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的社会化_第1页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_第2页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_第3页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_第4页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六章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2 第一节第一节 什么是人的社会化什么是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含义一、社会化的含义二、社会化的意义二、社会化的意义三、社会化的特点三、社会化的特点四、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四、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3第一节第一节 一一 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的含义1.1.人的属性及形成人的属性及形成2.2.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的概念4 自然属性:生物体,生物体功能,本能自然属性:生物体,生物体功能,本能 自然过程产生,随自然过程发展、完善自然过程产生,随自然过程发展、完善 社会属性:与动物区别的人类共同性社会属性:与动物区别的人类共同性 社会化中形成、发展、完善社会化中

2、形成、发展、完善 第一节第一节 一一 1 1 人的属性及形成人的属性及形成5 日常用语:生产社会化、教育社会化、家务劳动社会化、日常用语:生产社会化、教育社会化、家务劳动社会化、养老社会化养老社会化某方面活动的集中化、统一化、标准化某方面活动的集中化、统一化、标准化 学科理论概念:人的社会化学科理论概念:人的社会化个人学习社会文化、形成个人学习社会文化、形成个性,获得社会生活能力,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不断适个性,获得社会生活能力,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狭义:指个人从出生到基本成熟或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狭义:指个人从出生到基本成熟或独立走向社会生活儿童、

3、青少年期时期的过程儿童、青少年期时期的过程 广义:指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广义:指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终身期的过程终身期的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一一 2 2 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的概念61.1.个人的角度个人的角度 由由“生物人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途径转变为社会人的途径 适应社会变迁的途径适应社会变迁的途径2.2.社会角度社会角度 人类社会、社会生活得以延续的基础人类社会、社会生活得以延续的基础 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基本前提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基本前提第一节第一节 二二 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的含义7 1. 1.客体与主体:受动与能动的统一客体与主体:受动与能动的统一 2.2.手段与目的: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手段与目的

4、: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3.3.内容和结果: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内容和结果: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第一节第一节 三三 社会化的特点社会化的特点8 第一节第一节 三三 1 1 客体与主体:受动与能动的统一客体与主体:受动与能动的统一 主体主体社会的传导社会的传导 客体客体个人不能选择、逃避,甚至被强制个人不能选择、逃避,甚至被强制 个人非完全的被动,存在主体体现出主观能动作用个人非完全的被动,存在主体体现出主观能动作用 9 前提和手段前提和手段个人将社会的教化内化为自个人将社会的教化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准则、行为方式等身的观念、准则、行为方式等 目的目的个人将内化的个人将内化的外化出来外化出来 第一节第一节 三

5、三 2 2 手段与目的: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手段与目的:内化与外化的统一10 接受社会共同性的、一致性的、认可的、制度接受社会共同性的、一致性的、认可的、制度化的,形成基本的、共同性的方面化的,形成基本的、共同性的方面 社会生活具体条件或社会化环境的差异性,接社会生活具体条件或社会化环境的差异性,接受的内容和结果具有差异性;个人的生理条件、素受的内容和结果具有差异性;个人的生理条件、素质等有差别,接受的可能性程度、范围有差别,结质等有差别,接受的可能性程度、范围有差别,结果会有差异性果会有差异性 第一节第一节 三三 3 3 内容和结果: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内容和结果:共性与个性的统一111.1.个性发

6、展角度个性发展角度2.2.文化继承角度文化继承角度3.3.社会结构角度社会结构角度 第一节第一节 四四 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视角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视角12一、无先天的行为模式一、无先天的行为模式二、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二、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三、有语言能力三、有语言能力四、特殊的学习能力四、特殊的学习能力 第二节第二节 人得以社会化的条件人得以社会化的条件13 前提条件:不能象其它动物那样仅仅依靠本能依存,也前提条件:不能象其它动物那样仅仅依靠本能依存,也无先天的行为模式无先天的行为模式 本能本能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逐渐固定的行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逐渐固定的行为能力或模式化的反应

7、为能力或模式化的反应 第二节第二节 一一 无先天的行为模式无先天的行为模式14 生物基础条件:较长的生活依赖期是较长时期、丰富内生物基础条件:较长的生活依赖期是较长时期、丰富内容的社会化的可能性容的社会化的可能性 动物的生理机能都是经过一定时期逐步形成的动物的生理机能都是经过一定时期逐步形成的 人完善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制需较长时期形成人完善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制需较长时期形成 第二节第二节 二二 较长的生活依赖期较长的生活依赖期15特殊媒介条件:迅速、广泛、准确地进行社会化特殊媒介条件:迅速、广泛、准确地进行社会化语言语言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形成表象、概念和思维的外部表现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形成表象

