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档案管理办法_第1页
基建档案管理办法_第2页
基建档案管理办法_第3页
基建档案管理办法_第4页
基建档案管理办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4、基建档案管理办法1目的为规范和加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基建档案管理,确保基建档案的完整、准确、 有效与安全,特制定本办法。2 范围本办法明确了基建档案的管理要求、管理职责,规定了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 归档等业务工作的管理要求。适用于公司基建档案的管理。3 依据本办法依据下列标准、规范制定(其最新版本亦适用于本办法):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42-2009)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

2、09)4 定义4.1 基建档案是指公司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 竣工验收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基 建项目文件。4.2 项目前期文件是指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及工程准备 过程中形成的文件。4.3 项目竣工文件是指项目竣工时形成的反映施工(指建筑、安装)过程和项目真实 面貌的文件,主要由项目施工文件、监理文件和项目竣工图组成。4.3.1 项目施工文件是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反映项目建筑、安装情况的文件。4.3.2 监理文件是指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建设资金使用等进行控制的文件。4.3.3 竣工图是指

3、项目竣工后按照工程实际情况所绘制的图纸。4.4 项目竣工验收文件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活动中形成的文件。5 管理要求5.1 公司基建档案管理遵循“谁主办、谁形成、谁负责”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统一标准”的原则,实行“前端控制、同步归档、分阶段移交”的管理方式,确保建 设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规范和安全。5.2 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编制项目竣工 文件和整理项目文件。5.3 在签订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有关方面提 交相应项目文件以及所提交文件的整理、归档责任。5.4 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应与项目的立项准备、建设和竣工

4、验收同步进行, 应完整、准确、系统。5.5 建设单位与各参建单位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完成各自职责范围或合同规定的竣 工文件的编制和项目文件整理、归档工作。6 管理职责6.1 档案室为公司基建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作为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的基建档 案管理。6.2 档案室负责基建档案的接收、整理、编目、保管、鉴定销毁、统计和提供利用等 工作,确保基建档案的齐全、完整、准确、有效和规范,负责对项目文件的形成、积 累、整理、归档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6.3 工程项目部负责基建项目前期文件、竣工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的积累、收集、整 理、移交和归档工作,保证项目文件的完整、有序。7 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7

5、.1 凡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都应作为基建档案的 归档范围,包括项目的提出、可研、评估、审批、计划、勘测、设计、招投标、施工、 监理、安装、调试、竣工验收、工程决算等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等文件材料,详 见基建档案分类、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附 1)。7.2 归档范围应随着基建项目管理内容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调整。7.3 保管期限根据国家有关基建档案管理规范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分为永久 和定期,定期分为30年和10年。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为一卷时,保管期限从长。8 归档要求8.1 归档时间:基建项目文件归档工作按工程的进程分阶段进行,工程完成一个阶段,收集、鉴定、

6、整理、移交归档一个阶段的档案,竣工后三个月内应完成竣工档案的验 收移交。项目立项文件、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分别在该阶段 工作结束后一至二个月内收集、整理、移交归档。8.2 归档文件应齐全、系统、完整,内容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文件的内容 和深度应符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标准。(1)凡具有依据和凭证作用的文件及建设单位的发文均要求原件归档;属对方主送与 抄送公司的收文,均应以红头文件归档;直接隶属关系的转发文件应以红头文件归档; 间接关系的转发文件可用清晰复印件归档。厂家成批材料的质量证明等若没原件的, 施工单位可用复印件归档(在归档的复印件左上角空白处注明原

7、件的存放处,加盖供 应商印章,以便归档文件的核实)。(2)凡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竣工验收证书等文件材料均应为正本(即应有各代 表方符合规定的亲笔签名,有单位盖章栏目的还应加盖单位公章)归档,签字方不得 用副本或复印件归档。(3)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材料应说明该材料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部位,应具有可追 溯性。(4)设计变更、施工质量处理、缺陷处理,要形成闭环记录。8.3 项目文件的信息著录应真实、准确、完整揭示文件内容和形式特征。8.4 质量要求8.4.1 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章手续完备。8.4.2 需永久、30年保存的文件不应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 珠笔、复写

8、纸、铅笔等)书写、绘制。8.4.3 竣工图图纸应是蓝图或绘图仪绘制的白图,不得使用复印的图纸。8.5 归档数量8.5.1 前期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等由建设单位形成或主办的文件至少归档一套。8.5.2 施工文件、监理文件、竣工图等由参建单位形成的项目竣工文件一般不少于二 套(含城建局一套),还应提供电子版并附文件、图纸明细目录一套,有签名的文件 应扫描原件形成电子版。8.5.3 项目中形成的声像材料按实际情况归档一套9 项目竣工文件的编制9.1 竣工文件编制要求9.1.1 竣工文件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监理单位负责审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合同规定的要求编制项目竣工文件。9.1.

