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浙江选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三细_第1页
2018届浙江选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三细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 2 光合作用诊断基础1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过程的正误判断(1)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RuBP/三碳酸分子的比值在停止供应CO 后比停止前高(V)(2)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V)(3)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H 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V)(4)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光反应强度会降低,碳反应强度也降低(V)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 ATP、NADPH 和 CQ 后,可完成碳反应(V)2.(加试)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正误判断(1) 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X)提示 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叶片的气孔关闭,出现“午休”

2、现象,导致光合作用的原 料减少,小麦光合速率反而下降。(2) 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三碳糖的生成(X)(3) 水分亏缺主要是通过影响 CQ 进入叶肉细胞内而影响光合作用的(V)(4)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内的NADPH/NADP 的比值下降(V)3.(加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异同的正误判断(1)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X)提示 ATP 是物质不是能量。(2) 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V)(3) 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V)(4) 将

3、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Q 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V)如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Q 吸收速率的变化,则甲植株在 a 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乙植株在 e 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曲线 bc 段和 de 段下降的原因相同(X)提示 甲植株在 a 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乙植株在18 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曲线 bc段和 de 段下降的原因分别是部分气孔关闭、光强减弱。4.(综合应用)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 1 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 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

4、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2 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 h 测定的温室内 CQ 浓度以及植物 CQ 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相关叙述并思考相关问题:(1)图 1 中,当温度达到 55C时,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V)(2)18 h 时,图 2 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Q 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Q 量(V)(3)该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且吸收CO 的量为 0 时,在两图中的描述点共有4 个(X)依据图 1 可推知若温度保持在35C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 光照、12 h黑暗,该植物能正常生长(X)(5)图 2 中经过连续 24 h 的培养,与 0 h 时相比,24 h 时该植物的有机物

5、量增多了(X)(6)图 2 中一昼夜温室中氧气浓度最高时在 18 时,而最低是 6 时(V)图 1 中实线在 40C时的代谢特点是什么?在原题坐标图 1 中绘出 40C之前和 40C之 后的真正的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度。答案 40C时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 40C之前某温度条件下真正的光合作用的相 对强度等于该温度条件下两曲线纵坐标值之和,40C之后某温度条件下真正的光合作用的COE吸卷M释放量1 J-温度代)相对强度等于虚线纵坐标值减掉实线所对应的纵坐标值,如图所示。CO,释放就温度代)(8)图 1 中,40C与 60C时,CO 的吸收量均为0,二者的机理有区别吗?答案 有区别,前者光合速

6、率等于呼吸速率,后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为0(植物死亡)。整合要点、光反应、碳反应的过程和物质变化1 光合作用的原理(1)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图解场听,叶绿休类癱休膜NADPH ATP ADP+Pi地Of乂屮+*6+加-ADP+Pi ATP碳卜反*能吐变化:尊能活跃的化学能场所:叶绿体基质 物质严诸瞬磴化 JlP*ADP+Pi陡懂壺 fl 汨狀的化学能I稳宦的比学能(2)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关系1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 NADPH ATP,碳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NADP、ADP 和 Pi。2没有光反应,碳反应无法进行;没有碳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光反应也会受到抑制。2 外界条件变化对光合作用产物的影响变化条

7、件三碳酸RuBPNADPH 和ATP三碳糖CQ 供光照强T弱JJJ应不变光照弱T强fff光照不变CO 充足T不足ffJCO 不足T充足JJf注:此表只是对变化后短时间内各物质的相对量的变化作讨论,而不是长时间。用“V 代表上升,“J”代表下降。二、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提取与分离1 填写滤纸条上色素的种类2填写图中 3 条曲线代表的 3 种色素的吸收光谱3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原理、试剂(1) 实验原理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可用 95%的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_ 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

8、分离。(2)“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的试剂、材料的作用95%的乙醇:溶解叶绿体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SiO2:增加杵棒与研钵间的摩擦力,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更充分;CaCQ 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4 光合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异常现象分析(1) 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1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2使用放置数天的叶片,滤液色 _(叶绿素)太少。3一次加入大量 95%勺乙醇(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95%的乙醇提取色素)。4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2) 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画的不整齐或较粗。(3) 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1忘记画滤液细线或没有提

9、取出色素。2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I 主艸收/讎光主嘤吸收红癇1缽光 胡萝卜翥:橙璇含进辿) 叶董素:芮色舍尿少】叶绿嶷和类胡萝卜弱的吸收光 i 普三、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加试)1 光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1)图像分析:A点时,只进行细胞呼吸;AB段随着光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也增强,但仍小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即光补偿点;BC段随着光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增强;C点对应的光强度为光饱和点,限制C点的环境因素可能有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等。(2)下面的四幅图表示A点、AB段、B点和B点之后的 Q2和 CQ 转移方向,但顺序已打乱

