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一第1课(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_第1页
秋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一第1课(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_第2页
秋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一第1课(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_第3页
秋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一第1课(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_第4页
秋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一第1课(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现代新诗第1课 沁园春·长沙【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节奏,有感情诵读诗歌。2、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掌握本首词主要内容;3、分析词的意象,把握词的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学习情境】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萧瑟。如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逢秋悲寂寥。而唐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以说是另辟蹊径,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多少年后,有位诗人在长

2、沙奏出了同样的一首秋之壮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部世界,领悟他对秋的所思、所想,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知识导学】 1、这首词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可以根据内容给几幅画面加个小标题吗?2、“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在本词中,词人是抓住哪些意象展开联想的?3、你认为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三“点”探究】1、解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三句话。三句话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怎样的?它在词中有何作用?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2、“看”和“忆”字在词中有何作用?3、 熟读课文,思考词

3、的上下阕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简要分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含意。5、通过这首词,你能看到怎样的词人形象?【知识运用】1、解释下列词语。(1)风华正茂: (2)峥嵘岁月: (3)指点江山: (4)中流砥柱: (5)意气风发: (6)中流击楫: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1929年10月注:1929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第三次入闽。这次入闽,天高气爽,秋色烂漫,胜利在望。词人的心头充满了喜悦,于是畅抒胸臆

4、,写下了这首情景交融、脍炙人口的词作。(1)这首词哪个字写出了秋天的景色特征?这个字使你联想到了沁园春长沙中怎样的景象?答:_(2)诗中说“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毛泽东为什么如此颂扬秋天呢?答:_【拓展提升】3、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3)题。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指导下,红军在娄山关一带同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最终取得胜利。(1)词的上片,主要从什么角度来描绘红军进军的场面?答:_(2)当时的红军仍处在长征途中,困难重重,流血牺牲在所难免。“前途

5、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诗中是借助什么景象来表现这一立意的?答:_(3)综观全词,点睛之笔是哪两句?答:_【反思总结】思维导图构建【材料补充】1识作者(1)“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伟人。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的诗人。毛泽东创作的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阔大,描绘出一

6、幅幅中国革命的壮丽图画,表现了一位伟大革命家的情怀。毛泽东不提倡旧体诗,但擅长旧体诗词创作,发表了五十余首诗词。毛泽东诗词记载了伟人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2解文题“沁园春”,词牌名,始于初唐,其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苑。“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也叫双调。“长沙”,是词的题目,也显示了词的内容。沁园春长沙一词,正是通过对长沙一带秋景的描绘,以及作者青年时代在长沙的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3知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

7、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写出了毛泽东年轻时期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4、解“意象”一般来说,诗歌表达情感忌讳过于直白,过于直白就会显得“没味”。叹息自己老得很快,说“我怎么这么快就衰老了啊”,肯定不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味道,其中的“白发”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其实并不神秘,它由“意”和“象”两部分组成,中心部分是“象”。“象”指事物的表面形象,我们能通过看、听、触、闻、尝等等,感受到事物的特征,有

8、形状、颜色,这属于“视觉”;有高亢、低沉,这属于“听觉”;有软硬、冷暖,这属于“触觉”;有清香、刺鼻,这属于“嗅觉”;有酸甜苦辣,这属于“味觉”这些都是中国古人称之为“象”的东西,诗人可以通过这些“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传情达意。这些“象”加上诗人的情意,就成了“意象”,可以说,供我们学习鉴赏的诗歌中,所有的“形象”都是“意象”,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除了“西下”“在天涯”以外,拆开来都是一个个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的客观形象,诗人加上自己“思乡”的情意,就都成了意象。诗人选择这些形象来表达“思乡”之情,比“流浪在远方,游子思故乡”要含蓄委婉

9、,自然更乐于为读者所接受。小结:感官反映是形象,加上情感成意象。本是一杯白开水,巧妙组合成靓汤。第1课 沁园春 长沙知识导学1.描绘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2.词人抓住了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等意象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3.抒发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豪情壮志。三“点”探究1.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尽的遐想)。"独立"一

10、词不仅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的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2. 明确:“看”和“忆”这两个字属于领字,起到统领下文的作用。在词的上阕,一个“看”字领起后面七句,描绘了作者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在这里,有远眺“万山红遍,层林浸染(静)”,有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有仰视“鹰击长空(动)”,有俯瞰“鱼翔浅底(动)”。作者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动静结合。特别是最后一句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从眼前的山、树、水、船、鹰、鱼,一下子扩展到了世间万物,并对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的蓬勃活跃

11、、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括。这首词的下阕,一个“忆”字与上阕的“看”遥相呼应,同时又领起下面七句。作者高度概括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流露出对往昔战斗生活的无限怀念。3.上阕写景,是下阕抒情的基础,下阕抒情则是上阕含蓄情感的直接再现、升华,而词人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把上下阕贯穿起来。4.句中的“指点”是评论的意思;“激扬文字”是说自己和同志们所写的文章充溢着激昂慷慨的革命精神;“粪土”属于名词动用,“视如粪土”;“万户侯”借指大军阀、大官僚。词人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这样的美好形象:青春少年,风采焕发,才华横溢,意气奔放,奋发有为,经常在一起

12、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大官僚、大军阀。5.词的上阕,词人的自我形象主要是通过几个动词来表现的。一个“独立”,让我们看到了词人高大鲜明的形象。“看”字领起所写的景物,正表现了词人高瞻远瞩,具有洞察一切的深邃的政治眼光,在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面前,词人发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赞叹,充溢着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和对美好前景的无限憧憬。一“怅”一“问”,则表明词人对革命前途的深切关注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至此,一个勇于以天下为己任、具有非凡气魄的革命者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词的下阕,词人的自我形象是通过回忆来展示的。以一“忆”字总起,点明下阕都是“忆往昔”的内容。词人高度凝练地概括了这一段难忘的岁月,再现了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第一代革命者的群体形象。这里无一处写词人自己,而词人的身影却又随处可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表现了词人早年的革命气魄和精神。知识运用1、(1)风采才华正盛。(2)形容不平凡的年月。峥嵘:不平凡,不寻常。(3)评论国家大事。(4)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5)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像风吹一样迅猛。(6)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2、(1)“霜”字写出了丰富多彩的秋景。使人想到沁园春长沙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霜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