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主题教育班会PPT课件_第1页
中国航天日主题教育班会PPT课件_第2页
中国航天日主题教育班会PPT课件_第3页
中国航天日主题教育班会PPT课件_第4页
中国航天日主题教育班会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汇报人:某某某 汇报时间:2022.X.X中国航天日主题教育班会中国航天日主题教育班会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前言/P R E F A C E中国航天日(Space Day of China),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首个航天日是要求科学家帮助实现中国成为全球天空巨头的梦想。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目 录01节日的由来03节日的意义04中国航天史02节日的历史发展05认识航天英雄CONTENTSl壹中国航天日的由来中国航天

2、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时间点为每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的意义就是传承民族精神,健身航天强国、激发搜索探索精神。01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节日的设立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首个

3、中国航天日将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国防科工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筹划部署“开放日”“科普周”等系列宣传和科普活动。l贰中国航天日的节日的历史发展01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时间点为每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的意义就是传承民族精神,健身航天强国、激发搜索探索精神。节日的发展JIE RI DE FA ZHAN2007年10月8日2013年4月2014年1月4日2016年3月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曾经宣布,自2007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8日确立为“航天日”,以促进全社会更多了解和关注航天,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

4、政协科协界委员提议设立“中国航天日”,并向大会提交了提案。关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讨论并提出3个备选日期:会议决定正式启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程序并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回复同意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l叁中国航天日的节日的意义01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时间点为每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的意义就是传承民族精神,健身航天强国、激发搜索探索精神。节日的意义JIE RI DE YI YI传承民族精神建设航天强国激发

5、探索精神节日的意义JIE RI DE YI YI设立“中国航天日”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励中华儿女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迫切需要。设立“中国航天日”,使航天人及所有科技工作者能够拥有自己的纪念日,可有效激励航天人以及全国的科技工作者,以中国航天创业史为教材,以航天英雄为榜样,在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激励下,献身航天,献身科学,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再创新的辉煌。同时也引导全国人民铭记航天人为中国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关心和支持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设立“中国航天日”,可有效地

6、激发全国青少年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家的热情,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航天人自主创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积极投身科技事业,努力探索与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以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传承民族精神建设航天强国激发探索精神l肆认识了解中国航天史01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时间点为每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的意义就是传承民族精神,健身航天强国、激发搜索探索精神。中国航天史四大里程碑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

7、第二个里程碑。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深空探测-嫦娥奔月,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中国航天史Z H O N G G U O H A N G T I A N S H I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聂海胜两

8、名航天员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升空。中国航天史/探月时代ZHONG GUO HANG TIAN SHI TAN YUE SHI DAI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目的主要是实现下一步的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了高精度成像。l伍认识中国航天英雄01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

9、立的一个纪念日,时间点为每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的意义就是传承民族精神,健身航天强国、激发搜索探索精神。中 国 航 天 英 雄ZHONG GUO HANG TIAN YING XIONG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汉族,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省杭州市。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主持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和试验应用力学方面:提出了跨声速流动相似律,与卡门一起提出高超声速流的概念,提出了球壳和圆柱壳的新的非线性失稳理论航天与喷气方面: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研究了跨

10、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1962年出版星际航行概论工程控制论方面:工程控制论的先驱者系统科学方面: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中国航天英雄/中国航天四老ZHONG GUO HANG TIAN YING XIONG/ZHONG GUO HANG TIAN SI LAO任新民男,祖籍盛康镇任家湾,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黄纬禄安徽芜湖市人,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航天老总”。屠守锷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总体设计专家,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