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设计(专家论证版)_第1页
超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设计(专家论证版)_第2页
超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设计(专家论证版)_第3页
超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设计(专家论证版)_第4页
超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设计(专家论证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录目录第第 1 1 章编制依据章编制依据 1 11.1 设计图纸 11.2 岩土工程勘查报告 11.3 相关规 X 标准 11.4 试抽水试验 2第第 2 2 章工程概况章工程概况 2 22.1 建设概况 22.2 参建单位 42.3 工程地质概况 42.4 水文地质概况 72.5 基坑支护设计概述 72.6 栈桥设计概况 82.7 施工场地概况 92.7.1 场区平面图 92.7.2 周边环境概况 112.7.3 周边管网概况 12第第 3 3 章施工部署章施工部署 13133.1 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 133.2 施工流程 133.3 施工分区 153.4 施工流向 163.4.1 第一

2、阶段土方开挖及第一道支撑施工 163.4.2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及第二道支撑施工 193.4.3 第三阶段土方开挖施工 223.4.4 人工土方清底施工 263.5 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273.5.1 场内交通流向 283.5.2 场内交通疏导 323.5.3 场外交通流向 32第第 4 4 章施工准备章施工准备 33334.1 主要物资准备 334.2 主要施工机具使用计划 334.2.1 设备选型 334.2.2 设备配置计划 354.3 劳动力准备 374.4 施工计划情况 38第第 5 5 章基坑施工分项工程方案章基坑施工分项工程方案 39395.1 土方开挖 395.1.1 土方开挖前

3、准备工作 395.1.2 测量放线 40 5.1.3 土方开挖方法 405.1.4 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435.2 内支撑施工 445.2.1 钢筋工程 455.2.2 模板工程 555.2.3 混凝土工程 605.3 内支撑拆除工程 645.4 基坑降排水工程 645.4.1 基坑降水设计概况 645.4.2 降水井施工准备 665.4.3 施工工艺流程 675.4.4 降水工程的辅助措施和补救措施 685.4.5 降水井运行要求 695.4.6 降水井保护 705.4.7 封井 705.4.8 坑外排水 715.5 工程测量 735.5.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735.5.2 高程控制 7

4、3第第 6 6 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4746.1 组织措施 746.1.1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746.1.2 主要负责人管理职责 756.1.3 质量检查制度 756.1.4 方案的审批制度 766.2 基坑开挖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处理 766.2.1 地下连续墙工程墙体缺陷 766.2.2 格构柱 78第第 7 7 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0807.1 安全组织架构 807.2 各部安全管理职责 807.3 深基坑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817.3.1 基坑防护保证措施 817.3.2 土方开挖保证措施 817.3.3 施工用电 827.3.4 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5、 837.3.5 电(气)焊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837.3.6 雨天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37.3.7 项目将采取的其他措施 837.4 总包单位基坑监测监控 847.4.1 地表、管线沉降监测 847.4.2 地下连续墙监测 847.4.3 支撑轴力、立柱沉降监测 847.4.4 水位监测 847.4.5 监测组织架构 85 7.4.6 监测管理保证措施 857.4.7 险情预报 86第第 8 8 章基坑工程应急预案章基坑工程应急预案 87878.1 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878.2 内部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878.2.1 应急小组成员组成及职责 878.3 应急准备及应急响应 898.4 突发

6、事件应急处理 908.5 施工中存在的紧急情况及处理措施 918.5.1 地连墙及支撑结构发生位移或变形 918.5.2 地下连续墙渗、漏水 928.5.3 基坑坑底隆起 928.5.4 涌砂涌水 928.5.5 高空坠物 938.5.6 停电应急措施 938.5.7 暴雨过后坑内积水 938.6 事故报告 948.6.1 事故报告原则 948.6.2 紧急通讯联络 948.6.3 事故报告程序 948.6.4 报告内容 958.6.5 应急救援 958.7 应急结束 958.8 后期处置 958.9 宣传教育 968.10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 96第第 9 9 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章安全文明施工

7、措施 97979.1 安全施工措施 979.2 文明施工措施 98 第第 1 1 章章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11.1设计图纸设计图纸业主提供的*-*办公楼地连墙施工图纸;第一道、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平面布置图、混凝土配筋支撑详图及混凝土支撑加腋节点详图;降水井施工图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栈桥平面布置图、栈桥支撑配筋及节点详图。1.21.2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办公楼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3 技 108) 。1.31.3相关规相关规 X X 标准标准表表 1 1- - 1 1 主要国家规主要国家规 X X 一览表一览表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 XG

8、B/T50326-20062工程测量规 X 及条文说明GB50026-2007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岩土工程勘察规 XGB50021-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XGB50007-20116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 XGB50202-200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XGB50010-201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XGB50204-2002(2011 年版)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 XGB50497-20091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 XGB/T50328-2001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 XGB50194-93表表 1 1- - 2 2 主要国

9、家规程、行业规主要国家规程、行业规 X X、标准一览表、标准一览表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 XYB9258-97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XJGJ79-2012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 XJGJ/T111-985地下水监测规 XSL183-2005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

