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器官和组织_第1页
免疫器官和组织_第2页
免疫器官和组织_第3页
免疫器官和组织_第4页
免疫器官和组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免疫器官和组织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32页第二章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器官和组织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第二节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第三节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现在学习的是第二页,共32页概概 述述o o免疫系统免疫分子免疫分子(Ig、补体、各种细胞因子和膜分子等)、补体、各种细胞因子和膜分子等)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APC、淋巴细胞、淋巴细胞、NK细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等)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等)现在学习的是第三页,共32页概概 述述人体的免

2、疫器官和组织人体的免疫器官和组织现在学习的是第四页,共32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中枢免疫器官免疫器官胸腺胸腺骨髓骨髓(鸟类为腔上囊或法氏囊鸟类为腔上囊或法氏囊 Bursa of FabriciusBursa of Fabricius) 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一级)淋巴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一级)淋巴器官,是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现在学习的是第五页,共32页一、骨髓(一、骨髓(bone marrow)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造血组织,各类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造血组织,各类免

3、疫细胞的发生场所。(一)骨髓的结构与造血微环境(一)骨髓的结构与造血微环境骨髓骨髓红骨髓红骨髓黄骨髓黄骨髓造血组织造血组织血血 窦窦造血造血细胞:细胞:基质基质细胞: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 (骨髓微环境骨髓微环境) )。骨髓中的原始细胞,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可分化成为各种血细胞。可分化成为各种血细胞。现在学习的是第六页,共32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二)骨髓的功能(二)骨髓的功能1. 1.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多能造血多能造血干细

4、胞干细胞髓髓 样样祖细胞祖细胞淋巴样淋巴样祖细胞祖细胞粒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粒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淋巴细胞:T 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T T细胞)、细胞)、 B 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B B细胞)、细胞)、 NKNK细胞。细胞。现在学习的是第七页,共32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二)骨髓的功能(二)骨髓的功能2. 2. B B、NKNK细胞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分化成熟的场所 一部分淋巴样前体细胞一部分淋巴样前体细胞 祖祖B B细胞(细胞(pro-B pro-B )

5、前前B B细胞细胞(pre-B) (pre-B) 未成熟未成熟B B细胞细胞 成熟成熟B B细胞细胞( (定居在外周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免疫器官) )。3. 3.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缓慢持久地产生抗体,血清抗体的主要来源。缓慢持久地产生抗体,血清抗体的主要来源。 外周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现在学习的是第八页,共32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三)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生成(三)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生成1. 1. 造血干细胞的起源造血干细胞的起源(2 2) CD117CD1172. 2. 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1

6、1) CD34CD34(3 3) LinLin- -细胞细胞3. 3.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免疫细胞的生成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免疫细胞的生成现在学习的是第九页,共32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三)造血干细胞(三)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生成与免疫细胞的生成现在学习的是第十页,共32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二、胸腺(二、胸腺(thymus)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一页,共32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一)胸腺的结构(一)胸腺的结构 胸腺是胸腺是 T T 淋淋巴细胞,尤其巴细胞,尤其+ + T T细胞发细胞发育的场所育的场所。

7、胸腺基质细胸腺基质细胞与胸腺细胞胞与胸腺细胞的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对对T T细胞的发细胞的发育是至关重要育是至关重要的。的。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二页,共32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二)胸腺微环境(二)胸腺微环境胸腺上皮细胞以胸腺上皮细胞以2种方式参与胸腺细胞的分化种方式参与胸腺细胞的分化分泌分泌CKCK和胸腺肽类分子;和胸腺肽类分子;通过细胞表面黏附分子与胸腺细胞相互接触。通过细胞表面黏附分子与胸腺细胞相互接触。胸腺实质胸腺实质胸腺细胞胸腺细胞:发育中的未成熟的发育中的未成熟的T细胞。细胞。胸腺基质细胞(胸腺基质细胞(TSC):):胸腺上皮细胞、胸腺上皮细胞、 M、

8、DC等。等。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三页,共32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三)胸腺的功能(三)胸腺的功能1.T 1.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2.免疫调节免疫调节3.3.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胸腺基质细胞与胸腺细胞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决定胸腺基质细胞与胸腺细胞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决定T T细胞细胞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育的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育的胸腺微环境胸腺微环境是是T T细胞,尤其细胞,尤其+ +T T细胞发育场所。(图示)细胞发育场所。(图示)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四页,共32页 发育部位发育部位 表面标志表面标志 细胞类型细胞类型 被膜下区

