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含解析) (3)_第1页
1.4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含解析) (3)_第2页
1.4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含解析) (3)_第3页
1.4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含解析) (3)_第4页
1.4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含解析) (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见的碱一、单选题1.氢氧化铝Al(OH)3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可用作阻燃剂,神州飞船返回仓上就涂有它;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是药物“复方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往一定量Al(NO3)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的反应有: 第一步:Al(NO3)3+3NaOH=Al(OH)3+3NaNO3第二步: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读作偏铝酸钠,是一种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的沉淀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a与b的比值为34B. 图中A,B所对应的时刻中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之比为11

2、C. 氢氧化铝属于碱,化学性质不稳定,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 实验室一般不用NaOH 溶液来制备Al(OH)32.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 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C. 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3、                     D.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3.某同学发现对已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变质情况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取样,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如果无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没有变质B. 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C.

4、0;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已经完全变质D. 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4.以下对科学事实的归纳和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反应                  B. 碱能跟所有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C. 盐和盐反应一定有沉淀产生&

5、#160;                               D. 只有能溶于水的物质才能与酸反应5.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6、160;  B. 锰钢用作钢轨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6.一定温度下,向a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B. 加入 ngNaOH时,NaOH固体和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C. mc-aD.

7、 生成Fe(OH)3的质量为(b-a)g7.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因为化学变化而变小的是(   ) A. 浓盐酸                             B. 石灰水    &

8、#160;                        C. 氢氧化钠溶液                       

9、;      D. 浓硫酸8.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证明某化肥是铵态氮肥 C. 比较锌、铁、铜的活动性       

10、;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9.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B. 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ClC. 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11、#160;  D. 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0.将20克10%的盐酸与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下列物质中能跟该混合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 A. 氯化钡                             

12、60;B. 氯化铁                              C. 二氧化碳               

13、0;              D. 氢氧化钾1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 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SO42个数比为2:1D. 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12.“化学棋”游戏规则: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

14、;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     ) A.                             

15、B.                             C.                    &#

16、160;        D. 二、填空题13.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可获知物质的性质,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变化、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等方面可寻找物质发生变化的证据,分析各种证据能加深对物质变化和变化规律的认识。请回答: (1)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稀硫酸中,过一会会观察到铁钉表面产生气泡,产生该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支持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最主要的证据是   &

17、#160;  ; 14.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则: (1)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在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2)在右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 三、解答题15.小明同学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锥形瓶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18、(均为200mL)。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CO2在酸性溶液中溶解性会大大降低,若向溶有CO2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会将CO2从水中赶出,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1)小明向A装置通入的CO2气体体积V应该      2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是      。 (3)小红不用B装置,实验后他向锥形瓶A中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并观察到某种现象,他判断该现象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请

19、你写出小红所加试剂的名称和观察到的现象:      。 四、实验探究题16.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1)根据实验一回答:该实验通过稀盐酸与      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      相同; (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则X可

20、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酚酞                                B. CuO      

21、0;                         C. Na2CO3                      &#

22、160;         D. Ba(NO3)2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B 【解析】【分析】(1)根据Al(NO3)3+3NaOHAl(OH)3+3NaNO3、Al(OH)3+NaOHNaAlO2+2H2O进行解答; (2)根据图像确定反应进度,然后根据反应产物确定离子的种类; (3)根据氢氧化铝属于碱,难溶于水进行解答; (4)根据氢氧化铝能被过量的氢氧化钠溶解进行判断。 【解答】A.由Al(NO3)3+3NaOHAl(OH)3+3NaNO3、Al(OH)3+NaOHNaAlO2+

23、2H2O可知,氢氧化铝的质量相等,则这两步中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3:1,所以图中a与b的比值为:(3+1)=3:4,故A正确不合题意; B.A是硝酸铝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硝酸钠,溶液中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而B点是一部分氢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中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图中A、B所对应的时刻中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之比为1:2,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铝属于碱,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稳定,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氢氧化铝能被过量的氢氧化钠溶解,所以实验室一般不用NaOH溶液来制备Al(OH)3 , 而使用氨水,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24、。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铁、生石灰在空气中放置都会因发生化学变化质量增加,浓硫酸吸水,在空气中放置发生物理变化质量增加分析。 【解答】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会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因变质质量增加 , 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会吸收水分和氧气生锈,质量增加 , 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 ,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会因其吸水性质量增加,但没有发生变质,与其它三个不同。 故选D。3.【答案】 D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溶液露置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2NaOH+CO2=Na2CO3+H2O,溶液变质存在碳酸钠。 【解答】A、