10、, 请具体填出对应区段。(3)应用分析:欲使植物正常生长,则必须使光强度大于光补偿点;适当提高光强度可增加 大棚作物产量。2.CQ 浓度补偿点,而图 2 中纵坐标表示总光合速率, 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 CQ 的最低浓度。(1)图像分析:图 1 中纵坐标表示净光合速率,A点时光合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即CO正际合率戌实光速昌“8糧忑遽笊现舍OaCQj对应愛OaCOj对应点图 2两图中的B和 B点都表示 CQ 饱和点;两图都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 CQ 浓度增加而增大。(2)应用分析:大气中的 CQ 浓度处于QA段时,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和增施农家肥

11、等措施增加CO 浓度,提高光合速率。3.温度(1)原理分析: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图像分析:低温导致酶的活性降低,弓 I 起植物的光合速率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升高, 进而引起光合速率也增强;温度过高会引起酶活性降低,植物光合速率降低。(3)应用分析:温室中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速率;晚上适当降低温室的 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保证植物的有机物积累。四、关于光合作用的易错点分析1涉及光合作用的过程与条件虽然基础,但易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叶绿体中 ATP 与 ADP 的转移场所:在光反应中,合成ATP,所以 ADP 由叶绿体基质中转移到类囊体膜上

12、;在碳反应中,ATP 被水解利用,所以 ATP 由类囊体膜上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中。(2) 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关系:这是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生理过程。光反应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碳反应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 ATP 和 NADPH还原三碳酸,碳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磷酸、NADP 等物质。如果没有光反应产物的提供,尽管 CQ 充足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样如果缺乏CQ,即使有较强的光照也不能大量地产生 Q2。(3) 分析三碳酸、RuBP 相对含量变化的技巧是当光强度变化时,主要分析:2 三碳酸TRuBP+三碳糖;当 CQ 含量变化时,主要分析 RuB 卉CQT三碳酸。

13、2.基本知识易错、易混点主要表现在:(1) 对于植物来说,只有绿色部分可进行光合作用,非绿色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根细胞、萌发的种子等,而任何器官均可进行细胞呼吸。(2) 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可进行光合作用,但细胞呼吸一天24 h 均可进行。(3) 植物一般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但是有的沙漠植物或有的植物在非常干旱 的时候会出现夜晚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而白天会呈现二氧化碳吸收量出现负值的情况。这类植物白天气孔关闭是为了减少水分散失,晚上吸收的二氧化碳暂时储存在细胞内,仍是在白天有光的时候才进行光合作用。探究考向题型一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i 将小麦植株置于密闭玻璃罩内,下图是

14、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小麦对氧气的吸收或释放量随光强度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此时小麦根尖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为_ 。适当提高 CQ 浓度后再测定,图中的 b 点将向_ 移动。(2)由图可知,影响 c 点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_。若适当提高 CO 浓度,d 点将向 _ 移动。此时叶绿体产生的C2的去向是_ (填“线粒体” “细胞外”或“两者都有”)。答案(1)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等于需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速率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左(2)光强度和温度(3)右下 两者都有解析(1)分析题图发现,纵坐标表示氧气吸收速率即净光合速率,横坐标表示光强度;b点氧气吸收

15、速率为 0,即净光合速率为 0,其含义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等于需氧呼 吸消耗氧气的速率;此时小麦根尖(根尖中无叶绿体)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 ATP,呼吸作用 产生 ATP 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图中适当提高CC 浓度后,光合速率增加,光补偿点减小,b 点将向左移动。(2)由题图可知,变量只有两个:光强度、温度。分析25C曲线可知,随着光强度增强,氧气释放速率增强,光强度是限制因素影响c 点变动;分析 15C曲线可知,c 点时虽然二者温度不同,但净光合速率相同,由于二者的呼吸速率不同,说明二者总光合速率不同,进而说明温度也影响光合速率,进而影响c 点的变动。(3)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后,植

16、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增加,d 点会向下移,最大光合速率增加,需要的光强度会增加,所以 d 点会向右移;因此 d 点向右下移。思维延伸(1)原题中若 b 点时玻璃罩内该气体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叶肉细胞中该气体的产生量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消耗量。已知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 25C和 30C,若将温度从 25C提高到 30C时,a 点将_ 移。答案大于上(2)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某经济作物分为两组,i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强度,n组不答案 c 左如图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情况, 如果 C、F 时间所合成的葡萄 糖速率相等,均为 36 mg- dm2

