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练习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练习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练习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练习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章 声现1. 在以下实例中,属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雷声响起预示可能会下雨B.敲西瓜听声音判断是否成熟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D.通过超声波了解胎儿发育的情况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 下列关于声现说法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超声波频率高,方向性强,可以用于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声信号传递D.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3下列有关声音的实例中, 与“响度”有关的是( )A.夏日买西瓜,要捧起来拍几下听听声音B.人们在买陶制品时,习惯用手敲一敲,再用耳朵听一听C.用水壶往保温瓶中灌

2、水,声音在变化D.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要大点声,自习课研究问题时要小点声4关于声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会越大B.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海底深度C.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的一组是(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6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的一

3、端伸出桌面边缘并按紧。用力拨动钢尺,听它震 动发出的声音;再让钢尺伸出桌面边缘的部分变长,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 听到的声音()A.响度变大B.响度变小C.音调变高D.音调变低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8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因而次声波也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其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都不会变化8 .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声音声音的振幅频率/Hz甲小1100乙大700匚” 3 |A.甲响度较大B .甲声音的频率超过人听觉的频率范围C.乙音调较

4、高D .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9 .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甲乙丙根据波形图可以知道:三种乐器具有相同的 和,不同的.(填“音色”或“音调”)10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笛声是以 的形式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11 .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不应短于 mine12 .演奏二胡时,手指在粗细不同的两根弦之间移动,可改变二胡发声的 ;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 (均选填“音调” “音色”或“响度”)13 .赛道上的小明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奋力冲刺,“加油”声是

5、由同学们的声带产生的,正在冲向终点的小明看到身边的看台是(选填“向前”或“向后”)运动的。14 . “五一”小长假,王伟随爸爸乘车一起去旅游,当对面的轿车鸣笛时,他 听到的鸣笛声比平时听到的声音要“尖”,王伟回家查阅相关资料才得知,这 在物理中叫“多普勒效应”。是因为车辆在靠近观察者运动时接收到声音的变高,导致音调变高。由此王伟进一步推想,如果我们远离声源运动,那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就会 (选填“变高”或“变低”)。15 .如表所示: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请同学们观察表格回答以下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v/ (m?s- 1)空气(0C)331冰3230空气(15C)340铜3750煤油(25C)13

6、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2)在长为850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 .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 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C).16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 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 ;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 ,可以激起水花.釐(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得出声音是由产生.(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他知道声音是由鼓面的 发出的,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

7、明显,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团,撒 小纸团目的是.(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a.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b.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 .c.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d.结论:.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 是正确的.1

8、7. 一辆汽车在山崖前鸣笛,(汽车静止)鸣笛后4s司机听到了回声.(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求:(1)汽车距山崖的距离?(2)该汽车若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鸣笛后4s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的距离?答案:1-8 CDDBC DBA9. 音调响度音色10. 声波空气11. 1012. 音调响度13. 振动向后14. 频率变低15. (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气体中的声速最小、液体次之,固体中最大声速与温度有关(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铝制成的16. (1) 振动(2)振动发声振动转换成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易于观察减小变大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7. (1)声音从发出到山崖的时间为:t= 1 X4s=2s,由v=:得,汽车距山崖的距离为:s=v 声 t=340m/s x 2s=680m(2)54km/h=15m/s ,汽车行驶的路程:s 隼=v 车 t=15m/s x 4s=60m声音传播的距离:s 声=v 声 t=340m/s X4s=1360m设司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