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1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2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3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4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21.小石潭记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为”“以”“清”“许”“若”“居”“乐”“斗”“蛇”“犬牙”;注意5个字的写法:“缀”“佁”“俶”“邃”“翕”。 2.翻译重点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通过揣摩文中词语、句子,分析、归纳小石潭奇特幽美的特点。4.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柳宗元忧伤凄苦的情怀。5.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抓住小石潭的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品味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学习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汇;揣摩文中词语、句子,分析、归纳小石潭奇特幽美的特点。学习难点体会柳宗元忧伤凄苦的情怀,品味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学 习 过 程备注布

2、置预习1.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汇。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2.读顺课文(字音准确,停顿恰当),疏通文意。3.你有怎样的疑惑? 第一课时一、预习展评二、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为”“以”“清”“许”“若”“居”“乐”“斗”“蛇”“犬牙”等;注意5个字的写法:“缀”“佁”“俶”“邃”“翕”。 2.翻译重点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三、合作探究预设问题1:整理文中重点文言词汇,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预设问题2:翻译“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四、精讲点拨预设问题:“以

3、”的归类整理。 五、当堂达标(20分)1.解释加点的词。(8分)(1)全石以为底 ( ) (2)伐竹取道 ( ) (3)水尤清冽 ( ) (4)潭中鱼可百许头( ) (5)日光下澈 ( ) (6)乃记之而去 ( )(7)以其境过清 ( ) (8)斗折蛇行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三项是(  ) (  )( ) (6分)A(1)如鸣佩环/(2)四面竹树环合B(1)不可久居/(2)岁月不居C(1)全石以为底/(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1)潭中鱼可百许头/(2)只许成功,不许失败E(1)皆若空游无所依/(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F(1)以其境过清/(2)水

4、尤清冽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 六、布置预习熟读成诵,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1.说说柳宗元在本文中流露的情感。请你从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并赏析。 3.说说作者依次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 4. 你有怎样的疑惑? 第二课时一、预习展评二、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揣摩文中词语、句子,分析、归纳小石潭奇特幽美的特点。2.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柳宗元忧伤凄苦的情怀。3.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

5、作者抓住小石潭的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品味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三、合作探究预设问题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并赏析。预设问题2:作者依次描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预设问题3: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结合具体句子分析。预设问题4:作者在文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怀?请你从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四、精讲点拨预设问题1: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问题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五、当堂达标(一)必做题(20分)1. 本文正面描写小石潭石头奇特特征的语句是“ ”,照应该特征的语句是“ ”

6、。(用原文语句回答)(11分)2.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3. 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运用了

7、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5分) (二)选做题(10分)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jiào)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

8、而止。攀援而登,箕(j)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xi)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u)塿(lu)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ng)满酌,颓(tuí)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若垤若穴( )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 )苍然暮色( ) 自远而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译文: 3.作者的登山经过是怎样的?请用原文回答。(2分) 4.本篇游记描写了西山高峻和气势阔大的特点。请从原文中找出能表现这些特点的句子。(3分)表现西山高峻的句子: 表现西山气势阔大的句子: 六、布置预习学生记录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