17、h则 A、C F 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_如果土壤中长期缺乏 Md*,则图中 G 点向_ 移动。答案 FCA 左如图 1 是在图 2 的 m 点对应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图2 是在图 1 的 c 点对应的条件下测得的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若在图2 的 n 点条件下,测绘阳生植物光强度与光合CO 同化速率关系曲线,则该曲线与图1 的阳生植物曲线比较 b 点向_(”左”或“右”)移,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做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图,则点时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若增加I组的透光量(其他条件不变),移。c 点应向加躯224纫16|2卄4柑一萌电sHUir倉军耳8如

18、答案左温度点石成金面积法快速分析坐标图中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的移动CQiDE门A/dkC光強度(0浓度)COu光合作用喝光强度(C6燄度)变化坐标图据图可知,OA 表示细胞呼吸释放的 CO 量,由光(CQ)补偿点到光(CQ)饱和点围成 BCD 面 积代表净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改变影响光合作用某一因素,对补偿点和饱和点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净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也会随之变化。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条件改变面积光(CO2)补偿点光(CQ)饱和点适当提高温度减小右移左移适当增大光强度(CO2浓度)增加左移右移适当减少光强度(CQ 浓度)减小右移左移植物缺少 Mg 兀素减小右移左移注:适当提高温度指在

19、最适光合作用温度的基础上;光强度或CQ 浓度的改变均是在饱和点之前。题型二 总光合速率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计算2. (2017 嘉兴模拟)以 CQ 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 作用的影响(其余实验条件均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温度(C)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下释放CO(mg/h)0.500.751.001.502.253.003.50A.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 35C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C. 在恒温条件下,

20、每天光照、黑暗各 12 小时,20C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 每天光照、黑暗各 12 小时,在 35C、5C的昼夜温差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答案 C解析 题表中“光照下吸收 CO(mg/h) ”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 CO(mg/h) ”代表的是呼吸速率。由题表可知,在昼夜不停地光照条件下,只要净光合速率大于0,植物就可以正常生长,A 错误;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净光合速率最大点,故 最适温度为25C,B 错误;有机物积累量=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量-黑暗下消耗的有机物 量,故每天光照 12 小时,黑暗 12 小时,在 20C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大,C 正确

21、;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要求白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夜间消耗的有机物最少。25C时净光合速率最大,说明积累的有机物最多,5C呼吸速率最低, 说明消耗的有机物最少。因此每天光照、黑暗各 12 小时,在 25C、5C的昼夜温差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错误。3.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温度变化对某栽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光照、CO 浓度及其他外界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植物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及在黑暗条件下呼吸速率的相对值如下 表;在不同温度下该植物叶肉细胞间的CO 浓度相对值如下图。请分析回答:温度(c)2025303540455055净光合速率相对值24530-4-3-2呼吸速率相对值233.54.

22、554.532(1)表中数据表明:该植物在温度为 _C时,光合产物的积累最快;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_。在 40C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的胞间 CQ 浓度应处在图中的 _ 点,判断依据是。图中 d 点时,叶肉细胞所处的温度是 _C(填表中温度)。(3)_每天交替进行 12 h 光照、12 h 黑暗,该植物能长期正常生长的温度为 _ (填表中温度),理由是_。答案 (1)30 光合酶和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不同c因 40 C 条件下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叶肉细胞无CQ 的吸收和释放4525C和 30C24 h 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零解析(1)净光合速率最大时,光合

23、产物的积累最快,此时对应的温度是表中的30C。表中数据显示:40C时呼吸速率的相对值最大,说明呼吸酶的最适温度是40C左右;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分析表中各温度下的数据可知,30C时,实际光合速率为 5+ 3.5 = 8.5,高于其他温度,说明光合酶的最适温度是30C左右。综上所述,光合酶和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不同,所以温度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完全相同。(2) 在 40C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相对值为零,说明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叶肉细胞无 CO 的吸收和释放,所以该植物叶肉细胞的胞间 CO 浓度应处在图中的 c 点。图中 d 点时, 胞间 CQ的相对值最高,说明净光

24、合速率的相对值最小, 所以叶肉细胞所处的温度是 45C。(3) 只有一昼夜有有机物积累,植物才能正常生长。若每天交替进行12 h 光照、12 h 黑暗,则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净光合速率X12-呼吸速率X12=(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X12,据此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 25C和 30C时,24 h 内有机物积累量均大于零,该植物能长期正常生长。题型三光合作用相关实验探究与分析4.(2016 全国甲,31)BTB 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 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Q 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 NaHCC和 BTB 加水配制成蓝