9、2 凡为易褪色材料(如复写纸、热敏纸等)形成的并需要永久和30年保存的文件, 应附一份复印件。9.2 竣工图编制要求和更改方法9.2.1 竣工图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9.2.2 竣工图应完整、准确、清晰、规范,修改到位,真实反映项目竣工时的实际情 况。9.2.3 按施工图施工没有变动的,由竣工图编制单位在施工图上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9.2.4 一般性图纸变更及符合杠改或划改要求的变更,可在原图上更改,加盖并签署 竣工图章。9.2.5 涉及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项目等重大改变及图面变更面积超过 35%的, 应重新绘制竣工图。重绘图按原图编号,末尾加注“竣”字,或在新图图标内注明“竣 工阶段”

10、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9.2.6 同一建筑物、构筑物重复的标准图、通用图可不编入竣工图中,但应在图纸目 录中列出图号,指明该图所在位置并在编制说明中注明;不同建筑物、构筑物应分别 编制。9.2.7 竣工图图幅应按GtyT10609.3要求统一折叠。9.2.8 编制竣工图总说明及各专业的编制说明,叙述竣工图编制原则、各专业目录及 编制情况。9.2.9 竣工图的更改方法按相关规定执行。9.3 竣工图章的使用9.3.1 竣工图章内容、尺寸如图1所示。单位为毫米图1竣工图章样式9.3.2 所有竣工图应由编制单位逐张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竣工图章中的内容填写应 齐全、清楚,不得代签。9.3.3 竣工图章应使

11、用红色印泥,盖在标题栏附近空白处10归档程序归档程序包括归档文件的收集、审核、移交接收、整理和入库环节。归档流程图见附2。10.1 收集文件材料应收集齐全、完整。建设单位及参建单位应按照本规定附1中的归档范围进行项目文件的收集,包括文字、图表等应当归档保存的全部项目文件。10.2 审核建设单位基建档案形成部门或主办部门负责对项目文件的完整、准确及案卷质量进行审核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10.3 移交接收(1)建设单位项目文件形成部门或主办部门兼职档案员将项目文件整理、编制案卷 / 文件移交目录(式样见附3),并将本部门审核通过的案卷/文件一并移交到本单位档 案管理部门。(2)各参建单位应将审核

12、通过的项目文件整理、组卷后编制案卷移交目录,移交到建 设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归档。(3)建设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依据案卷/文件移交目录对归档案卷/文件进行清点、检查、 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案卷/文件退回整改,案卷/文件全部符合要求后,在档案交接 文据(式样见附4)上签字确认后接收。(4)案卷/文件移交目录一式两份,移交单位和档案管理部门各存一份。(5)对列入城建档案馆(室)接收范围的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由建设单 位向当地城建档案馆(室)移交一套(原件)符合规定的基建档案。10.4 整理档案管理员按照整理要求对归档项目文件进行分类、组卷、排列、编号、编目等。10.5 入库档案管理员将符合入库要

13、求的档案安排存放位置,登记入库并记录存址。11整理整理工作包括分类、组卷、排列、编号、编目等工作。11.1 分类分类是指依据分类办法标识归档文件分类并确定其保管期限的工作。11.1.1 分类原则以基建项目归档文件为对象,按照项目阶段,结合文件内容和形成特征,保持文 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管理和开发利用。11.1.2 分类方法根据基建项目管理特点,结合基建档案内容和特征,基建档案类目设置如下:一级类目:B基建档案。二级类目:1.项目前期文件;2.项目竣工文件;3.项目竣工验收、决算文件;4.其他 三级类目:1.项目前期文件分为立项文件,建设用地文件,勘察、测绘、设计文件, 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

