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初探(图文)_第1页
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初探(图文)_第2页
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初探(图文)_第3页
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初探(图文)_第4页
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初探(图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初探图文论文导读:将现有的石漠化治理的先进经验、模式、成果及其组装配套技术应用于黄果树风景区的生态治理,摸索出一套适合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成功模式,紧紧围绕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限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开展,以科技为先导,以造林育林开展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覆盖,以重点区域治理和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开展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关键词:石漠化治理,根本思路,根本模式西南以贵州省为中央的喀斯特地区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在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中连片裸露碳酸盐岩面积最

2、大,是青藏高原隆起在南亚大陆亚热带气候区形成的一个海拔梯度大、地势格局复杂、生态脆弱的独特环境单元.该地区山地面积大,降水丰沛,碳酸盐岩成土速率缓慢,土层薄,容许土壤流失量低,水土流失危险度高,是非地带性的脆弱生态带.同时,该区居住着近2亿多人口、46个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坡地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侵蚀作用加剧,往往导致薄土层全部流失,造成严重的石漠化,并导致水分、养分调蓄水平迅速降低.目前石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7万平方公里,占该区喀斯特面积的31%,近2000万人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更严重的是石漠化面积还在不断扩展,不仅使土地生产力下降、地表植被覆盖率锐减、系统水源

3、修养水平削弱、地表水源枯竭,而且造成土地资源丧失、粮食减产.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水平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而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开展.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

4、修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石漠化现象,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将使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作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的黄果树轻度石漠化面积590.9公顷,中度石漠化面积39.98公顷,重度石漠化面积0.48公顷详见下表,虽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但各工程工程多数难于覆盖石漠化区域,因此其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不显著.免费论文参考网.因此,开展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研究,为黄果树风景区生态治理石漠化提供最正确治理模式及技术举措,为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支撑.1.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治理根本思路1.1 治理目标针对

5、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严重问题,主要针对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等级为轻度、中度的进行生态治理,经过治理后到2021年,乔木树种造林保存率达90%以上,根本上起到全面保持水土的作用,乔、灌、草覆盖率达90%以上,在此根底上,经过调查、统计、分析提出对黄果树风景区合理的生态治理模式,建立起可持续开展的生态环境.1.2 根本思路将现有的石漠化治理的先进经验、模式、成果及其组装配套技术应用于黄果树风景区的生态治理,摸索出一套适合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成功模式,紧紧围绕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限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开展,以科技为先导,以造林育林开展森林资源,保护

6、、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覆盖,以重点区域治理和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开展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2 .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治理模式针对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土地的立地条件,为了保持水土,遏制石漠化土地继续扩大,改善水文状况,首先必须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提升森林限制径流的性能,正确选择造林树种,按小生境类型配置树种的适地适树适小生境技术;不全面砍山、不炼山、见缝插针、局部整地的造林技术,为此提出以下5种治理模式.2.1 治理模式I1治理试验点:黄果树风景区白水镇者斗坡脚;2治理试验面积:30亩;3治理石漠化等级:中度;4试验树种配置:女贞、侧柏、栾树、夹竹桃、木槿;初植密

7、度:42株;配置比例:2:3:3:1:1.5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况调查表2007年2021年表12.2 治理模式II1治理试验点:黄果树风景区镇胜高速黄果树收费站龙头山;2治理试验面积:30亩;3治理石漠化等级:中度;4试验树种配置:香樟、女贞、侧柏、三角梅、栾树;初植密度:42株;配置比例:2:2:3:1:2.5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况调查表2007年2021年表22.3 治理模式川1治理试验点:黄果树风景区水黄高速路口犀子岩;2治理试验面积:30亩;3治理石漠化等级:轻度;4试验树种配置:香樟、夹竹桃、滇柏、三角梅;初植密度:42株;配置比例:2:3:3:2.

