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医治心衰竭的效果_第1页
中药汤剂医治心衰竭的效果_第2页
中药汤剂医治心衰竭的效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汤剂医治心衰竭的效果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属内科常见重症,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发展的终末期表现,是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心内科疾病。中医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有认识,既往归属于喘证、心悸、胸痹、水肿、痰饮等范畴,现已将其统归于心衰病范畴,其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心之气血阴阳不足,标实以瘀血、水饮痰浊为主,其病位在心,连及肺、脾、肾。其中益气养阴活血法是中医治疗心衰病的主要治法之一,我们对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的心衰患者,予以口服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汤剂配合西医综合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选择 2010 年 112 月在怀柔区中医医院

2、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56 例,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8 例,男 17 例,女 11 例; 年龄 45 78岁,平均 62. 83 岁; 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5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7 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3 例,扩张型心肌病 2 例,先天性心脏病 1 例。对照组 28例,男 19 例,女 9 例; 年龄 42 79 岁,平均 60. 28 岁;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6 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4 例,扩张型心肌病 3 例,先天性心脏病 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1. 2

3、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2007 年) 和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的西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和中医诊断学中的有关标准,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 3 纳入与排除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均纳入本观察。排除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患者; 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合并有肿瘤、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以及精神病患者。2 治疗与观察方法2. 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包括治疗或消除诱因、注意休息、控制钠盐摄入、治疗伴随的其他疾病,依据疾病类型常规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正性肌力药、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

4、础上口服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汤剂,药用: 人参6g,麦冬 15g,五味子 10g,黄芪 30g,黄精 10g,玉竹10g,桃仁 10g,红花 10g,当归 15g,赤芍 10g,丹参 20g,川芎 10g 等。每日 1 剂,早晚各 1 次,连续服用 2 周后观察疗效。2. 2 观察指标与方法中医证候疗效观察: 参照中医诊断学中心气虚证、心阴虚证及瘀血证的诊断,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主要症状的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心脏功能分级: 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标准,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6min 步行实验: 测定患者治疗前后 6min 的步行距离评定其运动耐力。治疗前后

5、查心脏彩超了解患者 EF 值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查 BNP 了解患者治疗前后 BNP 值水平。2. 3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 13. 0 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统计采用 2检验,计量资料统计采用 t 检验。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3. 1 疗效评定标准( 1) 临床主要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以心悸、胸闷气喘、气短乏力、自汗、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唇甲青紫为主要症状,按症状轻重分为 4 级,积分分别为 0、2、4、6 分。痊愈:治疗后总积分值降低90%; 显效: 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总积分下降70%、 90%; 有效: 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明显减轻

6、,治疗后总积分下降30%、而 70%; 无效: 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治疗后总积分下降 30%。( 2) 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心功能分级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 NYHA) 方法判定,显效: 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 2 级以上者;有效: 心功能提高 1 级,但不足 2 级者; 无效: 心功能提高不足 1 级者; 恶化: 心功能恶化 1 级或 1 级以上。3. 2 治疗结果3. 2. 1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 1。3. 2. 2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疗效比较 治疗组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 2。3. 2. 3 两组 6min 步行

7、实验、BNP 值、EF 值的比较因受患者年龄、素体劳动耐力及入院时病情轻重的影响,治疗前后均能行 6min 步行实验的患者例数相对少于入选例数,以及受经济条件及其他因素影响,治疗前后均能查 BNP 及心脏彩超测 EF 值的患者例数少于入选例数,故不方便行统计学检验,但治疗前后均能行上述检查的患者中,治疗 2 周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相对优于对照组的疗效。4 讨 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胸痹”、“喘证”、“怔忡”、“心悸”等范畴。病机中虚、瘀所致为多。诸病源候论谓: “心主血脉,而气血通融脏腑,遍循经络,心统领诸脏,其劳伤不足,则令惊悸恍惚,见心气虚也。”心气虚损日久,阴津化生受累必致气阴两虚。气

8、虚则鼓动气血无力; 心阴亏耗,阴虚血涩而成血瘀之症。临床观察发现,慢性心衰患者多表现为气短乏力,胸闷憋气,心悸怔忡,动则气喘,口干舌燥,心烦失眠,自汗盗汗,口唇紫绀,舌黯红少苔,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促、结、代等。此为气阴两虚夹瘀之证。因此,治疗上予以益气养阴兼以活血之法。本文在生脉散基础上加用黄芪及活血化瘀之品。生脉散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之中暑伤胃气论,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三药,补一清一敛,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效,使气阴复而脉气生,亦有补虚之功,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外感等诱发因素致病,减少复发,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而后世将其作为“益气养阴”的基础方。其提取物的水溶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休克和心肌炎等疾病的治疗。以往研究表明2 3,生脉注射液在较短时间( 10min) 或较长时间内( 36h)均可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与生脉注射液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前后负荷、双向调节血压、降低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