10、术规程JGJ46-200513岩土工程技术规 X (某)DB29-20-2000表表 1 1- - 3 3 企业质量体系标准文件一览表企业质量体系标准文件一览表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1质量管理手册ZJS.MS101-20052环境管理手册ZJS.MS102-2005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ZJS.MS103-20054程序文件及其支持性文件ZJS.MS201-225-20055我司其它有关总承包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规定1.41.4试试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根据试抽水试验及降水井布置拟定降水深度及观测试验数据。第第 2 2 章章工程概况工程概况2.12.1建设概况建设概况工程名称:。工程

11、地点:能环保的商务写字楼,集中金融、信息、办公、科技研发等产业,为国际商务活 动提供场地及设施。本工程结构体系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采用桩筏基础。本工程0.000=+3.450,自然地面相对标高-0.440m。图图 2 2- - 1 1*- -*办公楼项目平面效果图办公楼项目平面效果图图图 2 2- - 2 2*- -*办公楼项目效果图办公楼项目效果图2.22.2参建单位参建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监测、检测单位:某市勘察院2.32.3工程地质概况工程地质概况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依据*勘察设计研究院某编制的*-*办公楼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属

12、于华北平原东部滨海平原地貌,属海相与路相交互沉积地层。场区整体地形平坦,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了解,场地原分布有鱼塘,深度一般 3-4m 左右,已回填完成,回填年限小于 10 年。填土以建筑垃圾、砼块为主。现场实测各堪探点处孔口地面标高为 2.812.93m 之间。在场区中部有东西向横贯场区的一期施工道路,本工程场区地基土的标准结冻深度为 0.60m。 图图 2- 2- 3 3 地层情况剖面图地层情况剖面图 表表 2 2- - 1 1 地层土质情况一览表地层土质情况一览表地层编号地层序号岩性各大层层顶标高变化 X 围(m)各层厚度变化 X 围(m)颜色稠度/密实度压缩性1杂填土0.404.10杂/

13、12素填土2.022.930.401.00黄褐褐黄(暗)可塑/1粉质粘土1.204.60褐黄(暗)可塑软塑中压塑性22粉土-1.212.020.402.20褐黄(暗)灰黄稍密中压塑性1粉质粘土1.105.80灰软塑可塑中压塑性32粉土-4.44-1.581.106.70灰稍密中密中压塑性4粉土-15.64-11.46-1.00-6.00浅灰密实中密中压缩性1粉质粘土-0.70-5.70褐黄黄褐可塑软塑中压缩性52粉土-18.85-15.16-0.50-6.20褐黄黄褐中密中压缩性1粉质粘土2.108.00褐黄黄褐可塑中压缩性62粉土-23.19-18.960.702.60褐黄密实中压缩性1粉质

14、粘土0.506.60褐黄可塑中压缩性2粉砂2.509.30褐黄密实中压缩性3粉土0.506.50褐黄密实中压缩性4粉质粘土7.3013.20褐黄黄褐可塑中低压塑性75粉砂-29.48-24.850.403.50褐黄密实1粉质粘土10.9014.80黄褐褐黄可塑中压缩性82粉砂-51.97-48.951.902.30褐黄密实低压缩性1粉质粘土5.609.50黄褐褐黄可塑中压缩性92粉土-67.77-63.251.203.60灰黄密实中压缩性101粉质粘-75.74-73.8612.20(最大灰褐灰黄可塑中压缩 土揭露深度)性2.42.4水文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概况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本工程场区地表下约

15、 40m 深度 X 围内主要分布 2 个相对含水层,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相对含水层:底板埋深约 20m,岩性以粉砂和粉土为主。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农林灌溉和地表水体渗漏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地下水侧向径流和垂向越流。现场于勘探孔中量测的该层地下静止水位埋深为2.903.10m,静止水位标高(大沽高程)为-0.170.36m(观测日期 2008 年 8 月 7 日)。第二相对含水层:赋存于埋深 3138m 的粉砂(局部粉土)层中。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补给方式以地下水侧向径流和越流为主,排泄方式以侧向径流和越流为主。根据一期勘察报告,于水位检测孔中量测的该层地下水静止水位水压

16、水头埋深为2.062.91m,静止水为水压水头标高(大沽高程)为-0.170.36m(观测日期 2008 年 8月 7 日) ,根据今年 2 月份抽水试验资料显示,第二承压含水层水位大沽标高约为-5.2m,即该含水层水头埋深约为 8.2m。2.52.5基坑支护设计概述基坑支护设计概述基坑采用顺作法施工,采用 1000mm 厚地连墙加双半圈环撑支撑系统,共设 2 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系统。除东侧外墙与已施工完成的一期地下室外墙共用外,其它几侧地连墙兼做地下室外墙(两墙合一) ,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围檩兼做地连墙压顶梁,压顶梁外侧与地下连续墙迎土侧平齐;第二道围檩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紧贴;压顶梁、围檩的中

17、心标高同支撑的中心标高。为保证基坑工程支撑体系水平力的有效传递,一期 A+B 区首层结构梁板(与本基坑东侧相邻区域)在楼板缺失位置以及车道位置设置临时换撑构件,换撑构件采用双拼 H5003001118 型钢,钢支撑和一期 A+B 区首 层楼板通过植筋及锚板满焊连接。表表 2-22-2:水平支撑概况一览表:水平支撑概况一览表项目混凝土强度等级中心标高支撑梁截面尺寸第一道混凝土支撑C35-2.850m1000mm700 mm、1800 mm1000 mm、700 mm700 mm第二道混凝土支撑C40-9.650m1300mm800 mm、1000 mm800 mm、2700 mm1400 mm、