25、色溶液, 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Q 使溶液变成浅绿 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 支试管中,其中 6 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试吕编号1234567水草无有有有有有有距日光灯的距离(cm)20遮光*1008060402050 min 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浅绿色X浅黄色黄绿色浅绿色浅蓝色蓝色注:*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 cm 的地方。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 本实验中,50 min 后 1 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 2 至 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 引

26、起的;若 1 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 则说明 2 至 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2) 表中 X 代表的颜色应为 _ (填“浅绿色” “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3)5 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答案(1)不同光强度下水草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不可靠的(2) 黄色 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 浓度高于 3 号试管(3)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Q 量相等解析(1)依题意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距日光灯的距离表示光照的强弱。2 号试管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37 号试管

27、内的水草在有光的条件下,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光合作用吸收的CQ 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 CQ 量的综合作用的结果;1 号试管为对照组,其中的 NaHCO 可维持 CQ 浓度的相对稳定,27 号试管为实验组。综上所述,若 50 min后,1 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水草在不同光强度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引起的;若 1 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 表明即使无水草,也会引起溶液颜色变化,因而 2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2)2 号试管因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 CQ,但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CQ,所以试管内 CQ 浓度最高,X 代表 的颜色应为黄色。(3)5 号试管中

28、的溶液颜色与对照组1 号试管的相同,均为浅绿色,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并未引起溶液中CQ 含量变化,这意味着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厂构建网络实腔-iNADPH.代 TP,人|沖導水的壯懈:-2H- + 2t+ 訓AI?IH的合域:?JADP + Hr42e% 6CQ:* 布巴0 + fipj空嗜兀赢就芒鯉埜炖度.江温度、盹鱼浓底芋ATP的合咸:H ADP + Pi +能-I t理ATPATP三碳酸的还厢:2牛三曦醴史等吃牛三碳黯Jt瓏一也腌二A IF和NADPH屮活凯的化吓:韭.ATP 和 NADPir中活恢化学能一、选择题1.(加试)(2018 “七彩阳光”联盟)为了研究两个小麦新品

29、种 Pi、P2的光合作用特性,研 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A.实验过程中光强度和 CQ 初始浓度必须一致B.可用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绿体的CO 量表示净光合速率C. 每组实验应重复多次,并取平均值作为绘图数据D. 三个品种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温度没有显著差异 答案 B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P+Pi业一H+ATPA.图中通过主动转运从类囊体膜内运到膜外B.通常,在光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物质 A 的释放速率已达到最大值C.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物质N 的氢和来自 ATP 的磷酸基团D.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

30、量吸收绿光,而几乎不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答案 B解析 图中屮从类囊体膜内运到膜外为易化扩散,A 错误;通常,在光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专题强化练,100=1.聶眉比耒2.叶绿体基质NADPH 101521125 旳 鶉 40物质 A(O2)的释放速率已达到最大值,B 正确;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物质NADPH 勺氢和来自 ATP 的磷酸基团,C 错误;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量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几乎不吸 收绿光,D错误。3. (2017 “吴越联盟”)下列关于叶绿体内光合色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B.叶绿素 a 吸收的光能可在类囊体膜上转化为ATP

31、和 NADPH 中的化学能C.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 aD. 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量吸收绿光,几乎不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答案 B解析 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是会发生变化的, 秋天叶子变黄,说明叶 绿素分解了,叶黄素没有分解,比例明显发生了改变,A 项错误;叶绿素 a 等色素吸收的光能可在类囊体膜上转化为 ATP 和 NADPH 中的化学能,B 项正确;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光合色素是胡萝卜素,C 项错误;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几乎不吸收绿光,绿光被反射回来,D项错误。4.(加试)(20 17 宁波模拟)为探究某植物生长的最佳光强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产生 02的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装置中液滴移动距离来表示B.给予黑暗条件,图中液滴移动距离即为细胞呼吸消耗的02量C.为使测得的 02变化量更精确,该装置烧杯中应盛放CQ 缓冲液,还应增加对照装置,换死亡的同种植物幼苗替代装置中的植物幼苗D.为了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调节白炽灯的光强度,只有在达到全日照光强时液 滴向右移动量才最大 答案 C解析 实验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装置中液滴移动距离来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A 错误;如果用装置测细胞呼吸消耗的 Q 量,烧杯中应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对植物进行遮光处理,B 错误;若测量指标为装置中

