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灾害、生态问题知识点汇总(1) 自然灾害命题模式:(1)分析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2)减灾防灾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其他措施(参考地质灾害防御措施):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等。一、水文灾害1、 洪涝灾害分布:世界: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低湿洼地容易发生涝渍。我国:我国的雨涝主要发生在东经110°移动,北纬20°45°这一范围。东部平原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
2、畅,是导致洪涝发生的根本原因。具体:暴雨洪水:集中分布在季风区,时空分布与暴雨时空分布一致。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还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盘山岷山横断山以东区域,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其次是四川盆地、关中地区以及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融雪洪水:分布在西北、东北地区,空间分布:积雪融水:4-5月,东北;冰川融水:7-8月,西北。冰凌洪水(凌汛):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古河段,下游部分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凌汛条件:A封冻:最冷月均温低于0;B流向:自低纬(南)向高纬(北)流。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
3、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夏季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水文: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闽江);河道弯曲(荆江河段);河流中下游多形成地上河(黄河、荆江);地形:中下游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排水不畅;气候异常:厄尔尼若现象等个别年份气候异常变化。 人为原因:中上游滥砍滥伐、陡坡开垦等导致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流域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升;中下游围湖造田,建垸;人类在低洼地(洪水高危险区)开发;不合理水利工程建
4、设(渭河流域);人为的占用河道、淤塞河道等 治理措施:非工程性措施:建立洪水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制定防洪应急预案;认真执行防洪法,加强防洪规划与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和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实行防洪保险等工程性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上游兴修水库等水利工程;中下游加固加高江防大堤;进行河道整治,截弯取直,清除行洪障碍;开挖入海新河(淮河,海河),修建分洪蓄洪区等。长江中下游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1、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 2、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3、南北支流汇入多 4、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
5、,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荆江河段尤为突出,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5、人们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湖泊的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措施:1、加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多植树造林 2、中游河段“截弯取直”,疏浚河道 3、下游修建水利工程(加固防洪大堤,修建水库) 4、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黄河中游黄土平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
6、地表的冲刷侵蚀。 地面物质组成。 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风暴潮 概念:多发生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与高纬度地带冷暖空气交互影响的地区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满溢上陆的现象。分类(按成因):台风风暴潮(夏秋季节,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口以南);温带风暴潮(秋冬季,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沿海)危害:毁坏陆地建筑,破坏农田、海堤、码头、港口等设施;影响海上作业,毁坏船只;海水入侵(倒灌)
7、,河水/地下水水质变差。成因:持续刮向陆地的大风:如秋冬季节的东北风,夏季的台风,强风导致海水剧增;有利的地形:海岸线或海湾呈喇叭形,海滩平缓;逢天文大潮,增强潮势。防御:非工程性措施:加强风暴潮的监测与预警预报。工程性措施:加固沿海堤防;营建沿海防护林;假设防风海堤、海塘。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 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夏季西南季风强盛,降水集中多暴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孟加拉湾喇叭口轮廓,多发生风暴潮,潮水顶托,加剧洪涝;飓风活动频繁,降水强度大人为原因:人口城市集中,受洪水威胁大;中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8、;防洪意识,防洪设施薄弱。二、地质灾害1、地震: 形成原因:位于板块(具体地区要明确板块名称)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地震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震级: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距:震中距短;震源深度:浅源地震;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大;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震区交通不便;震区地质构造不稳定,诱发其他地质灾害;民众防灾意识弱,政府救灾不力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非工程性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国
9、际合作等。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岩土体改造加固工程,防止诱发次生灾害。我国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数下降,但经济损失上升?地震预测,建筑物搞震性加强,民众的防震意识加强;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损失上升。 2、滑坡与泥石流 多发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地质构造:复杂/不稳定,地震多发区/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山区;地形:地势起伏大/崎岖;岩性:破碎,风化碎屑物多,土质松散;降水: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植被:覆盖差。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毁林开荒、过度樵采、开矿等);工程建设开挖边坡,破坏山体的稳定性。 治理措施:非工程性措施:加强滑坡泥石流的监测预
