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脱水 应艳_第1页
运动性脱水 应艳_第2页
运动性脱水 应艳_第3页
运动性脱水 应艳_第4页
运动性脱水 应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动性脱水运动性脱水主讲:应艳主讲:应艳水水&电解质电解质 1.水是仅次于氧的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体内并无纯水,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物大多以水为溶剂而形成水溶液,称为体液体液。 2. 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一些低分子的有机物等皆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称为电解质电解质。 3. 脱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身体过热可能成为疲劳的重要因素,不仅对运动能力有影响,对健康、也造成威胁。脱水脱水 脱水又称失水,实际上是指体液的丢失。 一、体液丢失的程度,可将脱水分为: 1.轻度脱水轻度脱水:失水含量约占体重的2%3% 2.中度脱水中度脱水:失水量约占体重的3%6% 3.重度脱水重度脱水:失水量约占体重6%以

2、上。二、根据水和电解质(特别是钠离子丢失的比例和性质),可分为:1. 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大于水的丢失,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范围。2. 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以血浆正常比例丢失,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3. 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丢失多于电解质,血浆渗透压高于正常范围。人体体液分布人体体液分布 人体中的水分约占到体重的60%。 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 不同组织器官的含水量也不相同,如: 肌肉、薄壁组织器官:含水7080%(如肝、肾、脑等); 皮肤:含水6070%; 骨骼:含水1220%; 血液:含水高达8590%。 人体内的含水量,与人的年龄、

3、胖瘦、性别有关 年龄越小,体内水分含量越多。 同样年龄,瘦人脂肪少,体内所含水分就高;反之,胖人因含脂肪高,从而体内所含水分就低。 同样年龄,女性脂肪比男性高,所以体内含水量要比男性少。 老人体内含水量只有50%60%。水的生理功能水的生理功能 (一)构成体液(一)构成体液 水是体液的主要成分,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水对于体液的电荷平衡,渗透平衡及酸碱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二)水是良好的溶剂和生化反应的介质(二)水是良好的溶剂和生化反应的介质 它可使物质溶解,加速生化反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 (三)调节体温(三)调节体温 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以保

4、持机体恒温,水则可吸收这些热并传至体表以调节体温的相对稳定。 (四)润滑作用(四)润滑作用 如唾液有助于食物吞咽,泪液有助于眼球的运转,滑液有助于关节活动等。水的摄入与排出水的摄入与排出 一、正常人的水平衡正常人的水平衡 正常人每天水的摄入与排出处于动态平衡。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水,和代谢水。每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水量约20002500ml。 机体排出水的途径有4个:即消化管(粪),皮肤(明显出汗,不显性出汗),肺(水蒸气),和肾(尿)。 以下为 正常成人每日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 摄入(ml)排出(ml) 饮水 10001500 尿量 10001500食物水 700皮肤蒸发 500代谢水 30

5、0呼吸蒸发 400粪便水 150合计 2000250020002500 二、运动员的水代谢特点二、运动员的水代谢特点 1.出汗率高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增加,其中25%用做机械功,其余是以热的形式散发的。运动员的 出汗率主要受运动强度的大小而变动(正相关),也受运动持续时间,气温,热辐射强度,湿度,运动员的适应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2.出汗量大,失水量多 一次大强度运动负荷训练的失汗量可高达27L。如在2530进行4小时长跑运动训练的出汗率平均为4.510.30L。 人体对水的人体对水的需要量需要量,随个体的年龄、体重、环境温度及劳,随个体的年龄、体重、环境温度及劳动强度等而有所不同。动强

6、度等而有所不同。(1 1)年龄:)年龄: 年龄越大,每千克体重需要的水量相对较少;年龄越大,每千克体重需要的水量相对较少;(2 2)体重:)体重: 1 1个体重个体重6060千克的成人,每天与外界交换的水量约千克的成人,每天与外界交换的水量约2.52.5千千克,即约克,即约40g40g水水/kg/kg体重。体重。 可以看到,婴儿所需水量是成人的可以看到,婴儿所需水量是成人的3-43-4倍。倍。 水的摄入量主要有三个途径: (1)饮入水:一般成人每日饮入约10001500 mL的水,因习惯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2)每日摄入食物中所含的水约700 mL。 (3)内生水 人体水的排出 每日以各种方式

