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5、方山子传导学案(高二16-20 班)(老师版)主编人:胡雪审核人:莫文英终审人:饶志青使用年级:高二试验班【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进一步加强和学习传记的特点和写法;积存文言字词及相关文学常识 ;2、过程与方法:分析如何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个性;学习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懂得文中模糊折射出的苏轼在黄州时的心态;【教学重点】1、积存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2、学习本文的构思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把握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懂得文中模糊折射出的苏轼在黄州时的心态;【学
2、法指导】:预习、朗读、质疑探究、小组合作一、课前检测1、作者简介苏轼( 1037 1101 年),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 ,书画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闻名的散文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闻名诗人,同宋代闻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创了豪爽 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闻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闻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训练,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2、标题注解( 1)方山子,
3、即宋代陈慥 ,字季常,号方山子, 别名龙邱先生;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2)本文是元丰四年(1081)苏轼被贬在黄州时为他的好友陈慥所作的一篇杰出的别传;1、翻译与懂得二、自主学习【 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 仰慕 )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乡里)之(的)侠皆宗(尊崇) 之(他,代方山子) ;稍壮,折节(转变志趣)读书,欲以(凭借)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赏识);晚(晚年)乃(才)遁(隐居)于光、黄间,曰(叫)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1)弃(舍弃)车马,毁(毁坏)冠 服,徒步(步行)往来山中,人莫(不)识(熟识)也;见其所著(戴)帽,方屋(帽顶)而高
4、,曰:“此岂(难道,表反问语气)古(古时)方山冠之(的)遗像(遗留下来的样子)乎?”因(于是)谓(称呼)之方山子;( 1)翻译: 在茅屋里住,把蔬菜当作食物,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诵读后摸索:1、本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明确: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了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2、第一自然段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受?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2】余谪(贬官)居于(在)黄,过(经过)岐亭,适(碰巧)见焉(代词,他,指方山子),曰:“呜呼!此吾故交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1 方山子亦矍然(诧异相看的样子),问余所以(的缘由)至此 者,余告之故; ( 2)俯(低下头)而不答,仰(抬起头
5、)而笑,呼(叫)余宿(住宿)其家;环堵(四壁)萧然(萧条的样子) ,而妻子(妻儿子女)奴婢皆有得意之意(怡然得意的样子);余既(已经)耸然(诧异的样子)异(意动用法,以为异)之;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 1)(句式:宾语前置句)翻译:啊哟,这是我的老伴侣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 2)(句式: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翻译:我把缘由告知了他; 诵读后摸索:1、本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明确:写作者其次次见到方山子的情形;2、
6、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受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明确: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识,由于他是过来人,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懂得、怜悯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藐视;所以笑过之后邀请作者住宿在自己破旧的家里,让作者自己感受远离政治的安静;【3】独 私下,独自 念(回想)方山子少时使酒(酗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通“又”)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使动用法,使跟从)两骑,挟二矢,游(游猎)西山,鹊起(飞起)于(在)前,使骑逐(追赶)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使动用法,使发怒)马独(单独)出,一发(发一箭)得之;因(于是)与余立刻(在马背上
7、)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自认为)一世豪士;今几日耳(语气助词,罢了),精悍(精明强干)之色(神色),犹见(通“现” )于眉间,而岂(表反问语气,莫非)山中之人哉! 诵读后摸索:1、此段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作者回忆第一次见方山子的情形;2、在其次、三自然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平常的隐逸之辈,两次邂逅所见有何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明确:俯而不答,仰而笑;因与余立刻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方山子的表现不是常人的表现,超乎平常,因而作者“耸然异之”;又在其家看到萧条的景象,这使作者自然联想到少年方山子;同时,也使前后形成对比,突出方山子淡泊的心态个性.【4】然 然而 方
8、山子世有勋阀,当(应当)得(得到)官,使(表假设,假如)从事(办事,任职)于其(代官府)间,今已显闻(显要的名声);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园林宅舍)壮美,与公侯等(等同,相类似);河北有田,岁(每年)得帛千匹,亦足以(足够用来)富乐;皆弃(抛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1) ( 1 ) 翻译: 这莫非不是由于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诵读后摸索:1、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明确: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情愿舍弃显要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得意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终“此岂无得而然哉”!最终作者以光、黄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反衬方山子,