10、警预报等;工程性措施:植树造林,恢复植被;进行岩土体改造、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山体;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撑物。 3、火山的有利影响:形成矿产资源;火山灰利于形成肥沃的土壤;火山粉尘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三、气象灾害1、台风台风的生消和图示:生成条件: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来源和热量),合适的纬度(5°-20°)(原因:低纬度广阔的湿热洋面;强烈的上升气流;地转偏向力的影响;)(2)消失原因:登陆后,高温高湿空气得不到补充,失去强烈对流的能量;受到陆地地形阻挡与磨擦,势力减弱。移到温带后,冷空气侵入,破坏其暖性结构,变性为锋面气旋。图示自己画出,并标出东西南北方向
11、上的风向。发生时间:夏秋季节(北半球7-11月)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海域为:西北太平洋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暴雨:洪涝灾害,诱发滑坡与泥石流;狂风:摧毁农作物、建筑物、输电设施等;风暴潮:冲毁建筑物、防护堤,淹没村镇、农田,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河流水质变坏;影响海上作业安全等。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缓解高温酷暑天气防御措施:非工程性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建立预警系统,提高应急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防灾意识。工程性措施:修建与加固沿海堤防,营建沿海防护林。2、 沙尘暴现象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
12、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沙质土土质疏松,抗风蚀能力弱等(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危害:强风:摧毁建筑及公用设施,造成人畜死亡;沙埋:造成农田、村庄、交通线、草场被流沙淹埋;大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增多,大气污染加剧,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有利影响: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提供凝结核,利于成云致雨;送入大海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凝结核呈碱性,缓解酸雨现象;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
13、采伐等 3、寒潮 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以东北华北最强。原因:距西伯利亚寒冷中心近,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风强烈。青藏高原地势高,冬季风爬升受阻,东西向高大山脉的层层阻挡。灾害特点:降温辐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大风、强降温:使农作物牲畜受冻;北方沿海大风引起风暴潮,影响海上作业;雨雪影响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建筑物,暴风雪覆盖草场,断绝牲畜食物来源,牲畜饿死;影响人体健康,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寒潮的利:低温天气有效杀灭害虫和病菌;带来大量降雪,起到抗
14、寒保温作用,利于农作物越冬、生长;提供风能。防御: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和警报,做好防寒防灾准备;建立预警系统,提高应急能力, (5)我国地形对寒潮的影响在强大的冬季风驱动下,寒潮在南下的过程中,一方面受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的阻挡,使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另一方面因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地形的影响,形成冷空气的通道,分流的寒潮常驱南下,一直可以影响到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两广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4、旱灾(1)华北某年干旱可能的原因 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长时间无效降水
15、);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旺盛;冬季盛行西北风,大风天气较多,蒸发加强。人为原因:该区域为我国主要的农业商品基地,正值粮食作物(小麦等)生长需水量较大的季节(春季);人口增长,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水污染严重,导致用水紧缺;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增加。(2)我国西南地区干旱可能的原因:季风气候,大气环流不稳定,有些年份西南气流弱、水汽输送少,造成降水偏少;(本次西南旱灾从大气环流形势上说明干旱的根本原因:入秋以来,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比较弱,雨季结束的时间比常年平均雨季结束时间提前,致使水汽供应不足;南方地区气候对厄尔尼诺的响应滞后,导致西南地
16、区气候干旱加剧);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量少,降水日数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直接原因:高温多雨);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水难以存留;雨季提早结束,厄尔尼诺现象也起了加剧作用;地形起伏大,加剧地表水缺乏;植被破坏,原有树种被取代,含蓄水源作用减弱;水利工程建设不当。(3)试说明西南地区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来减轻损失: 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的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采取节水措施,减少农业和工业用水,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旱区部分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应严加防范,禁止野外用火,确保林区安全;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调
17、整水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等。(4)西南地区可以采取的抗旱措施(或如何增加土壤墒情): 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修建水利工程,合理开采地下水;秸秆覆盖;改进灌溉技术等。)(5)我国西北地区某湖泊(或泉水)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变暖,湖水蒸发旺盛。人为原因:近年来该地区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潜水水位下降;兴建水库,下游河床处于长期断流的状态,使湖泊(或泉水)补给减少。(6)我国旱灾频繁,试为减轻旱灾影响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耐旱作物,调整种植制度,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节约用水,杜绝浪费;循环使用,提高水
