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图文】成套开关控制设备的辅助电路的配工艺_第1页
分享【图文】成套开关控制设备的辅助电路的配工艺_第2页
分享【图文】成套开关控制设备的辅助电路的配工艺_第3页
分享【图文】成套开关控制设备的辅助电路的配工艺_第4页
分享【图文】成套开关控制设备的辅助电路的配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文】成套开关控制设备的辅助电路的配线工艺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各种高低成套开关控制设备的辅助电路的配线,也适用于采用绝缘导线的低压主电路的配线。 2、材料 a. 绝缘导线(颜色按图样并符合GB2681-81要求); b. 白色塑料标准套管(简称标志套); c. 塑料带:宽20mm; d. 塑料管:内径6mm; e. 裸压接端头; f. 固定和可活动的线夹; g. 5、10、15塑料蛇皮管(或钢精扎头或塑料行线槽); h. 瓷套管、瓷珠; i. 紧固件(螺钉、螺母、弹簧垫、平垫); j. 标志牌; k. 环乙酮; l. 聚氯乙烯; m. 醋酸丁脂。 3、工具及设备 a.拉丁字母、阿拉伯数

2、字打字机及加热设备; b.圆口钳; c.扁口钳; d.斜口钳; e.尖嘴钳; f.钢丝钳; g.剥线钳; h.剪刀; i.螺丝刀; j.活动扳手; k.套筒、呆扳手; m.电池试灯(自制); n.2m钢卷尺。 4、工艺准备 4.1 认真阅读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了解对材料、操作等有无特殊要求。 4.2 按图样要求,所连接的全部电器元件以及接线端子均已安装好,检查其型号等应符合规定。 4.3 备齐所需的材料及所需工具。 4.4 根据产品结构型式,图样以及本规范的要求等确定走线方案。当采用塑料行线槽敷设导线 时,则按走线方案将塑料行线槽敷设固定好。 4.5 根据图样及走线方案在标志套上打字或手工写字

3、。对标志套打字时,若需加热,加热温度应控制在4060,打字后,喷涂塑料保护膜。其配方为:环乙酮20ml,聚氯乙烯1g,醋酸丁脂1.3ml。喷涂后烘干(温度60左右)或放在阴凉处凉干。 4.6 元件标志牌应贴在所标志的元件附近。 5、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可按下面流程所示进行。 按走线路径量线下料-剥去始端绝缘层-套上始端标志套-加工接线端(如打圆圈或整直)并连接-剥去末端绝缘层-套上末端标志套并使其不会自导线上脱落-使同一路径的各导线纳入线束-对线束边捆扎边固定(或套上塑料蛇皮管或嵌入塑料行线槽内)-将导线末端可能出现的过长部分剪去重新按接线需要剥去绝缘层后套上末端标志套-加工接线端并连接-进行自

4、检查。 6、工艺要求 6.1 导线的采用及下料、剥线 6.1.1 辅助电路的导线,除图样上特别标明外一律采用黑色绝缘铜芯线,其最小截面积,对于硬导线为1.5mm ,对于软导线为1mm 。仅对于连接电子器件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才允许采用更小截面积的导线。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各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 6.1.2 按确定好的走线方案量线下料,下料时应注意留出剥去绝缘层部分的长度。截面积12.5mm 的导线剥线长度按表1规定。6.2 弯圆圈、接线 6.2.1 凡在电气元件的接线端子上用螺钉或螺栓头部直接压紧导线导电时,导线接线端应先套上标志套,用圆口钳弯圆圈、圆圈内径比接线螺栓(钉)直径大0.51

5、mm。 6.2.2 当导线接到元件接线板上时,导线的圆圈方向应按顺时针方向。 6.2.3 圆圈根部距导线绝缘层应有2 -0.5+1.0 mm的距离。见图2。标志套与导线绝缘层应平齐,不能 伸出绝缘层而靠近圆圈,以保证接线时平垫圈装上后不套压住导线的绝缘层上。导线接入后沿 着螺栓(钉)轴线方向应看不见导线圆圈外露。6.2.6 接线中,所用的螺栓、螺钉、垫圈、弹簧垫圈等都应镀锌或镀镍。 6.2.7 接到电阻或其它发热元件上时,接线端剥线长度应按表3规定。增长部分应套上瓷珠(或瓷管),以免发热元件散发出的热量危及导线绝缘性能。 6.2.8 电气元件采用直接插入压线连接时,剥线长度应减短,不弯圆圈,剥