25、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如果无气泡产生 ,并不能说明没有碳酸钠,加入少量盐酸,盐酸优先和碱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 盐酸量少可能还没有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所以无法证明碳酸钠是否存在,不能判断变质,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显碱性的,都可以使酚酞变红,无法判断,B错误 C、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是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Cl2+Na2CO3=BaCO3+2NaCl,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氯化钡把溶液中的碳酸钠都反应完了,排除了碳酸钠的干扰,酚酞变红证明的溶液还是显碱性的,所以证明氢氧化钠存在,溶液是部分溶解,C错误; D、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了二

26、氧化碳,有碳酸钠存在,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证明变质了,D正确。 故答案为:D4.【答案】 C 【解析】【分析】(1)根据酸碱反应的定义判断; (2)根据碱的通性判断;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判断; (4)根据酸的通性判断。 【解答】A.氧化铜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这个反应就不是酸碱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不能与一氧化碳反应,因此碱不能跟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B错误; C.盐和盐的反应应该属于复分解反应,它们相互交换成分,肯定还是生成盐和盐,不可能生成气体和水,只能有沉淀生成,故C正确; D.氧化铜不能溶于水,但是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铜盐和水,故D错误。 故选C。

27、5.【答案】 A 【解析】【分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关于物理性质的定义有两个,一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指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解答】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酸发生反应,利用了化学性质,故A正确。 B、锰钢用作钢轨是利用锰钢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 D、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是利用石灰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A。6.【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

28、化铁沉淀,氯化铁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钠过量,至氢氧化钠达到饱和后溶液保持不变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A、M点氢氧化钠将氯化铁完全反应,继续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解,溶液质量增加,至 P点,达到饱和,所以溶液质量不再增加,不符合题意; B、 加入 ngNaOH时,NaOH固体和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不符合题意; C、c-a为溶液增加质量,因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增重质量小于所加氢氧化钠质量,不符合题意; D、 生成Fe(OH)3的质量为(b-an)g ,符合题意; 故选D。7.【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及碱的溶

29、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因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质量分数变小,但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使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吸收二氧化碳使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吸收水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8.【答案】 D 【解析】【分析】A、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中分析; B、根据正确闻药品气味要用扇闻法分析; C、根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能反应可验证金属

30、活动性顺序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分析。 【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散热,不符合题意; B、正确闻药品的味道时用手扇动去闻,不符合题意; C、通过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可证明铁、锌、铜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要放玻璃器皿中称量, 不能放纸上称量,符合题意; 故选D。9.【答案】 B 【解析】【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呈酸性,那么溶质为HCl和反应产物NaCl,故A错误; B.无论二者完全反应,还是哪一种物质有剩余,反应产物氯化钠始终存在

31、溶液中,既不会变成气体溢出,也不会变成沉淀析出,故B正确; C.b点时溶液的pH=7,此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点时氢氧化钠过量,故C错误; D.b点时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D错误。 故选B。10.【答案】 D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并判断二者充分反应后剩余的物质,再根据酸或碱的化学通性判断即可。 【解答】设与20g盐酸完全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x, HCl         +          NaOH    =Na

32、Cl+H2O 36.5                       40 20g×10%=2g     10%x 36.52g=4010%x; 解得:x22g; 可见,稀盐酸有剩余, 那么反应后溶液最中含有反应产物氯化钠和剩余的稀盐酸。 在四种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钾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11.【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反应过程、现象等分析判断。 【解答】A. 氯化

33、铁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只能说明其中的氢氧化钠完全反应,不能说明稀硫酸完全反应,故A错误; B.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那么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即有剩余的稀硫酸,故B错误; C.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而硫酸钠中中Na+与SO42个数比为2:1,因此说明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都没有剩余,即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 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沉淀是硫酸钡,其中的硫酸根离子可能是稀硫酸中的,也可能是硫酸钠中的,因此无法判断是否完全反应,故D错误。 故选C。12

34、.【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性质分析。 【解答】A、若物质为镁,则不能与铜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B、物质为氧气,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符合题意; C、物质为氢氧化钙,则铜和氢氧化钠都无法反应,不符合题意; D、物质为氯化钠,与所给三种物质都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二、填空题13.【答案】 (1)FeSO4+H2SO4=FeSO4+H2(2)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解析】【分析】(1)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絮状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35、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2)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支持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最主要的证据是: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14.【答案】 (1)气泡产生;NaCl、Na2CO3(2)【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水、氯化钠和二氧化碳。 【解答】 (1)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变质:2NaOH+CO2=Na2CO3+H2O,部分变质导致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碳酸钠,加入盐酸会发生反应:NaOH +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CO2+H2O;有图像可知:AB对应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C段时盐酸和碳酸钠的反应,B点代表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完,故BC段会有气泡产生,B点溶质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未反应的碳酸钠; (2)由于盐酸刚开始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所以图像就可以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