怎么才能把被子盖好,被子盖在身上又暖和又整齐好好地睡觉呢?老师今天教你们一个好方法。2、老师念儿歌:先开一扇小门,轻轻慢慢钻进,再把小门关紧,快快闭上眼睛。3、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1)先开一扇小门把被子的一边掀起。(2)轻轻慢慢钻进把脚伸进去,碰到底,然后睡下。(3)再把小门关紧把掀起的被子盖好。(4)快快闭上眼睛闭好眼睛睡觉。4、学习儿歌(老师一边示范,幼儿学念儿歌)5、请个别幼儿学睡觉,全体幼儿念儿歌,看看他睡得好不好?(三)幼儿练习: 幼
16、儿进午睡室集体练习,老师念一句儿歌,幼儿做一个动作,最后检查幼儿睡得是否好,对个别做得不够好的幼儿,老师给予重点指导。(四)提出要求:以后每天午睡时,我们就用这个方法,看看谁睡得最好。第6篇、中班主题生活活动宝宝爱洗脸教案反思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每天洗脸的重要性,养成洗脸的好习惯; 2、知道洗脸的步骤,了解怎么样洗得更干净,尤其是一些难洗的部位。 二、活动准备 娃娃一个、小毛巾每人一条、图片(洗脸的宝宝)、自编儿歌宝宝爱洗脸 三、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活动 1、“呜呜,听,谁在哭啊?原来是娃娃!我们去看看娃娃为什么哭?” 2、一起问:“娃娃,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啊?” 3、“原
17、来娃娃在外面玩,把小脸弄脏了,娃娃可爱漂亮了,你们说怎么办啊?” 引出应该洗干净。 (二)引发讨论 你每天洗脸吗?谁帮你洗的?你自己洗的,那你是怎么洗的?(幼儿讨论,讲述)谁来洗洗?(个别幼儿演示) 说一说,刚才*是怎么洗的?你会吗?大家一起来洗洗你的小脸。 (三)进一步置疑 1、娃娃怎么还在哭啊?听听怎么了?引出进一步讨论。 “看看有没有帮她洗干净啊?难洗的部位应该怎么洗?” 2、出示图片(对于难洗的部位进行放大,比如眼窝、耳窝、耳根、鼻翼) 3、幼儿再次尝试,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教师正确示范,幼儿模仿。 (四)我们大家来洗脸 一边播放儿歌,一边和孩子们一起洗脸。 (五)说一说 怎么样让
18、我们的小脸每天都白白的,香香的?(每天洗脸) 活动反思: 手在人的个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活活动:洗脸的一系列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些具体、生动的故事情景,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手,并能自觉地、有意地运用自己的小手来学做任何事。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手,更自觉的运用手,并对自己的手充满自信,我们的小手可以学做任何的事,并且再通过儿歌的学习让幼儿正确掌握洗脸的方法,从而提高孩子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愿意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较高,都很乐意用自己的小手来学做一些事,孩子们通过边念儿歌,边动手操作,洗脸的方法基本上都能掌握了。 第7篇、小班生活活动会系鞋带了教案反思活动产生
19、: 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在生活上一手包办,忽视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活动目标: 1掌握系鞋带的正确方法。 2理解故事,记住短句“先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 3提高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一双有蝴蝶结的鞋故事图片,短绸带人手一根,幼儿鞋带的鞋上幼儿园。 活动一:故事一双有蝴蝶结的鞋 1教师有表情的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2结合挂图,教师边讲述边提问。 (1)开始,妈妈为什么不给佳佳买这双有蝴蝶结的鞋? (2)佳佳
20、是怎样学习扎蝴蝶结的? (3)到了佳佳的生日,妈妈真的给她买了这双有蝴蝶结的鞋,佳佳是怎样穿好这双这双鞋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借此复习前面的短句。 3学扎蝴蝶结 发给幼儿人手一根短绸带,练习扎蝴蝶结。提醒幼儿根据短句,运用正确的方法。先绕的两个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紧容易拉过头。形不成蝴蝶结。 4娱乐活动 幼儿互相帮助把蝴蝶结扎在食指上,颤动食指模仿蝴蝶飞动。 活动二:学系鞋 1讨论:早上,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系鞋带的? 2请会系鞋带的幼儿表演一次,激发幼儿学习鞋带的愿望。 3引导幼儿根据扎蝴蝶结的经验,学系鞋带。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一定要系紧鞋带,不然鞋带容易散
21、开。 4比一比,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 活动延伸: 在区角中增设自理区,投放扎蝴蝶结的短绸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让幼儿继续学习系鞋带。 活动反思: 本活动设计体现出以下特点: 1循序渐进,巧妙过渡。系鞋带是一项幼儿较难掌握的技能,练习时幼儿往往会因为枯燥难学而失去兴趣,扎漂亮的蝴蝶结却是幼儿乐于学习的。该活动从让幼儿听故事开始,先学主人公扎蝴蝶结,再迁移至学系鞋带,如此循序渐进,巧妙过渡,幼儿愿意学,有兴趣学。 2以语言指导行动,且贯穿整个学习活动。故事中的短句实际上把系鞋带的方法具体详细地表达出来,而且念起来象儿歌般朗朗上口,很有韵味,幼儿乐于接受。在整个活动进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这一指导语的
22、作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育、保教并重。活动一是一次正规的教育活动。活动二则是保教方面的学习内容。整个活动,教育是为保教服务,保育中又有教育的成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活动延伸非常必要,因为幼儿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绝非一两次学习活动所能达到的,必须在平时多次练习、巩固。 第8篇、小班生活活动:自己冲饮料幼儿园小班生活活动: 自己冲饮料 一、设计思路: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其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教育功能。冲饮料,在幼儿生活中是在再寻常不过的,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用餐、待客,都离不开冲饮料。但幼儿看得多、喝得多,真正能有机会尝试冲饮料过程的却很少。本活动旨在提供给幼儿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