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专题复习三地球的运动教科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专题复习三地球的运动教科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专题复习三地球的运动教科版_第3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专题复习三地球的运动教科版_第4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专题复习三地球的运动教科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 ,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 9160 课时 ,语文是 2749课时 ,恰好是 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 ,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

2、 论据、 论证 ,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 ,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 ,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 ,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 ,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 ,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要 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

3、、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第 3页 /共 11页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 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 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 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 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 听边想,边听边

4、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 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 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 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五开六科学专题复习三 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地 球自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2、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 夜交替现象。地球运动认识地心说日心说止确运动发展观点倾斜、自转、公转代表人 物古希腊天文学 家 托勒密波兰天文学家

5、哥白尼证据昼夜交替、其 他天体东升西 落昼夜交替、其他天 体东升西落、傅科 摆北极 星不 动四 季 更 替恒星 周年 视差缺陷不能解释四季变化、北极星不动。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 以说明地球在自转。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自西向东)。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 边晚。10、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11、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

6、 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 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 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12、天空中星星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转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14、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15、在微淘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16、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17、极昼与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18、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19、地球确实在自转和

7、公转运动,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 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第5页/共11页20、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 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21、 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 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等。22、恒星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第 #页 /共 11页五升六科学专题练习三地球的运动、填空题。1 .地球有两种运动方式,分别是 和 二2 .如图,A、B代表纽约和北京,北京是中午12时,纽约是晚上23 时,则A代表, B代表。3 .阳光的 与

8、 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4 .不同地区所处的 决定了地区之间的 。5 .每年6月份,太阳直射点在 (填“北半球” “赤道”或“南半球”),此时的南半球是一季,可能会发生极昼的是 极。二、判断题。6 .北极星的位置在地轴北极的上空,所以在我们看来是一直不动的, 永远在北方。7 .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些,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会更小一些。()8 .为了好看,人们把地球仪做成倾斜的样子。()9在地球两极附近太阳都是直射的。()10 .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11 .在地球上,当南半球是白天时,北半球为黑夜。()12 .地球和月球都有自转现象。()13 .在赤道上一年四

9、季阳光都是直射的。()14在同一地点,太阳每天升起的时间都是固定的。()15 .“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地球是球形的。()三、选择题。16 .下列现象是由地球白转引起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交替C.四季更替17 .如图,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你认为A点表示的,是()A.北极B.南极C.赤道18 .地轴倾斜度大约是()A.23B.32C.12319 .傅科发现地球上的摆在摆动时会发生()现象。A.速度加快B.方向偏转C.摆幅增大20 .北半球在冬季时,南半球正处在()A.春季B.夏季C.秋季21 .下列三个节日中,白昼最短的是()A.儿童节B.教师节C.国庆节22 .一架飞机于10

10、月1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后,日期变更为()A.10月2日B.9月30日C.不变23 .0经线经过(A.美国B.中国C.英国24 .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B.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C.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25 .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变得忽快忽慢,则地球上()A.四季更替变慢B.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C.昼夜更替变慢四、连线题。26 .回忆在“北极星不动”的模拟实验中,不同的材料或动作各代表 什么?用线把它们连接起来。27 .把下列观点与对应的科学家、国籍连起来。五、图示题。28 .根据要求作图。第3页/共11页(1

11、)分别标出极昼和极夜的区域。(2)在图上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用网格画出夜半球。29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请用阴影表示黑夜。(2) A、B、C、D四处中,即将迎来晨曦的是 处,处于黄昏 的是 处,人们还在熟睡的是 处,人们正在工作的是_处。(3) A与B, C与D,各相 小时。六、简答题。30 .请举出3个证据说明地球在公转。31 .请解释四季的成因。七、探究题。32 .下图中,A、B分别代表北极和南极,D、E分别表示东半球和西 半球。请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本身不会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太阳照 亮的半个地球叫,另一半叫。(2)如上图所示,这时的C地处

12、于一天中的 , E地处 于一天中的 (填“白昼”或"黑夜")。(3) 处出现极昼,处出现极夜。(4)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 交替的现象。(5)这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 季。33.读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1)地球位于B处时,日期是 前后,我国的节气是 _;地球位于D处时,日期是 前后,我国的节气是O第4页/共11页(2)地球位于B处时,北极圈以北处有 (填“极昼”或“极 夜”)现象。地球公转至 处时,我国的白昼最长。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 .【答案】自转;公转2 .【答案】北京;纽约3 .【答案】直射;斜射4 .【答案】时区;时差5 .【答案】北半球;冬;北二、判断题。6 .【答案】正确7 .【答案】错误8 .【答案】错误9 .【答案】错误10 .【答案】错误11 .【答案】错误12 .【答案】正确13 .【答案】错误14 .【答案】错误15 .【答案】正确三、选择题。16 .【答案】B17 .【答案】A18 .【答案】A19 .【答案】B20 .【答案】B21 .【答案】C22 .【答案】B23 .【答案】C24 .【答案】C25 .【答案】B四、连线题。26 .【答案】27 .【答案】 五、图示题。28 .【答案】(1)略(2)略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