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上下游围堰结构简述上游围堰型式为土石围堰,防渗墙施工平台高程1492.00m,堰顶高程1524.00m,围堰顶宽15m,堰顶长135.277m,上游面水上部分坡比为1:2.75,水下部分坡比为1:1.5;下游面水上和水下部分坡比均为1:1.5,下游坡面设8m宽“之”字形道路(综合坡比约1:2.0),最大堰高62m。堰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防渗墙轴线长度约117.38m,墙体厚度为0.80m,最大深度约60m,堰体采用土工膜斜墙防渗。下游围堰型式为土石围堰,防渗墙施工平台高程1484.00m,堰顶高程1490.00m,围堰顶宽15m,堰顶长127.50m,上游坡比水下部分为1:1.5,水
2、上部分为1:1.8,上游坡面设9m宽“之”字形道路,下游边坡坡比与上游相同,最大堰高25m。堰基混凝土防渗墙厚0.8m,最大深度约43m。上、下游围堰堰体填料由石渣料I、石渣料U、堆石料、过渡料I、过渡料II等材料组成。1.2上下游围堰主要工程量上游围堰填筑总量约为76.18万m3,下游围堰填筑总量约18.04万m3上下游围堰填筑主要工程量见表1-1。主要工程量表表1-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上游围堰下游围堰合计备注1水卜石渣料I万m318.027.9625.982水卜石渣料n万m310.427.6518.07<0.3m3水下抛填块石万m30.9610.961>0.3m4水上过渡料I万m
3、33.650.343.990.07455上上过渡料n万m35.120.425.5451506水上碾压堆石料万m337.991.6739.667抛填大块石m3200200>0.7m8钢筋石笼m3880757084502mx1mx1m1.3施工进度安排围堰施工进度安排严格遵循本工程节点工期的要求,各部位填筑时间安排如下:上游围堰填筑:高程1492.00m水面以下闭气料填筑施工:2012年11月16日2012年11月18日。(1) 高程1492.00m水面以下防渗墙平台石渣料II填筑施工:2012年11月16日2012年12月15日。高程1492.00m水面以下防渗墙平台下游背水面石渣料I填筑
4、施工:2012年11月16日2013年01月31日。高程1492.00m水面以下防渗墙平台上游迎水面石渣料I施工:2012年11月20日2012年12月31日。高程1492.00m水面以下块石护岸及护脚的抛投施工:2012年12月15日2013年01月10日。(6)高程1492.00m水面以下钢筋石笼护脚的抛投施工:2013年01月11日2013年01月31日。高程1492.00m水面以上防渗墙平台下游背水面堆石料填筑施工:2013年02月01日2013年04月15日。高程1492.00m水面以上防渗墙平台上游迎水面堆石料、过渡料填筑施工:2013年04月16日2013年05月31日。下游围堰
5、填筑(1)高程1484.00m水面以下防渗墙平台上游背水面石渣料I填筑施工:2012年11月16日2012年12月10日。高程1484.00m水面以下防渗墙平台下游迎水面石渣料U、石渣料I填筑施工:2012年11月20日2012年12月15日。(3)高程1484.00m水面以下钢筋石笼护坡施工:2012年12月15日2013年01月31日。高程1484.00m水面以上堆石料填筑施工:2013年04月16日2013年04月25日。高程1484.00m水面以上过渡料填筑施工:2013年04月18日2013年04月30日。二施工布置2.1施工场地布置上、下游围堰填筑主要利用的施工场为:场地存、场地河
6、弃渣场顶部平台、场地C进行过渡料皿的掺合及过渡料I、过渡料II的备料;场地B进行围堰填筑料的储备;场地C右岸下游2#导流洞出口左侧高程1492m平台。存、弃渣场平台(A场地):主要堆放围堰施工时的水上过渡料I和过渡料,过渡33242m3弃渣场顶部平台(B场地):主要堆放围堰施工时的水下石渣料与水上堆石料,该平台承担回采料139482m3,左右岸及尾水边坡开挖渣料备料量约为184196m3。(3)右岸下游2#导流洞出口左侧高程1492m平台(C场地):主要堆放围堰填筑时进行围堰护角钢筋石笼的制作与堆放,堆放钢筋石笼9330m3(4665个)。2.2施工道路布置上游围堰上游围堰填筑主要利用现有场内
7、道路及堰肩开挖所用1、2施工道路,施工道路特性如下:1路起点位丁上游索道桥附近,终点位丁上游围堰,长度约423.4m,最大坡度为9.4%,路基宽度为9.0m,路面宽度为8.0m,级配碎石路面。2路起点接右岸下游低线便道A段,终点至上游围堰截流俄堤,长度约214m,最大坡度为3.27%,路基宽度为13.0m16.0m,路面宽度为12.0m15.0m,级配碎石路面。下游围堰下游围堰填筑主要利用现有场内道路及堰肩开挖所用3施工道路,及枯水期回填形成的下游大桥桥头上游临时道路,道路特性如下:3起点接下游低线便道A段,终点至下游围堰右堰头,总长186.0m,最大纵坡约9.2%。根据其承担的交通运输量,路