18、1200mm800 mm、800 mm800 mm2 2- - 4 4 基坑支护基坑支护平平面图面图2.62.6栈桥设计概况栈桥设计概况根据某提供的栈桥施工图纸,本工程施工栈桥结合第一道水平对撑设置两条钢筋混凝土栈桥,栈桥区域钢筋混凝土平台板厚 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栈桥区域平台板配筋均采用16150 双层双向配筋。钢筋保护层厚度 20mm,栈桥区域构件保护层厚度为 30mm。施工栈桥区域荷载及使用要求如下:1、均布荷载不超过 25kPa,单位施工满载下不得超过 50t。2、栈桥上每跨内只能同时分布一辆施工机械,且此时在其全部临跨布置施工机械不等超过一辆,挖土机停靠工作位置之间至

19、少相隔 15m。3、进入栈桥车道上的车辆或机械应控制运行速度,严谨超速,不得突然加速或急刹车;汽车吊使用支腿工作时,其支腿下须铺设基箱。4、栈桥两侧安全防护设置足够强度以确保施工车辆及人员安全,栈桥路面根据运行需要采取防滑措施。表表 2- 2-3 3:栈桥栈桥概况一览表概况一览表项目混凝土强度等级板面标高栈桥梁截面尺寸 栈桥区域C35-2.300m1800mm1050mm、1000mm900mm、800mm1850mm栈桥坡道C35现场放样确定1000mm2400mm、1800mm(放样确定) 、1000mm900mm2400mm、1000mm900mm、800mm850mm2.72.7施工场

20、地概况施工场地概况2.7.12.7.1 场区平面图场区平面图图图 2 2- - 5 5 基坑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基坑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 2.7.22.7.2 周边环境概况周边环境概况1、西侧:。图图 2 2- - 6 6 西侧情况西侧情况2、东侧:图图 2 2- -7 7 东侧情况东侧情况图图 2 2- - 8 8 南侧情况南侧情况4、北侧:图图 2 2- - 9 9 北侧情况北侧情况2.7.32.7.3 周边管网概况周边管网概况根据业主提供的管网资料显示,市政管线由近及远依次为路灯套管(约 13m) 、DN50 中水管(约 23.5m) 、DN219 天然气管(约 24.7m) 、DN

21、300 输配水管(约 26m) 、雨水管(约 35m) 、污水管(约 37.3m) 。 第第 3 3 章章施工部署施工部署3.13.1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工程重点及难点分析1、基坑开挖工期紧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较大,开挖面积约 25000,开挖深度深,普遍区开挖深度16.41m,最深处为电梯底坑底标高-21.21m,土方开挖量约为 42 万 m(不包含电梯及集水坑等落深区挖土量) 。某市区土质软弱,超过 5.0m 深的基坑属深基坑工程,如此深的基坑,编制合理、安全、经济、行之有效的挖土、出土方案,在保证基坑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加快出土功效,缩短工期,是地下工程乃至整个工程的重点和

22、难点。2、交通运输组织困难施工场地狭窄,无循环路。第一层土方开挖时只有西侧和北侧具备出土条件,第二层至底部开挖时只有西侧两个出土口。场地附近没有堆土区,弃土堆放离施工场地运输距离约为 45km,运输距离长,将会影响土方开挖进度。3、支撑结构施工耗时长土方开挖与土方开挖穿插施工,应进行分区、分段。土方工程与支撑结构施工合理分区、分段是土方顺利开挖和缩短工期的重要保证。尽量缩短支撑最后一段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间与下步土开挖时间的时差,减少第一道结构支撑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 80%的技术间歇时间。所以,合理划分施工区、段,合理组织施工是保证工期的重点之一。4、支撑浇筑施工难度大支撑浇筑施工由于受场地限制采

23、用天泵无法全部浇筑,所以第一道支撑浇筑时采用天泵、地泵相结合。有效的缩短支撑施工时间,保证下一层土方开挖最早进行。第 二道支撑浇筑采用地泵浇筑,必要时两台地泵同时浇筑。3.23.2施工流程施工流程本工程基坑竖向开挖共分三个阶段,每阶段开挖深度高度见图 3-1:图图 3 3- - 1 1 土方开挖剖面图土方开挖剖面图每阶段土的开挖深度及开挖量见表 3-1表表 3 3- - 1 1 开挖深度及开挖量表开挖深度及开挖量表开挖阶段数开挖深度土方量备注第一阶段2760mm70000 m分段开挖第二阶段6850mm175000 m分段、分层开挖第三阶段6500mm165000 m分段、分层开挖人工清底30

24、0mm7500 m分段清底、验槽汇总16410mm417500 m注:此表中不包含集水坑及电梯底坑等落深区土方开挖深度及土方量,仅做施工 组织之用,不作为结算依据。施工总体流程见图 3-2第一阶段土方开挖(-0.44m至-3.2m)第一道内支撑施工及混凝土养护第二阶段土方开挖(-3.2m至-10.05m)第一道支撑砼强度大于80%第三阶段土方开挖(-10.05m至-16.55m)第二道内支撑施工及混凝土养护第二道内支撑砼强度大于80%4号及6A号办公楼基坑施工流程图立柱桩、塔吊桩、栈桥桩施工降水井成井施工土方开挖降水施工立柱桩、塔吊桩、栈桥桩、支撑施工监测数据读取降水维持基坑监测轴力监测点埋设