14、,开工审批文件;2.项目竣工文件分为工程管理文件,施工 文件,监理、质量监督文件,竣工图。11.2 组卷组卷是指依据分类表将同一类目下的归档文件依据组卷原则组织在一起的过程。11.2.1 组卷原则11.2.2 组卷方法和要求(1)依据本规范附1中三级类目进行组卷,同一类目下的归档文件根据数量的多少可 以组成一卷或多卷,案卷及卷内文件不应重份。(2)项目前期文件一般应按问题、时间组卷。设计文件一般应按专业、卷册组卷。(3)施工文件一般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或装置、阶段、专业组卷。原材料质量证明 文件一般应按专业、品种、型号组卷,同一个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共用的施工文件可 以组为一卷,不同的单项、单位

15、工程不可组为一卷。(4)监理文件一般应按专业或时间、文种组卷。(5)成册、成套的项目文件宜保持其原有形态。11.2.3 案卷排列按分类表类目顺序依次排列。同一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文件应排列在一起。11.2.4 卷内文件排列(1)文字材料按时间、专业顺序排列。同一事项的请示与批复、正文与附件不能分开, 并按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译文在前、原文在后的顺序排列。(2)施工文件按施工阶段、工序等进行排列。(3)竣工图按专业、图号顺序排列般按文字材料在前、图纸材料在后的顺序排列(4)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纸的案卷,11.3 编号依据公司档案分类办法编制档号的过程。档号由项目代号、分类号、案

16、卷号组成。组成形式:项目代号-分类号-案卷号。(1)项目代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项目顺序号由本单位按其基建项目顺序确定, 经确定后不可随意改动。(2)分类号:根据基建档案分类表确定,由一级、二级和三级类目号组成(共5位)(3)案卷号在同一项目、同一分类前提下,依据组卷方法排列案卷流水号,不应有空号、重 号。11.4 编目根据基建档案实体编制页号、案卷封面、案卷脊背、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和案卷目录的过程。11.4.1 卷内文件页号编写11.4.2 件以件为单位编写页号,以有效内容的一面为一页。11.4.3 写的文件材料在其右下角编写页号,双面书写的文件材料,正面在其右下角、背面在其左下角编写

17、页号;图样页号编写在标题栏外。11.4.4 号的文件可不再重新编写页号。11.4.5 录、卷内备考表不编写页号。11.4.6 案卷封面编制(1)案卷封面粘贴在卷盒正表面,式样见附 5。(2)案卷题名:应简明、准确揭示卷内文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问题、文件 类型名称等。(3)立卷单位:应填写负责组卷部门或单位。(4)起止时间:应填写案卷内文件形成的最早和最晚的日期,如 2012-01-01至2012-01-31 o(5)保管期限:应填写组卷时划定的保管期限。(6)密级:应填写卷内文件的最高密级。(7)档号:应填写项目代号-分类号-案卷号。11.4.7 案卷脊背编制(1)案卷脊背粘贴在卷盒侧

18、面,式样见附 6。11.4.8 卷内目录编制(1)卷内目录应排列在卷内文件首页之前,式样见附 7。(2)序号:依次标注卷内文件排列顺序号。(3)文件编号:应填写文件文号或型号或图号或代字、代号等。(4)责任者:应填写文件形成者或第一责任者。(5)文件题名:应填写文件标题全称。文件没有题名的,应由立卷人根据文件内容拟写题名。(7)页数:应填写每件文件总页数。(8)备注:可根据实际填写需注明的情况。11.4.5 卷内备考表编制(1)卷内备考表主要说明卷内全部文件总件数、总页数、卷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以及在组卷和案卷提供使用过程中需要说明的问题,式样见附8。(2)立卷人:应由立卷

19、责任者签名。(3)立卷时间:应填写完成立卷的日期。(4)检查人:应由案卷质量审核者签名。(5)检查时间:应填写案卷质量审核的日期。(6)互见号:应填写反映同一内容的不同载体档案的档号,并注明载体类型。(8)卷内备考表应排列在卷内全部文件之后。11.4.6 案卷目录编制(1)案卷目录式样见附9。(2)序号:应填写登录案卷的流水顺序号。(4)总页数:应填写案卷内全部文件的页数之和。(5)备注:根据管理需要填写案卷的密级、互见号或存放位置等信息。11.5案卷装订11.5.3装订前剔除文件上的金属物。12信息著录1.1 1项目级信息著录项包括:项目代号、项目名称、备注等。1.2 2案卷级信息著录项包括