18、资源的利用率;使用新工艺,减少水资源的损耗;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进行人工降雨;采取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等,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7)春旱:华北,(4、5月),原因:自然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未到,降水稀少;大风天气多,加剧了水分蒸发。冬季降雪少,土壤含水量小;华北大型河流湖泊较少。人为:华北地区人口多,工业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春季正值作物返青期,农作物需水量大。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8)伏旱:江淮(7、8月),原因:季风进退,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少雨;夏季农作物需水量大。华北地区缺水问题: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资源型缺水)
19、: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需求型缺水)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春季春种用水量大;(水质型缺水)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治理措施: 南水北调; 修建水库;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海水淡化等。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 原因:季风气候,副高强弱不稳定,雨带移动异常,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季风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单位面积资产密度大;旱灾发生季节与农作物生长发育季节吻
20、合,加重灾情。华北、西北地区防旱措施: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营建水土保持林,风沙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干旱地区发展耐旱作物;合理灌溉,采取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工农业用水得用率;因地制宜衽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生态;5.暴雨(1)形成暴雨的气象条件:快行冷锋;强对流天气;台风的出现。(2)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大,城市雨岛效应,降水多;建筑物、水泥地、柏油地多,地表硬化,渗水性差,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使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3)城市的雨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比乡村严重的原因:城市人口聚居,工业与第三产业集聚
21、;雨涝造成大量城市居民财产损失;使城市交通瘫痪,工业生产及第三产业活动停滞。6冻害 (1)北方冻害多发生于秋季和春季,南方冻害多发生于冬季,试分析其原因: 北方冬季时农作物停止生长或生长进入冬眠期,故造成的危害较小;春秋季节农作物仍处于生长期,故造成的危害较大。而南方冬季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故冷冻灾害的危害较大;春秋季节气温相对较高,且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弱,气温下降较小。 (2)防灾措施 通法;培养耐低温的农作物品种;发展温室(塑料大棚)农业等。(二)生态问题命题模式:(1)分析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2)治理措施:具体措施、注意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内涵答题技巧:(1)从题目给的材料中
22、挖掘信息,由问题找对策;(2)参考典型案例;(3)结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长江黄河中上游地段)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山区坡陡(南方低山丘陵)。(2)人为原因:过度开垦(陡坡开荒)、过度樵采,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黄土高原)。治理的措施:(1)控制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2)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生态建设(黄土高原);(3)保护天然草场、草地,及时对土地进行复垦(采矿后)(4)发展立体农业(南方山区);(5)综合多种措施,
23、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6)控制人口数量。治理的意义:(1)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经济效益(2),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效益(3)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式。社会效益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治理措施:(1)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2)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3)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4)禁止采伐发菜等;退耕还林、还牧(5)综合多种措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池、推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机器人调试方案及优化
- 企业食堂食材采购及配送优化方案
- 网络安全维稳工作方案
- 钢筋加工施工方案与施工进度管理
- 2023年林业服务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医院核酸检测流程优化方案
- 2024年轴承离合器用油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3年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4年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合同
- 2024年大型油田勘探开发与合作合同
- 小学语文中国古典名著解读课件:西游记
- 报废机动车拆解有限公司应急预案
- 第二章-1 回转薄壳应力分析
- AutoCAD2007简体中文版正式版(免激活版下载
- 鲁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 舞台机械系统工程栅顶钢结构施工方案
- ISO9001模具管理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 报价单模板下载word(模板可修改)
- u型玻璃内隔断施工工法
- 药品销毁登记表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获奖作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