25、塔吊安装垫层施工底板施工人工清底(-16.55m至-16.85m)图图 3 3- - 2 2 施工总体流程图施工总体流程图3.33.3施工施工分区分区根据“先撑后挖、向下分区、分块、岛式、分层开挖”的原则,将基坑分为 6 个分区,如下图所示: N图图 3 3- - 3 3 基坑施工分区示意图基坑施工分区示意图其中区面积约为:3950,区面积约为:4050,区面积约为:4550,区面积约为:4580,区面积约为:3750,区面积约为:3940。3.43.4施工流向施工流向3.4.13.4.1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及第一道支撑施工第一阶段土方开挖及第一道支撑施工 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和场地情况,合理安排施

26、工流向保证开挖施工与支撑施工紧密衔接,保证工期的有序进行。第一阶段土方开挖顺序相对比较简单,深度较浅(开挖至-3.200m,开挖深度约为2.76m)且无需使用栈桥,并且有地连墙导墙护坡,开挖进度与支撑施工的进度相对较快。第一阶段开挖主要考虑土方整体开挖顺序与支撑充分的衔接,做到边开挖边支撑。首先将周圈压顶梁土体土方开挖,提前插入地连墙墙顶标高超灌部分的剔凿工作,进而进行压顶梁施工,压顶梁与支撑相交处不合模。土方与支撑流向图如下: N1#出入口2#出入口3#出入口图图 3 3- - 4 4 第一第一阶段阶段土方开挖施工流向平面图土方开挖施工流向平面图 (-0.440m-3.200m) N图图 3

27、- 3- 5 5 第一道支撑施工流向图第一道支撑施工流向图、区土方开挖、区内支撑施工第一层土方及第一道内支撑施工完、区土方开挖、区内支撑施工、区土方开挖、区支撑及栈桥施工图图 3 3- - 6 6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和第一道支撑施工流程第一阶段土方开挖和第一道支撑施工流程 3.4.23.4.2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及第二道支撑施工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及第二道支撑施工第二阶段土方开挖采用放坡,分层、分段开挖的形式,待其他部位土方开挖到标高后剩余坡道处土体边退边挖,随挖随做支撑,保证土方开挖与支撑有良好的衔接。土方开挖、支撑施工流向见图 3-7、3-8:N图图 3 3- - 7 7 第二阶段第一步土方开挖示

28、意图第二阶段第一步土方开挖示意图(-3.20m-6.60m、-10.05m) N图图 3 3- - 8 8 第第二阶段第二步二阶段第二步土方开挖示意图土方开挖示意图(除两侧中心岛外,整体开挖至-10.05m) N 图图 3 3- - 9 9 第二道支撑施工流向平面第二道支撑施工流向平面示意图示意图、区土方开挖、区内支撑施工、区土方开挖、区内支撑施工、区土方开挖、区支撑施工图图 3 3- - 1010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及第二道支撑施工流程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及第二道支撑施工流程3.4.33.4.3 第三阶段土方开挖施工第三阶段土方开挖施工第三阶段土方开挖采用放坡,分层、分段开挖的形式,待其他部位土方

29、开挖到标高后剩余坡道处土体边退边挖,最后将栈桥底部放坡土用长臂挖掘机挖出。随挖随做支撑,保证土方开挖与支撑有良好的衔接。第三阶段土方开挖流向见图 3-11、3-12、3-13: N图图 3 3- - 1111 第三阶段第一步土方开挖示意图第三阶段第一步土方开挖示意图(-10.05m-13.25m、局部-13.25-16.55m) N图图 3 3- - 1212 第三阶段第二步土方开挖示意图第三阶段第二步土方开挖示意图(除中心岛外,整体开挖至-16.55m) N 图图 3-133-13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坡道坡道土方退挖土方退挖N图图 3-133-13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坡道坡道土方退挖土方退挖3.

30、4.43.4.4 人工土方清底施工人工土方清底施工第三阶段机械开挖至-16.550m,预留 300mm 厚土采用人工清底,将图倒运至中心到处,采用长臂挖机挖出,见图 3-14。 N图图 3-143-14 人工土方清底人工土方清底(-16.550m-16.850m)3.53.5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本工程基坑外材料加工场地狭小,无法形成环形道路,地下室施工阶段基坑南北两侧作为材料加工场地。施工现场共设置 4 个出入口,西侧海泰内环二路 2 个出入口,与施工栈桥相对;南北两侧各 1 个出入口。基坑施工阶段场区平面布置图见图 3-15。 N图图 3 3- - 1515 基坑施工阶段现场

31、平面布置图基坑施工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3.5.13.5.1 场内交通流向场内交通流向土方开挖弃土车辆行走路线:第一阶段土方开挖弃土外运采用西侧 2 个、北侧 1个出入口,第二、三阶段土方开挖弃土外运采用西侧 2 个出入口,土方单车满载约40t,满足栈桥设计荷载。三个出入口均设置洗车池见图 3-16。材料运输路线为南、北两侧线路见图 3-16。支撑混凝土罐车行走路线见图 3-17、3-18,8m3混凝土罐车满载重 量约 32t,满足栈桥单车最大荷载 50t 要求。 N图图 3 3- - 1616 场内交通流向示意图场内交通流向示意图 N地泵图图 3- 3- 1717 第一道支撑布泵、砼罐车行走图第

