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6/12ad919f-690e-4aa9-bf52-384aa0dc07e3/12ad919f-690e-4aa9-bf52-384aa0dc07e31.gif)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6/12ad919f-690e-4aa9-bf52-384aa0dc07e3/12ad919f-690e-4aa9-bf52-384aa0dc07e32.gif)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6/12ad919f-690e-4aa9-bf52-384aa0dc07e3/12ad919f-690e-4aa9-bf52-384aa0dc07e3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陋室铭爱连说对比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 丹之爱,宜乎众矣。一一爱莲说阅读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谈笑有鸿儒鸿:(
2、2)无案牍之劳形劳:(3)可爱者甚蕃 蕃:(4)亭亭净植 植: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4分)4. 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3分)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1. (4分)(1)鸿:大(2)劳:使劳累 (3)蕃:多 植:立2. (4分)(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3. (4分)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
3、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指出象征义占2分,分析出正衬与反衬各占1分)4. (3分,志向情操各占1分,写法占1分)陋室铭: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雅 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坚贞高洁的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二、爱莲说课内外对比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4、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 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 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参考译文】我回忆年轻时,居住在西湖。每当到了夏天,面临湖水欣赏荷叶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有一天,会同几个朋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叶荷花,意兴正
5、浓,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显示为飘动摇 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 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 实在是百花中的神品啊。李太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太贴切绝妙了。6.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余以为妙绝()7. 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 A.读xi an,活鱼。B.读xi oi,新鲜。C读xi an,鲜艳。D读xi dn,少。8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莲
6、之爱,同予者何人10. 读文赏荷: (5 分)(1)赏荷,可观其形美。(2)赏荷,可品其神美。 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 分)?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A.晋陶渊明独/爱菊B世人/盛爱牡丹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 (用原文填空 )(2分)。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 ?请联系文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甲 段称莲为“花之君子” , 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 (3分)爱莲说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或:奇妙到了极点 ;奇妙极了等 )6. (2分)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 亲近而不庄重美妙到了极点7. D (2 分)8. B (2分)9. (4分)要点与
7、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 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10. 读文赏荷: (5 分)(1)(2 分)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每处1 分。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质是相通的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 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2)(3分)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 1分。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因为莲具有“中通外
8、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三、爱莲说 课内外对比阅读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 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宋)周敦颐2、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
9、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 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 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习惯说 (清)刘蓉【注】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跌绊。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参考译文】 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 (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 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 直径一尺 ,逐渐侵蚀扩展。 每次经过, 我总要被绊一下。 起初,我感到
10、很别扭, 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 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 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 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 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 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 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 养成。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1)香远益清(2
11、)陶后鲜有闻(3)每履之(4)语之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丕有其名B.丹之爱,宜乎众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_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19.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20. 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4分)答案:17. 更加;少;踩;告诉(2分)18.A (
12、2分)19. 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4分)20.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第二空: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4分)四、爱莲说对比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
13、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 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 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 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菡萏:未开的荷花。异馥:异香。芙渠:
14、荷花。【参考译文】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它就能为一池碧水做点缀;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一天比一天高,每天往上 长,每天越来越艳丽。有风时就呈现出飘动摇摆的情态,无风时也有轻盈柔美的风姿。等到花蕊绽开,荷花顶出水 面,风姿娇美,晶莹欲滴,你先我后,相继开放,等到花朵凋谢,它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 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霜降,它也不会收场。这些都 说的是它适于观赏的方面。鼻子可以享受的,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避暑,让人感到暑气消退;纳凉,使人觉得凉气随人生出。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
15、,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枯萎的叶子, 七零八落很不好看,似乎成了被遗弃的废物; 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 又能常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植物,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一丝一毫不能备作家常日用。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不蔓不枝()陶后鲜 有闻(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 目者也()2下列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 .溪深而鱼肥 C .乃记之而去 D .呼尔而与之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4. 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
16、是什么?(3分)甲文:乙文:5、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 的语言分析。(3分)【参考答案】(一) 1长枝节,生出枝节少 停止 合宜,适合(2分)2 . C (2分)3 . (1)(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4 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 表现作者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 赞美荷花 “无一时一刻, 不适耳目之观; 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 3 分) 5 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 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
17、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 分)五、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甲】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乙】 松之生也, 于岩之侧。 流俗不顾, 匠人未识。 无地势以炫容, 有天机而作色。 徒观其贞枝肃矗, 直干芊眠, 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 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 易叶而改
18、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阴阳不能 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一一李绅寒松赋注释:芊眠:茂密状。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盘簿:牢固状。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叶:相 合。隆:高。谅:确实。固:鄙视。取:取法。【参考译文】松树生长在岩石的侧面,俗人看不到它,木匠无缘结识它。它没有宽阔的地势来炫耀自己的外形,只 有大自然赋予的本色。它枝干伟岸挺拔肃穆茂盛,或高踞于层岩之上,直插云霄;或藏身于幽涧之中,蓄雾
19、藏云。 坚固的穹石埋下它的根系,历经数载;古老的藤蔓缠络它的躯体,不知多少年。白露飘落,凉风吹来,树林田野凄 惨颤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别的树木都黄叶凋零,只有它苍翠繁茂。然后人们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独行。它不 改变自己的外形,也不改变自己的内心,甘愿经受霜雪的洗礼。它和隐士君子的志趣气节相投,它坚定不拔,超乎 万物。日月不能改变其本性,雨露使它更丰茂。它身影高耸,千年茂盛。它把自己流动的身影编织成梦,相信十八 年后定能成材为公。它不学春天的桃李也不学秋天的梧桐。身为栋梁之材却不为人知,顶风冒雪,却没人为它称奇 叫绝。实在是空为有用之才,有人鄙视它,却也有人取法它。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0、(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穹石盘簿而埋根而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亵甘冒霜而停雪停10. 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11. 两文作者喜爱“莲” 、“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分)12. 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参考答案】9.答案: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亲近而不庄重。使 (雪)停止。10. 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
21、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11. 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12. 答案:运用衬托,突出了莲、寒松卓尔不群的品性;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富有感染力。六、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一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_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 则思应用虚受 (3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艺设计中的材质与质感现代办公空间应用案例
- 环境影响综合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 现代网络编程语言的性能优化探讨
- 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5 童年在游戏中成长》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
- Unit 4 Position Lesson 1 The Magic Show(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3 测量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新人教版
- 7 小书包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16大家一起来合作-团结合作快乐多(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名著阅读:简答、阅读题(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练
-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
- 墓地个人协议合同模板
- 2024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
- 企事业单位公建项目物业管理全套方案
-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 4P、4C、4R-营销理论简析
- 三创赛获奖-非遗文化创新创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