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维生素与矿物质维生素与矿物质本章要点本章要点 常见维生素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在食品加工、贮藏中所发生的变化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对人体生物利用率的影响。概述概述 维生素是活细胞为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但需要极微量的天然有机物质的总称。而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从外界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中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人工合成,还有部分人工合成比较困难,此外一些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可以通过一定途径转活方式转化为某种维生素。 目前对各种维生素最常用的是他们的俗名,例如:视黄醇、抗坏血酸、生物素等。维生素维生素脂溶性:脂溶性:水溶性
2、: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A、维生素、维生素D D、维生素、维生素E E等等 维生素维生素B B族和维生素族和维生素C C 维生素的功能维生素的功能 辅酶或辅酶前体辅酶或辅酶前体: :如烟酸如烟酸, ,叶酸等叶酸等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 V: VE E, V, VC C 遗传调节因子遗传调节因子: V: VA A, V, VD D 某些特殊功能某些特殊功能: V: VA A- -视觉功能视觉功能 V VC C- -血管弹性血管弹性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1. VA 20个C构成的不饱和烃类化合物 包括视黄醇及相关化合物和一些类胡萝卜素 可以是醇、醛、酸或酯的形式 多个共轭双键,异戊二烯生物合
3、成而来 双键有顺式和反式,当为全反式结构时活性最高 稳定性稳定性 无O2,120,保持12 h仍很稳定 有O2时,加热4 h即失活 紫外线,金属离子,O2均会加速其氧化 氧化酶可导致分解 对碱稳定 功能功能 维生素A一般是由天然物中分离而得。维生素A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与繁殖,延长寿命,维持人的视力正常,维护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全等生理功能。VA缺乏症缺乏症 感染性疾病 夜盲症 皮肤干燥 VA 和类胡萝卜素来源和类胡萝卜素来源 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维生素A1存在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而维生素A2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肝脏、蛋黄、乳类、鱼脂肪为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植物组织中尚未发现
4、维生素A。 黄橙色和绿色植物性食品富含胡萝卜素,包括蔬菜、水果、薯类、谷类等。 2. VD VD是具有胆钙化醇生物活性的甾醇类化合物。 VD 2(麦角钙化甾醇),植物性食品,酵母中存在。 VD 3 (胆钙化甾醇),由人及动物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主要来源为动物性食品,如肝脏、蛋黄、黄油、奶制品。 日光浴是获得维生素D的主要方式。 对热较稳定,但油脂氧化酸败会使其破坏。光、氧会导致其损失。 3. VE VE 是6-羟基苯骈二氢吡喃(母育酚)的衍生物 酚类物质,可提供氢,具有抗氧化性。 来源: 植物种子中均含有维生素E。 植物油为维生素E的主要膳食来源,精炼后破坏部分维生素E。 稳定性:
5、氧气、氧化剂使其降解 脂类氧化使其损失 金属离子催化其氧化 强碱性条件下使其降解 4. VK VK为2-甲基-1,4-萘醌衍生物,主要是叶绿醌(维生素K1)。维生素K2由细菌合成。 来源 绿叶蔬菜是维生素K的最佳来源。 酵母、鱼肉中含有维生素K。 稳定性 主要降解因素:光、射线和pH。 对加热和酸性稳定,碱性下不稳定。 可被空气中的氧缓慢氧化而分解。 遇见光特别是紫外线很快被破坏。 5.VC 羟基羧酸的内酯 烯二醇结构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可以解离出两个氢离子,脱氢形式和未脱氢形式可以相互转变。 自然界存在的抗坏血酸是L-异构体,异构体,D-异构体很异构体很少。少。 在食品中使用时,D-异构体不是