9、被膜下区 皮质区皮质区 皮质、皮质、髓质髓质 交界处交界处 髓质区髓质区 成熟成熟T T细胞细胞 T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细胞主要表面细胞主要表面 标志的变化标志的变化阳性选择阳性选择阴性选择阴性选择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五页,共32页BALB/c 无胸腺裸鼠无胸腺裸鼠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六页,共32页第二节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结淋巴结 外周免疫器官又称次级(二级)淋巴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又称次级(二级)淋巴器官,是淋巴细胞和其他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以及产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10、 外周外周免疫器官免疫器官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结淋巴结 脾脾 脏脏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七页,共32页一、淋巴结(一、淋巴结(lymph node)第二节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一)淋巴结的结构(一)淋巴结的结构 胸腺依赖区胸腺依赖区(副皮质区(副皮质区TT细胞细胞) )非胸腺依赖区非胸腺依赖区(浅皮质区(浅皮质区B细胞细胞) )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八页,共32页第二节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二)淋巴结的功能(二)淋巴结的功能1.T1.T、B B细胞定居的场所细胞定居的场所 浅皮质区浅皮质区:B B细胞区细胞区, B 25% , B 25%

11、 副皮质区副皮质区:T:T细胞区细胞区, T 75%, T 75%2.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4.4.过滤作用:过滤作用:淋巴窦内淋巴窦内MM吞噬、清除病原体等异物。吞噬、清除病原体等异物。 B细胞受刺激活化后,高速分化增殖,生成大量的浆细胞形成生发中心;细胞受刺激活化后,高速分化增殖,生成大量的浆细胞形成生发中心;T细胞也可在淋巴结内分化增殖为致敏淋巴细胞。不管发生哪类免疫应答,都会引细胞也可在淋巴结内分化增殖为致敏淋巴细胞。不管发生哪类免疫应答,都会引起局部起局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3.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血液血液 HEV 淋巴结淋巴结 胸导管胸导管现

12、在学习的是第十九页,共32页一、脾(一、脾(spleen)第二节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一)脾的结构(一)脾的结构 非胸腺依赖区(非胸腺依赖区(B细胞细胞) ) PALSPALS的外周构成的滤泡。的外周构成的滤泡。胸腺依赖区(胸腺依赖区(T T细胞细胞):):动脉周围淋巴鞘(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 ) - 白髓内靠近中央动脉白髓内靠近中央动脉;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页,共32页第二节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二)脾的功能(二)脾的功能1.T1.T、B B细胞定居的场所细胞定居的场所 T细胞:占细胞:占40%; B细胞:占细胞:占60%。2.2.免疫应答发

13、生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4.4.过滤作用:过滤作用:清除血中异物,病毒及衰老死亡的清除血中异物,病毒及衰老死亡的RBC等。等。 脾脏是针对来自血液中抗原的免疫应答场所,也是体脾脏是针对来自血液中抗原的免疫应答场所,也是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3.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成分)(如补体成分)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32页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第二节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MALT)亦称粘膜免疫系

14、统()亦称粘膜免疫系统(mucosal lymphoid system,MIS)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ePeyers patche)、阑尾等。)、阑尾等。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32页(一)、(一)、MALT的组成的组成第二节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1.1.肠相关淋巴组织:肠相关淋

15、巴组织:其主要作用是抵御侵入肠道的其主要作用是抵御侵入肠道的 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1 1)M 细胞细胞( (图图) )(2 2)上皮内淋巴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EL)IEL的细胞来源的细胞来源40%为胸腺依赖性,由为胸腺依赖性,由+T细胞组成细胞组成60%为胸腺非依赖性,由为胸腺非依赖性,由+T细胞组成细胞组成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32页Th巨噬细胞巨噬细胞IgAsIgA浆细胞浆细胞BM M细胞细胞上皮细胞上皮细胞辅助辅助M细胞细胞: :为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为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 ,顶部胞质较薄顶部胞质较薄, ,核位于基

16、底部核位于基底部, ,基基底部质膜内陷成穹隆底部质膜内陷成穹隆, ,内含多个淋巴细胞、内含多个淋巴细胞、M和和DC。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四页,共32页(一)、(一)、MALT的组成的组成第二节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2.2.鼻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其主要作用是抵御经空气传播其主要作用是抵御经空气传播 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3.3.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主要分布于各肺叶的支气主要分布于各肺叶的支气 管上皮下,滤泡中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常管上皮下,滤泡中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常 增生成生发中心,其中主要是增生成生发中心,其中主要是B B细胞。细胞

17、。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五页,共32页(二)、(二)、MALT的功能及其特点的功能及其特点第二节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1.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2.2.产生分泌型产生分泌型 IgA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六页,共32页第三节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一、淋巴细胞归巢一、淋巴细胞归巢归巢受体归

18、巢受体(homing receptor)地址素地址素addressin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七页,共32页二、二、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第三节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1.1.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 定居在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可可由输出淋巴由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管进入胸导管,经,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毛,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穿越HEV,并,并重新分布于全身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淋巴器官和组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