32、一道支撑布泵、砼罐车行走图 N地泵地泵图图 3- 3- 1818 第二道支撑布泵、砼罐车行走图第二道支撑布泵、砼罐车行走图3.5.23.5.2 场内交通疏导场内交通疏导根据场内交通流向,派专人对场内交通进行疏导,将邀请交警对交通协管员进行 培训,培训完后上岗。3.5.33.5.3 场外交通流向场外交通流向本工程土方量约 42 万立方(不含电梯底坑及集水坑等落深区) ,部分土方作为基坑回填外,其他所有的土方必须运至指定的地点堆放,弃土场位于静海县,土方运距约 45km。运土车辆行走路线:(去行)出口海泰内环二路华科大街海泰南北大街津静公路津沧高速公路津文线弃土场;(回行)弃土场津文线津沧高速公路

33、津静公路海泰南北大街华科大街海泰内环二路场区西侧 2 个(及北侧 1个)车辆入口。 第第 4 4 章章施工准备施工准备4.14.1主要物资主要物资准备准备 在基坑施工阶段主要材料有:彩条布、石子、钢筋、混凝土、模板、木方、钢管、碗扣架、对拉螺杆,麻袋片等材料。表表 4 4- - 1 1 材料计划表材料计划表序号物资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彩条布m2500材料栅盖2麻袋片个800支撑、栈桥养护3石子m350铺设坡道4钢筋t3200支撑、栈桥结构使用5混凝土m37600支撑、栈桥结构使用6模板 2440 mm 1220 mm 15mmm24500支撑、栈桥模板工程7木方m380支撑、栈桥模板工程8钢管

34、48,6m、3m1.5m、1mt100支撑、栈桥模板工程9十字扣件个3500支撑、栈桥模板工程10灰砂砖万块10砌筑11道渣3m若干备在附近,随时进场4.24.2主要施工机具使用计划主要施工机具使用计划4.2.14.2.1 设备选型设备选型4.2.1.1 挖掘机及自卸车选择表表 4 4- - 2 2 挖掘机及自卸车选择计划表挖掘机及自卸车选择计划表设备使用部位用途选择结果挖掘机整个基坑大面积挖土SWE330LC 反铲挖掘机 小型挖掘机桩间土及支撑下土桩间土开挖、接力转土PC56-7 反铲挖掘机长臂挖掘机中心岛土挖掘高差较大中心岛土PC450-7 反铲挖掘机土方车整个基坑运土土方运至弃土点华菱自

35、卸汽车4.2.1.2 挖掘机的选择及性能指标1、本基坑呈规则巨型基坑,水平横向支撑较少,有利于 SWE330LC 反铲挖掘机发挥其特长。表表 4-34-3 SWE330LCSWE330LC 挖掘机参数表挖掘机参数表项目单位数值标准斗容3m1.21.5全长mm11145全宽mm3190尺寸全高mm3380最大挖掘高度mm10620最大卸载高度mm7580最大挖掘深度mm7450最大挖掘半径mm11300最小回转半径mm4425工作尾部回转半径mm33902、PC57-7 反铲挖掘机机身小,移动及旋转速度快。表表 4-44-4 PC57-7PC57-7 挖掘机参数表挖掘机参数表设备名称图片性能参数

36、标准斗容3m0.2旋转速度rpm2300铲斗挖掘力kg3980性能斗杆挖掘力kg2440全长mm5935全高mm1960尺寸全宽mm2550最大挖掘高度mm5850PC56-7反铲挖掘机工作X 围最大卸载高度mm4160 最大挖掘深度mm3800最大挖掘半径mm61204.2.1.3 自卸汽车的选择根据我司对弃土场调查及本地区土方工程用车习惯,选择华凌自卸汽车进行运输作业。表表 4 4- -5 5 自卸汽车性能参数表自卸汽车性能参数表设备名称图片性能参数产品名称华凌重型自卸车实际容积18243m华凌自卸汽车外形尺寸7480*2495*32004.2.24.2.2 设备配置计划设备配置计划4.2

37、.2.1 挖掘机单机设备能力根据现场实际挖土工况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各挖掘机单机设备挖土能力如下表所示:挖掘设备实际土层阶段实际挖掘能力-0.44m-3.20m1000/台班3m-3.20m-10.05m800/台班3mSWE330LC 反铲挖掘机-10.05-16.55m800/台班3mPC450-7 反铲挖掘机部分中心岛土及-16.55m-16.85m500/台班3mPC56-7 反铲挖掘机转土、桩间土300/台班3m注:此表未考虑电梯底坑及集水坑土方量。根据施工现场距离弃土场距离、自卸汽车的运土能力和各挖土设备挖掘能力的计算和综合分析。第一阶段每台挖掘机配备运土车数量如下计算:弃土点距工地