33、 02含量的变化,则氧气为自变量,二氧化碳为无关变量,所以装置中的小烧杯中的蒸馏水应该换成二氧化碳缓冲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以保证单一变量是氧气浓度。 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具体为该装置的容器和小烧 杯中应分别放入死的植物幼苗和二氧化碳缓冲液,C 正确;调节白炽灯的光强,可以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当一定光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一呼吸作用强度最大时,液滴向右 移动量才最大,D 错误。可调光强的5. (2017 浙江模拟)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n、川、w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正常光照强光雁A

34、. 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 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 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 vnvmvwD. 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答案 B解析 根据题图来看: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绿色变浅,A 错误;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 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 可见强光照可抑制叶绿素的合 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B 正确;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n川w,C 错误;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D 错误。6.(2017 嘉兴模拟)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35、()A.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解离、漂洗、染色的洋葱根尖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后盖上盖玻片,即可镜检B. 观察黑藻叶绿体实验中,宜选择深绿色的成熟叶片,因为叶绿体数量越多观察越清晰C.在提取菠菜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 取新鲜叶片的干粉, 加少许 SiO2和 CaCO 再加适量 95% 乙醇后,迅速、充分研磨成匀浆,过滤后得到色素滤液D. 在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摇匀后即可观察 到出现红黄色答案 C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将已解离、漂洗、染色的洋葱根尖压片后,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A 错误;黑藻的叶较薄,叶绿体少而大,是观察叶绿体的

36、良好材料,B 错误;在提取菠菜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取新鲜叶片的干粉,加少许SiO2和 CaCO 再加适量 95%的乙醇后,迅速、充分研磨成匀浆,过滤后得到色素滤液,C 正确;试管中梨汁是否有还原糖, 检测时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摇匀后还需要水浴加热才能观察到颜色变化,D 错误。7. (加试)(2017 郴州二模)甲图中,A、B 分别为培植于无色透明气球内、质量相等的某植物幼苗,气球可膨胀、收缩;其中B 已死亡。气球内的培养液中均含CQ 缓冲液(维持气球内 CO 浓度不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零的位置。乙图为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灯泡到水面的 距离与指针偏转格数的关系曲线,每次实验后指针复零。下列对于相

37、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指针将向右偏转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强度,c 点的含义为单位时间内 Q 释放量最大C.ce 段说明随灯光距离的增大,单位时间内Q 释放量减少D. f 点与 a、b、c、d 点的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同,但数值较小答案 D解析 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氧气的净释放,此时A 侧浮力增大,指针将向右偏转,A 正确;实验研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光强度,c点表示单位时间内 Q 释放量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B 正确;据曲线图分析可知,ce 段随灯光距离的增大,Q 释放量减少,C 正确;f 点与 a、b、c、d 点相比,细胞呼吸速率大于

38、光 合速率,气球内气体量减少,因此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D 错误。& (加试)(2017 南通模拟改编)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 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5C时,光合速率约为呼吸速率的3 倍B. 25C时,光合速率最大C. 30C时,增强光照,叶绿体内三碳酸的量会增多D. 35C时,光照一段时间,植物体中干物质量将减少答案 A解析 5C时,光合速率为 1 + 0.5 = 1.5 mgh,呼吸速率为 0.5 mgh1, A 正确;25C时,光合速率为 3.7(左右)+ 2= 5.7 mgh1左右,30C时,光合速率为 3.5

39、 + 3 = 6.5 mg-ht 左右,B 错误;30C时,增强光照,光反应产生ATP 和 NADPH 曽多,促进三碳酸的还原,但 CO 的固定过程不变,故叶绿体内三碳酸的量将减少,C 错误;35C时,净光合作用强度十光照下吸收CQfkt十忠暗屮释放匸 6 呈E岸左轻富驾尝OU大于 0,光照一段时间,植物体中干物质量将增加,D 错误。9. (2017 天津,6)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 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强度下的CO 吸收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答案 D解析 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较少,由图可知,光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合作用光

40、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A 项正确;突变型水稻中固定 CQ 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当光 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碳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 项正确;光强度低于P时,光强度没有达到光饱和点,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强度,C 项正确;P点未达到突变型水稻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故光强度高于P小于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强度,当光强度大于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Q 浓度,D 项错误。10.(加试)(2017 浙江 11 月选考,26)在黑暗条件下,将分离得到的类囊体放在pH 4 的缓冲溶液中,使类囊体内外的 pH 相等,然后迅速转移到含有 ADP 和 Pi 的 pH 8 的缓冲溶液中, 结果检测到有 ATP 的生成。根据实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溶液的 均来自于水的裂解B.黑暗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可产生 ATPC.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腔内1 浓度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