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养殖技术_第1页
鲮鱼养殖技术_第2页
鲮鱼养殖技术_第3页
鲮鱼养殖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鳗鱼养殖技术来源:口发布日期:08-06-2515:01:43点击次数:670望一、品种简介:通常所说的觞鱼包括土觞鱼、麦瑞加拉觞鱼(简称麦觞)、泰国觞鱼(简称泰觞)、野觞鱼等,从群体产量、耐低温等性状考虑,麦觞养殖性状最优。麦觞体长、侧扁、圆筒形,近浅红色的尾鳍基部有一明显的黑色斑(苗种期更明显),口下位,体背部青色,腹部银白。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及海南省,现常作为养殖蹶鱼用阶段性饵料鱼被长江流域的养殖单位引进和养殖,故在长江以南已均有分布,在天然水体中可长到45斤,在池塘套养当年可长到0.4O.5斤,两冬龄可长到2斤左右,麦觞在水温11c以下时被冻伤,79C以下被冻死,15c左右时停食

2、,18c以上时可越冬。麦觞食性杂,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食,也食部分浮游动物,人工饲养中喜食菜粕类和未完全消化的畜禽排泄物。麦觞的套养近年来在武汉及周边地区逐渐开展(其养殖难度小,周期短,操作便易),但麦觞更多的是作为其他名优鱼类饵料鱼配套而进行养殖。二、养殖技术:(一)麦觞的夏花培育技术:1 、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35亩为佳,水深2.O2.5米,要水源清新、进排水便易,进水前要进行彻底消毒和清理。2 、水花下池:在池塘彻底消毒和施好底肥后将水加到50-60厘米深,加水时注意用密网箱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其它有害生物进入,通常在施肥调水后的2-3天,及时将麦觞水花投放入池。3、放养密度:

3、按50万尾/亩或80100万尾/亩投放,经过20天的培育,便可长成2.53.O厘米的夏花苗种,其成活率在70%左右。4、科学投喂:在麦觞下池后的前7天,每天每亩投喂34斤黄豆浆液,分两到三次泼洒,泼洒要求全池洒到,要洒得均匀、滴细,上午在89点钟,下午在1415点钟,观察池中鱼苗的活动及摄食状况,及时调整投喂次数及数量。5、定期注水:刚下池的水花小,池水深度为60厘米,因水浅水温容易升高,各种有机物易分解,浮游生物繁殖快,同时池水浅水体空间小,饵料利用率高,可加速鱼苗的生长,下池7天后要每隔34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通常加过34次,使池水深达1.21.5米即可,加水时特别注意野杂鱼

4、的混入。6、早晚巡塘: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以及水色的变化情况,以确定投饵和追肥量、时间,如:早晨日出前出现轻浮头,受惊后立即下沉,说明池水肥度非常适中;日出后鱼苗仍浮头,则须及时加注新水,并要减少或停止施肥,同时要观察是否有病鱼存在,若有则要及时处置,对池边的蛙卵要及时捞出。7、炼网:鱼苗培育15120天后,体长已达2.5厘米以上,应开网炼鱼,以增强鱼苗体质,以利于分塘转运及对外销售,炼网要逐步进行,不能操之过急,通常得23次,且每次的进度与强度各不相同。8、优质麦觞豆花的鉴别:优质麦觞豆花头小身实,体色润泽,规格非常整齐,鱼苗在池塘中行动迅速,集群性强,受惊后很快潜入水底,摄食力强,喂食时可见

5、水面点点荡漾,在捆箱中更好观察,在容器中喜在水底活动或顶水游动;体质差的麦觞豆花,头大背狭,尾柄细,行动呆滞,游动散慢,受惊时反应不敏捷,群体分化严重,在容器中体色暗淡,色泽发黑。(二)麦觞的池塘主养技术:(适合于那些肥料来源广、成本低的养殖户l、主养池塘条件:对池塘要求不是特别严格,通常面积215亩左右,池深1.5米以上,水源较充足即可。2、鱼种放养:当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投放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麦觞豆花6000-7000尾/亩,同时搭配大规格花鲤鱼种1020尾/亩,不再投放其他和麦觞食性相同或相近的鱼类,杜绝乌鳗等肉食性凶猛鱼类在麦觞主养池中的存在。3、饲养管理:(1) 水质管理:经常施肥