8、、概念和思维的外部表现人大脑器官的功能人大脑器官的功能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 第二节第二节 三三 有语言能力有语言能力16 特殊的能动条件:能动的认知特殊的能动条件:能动的认知 学习能力的生物基础是大脑高级活动神经系统和第学习能力的生物基础是大脑高级活动神经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二信号系统 任何动物的学习能力与人的学习能力有本质区别任何动物的学习能力与人的学习能力有本质区别 第二节第二节 四四 特殊的学习能力特殊的学习能力17一、发展自我的过程一、发展自我的过程二、掌握生活机能二、掌握生活机能三、学习社会规范三、学习社会规范四、确定生活目标四、确定

9、生活目标五、培养社会机能五、培养社会机能 第三节第三节 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81.1.个性和自我个性和自我2.2.自我的功能自我的功能3.3.自我的产生和发展自我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 一一 发展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意识19 个性个性个人具有的稳定的、多方面的、综合的心理特征个人具有的稳定的、多方面的、综合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和行为特征 个性的基本结构个性的基本结构 个性倾向个性倾向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的特征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的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点的独特综合心理特点的独特综合 自我自我对自己存在及存在状态的觉察、认识对自己存在及存在状态的觉

10、察、认识 第三节第三节 一一 1 1 个性和自我个性和自我20 自我认识和评估自我认识和评估认识和评价个性倾向和个性认识和评价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 自我调节和控制自我调节和控制依评价调整、改变、约束依评价调整、改变、约束 自我统一和完善自我统一和完善经调整、改变、约束达到一经调整、改变、约束达到一致、提高、优化、健全、完善,符合社会的期望致、提高、优化、健全、完善,符合社会的期望 第三节第三节 一一 2 2 自我的功能自我的功能21 婴儿出生后一段时间没有自我意识,在一定阶段产婴儿出生后一段时间没有自我意识,在一定阶段产生自我意识,尔后由弱自我意识发展为强自我意识生自我意识,尔后由弱

11、自我意识发展为强自我意识 自我是在相互作用中发展,贯穿社会化的全过程自我是在相互作用中发展,贯穿社会化的全过程 第三节第三节 一一 3 3 自我的产生和发展自我的产生和发展22 1. 1.维持生命的生活技能维持生命的生活技能 2.2.自食其力的谋生技能自食其力的谋生技能 第三节第三节 二二 掌握生活技能掌握生活技能23 1. 1.社会规范的含义社会规范的含义 社会中人们共同创造、共同维护的行为准则社会中人们共同创造、共同维护的行为准则 形式多样:法律、道德、纪律规章、制度、习形式多样:法律、道德、纪律规章、制度、习俗、时尚、宗教教义俗、时尚、宗教教义 2.2.社会规范内化社会规范内化 学习和内

12、化社会规范具有规律性:内容从生活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具有规律性:内容从生活规范开始;途径从模仿开始规范开始;途径从模仿开始 第三节第三节 三三 学习社会规范学习社会规范24 1. 1.生活目标的含义生活目标的含义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 对生活目标的追求对生活目标的追求 生活中的价值观生活中的价值观 2.2.生活目标的内化生活目标的内化 阶段生活目标的认知、追求阶段生活目标的认知、追求 终身生活目标的认终身生活目标的认知、追求知、追求 伴随的价值观伴随的价值观 第三节第三节 四四 确定生活目标确定生活目标25 1. 1.社会角色的多样化社会角色的多样化 随个人的成长、生活的

13、发展,逐步承担各种角色随个人的成长、生活的发展,逐步承担各种角色 2.2.培养社会角色的逐步性培养社会角色的逐步性 经过模仿、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经过模仿、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整 第三节第三节 五五 培养社会角色培养社会角色26第四节第四节 个体社会化的环境与途径个体社会化的环境与途径一、个体社会化的环境和机构一、个体社会化的环境和机构二、社会化的途径二、社会化的途径27第四节第四节 一一 个体社会化的环境和机构个体社会化的环境和机构1.1.社会化环境社会化环境2.2.社会化机构社会化机构28第四节第四节 一一 1 1 社会化环境社会化环境 社会化环境社会化环境个体生活的社会结构

