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鲜食糯玉米优质栽培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1页
有机鲜食糯玉米优质栽培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2页
有机鲜食糯玉米优质栽培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3页
有机鲜食糯玉米优质栽培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4页
有机鲜食糯玉米优质栽培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机鲜食糯玉米优质栽培技术 1 良种选择 要选用非转基因品种,如肯粘1号、肯粘7号、金糯262、天紫2号、万糯2000等,经国家或省级审定推广,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和口感优良。种子纯度和净度至少要达到98%,发芽率达到90%以上,含水量要低于16%。有机鲜食糯玉米种子禁止进行种子包衣。 2 种子处理 在播前1015 d,选择晴天进行晒种,一般晾晒23 d后进行12次催芽试验,了解种子发芽率是否达到90%以上。然后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置于温水中,浸泡610 h,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放在25 条件下催芽,每隔24 h翻动1次。在大部分种子咧嘴露白后,放在阴凉处炼芽待播。鲜食玉米种子要做到有机

2、无污染,可实行菌肥拌种,使用认证机构允许使用的有机菌肥,如固体硅酸盐细菌,用量500 g/667 m2;也可用100150 mL/667 m2液体硅酸盐细菌或玉米固氮菌拌种。 3 茬口选择 优先选择种植过有机食品的前茬地块,如有机大豆、有机马铃薯或有机玉米等茬口。地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排水顺畅。 4 整地施肥 4.1 整地 提倡秋季整地,3年内至少进行1次深翻或深松,深松前可利用还田机将秸秆还田,利于土壤改良。翻、耙结合,起垄镇压,严防跑墒,达到待播状态。 4.2 施肥 将禽畜粪便、植物秸秆等原料进行堆制,充分腐熟,依据当地土壤肥力,施肥11.5 t/667 m2,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底肥

3、可选择一些优质的含黄腐酸、有效活菌、有机质的有机-无机复混肥。 5 播种方式 5.1 播期选择 可依据春季土壤墒情、气温稳定程度适时播种。一般当710 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78 时播种。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可在4月25日5月5日播种,有的为了错峰销售,可以延迟到6月初播种;其次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可在5月5日之后播种。同时,可依据糯玉米熟期和上市时间,敏捷支配播种时间。 5.2 播种模式 可采纳6570 cm标准垄清种;或在130 cm或140 cm的大垄上双行种植;或标准垄与大豆、马铃薯等间种栽培;或标准垄比空栽培,采纳种植23垄糯玉米、空1垄的栽培模式。 5.3 播种方法 播种要深浅全都、覆土

4、匀称。机械直播地块,播后准时镇压,镇压后覆土34 cm;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可采纳机械开沟、坐水,人工摆种,隔日机械镇压。 5.4 播种密度 常规标准垄清种:耐密型品种,保苗密度4 0005 000株/667 m2;稀植品种,保苗3 3004 000株/667 m2。通透密植栽培:耐密型品种,保苗4 3005 300株/667 m2;稀植品种,保苗4 0004 300株/667 m2。 6 田间管理 6.1 查田补苗 出苗前准时到田间检查种子发芽状况,假如发觉有粉籽、烂芽现象,应备好补种用种或预备苗;出苗后假如缺苗,可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准时坐水补栽。待幼苗长出34片叶时,除弱去小,等

5、距定苗。 6.2 铲趟管理 出苗后要进行深松或铲前趟一次。头遍铲趟后,每隔14 d左右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 6.3 病虫害防治 肯定要以预防为主,实行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制造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的环境,使病虫的天敌繁衍生息,保持生物多样性,削减病虫害发生。依据农业部门病虫害猜测预报信息,有针对性地实行各种预防措施,要以物理和人工防治为主。如对于玉米瘤黑粉病,肯定要在病瘤初见时彻底清除病瘤体,防止成熟后孢子飞散传播。对于玉米螟,可实行如下生物措施进行防治:一是进行杀虫灯诱杀。在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时期,9:00 PM到次日400 AM,开灯诱捕。二是释放赤眼蜂防治。于玉米螟卵盛期在田间进行12次放蜂,放蜂1.5万头/667 m2,生物防治有利于保证有机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三是封垛。一般在玉米螟醒蛰前,时间在45月,1 m3秸秆用100 g白僵菌粉剂进行封垛处理。四是在玉米心叶末期,利用高杆喷雾机喷洒苏云金杆菌防治。 6.4 其他管理 采纳人工除草或中耕机械除草,准时去除分蘖。于8月上、中旬,放秋垄后除大草12次。 7 适时收获 依据玉米须颜色和鲜穗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