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 关系的概念、性质与运算2.1 二元关系二元关系2.2 关系的性质关系的性质2.3 关系的运算关系的运算2.4 关系的闭包关系的闭包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 集合与集合之间还存在着某种联系。 现实世界中的二元关系1,同一个集合中的二元关系:同学关系、同桌关系2,两个不同集合之间的二元关系:师生关系、学生和选修课程的关系 现实世界中的多元关系学生、课程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的描述 形式化描述数学、精确无二义、难理解 非形式化描述自然语言、不精确、易理解2.1 二元关系 定义2.1(二元关系) 设A和B是任意两个集合,将AB的子集R称为从A到B的二元关系。A=B时,称R为A上的二元关系
2、。若R,则称a与b有关系R,记为aRb。 若R,则称a与b没有关系RR=:空关系R=AB:全关系注:由于R AB R (A B) (A B) ,从A到B的关系必然是A B上的关系,本节将主要研究同一集合上的关系,而不同集合间的关系只是它的一种特殊情况。 由定义2.1,得出: 1)二元关系是集合(一种特殊的集合); 2)二元关系的元素是有序对(或序偶、有序2元组)。2.1 二元关系 例:设A=1, 2, 3, 4, 5,A上共有多少个二元关系? AA的子集都是A上的二元关系,反过来, A上的任意二元关系都是AA的子集,因此A上的二元关系的集合正是AA的幂集,即P(AA)。 西安交通大学1998考
3、研 解: 因为A上的二元关系R是AA的子集,|AA|=25,|P(AA)|=225 所以A上的二元关系R的个数是225。 2.1 二元关系 定义2.2(定义域,值域) 设R是从A到B的二元关系,A的一个子集 a|存在b,使得R称为R的定义域,记为Dom R。B的一个子集 b|存在a,使得 R称为R的值域,记为Ran R。 A称为R的前域,B称为R的陪域,显然Dom RA,Ran RB。 |(),aba bR |(),baa bR 例1 整除关系 设A=2, 3, 4, B=3, 4, 5, 6, 7, 定义从A到B的二元关系R: Ra整除b。 R=, , , , Dom R=2, 3, 4,
4、Ran R=3, 4, 6. 例2 A=1, 2, 3, 4上的小于关系R: R ab. R=, 1, 3), 1, 4), 2, 3), 2, 4), 3, 4) 练习: A=1, 2, 3, 4上的小于等于关系:R=, , , , , , , , , A=1, 2, 3, 4上的不等关系: R”=, , , , , , , , , , , 2.1 二元关系 定义2.3 (n元关系) 设A1,An是n个任意集合,定义A1An的子集R为A1,An(之间)的n元关系。 当A1=An时,R称为A上的n元关系。2.2 关系的性质 例2.1:整数集上的关系 此关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若a,b之间有关系,
5、当b,c之间也有同样关系时,这一关系就会传递到a,c之间,因此将这种特点称为传递性传递性。 例2.2:浙科院14级学生集合上的“入学分数”关系R 任取浙科院14级学生x,y和z,若R(即x入学分数低于y的), R,必定可以推出R,因此R具有传递性。 定义2.4 称二元关系R是传递的,当且仅当对任意a, b, c,若aRb且bRc,则aRc。 定义的核心是一个推论命题: “若aRb且bRc,则aRc” , 其中“aRb且bRc”是前提,aRc”是结论。“若则”表示从前提到结论的推论关系。这类命题的准确涵义是什么? 请判断以下推论命题是不是真的。 i:若32,则3+12+1 ii:若雪是白的,则太
