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上的木偶(创优)改_第1页
手掌上的木偶(创优)改_第2页
手掌上的木偶(创优)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别让手掌上的艺术滑落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聚焦广安。手掌木偶戏是 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戏曲艺术,邻水县手掌木偶戏创立至今已经有 150多年的历史,2007年入选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 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与众多民间文化一样, 曾经风光无限的手掌木偶渐渐失去了市场, 代代相传的这种戏曲艺术 竟面临着失传的境地。张贤光表演手掌木偶戏锣鼓响起小伙计,啷个不打锣呢,我们来到幺滩镇演出,给大家演出一个 什么节目呢,演出一个杨香打老虎台上表演的人叫张贤光,是邻水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红布搭 围的幕后,他手脚并用,敲响大锣、小锣、钹锣,快速舞动手指,被 牵动的木偶便

2、根据剧情的发展,做出流畅连贯的动作和表情,生、旦、 净、末、丑轮番登场。顿时,那些没有生命的木偶在手掌间复活,伴 随幕后那苍劲的带着浓郁川东风味的唱白, 演绎出一场场悲欢离合的 民间故事木偶戏作为一种戏曲艺术,始于汉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木偶种类繁多,有提线木偶、托棍木偶、手掌木偶。手掌木偶戏由于 其体型小,便于携带和流动演出,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深受群众喜 爱,在民间流行甚广。邻水县手掌木偶戏由原么滩镇人陈永清首创。1850年,陈永清从福建学成手掌木偶戏,回到邻水县,对此技艺进行了改造和创新, 形成了具有川东风格的“邻水手掌木偶戏”。到了老年,陈永清将这 一绝活传给了外侄张邦军,也就是

3、张贤光的父亲。邻水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张贤光(带二)055844我父亲那时没有心思学,老舅公就说,学点手 艺在肚子里,强盗都偷不去。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非物质遗产和民间文化遗产,这些价值难以估量的灿烂文化,在民间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很多人当初学艺,几 乎都是出于谋生的目的,然而,手掌木偶戏到了张贤光这里,却是因 为兴趣。邻水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张贤光(带二)060616我小时想到这个戏剧好玩,就是木偶你放着, 它是死的,一拿到手上,就是活鲜鲜的,又蹦又跳,又打又唱。060011 我大了,听到父亲讲木偶戏,讲西游记、天仙配、杨香打 柴,经常给我讲,我感觉很有兴趣。在父亲的悉心传教下,聪明伶俐的张贤

4、光很快学会了不少木偶戏 剧,一次,在离家不远的村里演出,为了考验他,父亲突然叫他上台 演出,平时在台下很熟悉的戏剧段子,不想到了台上一表演,观众一 笑,他大脑里就一片空白,词全忘了邻水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张贤光(带二)061319后来我父亲就给我讲,你不要管观众,你只管 自己做自己的职业,唱戏剧,就不会害怕了,这是真传一张纸,假传 万卷书,我就是给你真传。后来,经过多次的历练,张贤光终于可以跟随父亲四处演出了。那是一个精神生活十分单调的年代, 偶尔的一场电影,难以满足 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而木偶艺人的到来,仿佛久旱逢甘露,带给乡 邻们一场又一场精神的大餐。邻水县御临镇杨家岩村村民 高兴权013

5、207五几年,看过他老头(爸爸)演过的,火烧濮阳, 烧曹操,很好看。邻水县御临镇杨家岩村村民陈春弟(带二)014402我们湾上一共住了 20多户人,全部都在坝子 来,围到看,还有周围小湾的都来看,确实很精彩,很好看。老人们还记得当时靠演出谋生的张家父子是要收钱的,一般是每家每户都出一点,相当于现在的AA制,人们看戏高兴,出钱也愿意。邻水县御临镇杨家岩村村民陈春弟(带二)014508每家每户,无论多少,都要出点钱,给他演出。 每到一个村庄,随着他们锣鼓声的响起,很快,他们周围都是里 三层外三层的人群,那盛况空前的场景,完全不亚于如今的歌星演唱 会。邻水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张贤光(带二)06005

6、1我们下乡后,前呼后拥,这个湾看了又到那个 湾去看,那确实热火朝天的,小孩裤子都要挤掉。060130 般石木二匠,在当时两块半一天(工钱),我出去一天挣三、四十块。就是在那段黄金岁月里,木偶戏不仅带给了张贤光不菲的经济收 入,也让他收获了爱情。在观看木偶戏的人群中,有一位忠实的观众, 那是一位漂亮的姑娘。(资料)邻水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张贤光在我面前好像不走,她都看入了神,后来,她又帮我收拾一些木 偶道具。台上张贤光手掌上那活灵活现的木偶,嘴上那惟妙惟肖的配音, 紧紧地抓住了妙龄少女刘碧兰那颗萌动的心,从一个村追到另一个 村,她追逐着把每一段戏看上好几遍, 也追逐着对张贤光这个年轻人 的向往和