6、作为维生素的用异构体不是作为维生素的用途途而是作为抗氧化剂添加到食品中的。 VC 来源来源 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当中。动物性食品除肝脏之外,均不是维生素C的来源。 富含VC的食品包括绿叶蔬菜、椒类、花苔类、番茄、柑桔类、莓类、猕猴桃、鲜枣、山楂等。 稳定性 加热、中性和碱性、氧气、氧化酶、金属离子、光照和射线下均不稳定。其稳定性也收到水分活度的影响。 酸性、无氧、低温、避光、螯合金属离子、添加糖和淀粉等物质、热烫灭酶、添加亚硫酸盐和其它还原剂,可以增强其稳定性。 6. VB 族族 VB族均为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作为辅酶发挥生物活性。 VB族有游离形式、辅酶形式和与酶蛋白结合的形式。
7、 VB 1、 VB 2、叶酸和VB 12在膳食中发生缺乏的现象较为常见,其稳定性受到重视。 VB1 化学名: 硫胺素(Thiamin) 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 生理作用:羧化辅酶 稳定性:是VB族维生素中最不稳定的。嘧啶环上的N1可以得到或失去质子。 稳定性稳定性 pH:酸性条件下质子化的硫胺素稳定性最高。碱性下硫胺素的噻唑环开环形成硫醇,稳定性低。 加热:加热:导致亚甲基桥断裂。pH6以上降解速度上升,pH8以上噻唑环完全断裂。油炸的高温可以使硫胺素完全破坏。 氧化剂:氧化剂:会使硫胺素断裂降解。 硫胺素酶或某些蛋白质:硫胺素酶或某些蛋白质:催化硫胺素分解。 SO2/SO32-:亚硫酸离子取
8、代了噻唑环而失活。pH6时破坏力最大。 单宁类物质:单宁类物质:生成加成物而失活。 胆碱:胆碱:使硫胺素分子开裂而降解。 水分活度:水分活度:水分活度0.4以下损失小。0.5-0.65损失最大。 溶水流失:溶水流失:硫胺素极易溶于水损失。 来源来源 VB2 化学名:核黄素(Riboflavin) 活性形式:FAD, FMN 生理作用:氧化还原辅酶 稳定性:烹调加工中较稳定,储藏中损失小。 稳定性稳定性 对酸、热、氧稳定,在碱性下不稳定。 光照:光照下快速分解,特别是紫外光。生成光黄素或光色素,是强氧化剂和自由基生成剂。 来源来源 VB6 化学名: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醇/醛
9、/胺 稳定性:烹调加工中有一定损失。 稳定性稳定性 加热:吡哆醇较稳定,醛和胺易破坏 光照:碱性条件下对光和紫外线敏感,形成4-吡哆酸。 pH:吡哆醛在pH5损失最大,吡哆胺pH7损失最大。 氨基酸:形成Schiff base而部分失活。 自由基:形成无活性产物。 来源来源 VB5/VPP 化学名:尼克酸/烟酸(Niacin) 活性形式:NAD, NADP 存在形式:游离型和结合型 稳定性:最稳定的一种维生素 主要损失途径:溶水流失 VB3 化学名:泛酸(Pantothenic acid) 活性形式:辅酶A 稳定性:较稳定。pH5-7之间稳定,酸性条件下加热降解。有溶水流失问题。 食物存在:各
10、种食物中均含有泛酸。 VB11 化学名:叶酸(Folic acid ) 活性形式:一碳单位取代的四氢叶酸(四氢叶酸盐和叶酸盐)。 稳定性:是最不稳定的维生素之一。 稳定性稳定性 VB12 化学名:钴胺素(Cobalamin ) 活性形式:5-脱氧腺苷酸钴胺素 稳定性:稳定性好 VB12稳定性稳定性 pH:pH4-7稳定。中性下长时间加热发生损失。强酸、碱性条件下降解。 VC、亚硫酸盐、硫胺素和烟酸:促进降解 Fe2+:促进降解 来源来源 VH 化学名:生物素(Biotin) 活性形式:(顺式)N-生物素-L-赖氨酸,生物胞素(Biocytin) 稳定性:温和条件下稳定,强酸、强碱条件下发生降解
11、,特别是强酸加热时发生降解。 食物来源:各种食物中均含生物素,动物性食品和全谷类较多。 维生素命名维生素命名 影响维生素稳定性的因素影响维生素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维生素稳定性的因素影响维生素稳定性的因素 1 1、原料、原料 植物在不同采收期维生素含量不同 采收和屠宰后,内源性酶会分解维生素。 2 2、加工前处理、加工前处理 浸提、切碎和研磨等均会造成维生素的损失。 3、淋洗与热烫处理、淋洗与热烫处理 热烫和热加工造成维生素损失温度越高损失越大,加热时间越长,损失越多;加热方式不同,损失不同;脱水干燥方式对其保存率也有较大影响。 4、产品贮藏产品贮藏 水分活度,包装材料及贮藏条件对维生素的保存率都
12、有重要影响。在相当于单分子层水的AW下,Vit很稳定,而在多分子层水范围内,随AW,Vit降解速度。 5、加工时添加各种化学物质、加工时添加各种化学物质 氯气,次氯酸离子,二氧化氯等具有强反应性,可以维生素发生亲核取代,双键加成和氧化反应。 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有利于VC的保存,但会与硫胺素和比多醛反应。亚硝酸盐可造成VB1的破坏。 一般而言,氧化性物质会加速VC ,胡萝卜素,叶酸等的氧化,而还原性物质会保护这些维生素,有机酸有利于VC和VB1的保存率,碱性物质则会降低VC,VB1,泛酸等的保存率。 谷类精制中的维生素损失谷类精制中的维生素损失 热烫中的热烫中的VC损失损失 蔬菜烹调后的维生素损
13、失蔬菜烹调后的维生素损失/% 蔬菜热烫后的维生素损失蔬菜热烫后的维生素损失/% 蔬菜罐头灭菌后的维生素损失蔬菜罐头灭菌后的维生素损失/% 肉罐头灭菌后的维生素损失肉罐头灭菌后的维生素损失/% 抑制维生素损失的方法抑制维生素损失的方法 低温、阴凉处储藏 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加热后迅速降温 避光、避射线 隔氧、吸氧、加入抗氧化剂,避免脂肪氧化 控制酸碱性条件 加入金属螯合剂 减少溶水流失 控制加工精度,减少富含维生素部位的损失 注意其它添加剂,如亚硫酸盐和氧化剂的影响 类维生素类维生素小结 维生素是一类有机化合物,需要的剂量很小,但在体内有很大的作用。 缺少维生素,易患维生素缺乏症,影响人体正