8、5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况调查表2007年2021年表32.4 治理模式IV1治理试验点:黄果树风景区镇胜高速黄果树收费站石头寨;2治理试验面积:30亩;3治理石漠化等级:轻度;4试验树种配置:侧柏、夹竹桃、三角梅、黄花槐;初植密度:42株;配置比例:5:2:2:1.5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况调查表2007年2021年表42.5 治理模式V1治理试验点:黄果树风景区镇胜高速黄果树收费站王三小寨;2治理试验面积:30亩;3治理石漠化等级:轻度;4试验树种配置:香樟、夹竹桃、滇柏、三角梅;初植密度:42株;配置比例:2:3:3:2.5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

9、况调查表2007年2021年表53 .结论3.1 石漠化治理效果分析3.1.1 树种适宜性分析从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况调查表1表5中可以得出各树种成活率:香樟成活率为62.5%,女贞成活率为93.8%,侧柏成活率为100%,滇柏成活率为100%,栾树成活率为85.7%,夹竹桃成活率为100%,木槿成活率为0%,三角梅成活率为0%,黄花槐成活率为0%,樱桃成活率为86.5%,梨成活率为86.4%.三角梅生长适温为15-30摄氏度,其中5-9月份为19-30摄氏度,10月-翌年4月为13-16摄氏度,而在II、IV、V治理模式中三角梅的成活率为0%,造成三角梅全部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10、从09年的11月份至2021年的4月份,长时间的高温及干旱造成了试验中三角梅的全部死亡.黄花槐的成活率为0%,也是相同的原因造成.香樟是喜温树种,最适宜生长的地方年平均温度在1617%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7%樟树对土壤的要求,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呈中性或酸性发应的粘质土壤为宜PH5.57.樟树耐低温,幼年耐荫,壮年喜强光,贵州省安顺地区多年运用香樟树进行绿化造林的成活率均到达95%以上,而在II、V治理模式中香樟的成活率为62.5%,造成香樟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香樟叶面的蒸腾对水份的需求量大,又遭遇百年一遇的恶劣气候、长期的高温及干旱造成了香樟树成活率偏低.3.1.2 五种治理模式树种

11、优选分析从树种适宜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在黄果树风景区经历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恶劣候,适宜于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等级为轻度、中度的造林绿化树种有:香樟、女贞、侧柏、滇柏、栾树、夹竹桃,但侧伯、滇柏生长缓慢;适宜于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等级为轻度的造林经济林树种有:樱桃、梨.3.1.3 效益分析黄果树风景区生态治理模式的实验,在一定时期内,很难从森林的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中获得经济效益,但通过试验,可大大提升试验区内的森林覆盖率,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景区景观,直接为生态旅游提供良好条件,并通过旅游开发间接获得效益.免费论文参考网.免费论文参考网.并且在黄果树风景区第三期景区绿化工程中已经开始运用以上5种模式

12、中的优选树种进行景区石漠化治理,树种长势良好,取得了一定成效.3.2 对石漠化生态治理的几点建议3.2.1 人工干预的封山育林:在石漠化程度较轻地区,封山育林可以起到较好效果,植被恢复较快;但在石漠化严重地区,封山育林的生态恢复效果不显著,植被恢复很慢,需要人为进行生态干预,增强适应性修复的举措.比方,多种植物的优化配置,人为提供种源等等.3.2.2 多树种植树造林:目前的植树造林举措相对简单,物种单一,对石漠化的恢复效果不显著.建议统筹兼顾,既要考虑种植经济树种,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也要考虑乡土树种,尤其是生长迅速、能够快速增加植被覆盖度的乡土树种和灌木的种植,以到达生态恢复的目的.3.2.3 多地区、多阶段的生态恢复示范研究:目前的生态恢复示范研究涉及区域很小、覆盖面有限,建议增强不同地区石漠化植被恢复的示范研究,包括水热条件、地形地貌和人文地理背景有差异的不同石漠化地区,以及不同石漠化阶段的生态恢复示范,以揭示石漠化植被生态恢复的共性和差异,寻找最正确、最适合的生态恢复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