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所见》综合资料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所见》综合资料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所见》综合资料_第3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所见》综合资料_第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所见》综合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所见综合资料一、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二、教材说明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骑黄牛 ”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 “歌声 ”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 “牧童行歌图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一

2、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 “意欲捕鸣蝉 ”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 “忽然闭口立 ”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 “牧童捕蝉图 ”。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插图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二)识字、写字教学1 识字教学。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 “所 ”字,声母是平舌音s,不是翘舌音sh。六个生字都可以采取部件分析方法识记字形。下面字的偏旁要看仔细,记清楚。所:左边是 “ ”,右边是 “斤 ”。牧:左边是

3、“牜 ”,不要记成 “扌 ”。右边是 “攵 ”。振:右边是 “辰 ”字,上边是三横不是两横。2 写字教学。所:这个字撇画较多,左边第一笔不要写成横,第二笔不要写成竖, “ ”不要写成 “口 ”。右边的 “斤 ”第二笔要写长些。牧:左边 “牜 ”,第三笔是竖,收笔不能向左出钩。振:右边 “辰 ”略宽些,注意 “辰 ”上边不要少一横,下边不要再写撇。欲:左边略宽些。 “谷 ”做偏旁,第四笔写成点。鸣:左边 “口字旁 ”略高。 “鸟 ”字末笔是横不是提。学完课文后书写生字。指导书写时先让学生自主选择生字,分析记忆字形,互相交流记忆方法,然后教师示范指导书写,直接在课后田字格中描红临写。(三)词句教学

4、诗中有些词语得让学生了解意思,才能知道每句话的大意。所见:所看见的事物。牧童:放牛的孩子。振:振荡。林樾:林中树木成阴的地方。樾:树阴。意欲:心想。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在了解这些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句子、诗意。这首诗大致的意思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四)朗读、背诵指导这首古诗情景交融,适合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意境。朗读前两行时,要想象牧童中午放牛归来骑在黄牛背上,大声地唱着歌儿的样子,读出悠然愉快的情调。读后两行时,要想象牧童走着走着,听见树上鸣叫的知了,想去捉它,马上停止唱歌,静静地站在树下盯住那只知了的神态,读出动作神态的

5、突然变化,表现牧童的灵活机敏。诗句的节奏可以这样处理: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五)练习提示第1、2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第三题的设计意图,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发散想象,训练口语表达,培养创新意识。做此题,应先引导学生接着后两行诗的意思,想象事情的结果。然后,看图根据诗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编一个故事,可先自己试编同桌互讲,再指名讲给全班同学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六)课时安排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四、教学设计举例(一)看图、理解题意。1 板书课题,提示 “所 ”字读音及字形。2 齐读课题,出示插图。仔细观察一下,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

6、人看到的图上的景象。(二)初读,读正确、读通顺。1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2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把每句诗读通顺。3 检查识字情况,指导把诗读流利。(三)细读,了解诗句的意思。1 自读每句诗,提出不懂的词句,先同学互相解答,再教师点拨。2 小组内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3 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相机点拨。(四)朗读、背诵。1 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停顿、节奏。2 指导朗读,前两行读出悠然愉快的语气,后两行读出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 指名读 评读指导 练读)3 有感情地背诵,多种形式练习,达到人人会背。(五)展开想象,看图编故事。1 想象牧童怎样捉

7、蝉,是否捉到了蝉?2 联系课文内容编故事。(同桌试编 全班讲述、评议)(六)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教学目标: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

8、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教学例4(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按照“0”、“”、“8”、“0”的次序按键。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4)尝试计算。(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先记

9、牢这个数,然后再按。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2、完成“试一试”(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

10、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完成练习九第6题(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8题(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

11、后的余额。(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练习九第9题(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