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醉人击虎 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一、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1、必坐守之以俟其醒 2、之山下月明处 3、杖击之二.给下列语段注上标点。(4分)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之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三、
2、 翻译句子: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四、如果将老虎看作邪恶势力的化身,以你对本文的理解,有什么启示:唐太宗论止盗(15分)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注释哂(shn)微笑。野宿在郊外露宿。一、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1.请重法以禁之
3、160; 2.民之所以为盗者3.故不暇顾廉耻耳 4.安用重法邪二、翻译下列句子61.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 2.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1.对于如何“止盗”,大臣的观点是:( )“上 ”的看法是:(
4、160; ),理由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2.“海内生平”是你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的:( )“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
5、你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的:( )。孟母戒子(韩诗外传)选文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注释(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un,遗忘.(4)戒警告.练习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孟子辍然中止( ) 呼而问之
6、:“何为中止?”(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失:( ) 此:(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阅读提示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师旷论学(14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7、;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 1 炳烛把蜡烛点燃。 2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所以这么说。 3 阳这里指阳光。 4 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 5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 暮( ) 戏( ) 闻( ) 善( ) 2、下列句子中
8、“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黄线的文言句子 4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这则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 程门立雪(13分)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1),稍长,潜心(2)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3)。于熙、元之际,河、洛(4)之士翕然(5)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6),而以
9、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7)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节选自杨时传)【注释】(1)属(zh)文:写文章。属,连缀。(2)潜心:用心专而深。(3)绝学:宏伟独到的学术。(4)河、洛:黄河与洛水,也指这两条河之间的地区。(5)翕(xì)然:统一或调协的样子。(6)寝门:内门。唐白居易哭诸故人因寄元八诗:“昨日哭寝门,今日哭寝门,借问所哭谁?无非故交亲。”(7)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阅读训练】10解释下列加粗词语。3(1)河、洛之士翕然师之:(2)德望日重
10、:(3)吾道南矣: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1)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译:_(2)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译:_12(1)一个“程门立雪”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对老师的尊重和求学的虚心真诚。请你用文中的具体文字说明杨时对老师的尊重和求学的真诚。(2)你能再说两个类似的故事吗?4答:(1)_(2)
11、160; (一)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
12、:“勿杀,寡人闻命矣。”注: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弋,将绳子系在箭上射。烛邹,齐景公的臣仆。(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分)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是罪一也。( )(2)翻译: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2分) 我的翻译:
13、0;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写出一点即可)(2分) 我的感悟:
14、0;
15、0; (二)越人溺鼠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饱食而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注释:盎(àng):腹大口小的盆子。一、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1、恣鼠啮不顾
16、160; 2、鼠呼群类入焉,必饱食而反。二、翻译下面文言句子。1、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2、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三、1、你从越人的做法中获得了什么道理?2、你从老鼠的遭遇中获得了什么道理?越人溺鼠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àng一种口小腹大的容器),鼠恣啮,不顾,且呼群类入焉,必饫而后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据燕书改写)翻译老鼠喜欢夜间偷吃粮食。有个人把粮食装入腹大口小的容器里,老鼠便放肆的吃,并且呼唤其他同类一起来
17、。等到月底,粮食已经不多了,主人十分担忧这件事。有一个人告诉他一个办法,于是他就把容器里的粮食倒干净,换上水,然后用一层糠皮浮盖在水面上。这个晚上,老鼠又来了,它们高兴地进到容器里,没有意料到容器里有水,都淹死了。寓意这则故事虽然很简单,但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付一些类似于老鼠之类的动物,不要担心老鼠的为非作歹,关键要注意处理好细节上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诱鼠,让其自以为是,令其自取灭亡。道理老鼠角度思考告诉我们无限贪欲最终没有好下场的道理;越人角度思考告诉我们聪明人总能够善于利用对方的弱点制服对手。老鼠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鼠的贪婪与愚蠢。注释鼠好夜窃栗,好:喜欢且呼
18、群类入焉,焉:于之,在这里 是夜,是:这 栗且尽,且:将且呼群类入焉,且:而且 乃以糠易栗,易:换 不意咸溺死,咸:都不意咸溺死,意:意料 鼠恣啮,恣:放肆 啮:吃 是夜:这个夜晚 顾:管反(必饫而后反):同“返” 盎:腹大口小的坛子 饫:吃饱 次第:按次序逮:等到(一)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
19、释: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调:谐调。诱:引导。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2.术未尽也()3先则恐逮于臣()4.夫诱道争远()二.翻译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二).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
20、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注释: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不若无闻也()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危害。(三)