9、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憧憬;所谓异人的“阳狂”之行乃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激情,平静心中的冲突;方山子不也正是如此吗? 作者以疑似的口吻问他是否见过“阳狂垢污”的异人,其实,答案是确定的,由于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异人;【5】余闻(听说)光、黄间多异人(奇人逸士),往往 经常 阳(通“佯,假装)狂垢污,不行得(不能够)而见,方山子傥(或许)见之欤(通“欤”,语气助词,吗、吧) !三、合作探究 1、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儿呢?一、是生活道路的挑选与转变, 生活态度的特殊之处: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10、2 页,共 4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1 、生活道路的转变: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2、生活态度的特殊: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面高;二、是待人接物的方式: 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三、是其家教、 家庭情形以及其大气、大方的行为作风: 少时使酒好剑, 用财如粪土;世有勋阀, 岁得帛千匹; 2、“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请问此文是如何打破平淡,塑造丰满形象的?1、神奇的构思;没有像一般传记,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
11、、家世、生公平,而是“随物赋形”极其切合隐士的身份,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平常和卓立无匹;从结构上看一表达:概述方山子二他乡遇故知三 倒叙四补叙五对方山子之赞颂2、神奇的语言;大师用字精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含感情,细节描写、形象描写独具匠心,故有言简意丰的艺术成效;如:当得知作者被贬黄州的缘由后,这位作为故交的隐士,竟一点也没有怜悯或劝慰的表示,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 ”,在这里,作者再度向读者渲染了隐士的特点,不仅活敏捷现地写出了其神态,而且也蕴涵了多少人生的沧桑与感叹!3、模糊的折射;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境况,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
12、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的不遇,又写自己的诗文被祸,不直言,于是模糊其辞,语多委婉;四、检测反馈1、以下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欲以此驰骋当世其后以博学宏诃,授集贤殿正字B.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C. 晚乃遁于光、黄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呼余宿其家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参考答案】A (A “以”均作介词:凭借;B 代词 他 兼词在那里C 介词在介词给D代词他副词表反问莫非)2、以下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哪一项()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满意,晚年隐逸光州、
13、黄州一带,得意其乐;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挑选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 ”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模糊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参考答案】 D( A 句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 B 句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由于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
14、C 句懂得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 )3、对以下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定,不正确的哪一项 A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慕:仰慕B闾里之侠皆宗之宗:推崇C 然终不遇遇:对待D因谓之方山子因:于是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参考答案】C 遇:遇合、机会、好运4、对加点虚词的用法判定正确的哪一项:()闾里之侠皆宗之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A. 相同,不同B.不同,相同C.不同
15、,不同D.相同,相同【参考答案】A结构助词的/ 表判定、表确定语气5、以下句中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哪一项A稍壮,折节读书B 晚乃遁于光、黄间C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D 因谓之方山子【参考答案】B二、翻译以下句子:1、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方山子也诧异地问我到这个地方的缘故;)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得意之意;3、因与余立刻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4、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附:励志类作文专项训练题目(两题任选一题)文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小树问大树:“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的呢.” 大树说: “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几片,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 “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善和谐.” 大树: “这仍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做身材的修饰,雷为我劈去放纵;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出傲岸; ” 小树又问: “为何有的树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 “由于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它们挑选吃的是愤事、是埋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挑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题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教育培训机构课程购销担保合同2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车停车位租赁与生态补偿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诚意金支付及退回协议合同4篇
- 看大数据时代下健康医疗传播的发展与创新路径
- 跨行业合作在展览活动中的应用
- 项目制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
- 2025版国际贸易项目转让居间协议书3篇
- 2025版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样本4篇
- 湖南2025年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4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温州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政务服务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题100题附答案(完整版)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2023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24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一氯二氟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母婴护理员题库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6.90885
- 2023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诗歌阅读题晁补之《临江仙 身外闲愁空满眼》讲评课件
- 物流签收回执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