7、排出机体的水分总量,合计约为2 0002 500ml。 1、从皮肤的排出 通过蒸发和汗腺分泌,每日由皮肤排出的水分,大约为550ml。在暑期,这个数值可以高达2 500ml。 2、从肺的排出 般状态时,由于呼吸,每天可以失去大约300ml的水。在空气比较干燥的时候,由此失去的水分还会增加. 3、从消化道的排出 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其中的含水量每天大约可高达8L。在正常情况下,消化液将会随时在小肠部位发生吸收,所以每日仅有150ml的水随粪便排出。但是,在腹泻、呕吐等病态时,由于大量消化液不可能再发生正常吸收,所以将会丢失大量的水分,从而造成机体脱水状态。 4、从肾脏的排出 肾脏的排水量不定,一

8、般随体内水的多少而增减,从而保持调节机体内水的平衡。正常时,每日可经肾小球滤出的原尿大约有150200l。但是实际上每日排出的终尿却大约只有 10001500ml。这是因为肾小管将大部分滤出的水分又重新吸收了的缘故。 粪便的四分之三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脱了水的消化液残余、以及从肠道脱落的细胞和死掉的细菌,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B运动性脱水的原因与机制运动性脱水的原因与机制 常见原因:(一)单纯失水单纯失水 运动时呼吸道黏膜不感蒸发加强;运动造成体温升高使皮肤不感蒸发增加。(二)失水大于失钠失水大于失钠 在剧烈运动时,运动员大量出汗,汗为低渗液体,其中的固体物

9、主要是氯化钠,浓度变化很大,约为0.15%0.50%。平均为0.30%。此外还含有少量钾离子。(三)水摄入不足水摄入不足 在运动训练中不能合理的给水或运动员不合理的控制或降体重都会引起水摄入不足。 水的丢失多于钠离子等电解质的丢失是运动性脱水的运动性脱水的主要特点。主要特点。运动性脱水的表现运动性脱水的表现 轻度脱水轻度脱水:可影响运动能力。 中度脱水中度脱水:出现脱水综合征,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软弱无力,声音嘶哑,皮肤黏膜干燥,尿量减少,心率一般加快。 重度脱水重度脱水:皮肤弹性降低,除有体力及智力减退外,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神智不清以致昏迷。 运动性脱水运动性脱水:主要是高渗

10、性脱水,其临床特点是:早期出现口渴,尿少;脱水越严重则口渴越剧烈,尿越少而尿钠越高;中度以上脱水,常有面部潮红,易发生脱水热。神经精神症状以幻觉,躁狂,?为突出。缺水现象治治 疗疗 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及时补充丢失的体液。补液应根据其脱水程度和机体的情况决定补液量,种类,途径和速度。 按丢失1kg水需补充1000ml液体计算,体重为75kg的运动员,轻度脱水需补充液体15002250ml,中度脱水需补充液体22504500ml,重度脱水需补充液体4500ml以上。运动性脱水初期可补充水或5%的葡萄糖溶液,待血钠回降,尿比重降低后,可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溶液如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 对液体能从消化管

11、吸收的脱水的运动员,以胃肠道补液首选;中度脱水常需辅以静脉补液,重度脱水则需要从静脉补给。补液速度是先快,后慢。 总的来说,补液的速度以循环功能恢复为首要目的,当日先给补水量的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次日补给,所需液体总量一般应在48小时内完成,此外还要补日需要量2000ml。补液过快可引起短暂的水中毒和抽搐,在重度脱水时更应注意。运动中补水水喝多也不好 运动中喝水过多致命 训练中过多喝水没有任何好处,过多摄入水分反而会引起潜在的与运动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即低血钠脑病。” 近几年,美国马拉松界已经出现过多喝水导致运动员死亡事件。 过量饮水会导致人体盐分流失,一些水分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

12、会出现头晕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 预防预防防止运动性脱水,主要是要保持运动员的水平衡。采取少量多次原则。(一)补液量(一)补液量1、运动前补液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免除副作用。在运动前1520min可补充液体400700ml。2、胃的最大排空率为35mg/min。运动中补液应每隔1530min补液100300ml,或跑23km补液100200ml,以800ml/h为限。3、运动后补液仍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总量取决于失汗量。(二)补液的成分(二)补液的成分 饮料若能尽快由胃中排空,则有利于水的吸收和利用。大量出汗情况下所用的运动饮料应以补水为主。可适当采用糖-电解质饮料,以加速血容量恢复;温度较低(513),饮料口感较好。(三)补液切忌过度集中(三)补液切忌过度集中 若一次大量补液,可引起:抑制渴感;增加排尿,出汗,增加电解质丢失;增加心,肾负担;使胃扩张,胃液冲淡,呼吸功能下降。知识扩展科学饮水十大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