6、线长度以线芯插入接点压线牢固且标志端与接线端子间的导线裸露部分在2mm左右为宜。 6.2.9 辅助回路导线接入一次母线时,需在母线上打6孔,导线端头配上冷压接线端头(或接线片),有M5螺钉连接,见图5。 6.2.10 相近端子间的连线当明显可见其连接关系时,可不套标志套,如图6表示的方法配置。6.2.11 绝缘导线不应直接贴在导电部件或带电部件上敷设,并应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也可装入行线槽内。 6.2.12 所有接线端子的连接必须牢固,两个接线端子间的连线不得有中间接头。 6.3 导线的弯曲、转向、孔线。 6.3.1 根据走线方案需要弯曲转换方向时,只能用手工或扁口钳子进行操作,不得用其它锋利

7、工具进行弯曲,见图7。 6.3.2 导线弯曲半径一般不得小于导线绝缘外径的2倍,见图8。6.3.3 用塑料蛇皮管套圈线束(或用扎线钢精扎头作线束)时,一般要求在线束同一侧或两侧抽头,禁止胡乱抽头,保持线束横平竖直,整洁美观。一般导线数量在10根以下,用5塑料蛇皮管套圈;1020根用10蛇皮管;20根以上用15蛇皮塑料管套圈。 6.3.4 沿壁走线时,线束距导电部件应不小于3mm,导线穿越金属孔时必须套上塑料或其它材料的绝缘管保持,且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中穿过,见图9。6.3.5 几种走线、扎线方式见图10图14。 6.4 线束的固定 6.4.1 所有线束敷设都应保持横平竖直,配置坚固、层次

8、分明,整齐美观,电气连接接触牢固、良好。 6.4.2 线束敷设过程中如遇金属障碍则应加以弯曲越过,中间保持35mm空隙,见图15。 技术要求 a)主干线支线要求横平竖直, b)支线接至接点的应呈树技状。6.4.3 平行过程中,为保证线束牢固,可采用线夹固定。线束固定点之间横向不超过300mm,纵向不超过400mm,且不能有晃动。 6.4.4 经常受到弯曲的过门线束及柜间联线,应选用软导线,过门线束必须在活动段两端有用线夹固定,其布置应能保证门能自由开闭而线束不碰及门架、柜体、以及电器元器件等,见图16。 6.4.5 线束的固定若用金属线夹时线束与金属线夹接触处应用塑料带包扎5层以上。 6.4.

9、6 线束应尽量避免在变阻器,信号灯、电阻器等发热元件上方敷设,若必须在其上方或附近敷设,则线束与发热元件之间满足表3要求的距离。6.4.7 高压开头控制设备除互感器、脱扣线圈辅助接地点等接线端的连接线处,所有辅助电路导线,应用接地金属隔板(管子)或绝缘隔板(管子)将其与主回路隔开。接地金属隔板(管子)与主回路裸露带电体间距离应大于表4规定。 电气间隙不应小于4mm,爬电距离不应小于6mm(不包括元件本身的内部距离)。 6.5 标志套 6.5.1 所有仪表、继电器、电器设备的接线端子排与连接的导线均应有标志、标志套内容应完整、清晰、牢固、正确、不退色(元件本身接点相接的连线或相邻两元件间明显可见的连线可不予标号)。 6.5.2 标志套套装后应使字的方向自下而上,自左而右排列,见图17。 6.5.3 标志套不应自导线上脱落。 6.6 标志牌 6.6.1 标志牌的粘贴就牢固无脱落丢失等现象。 6.6.2 布线时不应将标志牌遮档。 7 质量检查 7.1 检查导线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7.2 按图纸要求用电池试灯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7.3 检查接头质量、接点螺钉(栓)是否都有弹簧垫圈,且已紧固。同一接点的接头数量有无超过规定,弯圆圆方向是否正确,导线绝缘层及导体有无损伤等,并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