6、阳从东方升起 iii: 若水被加热到100,则其会沸腾 (标准大气压) 命题iii为真是毫无异议的。下面就从它入手对推论命题进行分析。若水被加热到100,则其会沸腾 因果推论:前提和结论之间有内在的因果关系 在形式上(只考虑前提和结论的真假而非内容)有明显特点: 水被加热到100 时(前提真),必然会沸腾(结论真),推论为真。 水没被加热到100 时(前提假),并不妨害“若水被加热到100 ,则其会沸腾”的正确性,因此推论也为真。 概括为性质P:或者前提为假,或者前提为真且结论为真 这是一个可以形式地检验的性质:任给一“若A则B”推论,先检查A的真假,为假时,已经符合P,为真时,再检查B的真假
7、,若也为真,则符合P,否则不符合。 形式推论:符合性质P的推论。非形式推论:前提真,并且结论假因果推论必为形式推论,非形式推论必非因果推论 数学中使用的“推论”,都是形式推论,而未必是因果推论 只要前提为真,从形式推论得出的结果一定为真,如从雪是白的推出太阳东升,结果没有错。至于这样的推论是否有意义,要靠人来把握。 没有人会从假命题出发进行任何严肃的推论,因此“若32,则3+12+1”这样的形式推论是无害的。 设A=1,2,3,R是A上的二元关系,判断如下R是否具有传递性: R=, R=, R= R= 设A是你家的男孩集合,R是A上的兄弟关系,判断如下情形时R是否具有传递性: 你家共有三个男孩
8、:你哥、你、你弟 你家共有两个男孩:你哥、你 你家只有一个男孩:你 以下关系是否传递?父子关系、朋友关系、整数不等关系。 例4:判断A=1, 2, 3, 4上的以下关系是否传递。R1=, , 是传递的;R2=, 是传递的;R3=是传递的;R4=, 不是传递的; 如果在如果在A上的二元关系上的二元关系R中,存在中,存在aRb且且bRc,但,但 R,则,则R不是传递的;否则不是传递的;否则R是传递的。是传递的。 A上的二元关系上的二元关系R,或者是传递的,或者不是,或者是传递的,或者不是传递的(非传递)。传递的(非传递)。以正难则反思想理解关系传递性 通过命题的双否表述来判断命题是否成立。例如:“
9、你是大学生”,其双否表述为“你并非不是大学生”。 传递性的正面定义是:任取a, b, cA,如果aRb且bRc,必有aRc,则称R是传递的。请以双否方式表述同样含义 首先,该命题的相反表述:存在a, b, cA, aRb且bRc,但并非aRc。对这种取反的方式,举例: 任取大学生x,如果x学计算机专业,则x需要学离散反义:存在大学生x,x学计算机专业,但x不必学离散 然后前面加一个并非或不,反义的反义便回到原义。 例:不存在大学生x,x学计算机但不学离散传递性双否表述:不存在a, b, cA, aRb且bRc,但并非aRc也就是不存在a, b, cA, aRb,bRc,且 并非 aRc以此来分
10、析例4: R2=, 传递吗? R3= 呢 R4=, 呢 例5. 下面的二元关系哪个是传递的?( ) A) 父子关系 B) 朋友关系 C) 集合的包含关系 D) 实数的不等关系 /*重庆大学1998年考研试题*/2.2 关系的性质 定义2.4(关系的其它性质) 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1)如果任取aA,有aRa,则称R是自反的。(2)如果任取aA,有R,则称R是反自反的。注意反自反不是非自反,请根据(1)给出非自反的定义。 存在a A,并非aRa。(3)任取a, bA,如果aRb必有bRa,则称R是对称的。(4)任取a, bA,如果aRb且bRa,必有a=b,则称R是反对称的。 注意反对称不
11、是非对称。非对称的涵义是: 存在a, b A, aRb,且并非bRa。 例6:自反与反自反自反与反自反 自反:小于等于关系 反自反:小于关系设A=1, 2, 3, 4上的关系R=, , 则R既不是自反,也不是反自反的;所以,A上的二元关系R可以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 例7:对称与反对称 对称:自然数集N上的不等关系 反对称:自然数集N上的小于关系 A=1, 2, 3, 4上的关系R=, , , 则R既不是对称,也不是反对称;所以,A上的二元关系R可以既不是对称,也不是反对称以正难则反思想理解关系反对称 根据命题的逆否表述来判断命题是否成立。例:若你学计算机专业,则你必学离散。逆否表述是