21、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一、解释加点的词 1.君遣之( ) 2而捐五百金()3于是不能期年(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 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
22、#160;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而吾以捕蛇独存( )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四、翻译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拓展训练:(四)孔子见罗雀者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
23、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导读: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警世之言。注释 :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独:表示转折,相当于“却”。戆(zhu ng):愚。败:祸乱,祸害。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大雀从黄口()2.孔子顾谓弟子曰()3利食而忘患()4.善惊以远害()二、翻译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2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三、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
24、”,与亲而远有相似之义。铁杵磨针(方舆胜览)选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1)媪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练习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去:_方:_欲:_还:_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_(2)学而时习之_3翻译下面的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_阅读提示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
25、。(李白)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在磨铁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凿壁偷光(西京杂记)选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注释(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
26、。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而( ) 大姓( ) 偿( ) 怪(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C、非学无以致疑。 D、以此戒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译文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于是)
27、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梁上君子寔(shi)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q)颡(sng)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做人们的表率 叩头 选
28、自后汉书6.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晓譬曲直,退无怨者。 怨:仇视B.正色训之 训:训示C.乃起自整拂 拂:拂拭D.寔徐譬之 譬:责骂7.下列加点的“为”与文中“宁为刑罚所加”中的“为”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一为具言所闻B.为宫室之美C.山峦为晴雪所洗D.不足为外人道也8.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陈寔在乡间,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乡里人宁可受到官司,也不愿让陈寔说一顿。B.乡里再没有人偷盗的事发生,是陈寔的功劳,更是乡人的觉悟高。C.陈寔的训子之言其实是给梁上的盗贼听的,可见他教导人是很有方法的。D.乡里人很敬佩陈寔,没有人
29、对他的劝告不服气的。9.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梁上君子)译文:(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北人食菱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1.并:连同。2.去:去除,去掉。3.欲:想要。4.坐:因为,由于。5.或:有的人。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
30、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9.北人:北方人。10.以:用来。11.强(qing):本文中指“勉强”。12.仕:(仕途)在做官。13.啖:吃。14.并壳:连同皮壳。15.啖:食用,此可指吃。16.何:哪里。17.识:知道。18.答:回答。19.护:掩饰。20.短:缺点,短处。21.席:酒席。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31、。”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北人食菱的道理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护其短处 ,强词夺理。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
32、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人有负盐负薪者”阅读答案窗体顶端窗体底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注: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州纲纪:州府的主簿。6下列加点词与“人有负盐负薪者”的“负”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负箧曵履行深山巨谷中 B.
3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C负势竟上,互相轩邈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同释重担,息于树阴。(2)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8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两点启示?(3分)【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
34、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凡得学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35、 吾徒相教 徒以有先生也 2&
36、#160; 翻译句子。孤者易伤,贫者易感。译文: &
37、#160;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译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库租赁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冻货购销合同样本
- 余姚市劳动合同样本
- 个人对赌合同范例
- 人流手术合同标准文本
- 农机代理合同样本
- 农村开发项目合同样本
- 入股店铺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办公院子合租合同标准文本
- 临时租用场地合同样本
- 餐厅服务员中级试题+答案
- 2024中考数学试题研究有关中点专题复习一 课件
- 广西2024年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招聘4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DZ∕T 0054-2014 定向钻探技术规程(正式版)
-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固定
- 酸枣仁汤的剂型研究
- 19J102-1 19G6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建筑与结构构造
- 2023年福建泉州交发集团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备考 有机化学基础 课件(共35张)
- 设备移机方案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