38、 45km,平均车速 60km/h,路上耗时 100min,卸土时间 3min,SWE330LC 挖掘机装土上车按 10min 计算,共计消耗约 120min,理论上每台SWE330LC 挖掘机配置 13 辆运土车。第二、第三阶段计算方法同第一阶段。5.2.2.2 各阶段机械设备投入及功效分析土方施工期间,考虑土方外运时间为 15:00 至 7:00,共 16 小时,根据我司拟定土方开挖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各阶段机械设备投入及出土效率如下表所示。土方开挖阶段第一阶段-0.44m-3.20m第二阶段-3.20-10.05m第三阶段-10.0516.55m人工清底-16.5516.85m挖土面积(

39、万)2m2.52.52.52.5土层厚度(m)2.766.856.50.3土方量(m )37 万17.5 万16.5 万0.75 万计划工期(天)12202020工期要求日出土量(m /d)30.6 万0.875 万0.825 万0.38 千SWE330LC4 台6 台6 台/PC56-76 台8 台8 台4 台长臂挖机/2 台1 台 运土车60 辆85 辆85 辆4 辆注:此表未考虑电梯底坑及集水坑土方量表表 4 4- - 6 6 其他设备计划表其他设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汽车泵SY5418THB 50E/SY5418THB 56E辆5/22混凝土地泵HBT60台43电焊机B

40、X1-315台164空压机台125钢筋弯曲机台86钢筋切断机台47直螺纹套丝机台48钢筋拉直机台49电锯台810振动器台1211钢卷尺50 米 LF-11把412全站仪索佳 SET250台113经纬仪J2-2台114水准仪DSZ3台215潜水泵QX15-10-0.75台12016水管与潜水泵配套米500017泥浆泵2.5PS台618水箱个84.34.3劳动力准备劳动力准备 根据工期及现场实际施工要求,基坑开挖及支撑施工阶段主要施工工种施工人员如下:表表 4 4- - 7 7 主要劳动计划表主要劳动计划表序号岗位名称人数岗位职责 1钢筋工100钢筋加工制作及绑扎2混凝土工30混凝土浇筑3木工60

41、模板加工、支设4起重工及信号工12塔吊司机及指挥工5普工30辅助及文明施工工作6机修工4负责设备运行前的检修、保养及运行过程中故障的及时排除。7电工8负责用电设备运行前检修、保养、接线、运行过程中故障排除及安全用电监督。8降水排水12负责降水及降水井故障处理9土工100坡道施工、人工清底等10合计356/ 4.44.4施工计划情况施工计划情况表表 4 4- - 8 8 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总进度计划情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总进度计划情况况 第第 5 5 章章基坑施工分项工程基坑施工分项工程方案方案5.15.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本工程土方量约 42 万 m3,基坑普遍区开挖深度 16.850m(不含电梯

42、底坑及集水坑),土方整体采用中心岛式,分层分段开挖,为确保土方施工顺利进行制定以下原则:(1)合理安排土方施工流程,确保基坑安全的原则。(2)精心组织施工,保证机械、设备投入,确保土方施工工期的原则。(3)制定有效保护措施、加强监测,确保基坑安全的原则。(4)加强土方开挖、运输管理,制定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达标的原则。(5)应严格实行“分层、分块,对称、限时开挖支撑”的总原则,且每部分土方都分块开挖,减小单边开挖断面,并尽量减少基坑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做到随挖随撑,严格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安全。5.1.15.1.1 土方开挖前准备工作土方开挖前准备工作1、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

43、全,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审查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图纸会审,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冲突;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2、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坑基、防空洞、 地面上施工 X 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等,以便为施

44、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3、基坑开挖前基坑周边排水系统及场区周边硬化路面都必须施工完毕,防止基坑开挖阶段及地下室施工阶段雨水等倒灌入基坑。4、门口洗车槽施工完成,车辆驶出必须进行清洗,避免对市政道路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具体见降排水施工措施) 。5.1.25.1.2 测量放线测量放线1、高程引测:把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引测到施工现场西侧围墙硬化路面处,高程控制引测点用栏杆做保护,防止因碰撞发生偏差。高程引测必须进行闭合,累计闭合差不得超过 2mm。2、为方便基坑内支撑定位,根据业主提供的轴线控制点测放出建筑物各轴线位置,并把该轴线的控制点引测到基坑以外 10m,防止在开挖基坑时碰撞偏位

45、。轴线控制点用 C15 砼浇筑成墩并插钢筋头进行制作,并在控制点周边搭设钢管围护进行保护。3、轴线投测后必须经多次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地下室土方开挖,根据基坑开挖图,分别测放出槽顶边线和槽底边线并用白灰进行标识,开挖过程中必须听从现场测量员指挥。4、测量前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测,并进行技术交底。5、收集进行测量工作所必须的原始测量资料,地下室施工图纸、基坑围护设计图纸和规划提供的原始坐标点及高程控制点。6、本工程基坑内挖土较深,测量难度大,项目成立专职测量小组。7、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项目质量员负责对施工员所投测 的轴线、控制

46、线、高程进行详细复核,控制网的轴线,确保测量精度。支撑的水平轴线偏差控制在 30mm 之内。8、每次施工测量放线完毕,项目内部复核完成后,由项目测量工程师对施工测量结果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1.35.1.3 土方开挖方法土方开挖方法5.1.3.15.1.3.1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第一阶段土方开挖第一阶段土方开挖方量约为 7 万 m3,开挖标高为-0.44m-3.20m,开挖深度为2.76m。水平支撑垫层部位预留水平支撑垫层部位预留 100mm100mm 厚土用人工进行清理施工厚土用人工进行清理施工。在工期紧 X 的情况下,为保证有效地把控施工进度,