6、以培肥水质,特别在高温的69月份,每周施肥12次,每月加水一次,每次1020厘米。适度的施肥可以大大降低麦觞的对饲料的直接消耗,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因此,价格低廉来源丰富的猪粪牛粪等肥源是麦觞池塘主养获取效益的关键。(2)饲料投喂:要达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麦觞喂成上市规格的目的,必需各以精料(麦觞的人工配合饲料,价格1500元/吨左右),进行“四定”投喂,在7月份以前以肥为主以饲为辅,71O月份则以饲为主以肥为辅。投喂量在7月份以前,日投喂量为麦觞总体重的3-5%,7月份以后,则增到5-8%,具体量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结合麦觞的摄食状况定斟情把握。(3) 防病治病:麦觞抗病能力强,到现在为止没发现

7、特别或大规模传染的鱼病,正因为如此,麦觞的养殖逐渐成为广大渔民朋友的首选之一。(4) 起获:麦觞是依靠群体产量来获得高产的,因此,在池塘主养中适时的轮捕特别重要,在89月份问,池塘存鱼较多长势趋缓时,进行一到两次起捕上市.既抓住了行情又减轻了池塘负荷,使余下的麦觞密度变小,生长空间更大,养殖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中旬必须将池中麦觞逐渐全部起获,以避免冻伤冻死影响效益。4、养殖效益核算:夏花麦觞苗种成本:105元/亩(O.7万尾/亩X150元/万尾市场价)肥料成本:400元/亩(肥料必需来源便易,价格便宜)。饲料成本:750元/亩(配合饲料1500元/吨X饵料系数1X麦觞产量0.5吨/亩)。水电

8、、池塘租金、人工等成本:500元/亩。麦觞商品鱼规格及产量:O.1斤/尾的300斤:O.2O.25斤/尾的700斤。麦觞商品鱼收入:221O元/亩(池塘边参考价2元/斤X300斤,23元/斤X700斤)。花鲤商品鱼收入:150元/亩(2.5元/斤X15尾/亩X4斤/尾)。麦觞池塘主养净利润:2360-400750105500=605元/亩。(三)麦觞的鱼种培育技术:(作为名优肉食性鱼类的饵料鱼而设计)1、技术路线:将池塘负荷和池中鱼苗存量动态结合起来,使池塘生产力保持在较高的指标上,以最终麦觞苗种的总产量来体现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2、具体措施:即“轮养轮捕”和“轮捕轮放”,具体为:是发塘池豆花

9、存量已达到或抵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及时将更花分出1/3或销售或作为肉食性鱼类的饵料鱼喂掉,留池的豆花做鱼种培育,待麦觞小规格鱼种逐渐生长到又接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再次分出1/3的麦觞鱼种用于投喂,仍留另2/3鱼种用于大规格鱼种培育,如此反复,进行多次的池塘周转,从动态生产中出产量;是发塘池夏花存量已达到或抵近池塘最大负荷时,及时将更花分出一半转入专用囤苗池,存池的豆花经过精心培育,很快长大,其存量又达到或接近池塘的最大负荷时,再次将苗种分出一半用于投喂,并同时向此池补入一定量的小规格苗种,使池中鱼苗的规格呈现多样化,加强其投饲管理,待其存量第三次达到最大负荷,将其中长大的适合肉食性鱼类摄食的鱼种拉起用鱼筛分出,喂掉,每次可以分出1/3的总存量,并同时从囤苗池中补入小苗,如此反复,达到饵料鱼种高产的目的。3 、养殖管理:同于四大家鱼的鱼种培育。4 、效益分析:此养殖方式,具一部分超规格鱼种直接转化为现金(即生长过快,肉食性鱼类不能摄食利用的麦觞可以直接投入市场销售,此时正值盛夏,麦觞的市场价格很好,通常为2.O-2.7元/斤,由此产生的效益可将池塘租金、水电冲销);另一部分适口饵料鱼鱼种转化为名贵肉食性鱼类(如蹶鱼、鲸鱼、黄皤等),其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