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策略的探索与思考_第1页
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策略的探索与思考_第2页
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策略的探索与思考_第3页
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策略的探索与思考_第4页
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策略的探索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策略的探索与思考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第三小学侯从礼【摘要】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重要表述,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的思考,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方法、语言文字的训练、知识的积累、情感的体验、教育资源的更新、实践活动的开展等教学手段的探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词】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探究与思考2011版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培养语文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维纳说:“一个天才的儿童,如果不能在精神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他就可以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事实上他就是个失败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人生境界,是语文教学的天然使命。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借助于语文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提高思想境界、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例如,我们学习了这样一组课文师生情、亲人、灰雀后,问孩子们最想说什么?有的说这组课文表达了伟大的情感,有的说这些美好的情感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耳濡目染,受到感染和教育。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时,我就适

3、时点拔,让同学们再说完整、具体些。有个同学站起说,这一组课文赞美了人间美好的真情,比如师生之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革命领袖与儿童之间、母子之间都存在着一种伟大而又神圣的情感。这个同学回答得很精彩,同学们都为他热烈鼓掌。这时,我又不失时机,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美好的感情存在,就这样逐层深入地启发点拨,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这组课文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人间的真情,生活的美好,社会的和谐。每个人都要有一颗爱心,被人爱,会爱人,使学生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世界根植了正义、美善和爱的种子。课后,我要求同学们写一下自己的体会,有的同学

4、写到自己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把父母的叮咛、教诲说成“啰嗦”、“絮叨”,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现在想想多么后悔,打算今后努力学习,才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写了开始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不理解,经过师生对文本的学习感悟,现在终于想通了,他们一个个向老师敞开心扉,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升华。这节课,我运用了开放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把握文本内在蕴含的情感,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要求,激起了学生的自信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提升了人生境界。二、完善思维品质,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要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第一,

5、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创造潜能。语文教学是师生双边平等的对话过程,而现实中,缺乏民主的教学弊端,不同程度的体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师道尊严似挥之不去、无处不在的幽灵,我们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角色定位,以人为本,立足学生个性发展,变“教师尊严”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变“教师包办”为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变单向的、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思想上改进教学中师讲生听

6、的观念和专制作风,认真把握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建构广阔的活动空间。努力完善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总之,我们只有发扬了教学民主,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第二,挖掘文本的内涵,培养创造精神。在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创造因素的挖掘,十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但我们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教材中智力性创造因素的挖掘,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创造力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如果只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这是很不利于儿童创造精神培养。其实,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非智力性创造因素值得我们去探究。在怀素写字这篇课文中,讲的是怀素从小就喜爱写字,并持

7、之以恒地认真练习,最终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这里的“喜爱”、“认真”和“持之以恒”就是十分重要的非智力性创造因素。如果我们在进行阅读理解文本的同时,让儿童明白,怀素之所以能够成为有名的书法家,是和他的“喜爱”、“认真”和“持之以恒”分不开的,那么我们就在儿童的幼小心田里播下了非智力性创造因素的种子。第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创造素养。“读书是训练,也是一种发现”这是我国著名作家王蒙为一家报纸的题词,这是十分有见地的。我们引导学生发现,就是引导学生创造。当然,前提是我们教师也是要善于发现。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小蝌蚪找妈妈,文中写道:“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

8、活地游来游去。”后来这群蝌蚪找到了青蛙妈妈。浙江省的孙成英老师发现,小蝌蚪找错了妈妈。因为青蛙的蝌蚪呈青灰色,身上还有斑纹,常常是单独分散地在水里活动。而课文里描写的恰恰是癞蛤蟆的蝌蚪!孙老师善于读书,善于发现的品质,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教师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不但自己善于发现,还要指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学会发现,在训练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这就是使学生能够成长为一个具有创造品质人的重要基础。三、内化心灵感悟,拓展生活世界。教师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知识积累、情感体验和文化熏陶,重视语文能力的运用,同时还应该注重语感的培养。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学生认识逐步通向作者

9、心灵的桥梁。新课程标准把培养“语感”作为学生语文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在“总目标”中也设定了“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目标。郭沫若也曾经说过:“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感觉的表现,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多朗读,特别是用不同的语调、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在朗读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就会产生情感共鸣,生发出强烈的语感。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

10、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恰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的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气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这样情感激发出来了,强烈的语感也就产生了。另外,培养语感还可以通过进行比较,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情境等多种方法进行训练。正如专家所言:“语感的培养非一朝之功,而需要依靠长期反复的阅读积累,经过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现象,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四、更新教育资源,丰富实践活动。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法国有一句古谚:“打铁才能成为铁匠。

11、”想一想,实在耐人寻味,也就是说在铁匠炉旁站着看的。纵然站上三年五载,也不可能成为铁匠;在教室里听“铁工学讲义”的,即使把讲义倒背过来,还是不能成为铁匠,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举起铁锤一锤一锤地打下去。“打铁的才能成为铁匠”,道出一个普遍的真理:掌握任何一种工具,主要依靠实践。那么,作为一种极为复杂而又要求高度精确的工具性学科的语文,要掌握它,就更须反复多次的实践。吕叔湘先生讲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更复杂一些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实践养成的。为什

12、么在语文课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依赖在语文实践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呢?这是由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的。语文实践,说得明确一点,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其中对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决定作用的是读。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可见,充分地读,汲取文章中的人文内涵,是一个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过程。总之,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一样,“单兵独进”的发展观是片面的、缺乏系统观念的,必然会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最终阻碍整体的发展;只有系统的、整体协调的发展才能得到根本的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