12、:若你不学离散,则你一定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 正面表述:任取a, bA,如果aRb且bRa,必有a=b,则称R是反对称的。 逆否表述:如果ab,则aRb和bRa不同时成立 逆否表述一:如果ab且aRb ,必有R 。 逆否表述二:如果ab且bRa,必有R 。 逆否等价性:若命题A成立,则命题B成立等价于:若命题B不成立,则命题A不成立。用反证法很容易证这种等价性。左推出:假设若命题B不成立,但命题A成立,导出矛盾。右推出: 应用逆否定义判断关系的反对称性 前述例7: 自然数集N上的关系,是反对称的 用正面定义: 是反对称的 当且仅当 任取a,b N,若ab且ba,必有a=b。由于不可能有ab且b
13、a的情况,似乎难以根据正面定义来判断。怎么办? 正难则反! 逆否定义:b或ba。由此就可以很明确地得出结论: 是反对称的! 例8 集合A的幂集P(A)上的包含关系,具有哪些基本性质?自反,反对称,传递2.2 关系的性质 定义2.5.1(关系矩阵) 设A和B是两个有限集A=a1, , am,B=b1, , bn,R是从A到B的二元关系,称m n阶矩阵MR=(mij)为R的关系矩阵,其中若R, mij =1若R,mij =0 例9 整除关系的关系矩阵 A=2, 3, 4, B=3, 4, 5, 6, 70 1 0 1 01 0 0 1 00 1 0 0 0RM2.2 关系的性质 定义2.5.2 (
14、关系图) 设A=a1, , an,R是A上的二元关系。A中每个元素ai用一个点表示,称该点为顶点ai 。 如果aiRaj,则从顶点ai到顶点aj存在一条有向弧。 如果aiRai,则从顶点ai到顶点ai存在一条封闭有向弧(有向环)。以这种方式来表示R关系的图形,称为R的关系图。2 .3 关系的运算 定义2.6 (关系的运算) 设R1和R2是从A到B的两个二元关系,则R1R2、 R1R2 、 R1-R2、 1也是从A到B的二元关系,其含义是:任取aA,bB, a(R1R2)b aR1b或aR2b; a(R1R2)b aR1b且aR2b; a(R1-R2)b aR1b且(a, b)R2; a 1b(
15、a,b)(AB)-R1。2 .3 关系的运算逆运算 定义2.7(逆关系) 设R是从A到B的二元关系,则从B到A的二元关系R-1定义为R-1 =|R,称R-1为R的逆关系。 练习: 写出R=,的逆关系2 .3 关系的运算 定理2.1(1)(R-1)-1=R;(2)(R1R2)-1= R1-1 R2-1; (3)(R1R2)-1= R1-1 R2-1;(4) (AB)-1= B-1A-1;(5) -1=;(6)()-1= ;(7) (R1-R2)-1= R1-1-R2-1;(8)若R1R2,则R1-1 R2-1 。1()R证明方法1. 证明两个关系相等,因为关系是集合,可采用证明集合相等的方法(基
16、本法或公式法)证明关系相等。例如用基本法:任取a,b A左式右式; 则左式右式;右式左式; 则右式左式;则左式=右式。2. 证明关系满足某一性质 根据该性质的定义进行求证。 例如,要证明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是自反的,就是证明对于任意的aA,R。证明两个关系相等 (3) 基本法证明: (R1R2)-1 (R1R2) R1且 R2 R1-1且R2-1 R1-1 R2-1 所以,(R1R2)-1= R1-1 R2-1。 (1), (2)类似, 证明见教材或参考书。 (4)类似。 (5)反证法。 设-1,则存在-1, 那么. 导致矛盾。 (6), (7), (8)基本法或公式法证明。 2 .3 关系的
17、运算 定理2.2 R是A上的二元关系,则R是对称的R=R-1。证明:R是对称的 R=R-1:(证明两个关系相等证明两个关系相等) R, 因为R是对称的,所以R, 则R-1; 所以RR-1。同理,R-1R。则R=R-1。R=R-1 R是对称的:(证明关系满足某一性质)证明关系满足某一性质)如果R, 因为R=R-1,所以R-1,则R。所以R是对称的。(根据对称的定义)(根据对称的定义)2 .3 关系的运算复合运算 定义2.8(复合关系) 设R1是从A到B的二元关系, R2是从B到C的二元关系,则从A到C的二元关系R1R2定义为 R1R2 = | aA, cC, 且 存在bB使 R1, R2称R1R