7、崇拜。张贤光的妻子刘碧兰003651他们到我们老家那里来演,演了一些,看了,追着看, 追几个队都要去看。(资料)邻水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张贤光我走到另一个地方,她也走到另一个地方,连续走了几天时间。有一天,恰逢一个赶场天,镇里电影院放电影,刘碧兰悄悄买了 两张票,邀请张显光去看电影,那天,两个年轻人第一次单独在一起, 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天。邻水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张贤光061601时间长了,就跟我耍上了朋友,就爱上了我,后来时间长了,就带上她走乡串户。060228就是现在这个老婆。一晃20多年过去了,曾经的俊男靓女,如今已是人到中年。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影、电视,网络日益充斥着

8、人们的生活,传统的民间文艺,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娱乐形式面前,渐渐失 去了市场。而且,张贤光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要想在传统的基础上, 对手掌木偶的曲目和表演形式进行创新,也是难上加难。没有了市场, 民间艺人要养家糊口,只有另谋生路。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 张贤光(带二)061928 八七、八九年那个阶段,就落后了,因为电 视电影多了,061125这个小玩意出去就挣不到钱,养家糊口是困难 的。061928后来我们就在街摆摊,卖点其他东西,就开始做生意。曾经跟着张贤光远走重庆、云南、贵州的木偶戏担子,只有在重 大活动中才会偶尔露面,更多的时候,它被存放在邻水县文化馆的仓 库一角,积上厚厚的灰尘。出生于

9、1987年的张轮是张贤光唯一的孩子,也是邻水掌木偶戏 的正宗传人,然而,跟随父亲学了一年多后,儿子宁愿出外打工,也 不愿学了。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 张贤光(带二)060941我觉得灭绝了很可惜,我一心一意想传给我儿 子,一代一代的想下传。但是,现实生活是残酷,在没有解决生计问题之前,谈传统文化 的传承与保护,会显得是那么的不切实际。张贤光的儿子张轮005638毕竟要生活,我不能天天扭到你那个(手掌木偶戏)来 学,你那个学了来没钱归,不得行,我现在就是要想办法挣点钱,为 了一个家庭,要吃饭。邻水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 张贤光(带二)061125他现在就放弃了,没得那个心思来学这个。曾经对手掌木偶戏

10、如痴如醉的妻子刘碧兰, 也对这门传统的手艺 表达了和儿子张轮一样的看法。张贤光的妻子刘碧兰004430演木偶戏,这一大家人,肯定怕养不活哟,现在邻水手掌木偶戏集音乐、戏剧、美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娱乐 性、趣味性,它传承了古代戏剧文化的精髓,是古代戏剧的主要代表 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如今,那热火朝天的火爆场面早已一去 不返,那让张显光风光无限衣食无忧的光景也成为记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只有张贤光一个人会表演的这门绝技, 竟面临着后继 无人的境地。邻水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张贤光(带二)060941如果再不抓紧保护下去,我岁数也这么大了, 灭绝的时间可能接近了。邻水县文化馆馆长 蒋晓明

11、(带二)232445我们最担心非遗的传人问题,因为非物质文化 遗产在80后、90后到00后,根本不喜欢你那个,传承人就很难找, 很难物色。与很多民间传统文化一样,手掌木偶戏之所以失去市场、难以传 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一个创新不足的问题,和老一 代传人相比,尽管手掌木偶戏在张贤光手里已经有所突破,但是,随 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一代人在曲艺欣赏的要求上更高, 需要与时代接 轨,与国际同步,传统的戏剧段子,在他们眼里已没有了新意,因此, 失去市场,也是必然。据统计,自 2007 年以来,广安市申报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 产共有 8 项,这些民间文化大多没有直接的经济来源, 文化传人依靠

12、手艺难以生存,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11 年 6 月,我国颁 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根据相关规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 年国家补助 8000 元,省级的补助 4000元,但是,和庞杂的遗产传承 和保护工作相比, 这些补助依然是杯水车薪, 而很多非物质文化又正 在消失,挖掘和保护刻不容缓。近几年, 我市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先后组织 人力物力,对全市的民间文化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收集整理、改编传 承等抢救性保护工作。邻水县文化馆馆长 蒋晓明(带二) 231947 我们现在正在把手掌木偶编成舞蹈的形式来展 现,让手掌木偶融入舞蹈当中来,更加

13、富于情趣化。为了使手掌木偶戏走近大众的视野, 2012 年 9 月,广安市邀请 张显光第一次走进了西博会,在广安展区进行现场的表演。张显光西博会上表演木偶戏(西博会带一) 173113 我们小小的玩意儿来到西博会展览,那 给观众同志表演个节目好不好在观看张显光表演的游客中, 一位移居英国多年的朱女士, 对手 掌木偶戏这种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怀着深厚的感情。同期声】英国伦敦 朱女士(西博会带一)174254我非常意外地看到 今天西博会上看到非 常精彩的中国木偶戏的表演 而且很多人都非常喜欢 而且我们的小 孩也很喜欢 我觉得对国内外的宾客来说 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 台而且对中国文化的传承都是一个很好的安排 感谢广安他们把 一个非常好的木偶戏展现给大家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也让张显光看到了自己这门 传统手艺承传的希望。邻水手掌木偶戏第三代传人张贤光(西博会带一)190834这是第一次,到这么大的场合(表演), 感觉这么多的观众,这么多的人民群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