47、合理有序地安排组织施工,根据实际情况首层开挖顺序说明如下:1、首层开挖拟在西侧两个出入口及北侧一个出入口对应地方修筑坡度为 1:7 的土坡,做为土方开挖的出土口。2、将地连墙周边土体先进行开挖,破除地连墙顶部至冠梁底标高的混凝土,保证冠梁能够顺利进行施工。3、挖土顺序为:根据第一阶段土方开挖实际情况,首先对、区土方进行开挖,其次对、区土方进行开挖,最后对、区土方进行开挖。 (开挖顺序见第一街阶段土方开挖示意图) 图图 5 5- - 1 1第一第一阶段阶段土方开挖剖面图土方开挖剖面图5.1.3.25.1.3.2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第二阶段土方开挖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方量约为 17.5 万 m3,开挖

48、标高为-3.2m-10.05m,开挖深度6.85m,开挖时分层开挖。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时边开挖边修筑坡道,坡道分别留置在栈桥东、西两侧位置,坡道为 1:7 半环形坡道(第二次土方开挖环形坡道底标高约为-10.05m,平面位置见图 3-7、3-8) ,坡道两侧按 1:1.5 放坡,保证坡体稳定性防止滑移。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时,为防止大型挖掘机碰撞格构柱或支撑,支撑下部土方采用 4 台小挖掘机进行倒土。挖土施工顺序见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施工流向图(图 3-7、3-8) 。-3.200 图图 5 5- - 1 1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剖面图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剖面图5.1.3.35.1.3.3 第三阶段土方开挖第三

49、阶段土方开挖第三阶段土方开挖方量约为 16.5 万 m3,开挖标高为-10.05m-16.55m,开挖深度为6.5m,开挖时分层开挖。第三阶段土方开挖时按照平面图边开挖边修筑坡道(坡道留置及挖土方法要求同上) ,第三阶段最后一步土方退挖至坡道处,栈桥底部土方采用长臂挖掘机进行挖出。 (挖土施工顺序见第三阶段土方开挖施工流向图。 )-16.55-6.60 图图 5 5- - 2 2 第三阶段坡道土方退挖第三阶段坡道土方退挖示意图示意图图图 5 5- - 2 2 中心岛中心岛土体分层开挖示意图土体分层开挖示意图5.1.3.45.1.3.4人工土方清底人工土方清底土方开挖至-16.550m 时,为防

50、止机械开挖对地基土有扰动,基底预留出的土方采用人工进行挖出。开挖方量约为 7500m3,开挖标高为-16.550m-16.850m,开挖深度0.3m。待第三阶段土方开挖除一个分区至-16.550m 后即可进行人工清底、验槽,进行垫层流水施工,应根据引在地连墙上的标高控制点控制开挖深度,严禁超挖。5.1.45.1.4 土方开挖注意事项土方开挖注意事项1、整个基坑采用分区、分层逐块开挖的原则以确保在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 2、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善。 3、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标准水平桩及挖土的尺寸边线,必须经过监理复验合格并办理完

51、预检手续才能进行土方开挖。 4、按施工方案、施工图纸、围护设计规定的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进行挖土,不得错挖、超挖。为避免超挖,开挖到垫层底标高以上 300mm,开始人工跟机挖土,由人工挖土至设计标高。人工开挖的 300mm 厚土和及桩头破除的垃圾,随挖随清并掘机的后退挖运到场外装运。 5、由于本工程部分桩基顶标高未控制到设计标高,根据桩基施工队提供桩基施工记录,对桩基顶标高高于或低于设计标高的做出标记,开挖时控制挖深,并在距桩基300mm 以外开挖。对于桩比较密集的区块,必须采用小挖斗开挖并人工配合开挖,防止破坏桩。 6、土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一次开挖到底,防止造成滑坡,特别是

52、可能造成桩被土挤断、挤斜。格构柱周边土体应用小挖掘机进行挖出,均匀开挖避免土体挤压桩体。7、应特别注意坡道处土体的开挖,在退挖过程中时刻观察坡道周边土体动态,坡道挖到一定程度后车辆不能在坡道上行走,可采用长臂挖掘机将栈桥底部土体挖出。8、在开挖过程中,定时、定人检查基坑围护的状态,发现险情立即停止开挖。基底挖至没计标高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验槽,随后浇注素混凝土垫层,垫层必须在基坑挖好后 24 小时内浇注,避免基底受影响。5.25.2内支撑施工内支撑施工内支撑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本着“先撑后挖、对称开挖”的原则进行施工。(1)首先开挖基坑周边土方至3.20m,进行人工空压机破除压顶梁处的地连墙超灌