18、2为R1和R2的复合关系。2 .3 关系的运算 定理2.3(结合律) (R1R2)R3 = R1(R2R3) 证明方法:采用基本法,证明两个关系相等。即: (R1R2)R3R1(R2R3),则(R1R2)R3 R1(R2R3) ; R1(R2R3) (R1R2)R3 ,则R1(R2R3) (R1R2)R3 。具体证明步骤见教材或参考书。 注意:关系的复合运算不满足交换律,即R1R2 R2R12 .3 关系的运算幂运算 定义2.9(幂关系) 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nN,R的n次幂记为Rn,定义如下: (1) R0是A上的恒等关系(即R0 = | aA),记为IA,又R1=R; (2)Rn+1=
19、RnR。 定理2.4 (1) Rm Rn=Rm+n (2) (Rm)n= Rmn证明方法:采用归纳法进行证明 设性质为P。 归纳基础:证明P(1)为真; 归纳步骤:对每一个i1,假设P(i)为真,并且利用这一假设证明P(i+1)为真。 证明:(1) 归纳基础:设n=1, 则根据幂运算的定义,RmR1= Rm+1; 归纳步骤:设n=k, Rm Rk=Rm+k成立;n=k+1时, Rm Rk+1= Rm RkR1=Rm+kR1 =Rm+k+1。 所以Rm Rn=Rm+n。 (2)归纳基础:设n=1, 则根据幂运算的定义, (Rm)1= Rm。 归纳步骤:设n=k, (Rm)k= Rmk成立;设n=
20、k+1, (Rm)k+1= (Rm)k (Rm)=Rmk Rm= Rmk+m=Rm(k+1). 归纳证明的思想 / 思维过程 归纳基础证明P(1)为真; 根据归纳步骤,因为P(1)为真,所以P(2)为真;因为P(2)为真,所以P(3)为真;这个过程对所有的自然数继续下去,于是对于任意的自然数k,P(k)为真。2 .4 关系的闭包 定义2.11(自反,对称,传递闭包) 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R的自反(对称,传递)闭包,记为 R,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R是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2)RR;(3)对任一自反(对称,传递关系)R”,R”R, 均有RR”。现在,将R的自反、对称,传递闭包分别记为r
21、(R),s(R),t(R)。2 .5 关系的闭包基本性质定理2.5 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则R是自反的 r(R)=R;R是对称的 s(R)=R;(1) R是传递的 t(R)=R; 证明思想1:采用基本法进行证明,以R是自反的 r(R)=R为例: R是自反的 r(R)=R:因为根据r(R)的定义,r(R)是自反的,所以R是自反的; R是自反的 r(R)=R:根据r(R)的定义,Rr(R) ,需证明r(R)R; 由于RR,且R 是自反的,由自反闭包的定义可知r(R)R 。 证明思想2: (证明满足某一性质)证明满足某一性质) 根据自反,对称和传递闭包定义进行证明,以R是自反的 r( R )=R:
22、R是自反的 r( R )=R , 就是证明R符合R的自反闭包定义的3个条件: (1)R是自反的;(2) R R ;(3)对任一自反关系R”,若 R” R ,则R R”。 r( R )=R R是自反的. 定理2.6 设R1和R2是A上的二元关系,若R1R2则 r(R1) r(R2); s(R1) s(R2);(1)t(R1) t(R2)。证明思想:反证法:(1)假设r(R1), 但r(R2),则xy,从而r(R1) (x, y)也是自反的;如果R1,则R2,那么r(R2),导致矛盾,所以 R1。则r(R1) (x, y) R1,则r(R1)不是R1的自反闭包。矛盾。 r(R2)。r(R1) r(