20、:单位代码、项目代号、分类号、分类名称、案卷号、档 号、案卷题名、立卷单位、年度、起止时间、保管期限、密级、总件数、总页数、归 档时间、立卷人、检查人、立卷时间、检查时间、本卷情况说明、卷盒规格、库位号、 互见号、移交部门、备注等。1.3 3文件级信息著录项包括:项目代号、分类号、分类名称、案卷号、档号、序号、 文件编号、责任者、文件题名、移交部门、主题词、年度、时间、页数、保管期限、 密级、备注等。附:1.基建档案分类、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2 .归档流程图3 .基建档案案卷/文件移交目录4 .基建档案交接文据式样5 .案卷封面式样6 .案卷脊背式样7 .卷内目录式样8 .卷内备考表式样9 .

21、基建档案案卷目录式样10 .档号章式样附2基建档案分类、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二级 类目三级 类目分类号归档范围保管 期限01项目文件01立项 文件B0101项目建议书及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投资估算及审 批文件;环保、消防、人防、节能、安全、交通、园 林、市政、文物、通讯、卫生等评审、备案 文件及政府批文;专项申请及批复;关于立项有关会议纪要、决议、决策文件等; 专家对项目的有关建议文件永久02建设 用地 文件B0102选址申请及选址规划意见通知书、用地申请 报告及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证及其附件、国有土地使用证等永久拆迁安置意见、协议、方案等30年03 勘察 测绘

22、设计 文件B010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自 然条件、地震调查;建设用地钉桩通知单(书)、验线合格文件; 规划设计条件和设计通知书;初步设计文件及审查会议纪要、意见、批文; 初步设计图纸和说明(含概算书),审定设 计力某通知书及设计计算书;消防设计审核意见;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批意见永久施工图及其说明(含预算)30年04 招投 标文件B0104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招标文件、投标 文件、开标议程、开标大会签字表、报价表、 评标纪律、评标人员签字表、评标记录、报 告、中标通知书等永久未中标的投标文件10年05合同 协议B0105关于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

23、采购等合同、协议;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的关于环保、消防、 人防、交通、园林、巾政、文物、通讯、卫 生等协议、合同及合同变更永久06开工 审批 文件B0106规划许可证、附件及附图; 开工审查表、施工许可证永久基建档案分类、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二级 类目三级 类目分类号归档范围保管 期限02项目 竣工 文件01工程 管理 文件B0201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监理、质检、设备 制造等单位来往文件;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会议等工程管理文件30年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工程节点(里程碑)等 工程管理文件10年02施工 文件B0202施工技术文件: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变更 洽商单/记录,工程变更费用报审表、图纸

24、会 市义件永久施工测量记录: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基槽平 面及标图实测记录,楼层平面放线及标图实 测记录,楼层平面标高抄测记录,建筑物在 直度、标图测量记录永久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交接检查记 录,地基验槽记录、地基处理记录、地基钎 探记录(应附图),混凝土浇灌申请书、拆 模申请单、搅拌、养护测温记录(应附图), 构件吊装记录,焊接材料烘培记录,通风(烟) 道检查记录,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记录,预应 力筋张拉记录、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灌浆记录, 智能建筑工程安装质量检查记录、施工检查 记录,幕墙注胶检查记录,基坑支护变形监 测记录,桩(地)基施工记录,网架(索膜) 施工记录,钢结构施工记录永久过程验

25、收记录: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验收记 录,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记录,钢 筋保护层厚度试验报告,检验批质量验收记 录表,分项,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分部(子 分部)工程验收记录表永久竣工质量验收文件:单位(子单位)工程质 量竣工验收记录表,单位(子单位)工程质 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 安全和功能检查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 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室内环境检测报告,建筑节能工程现场实体 检验报告,工程竣工质量报告,智能建筑工 程资料审查,智能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结论汇 总,工程概况表永久二级 类目三级 类目分类号归档范围保管 期限工程质量事故调(勘)查笔录、质量事故报 告永久施工管理文件:施工进度计划报审表、工程 开工/复工报审表、报告、月工程进度款报审 表、费用索赔申请表、工程款支付申请表、 工程延期申请表、见证记录30年施工试验文件:回填土、基桩性能、钢筋连 接、埋件(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