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保鲜原理及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1页
荔枝保鲜原理及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2页
荔枝保鲜原理及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3页
荔枝保鲜原理及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荔枝保鲜原理及技术 刚采收的荔枝果实有"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之说,保鲜难度较大。随着生产的进展,荔枝运销量逐年增大。因此,把握荔枝保鲜原理,采纳先进保鲜技术已势在必行。1荔枝贮藏保鲜原理及条件1.1贮藏生理特性荔枝属无呼吸高峰型果实,成熟期间完好果实无明显的呼吸跃变期1,但其呼吸强度比苹果、香蕉、柑桔大14倍2。在30下荔枝果实中的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特别活跃2、3。由于果皮薄、有龟裂片,果皮与果肉之间连接疏松,致使其果肉中的水分易于散失;加之其果皮富含单宁物质(约7),因此,果皮极易发生褐变46,导致果实抗病力快速下降,色、香、味

2、衰败,进而被病菌侵染而腐烂。抑制失水和褐变便可有效地保鲜荔枝,抑制衰败腐烂。1.2贮藏条件古今荔枝保鲜实践证明,低温条件下的小包装气调贮藏效果*2、6、7、8。1.2.1温湿度低温是降低荔枝呼吸率,延长其贮藏期的重要条件。在15下,荔枝可贮1个月,色、香、味基本不变2、7。荔枝的贮藏条件因品种不同有肯定差异,但一般低温贮藏适温为24,相对湿度9095。温度过低易发生冷害,过高则腐烂加重。湿度过低易导致失水褐变。1.2.2气体成分气调贮藏可保持湿度,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因而对保持色、香、味具有显著效果1、9、10。但在气调贮藏下,其适温比一般低温贮藏略高12。荔枝对气体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只要二

3、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0,即不致发生生理损害。相宜的气调条件为:温度4,二氧化碳35,氧气35。在此条件下可贮藏40天左右。1.2.3防腐杀菌由于荔枝果实采后极易褐变发霉,感染霜疫霉、酸腐病、青绿霉和炭疽病等,所以无论采纳哪种保鲜法,都需要采纳高效低毒药剂进行杀菌处理。可用250106苯莱特、多菌灵、抑霉唑或特克多浸果,也可用500106仲丁胺、涕必灵、邻苯基酚钠等浸果2。2荔枝保鲜技术关键2.1选择相宜品种虽然荔枝果实耐贮性较差,但品种间仍有肯定差异,宜选择中、晚熟品种中耐贮性较好的淮枝、桂味、白蜡子、尚书怀、乌叶荔枝等进行贮藏。2.2适时无伤采收把握相宜的采收成熟度是荔枝贮藏的关键技术之一。不

4、同的贮藏方法所要求的*适采收成熟度不同。一般低温贮藏,应在荔枝充分成熟时采收,果皮越红越艳丽其保鲜效果越好。但若采纳低温下的自发气调贮藏(如用薄膜包装、成膜物质处理等),则以果面23着色、带少许青色(约8成熟左右)采收为好2、6、9。采收时间应选在晴天早晨日出之前,不带叶整穗摘下。留意避开日晒雨淋,以免产生裂果或田间带菌。2.3准时进行采后处理荔枝采后应快速移至阴凉处,进行预冷散热,并准时剔出破烂果、病伤果及褐变果。整个过程要认真操作,轻拿轻放。避开一切机械损伤,并留意防止病菌传播。气调贮藏的荔枝果实要尽快进入气调环境。远运和低温贮藏的荔枝,经预冷及采后杀菌处理,待果温降低,果面药液干后再包装

5、贮运。实践证明,贮运荔枝采纳小包装(0.250.5)比大包装(1525)效果好2、8。包装、入贮越准时,保鲜效果越好,从采收到入贮一般在1224小时内完成为佳3。2.4保持稳定的贮运条件保持贮运环境稳定而相宜的温湿度及气体成分,是打算荔枝贮运保鲜成败的关键。应留意防冷防热,保湿保气,防止温湿度和气体成分变化过大,以免发生伤热沤腐、冷害、失水、干褐等。即使在销售过程中也不宜打开小包装,以利延长荔枝的货架寿命。3荔枝保鲜有用技术3.1低温贮藏法3.1.1自然低温贮藏法荔枝成熟时采收,当天用52、500106苯莱特热溶液浸果2分钟,沥干药水,放入硬塑料盒中,每盒1015粒,再盖上0.01厚的聚乙烯薄

6、膜,可在自然低温下贮7天,基本保持色香味不变。也可将成熟的鲜荔枝用0.5硫酸铜溶液浸3分钟,然后用有孔聚乙烯袋包装,可在室温下贮藏6天,保持外观鲜红。3.1.2低温冷藏法用2次氯酸钠浸果3分钟,沥干药水后,将荔枝贮藏于7环境中,可保持40天左右,色香味仍好11。3.2低温气调法3.2.1小袋包装法荔枝于8成熟时采收,当天用52的500106苯莱特,1000106多菌灵或托布津,或5001061000106苯莱特加乙磷铝浸20秒。沥去药液,晾干后装入聚乙烯塑料小袋或盒中,袋厚0.020.04,每袋0.20.5,并加入肯定量的乙烯汲取剂(高锰酸钾或活性碳)后封口。置于装载容器中贮运。在24下可保鲜45天,在25下可保鲜7天。3.2.大袋包装法按上述小袋包装法进行采收及浸果,沥干稍晾干即选好果装入衬有塑料薄膜袋的果箱或箩筐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