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_第1页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_第2页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_第3页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_第4页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4.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滁州市第八中学 余西付一、说教材1、本课特点、地位和作用:(1)本课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中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该册教科书是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与原有的教材相比,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也有这样的特点。(2)本册教材内容在编排上与老教材相比作了较大的变动,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出发设计教材的体系和结构,将学生最感兴趣的声、物态变化、光放在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安排在声现象、物态变化之后,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之前,这种处理方式比较符合初中生的认识规律。同时光现象在全

2、册有着重要的地位,此课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像”这个概念(前面已经学习过小孔成像),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它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另外,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教材除了专门安排的探究活动外,还特意安排了“ 科学世界”和“动手动脑学物理”两个栏目。2、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

3、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

4、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4、 教具准备 演示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苹果、平面镜  学生用:玻璃板、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尺子、白纸。二、说学生1、知识基础: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其成像特点学生已有粗浅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受视角的影响,学生对“像物大小关系”存在错误看法,例如学生误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越远像越小,需在探究过程中加深认识并澄清错误

5、观点。学生上节学了光的反射,为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2、能力基础:学生虽然学物理时间不长,但前面已经历过几次实验探究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3、心理基础: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动手、动脑,乐于探究未知事物并加以应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法学法基于上面的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我根据多年来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经验,主要在教法学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1、教法结合教材编写的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演示教学

6、法:成像原理探究、了解虚像;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探究引导归纳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师引导,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逐渐体验、感悟探究的要素。2、 学法 主要是探究式学习法,其中还用到了等效替换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当中去。 教法、学法的设计主旨是面向全体学生,突出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平面镜成像知识的实验探究过程,同时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为主导思想,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辅助,重视学习过程、物理方法的学习和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与精神。四、说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猴子捞月亮”短

7、片(1min59s)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月亮是在井里还是在天上?2、 教师平面镜前放一个苹果 提问:同学们看到几个苹果?(两个)如果让你来吃,你会吃哪个?为什么?(前面一个,后面的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有几种方法得到两个苹果?(平面镜成像、照相机拍照、小孔成像)即复习前面所学,又引入本节及下一章所学,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并板书:4.3平面镜成像 (二)、新课教学1、认识平面镜教师展示梳妆镜等图片,引导学生得出平面镜即“表面光滑平整的镜子”。另外再展示美丽的自然景物“倒影”图片,进一步感知“平静的水面是天然的平面镜”。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环节一:提出问题问题1:两个苹果,哪个是真实的?为什么?问题

8、2:物和像哪个大?物距和像距哪个大?由情景引发问题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二:猜想和假设 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切身实际大胆进行猜想,说出猜想的依据。环节三:设计并进行实验 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逐一排除,最后找到可行的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将一只苹果放在平面镜前面,测量出苹果和像的大小后比较二者大小即可。讨论后得出:不能找到像的位置也不能测量像的大小。方案二:将一只苹果放在半透明玻璃镜前,在镜前面测出苹果大小,然后再在镜后测出像的大小相比较即可。讨论后得出:不易准确测量像的大小。方案三:将一根蜡烛放在半透明玻璃镜前,在镜子后面放一根蜡烛使之与像完全重合,然后比较两根蜡烛的大小。同时测出

9、“像距” “ 物距”。讨论后得出:简便可行学生实验,教师检查指导,同时提醒学生实验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填写数据表格。实验注意事项:(1) 镜子放置时要与桌面垂直;(2)有镀膜的一面朝向自己,成像才清晰;(3)完成一次实验后改变物体位置再重做二次实验,避免实验数据的偶然性,将实验采集的数据填在设计的表格中。环节四: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等大);(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这三条归纳为一条就是:像与物的连线关于镜面对称(对称)(4)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八个字概括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环

10、节五:评估交流(1)实验操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2)测量的结果是不是可靠?(3)各组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4)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还有哪些猜想?(5)课后同学们自己探究一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是相反的吗?3、平面镜成像原理教师结合平面镜成像实验,作图说明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并将之与“小孔成像”进行比较,说明虚像与实像的区别。4、 凸面镜和凹面镜(球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应用:汽车观后镜、弯道观察镜(2)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和收获。(四)考点说明

11、与反馈提高考点:历年安徽中考中关于平面镜成像这一节考查的内容有: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道路弯道观察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考题注意以填空、选择、作图、实验等题型出现。 反馈提高:教师精选平面镜成像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提高。(五)、布置作业:1、理解平面镜成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P801-5题。 五、说板书设计 4

12、.3平面镜成像 板书简洁明了,却涵盖了本节所有内容。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本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各种情况,在校内教学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本节课有以下优点: 1、很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领略了自然现象的美好和谐,澄清了日常生活中对平面镜成像的一些错误认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可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多么重要。 2、“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的创建,给学生思维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推理,畅所欲言,思维不时地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3、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如不当众呵斥、讽刺、挖苦,对学生适时地激励等。 本节课的欠妥之处如下: 1、对基础差的学生关注不够,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很多,可是由于在课堂上需要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另外在课堂上时间有限也是一个原因,如果是小班制授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2、对于错误的处理方法需要完善,在以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