14、、社会状况、个体生活的社会结构、社会状况、社会背景社会背景 社会化环境的复杂性和类型社会化环境的复杂性和类型 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 历史环境与现实环境历史环境与现实环境 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 直接环境与间接环境直接环境与间接环境29第四节第四节 一一 2 2 社会化机构社会化机构 社会化机构社会化机构对个体社会化发生直接、主要、重对个体社会化发生直接、主要、重大影响的具体环境要素大影响的具体环境要素 主要的社会化机构:主要的社会化机构: 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30第四节第四节 一一 2 2 社

15、会化机构社会化机构 家庭家庭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夫妻子女为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夫妻子女为主要成员的社会群体主要成员的社会群体 社会化功能的特征:最早的环境;作用最直接;影响最广泛;社会化功能的特征:最早的环境;作用最直接;影响最广泛;影响最深刻;影响最长久影响最深刻;影响最长久 学校学校社会建立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组织社会建立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组织 社会化功能的特征:制度化的机构;作用的专门性;教化的社会化功能的特征:制度化的机构;作用的专门性;教化的计划性、组织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影响某些决定性计划性、组织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影响某些决定性31第

16、四节第四节 一一 2 2 社会化机构社会化机构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以业缘为纽带、为个人提供职业岗位的社会组织以业缘为纽带、为个人提供职业岗位的社会组织 社会化功能的特征:作用的专门化;制度化机构;影响的社会化功能的特征:作用的专门化;制度化机构;影响的广泛性;影响的长久性广泛性;影响的长久性 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年龄相近、诸方面大体相同的人自发结成的年龄相近、诸方面大体相同的人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体 社会化功能的特征:作用的无意识性;影响的相互性更大;社会化功能的特征:作用的无意识性;影响的相互性更大;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32第四节第四节 一一 2 2 社会化机构社会化机构

17、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以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以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对社会大众进行信息传播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对社会大众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的工具 社会化功能的特点:作用方式的生动、典型、形社会化功能的特点:作用方式的生动、典型、形象、迅速;影响内容的广泛性;影响结果的未知性象、迅速;影响内容的广泛性;影响结果的未知性 33第四节第四节 二二 社会化的途径社会化的途径 1. 1.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社会化个体与各种社会化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社会化个体与各种社会化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社会化的具体途径多种多样社会化的具体途径多种多样 34第四节

18、第四节 二二 社会化的途径社会化的途径2.2.社会化中社会化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社会化中社会化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个人不能选择、离开、逃避、超越社会化环境个人不能选择、离开、逃避、超越社会化环境 个人又可主动适应、部分改变和建构社会化环境个人又可主动适应、部分改变和建构社会化环境 35第五节第五节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一、社会化过程的阶段性一、社会化过程的阶段性二、基本社会化二、基本社会化三、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三、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36第五节 一 社会化过程的阶段性 个体的社会化是终身的,但客观上分为若干阶段,个体的社会化是终身的,但客观上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

19、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 心理学对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划分,成为研究人心理学对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划分,成为研究人的社会化阶段性的理论基础的社会化阶段性的理论基础 37第五节 一 社会化过程的阶段性 艾里克森以典型心理反应来表示的八个阶段:艾里克森以典型心理反应来表示的八个阶段: 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0 01 1岁)岁) 自主与怀疑(幼儿期自主与怀疑(幼儿期2 23 3岁)岁) 主动与内疚(学龄前主动与内疚(学龄前4 45 5岁)岁) 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期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期6 61111岁)岁) 认同与角色混淆(青春期)认同与角色混淆(青春期) 亲密与孤独(青年期)亲密与孤独(

20、青年期) 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 完美与绝望(老年期)完美与绝望(老年期)38第五节 二 基本(阶段)社会化 界定:个体从出生到成为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这一界定:个体从出生到成为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这一阶段的社会化阶段的社会化 一般又划分为:一般又划分为: 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少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期年期,青年期 基本社会化的特点:内容基本社会化的特点:内容最主要的;目标最主要的;目标基本合格的;作用基本合格的;作用影响深刻的影响深刻的39第五节第五节 三三 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1.1.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2.2.再社会化再社会化40第五节第五节 三三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