23、R2)。(2),(3)证明类似。2 .5 关系的闭包 三 计算 定理2.7 r(R)=R IA证明思想:根据自反闭包定义要满足的性质进行证明。 证明:设R=RIA,所以R R,而且R是自反的;假设R”是A上的自反关系并且RR”,对于R,因为R=RIA,所以R或者IA;如果R,则R”;如果IA,因为R”是自反的,所以R”,即RR”。 所以R=r(R)=RIA。 定理2.8 s(R)=RR-1证明思想:根据对称闭包定义要满足的性质进行证明。 证明:令R=RR-1。由于(RR-1)-1=RR-1 ,根据定理2.2,可知R=RR-1是对称的,且RR。假设R”是A上的对称关系,并且RR”。对于R有R或者
24、R-1。如果R,由于RR”,那么R”;如果R-1,则R,所以R”。因为R”是对称的,所以R”。因此RR”。所以R=s(R)= RR-1。 例9 设A=a, b, c,R是A上的二元关系,且R=, , ,则s(R)= 。 /*重庆大学1999考研*/ 定理2.9 t(R)=RR2R3 /*证明思想:根据传递闭包定义要满足的性质进行证明:令R=RR2R3,证明R满足传递闭包定义的3个条件。*/ 证明: /*R是传递的,即如果R, R, 则R*/ 因为R,必存在整数n,使Rn;同理,因为R,必存在整数k,使Rk;因为Rn Rk=Rn+k,所以Rn+k,所以R。 证明:(续) /* RR */ 因为R
25、=RR2R3,所以RR。 证明:(续) /*对于传递关系R”,如果R”R, 则R”R. */ 如果a,bA, R, 则存在正整数j,使Rj, 即存在j-1个元素c1, c2,cj-1使得R, R, R. 由于R”R, 所以R”, R”, R”. 又因为R”是传递的,因此R”。由此证得R”R。由传递闭包的定义可知:R=t(R),即t(R) =RR2R3 。 定理2.10 R是A上的二元关系,且|A|=n,则t(R)=RR2R3Rn /* 证明思想:基本法:由定理2.9可知,RR2R3Rnt(R);只要证明对任意的k0,RkRR2R3Rn。*/ 证明:/*分而治之*/ 对于kn,必有RkRR2R3Rn 。 对于kn,若Rk,则存在元素个数为k+1的元素序列c0, c1, , ck, c0=a, ck=b, 并且对1ik,R。由于kn ,所以在元素序列中必有元素ci不止出现一次,即, , , , , , , , R,在删去, , 这一段后,如果序列中元素个数仍大于n,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无抵押专利权质押贷款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甲方购买乙方航空器材的购销合同2篇
- 2024年度网络小说改编与电影制作委托合同3篇
- 激光测厚度课程设计
- 搬迁方案模板6篇
- 个人独家销售代理合同5篇
- 建筑企业财务工作总结及计划范文
- 2025年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78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宁鱼台县结合事业单位招聘征集高等院校毕业生入伍2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枣庄市市中区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 框架玻璃幕墙施工工艺
-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功能评估方法》
- 韵达云仓方案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法律职业伦理》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重点中学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预防血栓药物课件
- 2022读《整本书阅读的六项核心技术》有感
- 2023年高考英语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卷)专题03 阅读理解C篇(说明文)(原题版)
- 公司驾驶员安全驾驶培训
- 常用工具软件Win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