53、混凝土,并开始压顶梁施工;(2)将第一阶段土方开挖至3.10m,人工清底至3.20m,开挖时注意需放坡及支撑位置严禁超挖,且挖土过程中合理安排土方开挖施工和角撑、压顶梁的设置,保 证地下结构的均匀、对称受力。(3)施工时,土方开挖分区边线与钢筋混凝土支撑、压顶梁的施工缝留设位置相结合,土方开挖的顺序与支撑、压顶梁体系的形成相结合,做到随挖随撑,确保分区土方开挖的时间与支撑施工时间控制在设计允许 X 围内,以控制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变形。(4)各道支撑施工整体浇筑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的 80%后,方可进行下阶段土方开挖。5.2.15.2.1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5.2.1.1 钢筋工程概述本工程中钢筋工

54、程主要为两个栈桥和两道支撑的钢筋施工,主要体现大直径钢筋的连接方式、加腋处节点构造、下料尺寸、两个构件之间节点做法等均应满足规 X 图纸要求。5.2.1.2 钢筋计划、进场和检验注意事项 1、钢筋使用计划钢筋工长提出计划,必须写明工程名称、钢筋规格、型号、数量、要求和使用日期。报项目主管经理审批。 2、钢筋的检验与验收钢筋进场时,必须同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复试报告一起进场,要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尺寸和数量是否一致。 3、钢筋的保管按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平整好钢筋存放场地,搭设棚架,原材钢筋直接搁置在预先做好的钢筋砼梁上,半成品钢筋准备好垫木,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雨淋锈蚀。 钢筋进场后材料

55、组派专人挂上标志牌,标识牌上的主要内容包括:型号、数量、 类型、生产日期、试验日期等。验收合格后,材料部门收取合格证、原材试验报告、复试报告交技术部门存档。 4、生产准备施工前要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和加工配料单相同,进行现场加工成型后,按钢筋绑扎顺序,分层、分段、分类码放;按部位、规格、种类标识清楚。熟悉图纸,合理确定钢筋绑扎顺序。5.2.1.3 钢筋制作钢筋加工在主要是支撑和栈桥主筋、箍筋、拉筋、构造筋等加工。所有钢筋均在施工现场加工完成。 1、加工程序熟悉图纸,由钢筋放样工长提出钢筋加工单,钢筋加工后台负责钢筋的调直、切断、套丝成型、码放及成品料的发放

56、工作。 2、钢筋放样钢筋加工前,由钢筋翻样员依据结构施工图、规 X 要求、施工方案及有关洽商对各种构件的每种规格钢筋放样并填写钢筋配料单 , 钢筋配料单中注明钢筋的规格、形状、长度、数量、应用部位等。 钢筋配料单经项目技术部审核签字认可后,开始加工,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应严格按照图纸规定和施工规 X 要求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及钢筋搭接长度。(2)钢筋加工要注意首件半成品的质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加工。批量加工的钢筋半成品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按照规格、品种及使用部位,分类堆放。 (3)受力钢筋加工应平直,无弯曲,否则应进行调直。各种钢筋弯钩部分弯曲直径、弯折角度、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

57、 X 要求。(4)箍筋加工应方正,截面尺寸要标准。(5)受力钢筋的弯构和弯折应符合相应规 X 要求。(6)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相应规 X 要求。(7)在钢筋绑扎前钢筋加工成品自检完成后,还需报验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绑扎。3、钢筋切断钢筋切断时,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下料长度进行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级别有较大出

58、入,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4、钢筋弯曲(1)箍筋成型采用钢筋弯曲机进行成型。箍筋弯曲成型时要考虑主筋直径,以利于箍筋绑扎到位。(2)成型钢筋的弯折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3)HPB300 级钢筋的主筋端部必须做 180的弯钩,圆弧部分弯曲直径D2.5d(d 为钢筋直径),其弯钩的平直段不小于 3d。(4)HPB300 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2.5 倍; (5)钢筋作不大于 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180钩平直长度 45d;箍筋平直长度 10d(10:100mm;) 。如下图:图图 6 6- - 3 3 I

59、 I 级钢筋弯曲直径级钢筋弯曲直径(6)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钢筋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要考虑钢筋弯曲时的增长量。划线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的钢筋,可从钢筋一端开始向另一端划线。(7)钢筋做 90 度弯钩时必须加挡板,挡板根据钢筋直径随时调整。防止圆弧变形。5.2.1.4 钢筋连接1、水平支撑钢筋连接支撑及栈桥结构主筋按图纸要求采用焊接,单面焊 10d,焊缝高度8mm。图纸未注明处,焊缝高度均应大于 8mm,接头设在离支点 L/3 处,焊接接头相互错开,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d,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50%。在支撑

60、于支撑,支撑与围檩交接点,纵向钢筋锚至对边保护层。钢筋焊接尚应满足相关焊接规程及验收规 X 要求。2、水平支撑构件与地下连续墙连接处第一道支撑构件与地下连续墙相接时,将连续墙内预留的钢筋拉直,并清理干净,再进行钢筋绑扎;同时压顶梁需预留上部墙体插筋。 图图 5 5- - 4 4 地连墙与压顶梁钢筋节点地连墙与压顶梁钢筋节点图图 5 5- - 5 5砼压顶梁预留墙体插筋详图砼压顶梁预留墙体插筋详图第一道支撑施工时,其东侧的压顶圈梁为 A+B 区基坑地连墙,与一期地连墙连接 采用植筋进行连接,具体做法如下图:图图 5 5- - 6 6 砼围檩下牛腿节点详图砼围檩下牛腿节点详图图图 5 5- -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