14、常代谢。 不同维生素在稳定性和对食品其他组分的影响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如:有的维生素很不稳定,容易损失,特别是在食品加工和储藏中,因此必须注意加工方法和储藏条件。矿物质矿物质矿物质概述矿物质概述 定义:定义: 通常指食品中除C、H、O和N以外的元素。 功能:功能: 是构成生物体的组成部分。 维持生物体的渗透压。 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酶的活化剂。 对食品的感官质量有重要作用Classification: Major: Ca,Mg,P,K,Na,Cl,et al. Essentialtrace: Fe,Cu,Zn,I,et al.Harmful: Pb,Cd,Hg,et al. 影响矿物质的生物利
15、用程度的因素影响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程度的因素 化合物形式和溶解性:化合物形式和溶解性: Fe3+难溶,不利吸收,而Fe2+易于吸收。 矿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矿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如铁过多会抑制Zn,Mn的吸收 食品中的氧化还原活性:食品中的氧化还原活性: 如VC有利于Fe的吸收,VD,Pr促进Ca的吸收。 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食品矿物质含量的变化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食品矿物质含量的变化 1. 一般加工对其含量的影响矿物质在接工中不会因为光热,氧等因素而分解,但加工会改变其生物利用性。如,精制,烹调,溶水等会使其含量下降。 2. 加工时因容器带入会使其含量增加如铁锅炒菜等。 3. 加工后生物有效性提高如面粉
16、发酵后生物有效性提高30-35%。 碾磨对谷物食品中矿物质含量有影响。 小麦、大米中矿物质的损失 大豆中很多矿物质与蛋白质组分结合在一起,加工后,矿物质基本没有损失。 矿物质损失的另一个途径是矿物质与其他组分的相互作用,导致生物利用率下降。 一些多价阴离子,如草酸、植酸等,与二价金属阳离子(钙、铁)形成盐,非常不易溶解,经过消化道而不被人体吸收。几个概念几个概念(several definition)(several definition) 复原复原(Restotation): 添加营养素使其恢复到原有的组成。 强化强化(Fortification): 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使其成为一种优良的营养素来源。 增补增补(Enrichment): 指选择性地添加某种适量营养素,以达到规定的标准量。 酸性食物:含有阴离子酸根的非金属元素较多的食品,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大多呈酸呈酸性,故在生理上称为,如肉鱼,蛋,米等。 碱性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焙烤食品的传统与创新工艺比较考核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橡胶家用手套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权威版
- 2024-2030年中国楼宇无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 2024年全球贸易协议模板集
- 2024-2030年中国柴油多功能乘用车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品牌建设策略-第3篇
- 2024-2030年中国本册印制行业运营模式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服饰零售信息化行业经营模式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月饼行业营销模式及投资竞争力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曳引机行业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校企共建项目合同违约条款
- GB/T 16716.5-2024包装与环境第5部分:能量回收
-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设计课件
- 2024年消防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附20起典型火灾案例
- 恒牙临床解剖-上颌中切牙(牙体解剖学课件)
- 戏剧鉴赏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
- 公司工会活动积分制考核表
- 10以内口算100道题共16套-直接打印版
- 田径运动会径赛裁判法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