8、面宽度确定为8.0m,路基宽度9.5m,路面级配碎石。下游大桥桥头上游临时道路,起点接进场公路A段,终点至下游围堰左堰头,总长约344.0m,最大纵坡约5.2%。根据其承担的交通运输量,路面宽度确定为12.0m,路基宽度13.0m,路面为级配碎石。此外,根据上下游围堰的设计体型,堰后边坡设计的“之”字型道路,亦可以作为围堰填筑施工道路。填筑施工利用的主要施工道路见下表。主要施工道路特性表表2-1序号道路名称长度(m)纵坡路面宽度(m)路面结构备注11道路423.49.4%8级配碎石新建22道路2143.27%1215级配碎石新建33道路1869.2%8级配碎石新建4公路46沥青混凝土已通车序号
9、道路名称长度(m)纵坡路面宽度(m)路面结构备注5弃渣场便道34泥结碎石已通车6右岸下游低线便道A段12泥结碎石2012年10月通车7右岸下游低线公路9泥结碎石2012年10月通车8右岸坝顶公路9混凝土已通车9弃渣场公路9混凝土已通车10进厂公路A段7.5混凝土已通车11大桥9已通车2.3施工用水、电布置施工用水围堰填筑施工用水主要为堰体填料加水湿润,施工时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期间在上游围堰上游侧左岸和下游围堰下游侧右岸各布置一个取水点,分别抽水至上游1550.0m高程水池和下游1520.0m高程水池,单座水池容量200m3。通过从水池布置的供水管路为本工程施工供水。从系统水池取水,利用洒
10、水车运输至各个填筑工作面。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主要包括小型用电机具用电和夜间照明用电,从本工程系统供电线路上接取。2.4施工备料规划根据招标文件,承包人围堰施工时直接从弃渣场和河弃渣场回采取料,以及从开挖面直接取料上围堰填筑工作面,但是按照目前实际勘查的情况,还需备一大部分围堰填筑料。河弃渣场:已储存各种填料约20x104m3(自然方),该部分料用丁上游围堰石渣料I的填筑。上游围堰右堰肩堆渣:该部分渣料主要为右岸上游联络线公路和上游底线公路路基开挖时备存的石渣料,储存量大约为49580m3,可用丁上游围堰石渣料I的填筑。导流洞进口以上游附近堆渣及出口堆渣(主要为隧道开挖堆渣):该部分渣料主要分布在
11、右岸上游联络线公路起点和左岸上游联络线改线隧洞进口处以及导流洞出口,储存量大约为6.0万m3,可用丁上游围堰石渣料II的填筑。弃渣场沟口平台:渣场下游沟口部位渣料可用丁下游围堰水下石渣料I的填筑,回采量大约59670m3。存、弃渣场平台(A场地):截流后主要堆放围堰施工时的水上过渡料I和过渡料,过渡料I和过渡料由发包人统供,过渡料I存储备料与直接上围堰填筑可按0.7:0.3计,备料量约19942m3。过渡料I自8月1日开始备存,至2013年3月1日备存27918m3。过渡料在填筑过程中最大备料储存与流动量按0.6:0.4计,最大储存量33242m3,最大堆放高度为4.5m。弃渣场顶部平台(B场
12、地):该平台承担回采料(已储备部分)139482m3,左右岸及尾水边坡开挖渣料(进入渣场)备料量为184196m3(直接拉运至围堰填筑面159927m3)。右岸下游2#导流洞出口左侧周程1492m平台(C场地):截流完成后进行围堰填筑时进行围堰护角钢筋石笼的制作与堆放,堆放钢筋石笼9330m3(4665个)。围堰填筑物料来源及备料计划详见表2-2。围堰填筑物料料源规划及备料计划表表2-2物料种类物料来源备料时间用途数量设备配置负责人总负责人责任人一.上游围堰水卜石渣料I河弃渣场已储备围堰水下填筑146344m3330反铲1台上游围堰堰肩堆渣已储备33860m3330反铲1台水卜石渣料n弃渣场平
13、台7月16日11月16日围堰水下填筑44196m3330反铲2台导流洞进口上游堆渣和出口堆渣已储备360000m3水上过渡料I砂石加工系统8月1日2013年4月25日堰体过渡料区填筑36519m3330反铲1台上上过渡料n砂石加工系统8月1日2013年4月25日堰体过渡料区填筑51201m3水上堆石料弃渣场及左右岸平台开挖弃渣11月16日2013年5月25日上游围堰堰体填筑100000m3/抛填大块石弃渣场7月16日11月15日水下抛填块石9610m3/块石弃渣场7月16日11月15日干砌块石护坡4640m3/大块石弃渣场7月16日11月15日上游护脚200m3/物料种类物料来源备料时间用途数
14、量设备配置负责人总负责人责任人钢筋石笼截流道路预存料8月1日11月15日上游护脚880m3/二下游围堰填筑水卜石渣料I弃渣场卜部沟口7月11日11月16日围堰水下填筑59670m3/弃渣场7月11日11月16日20000m3/水卜石渣料n弃渣场已储备(回采)围堰水上填筑76516m3/水上过渡料I砂石加工系统11月15日2013年4月25日堰体过渡料区填筑3364m3/上上过渡料n砂石加工系统11月15日2013年4月25日堰体过渡料区填筑4202m3/水上堆石料弃渣场11月16日2013年5月25日(部分回采)堰体填筑16676m3/块石弃渣场7月16日11月15日干砌块石护坡373m3/钢
15、筋石笼弃渣场7月16日11月15日下游水下护坡37570m3/三围堰填筑施工方法3.1填筑施工总程序围堰填筑施工总程序:施工准备T测量放线T两岸活基T填筑料运输T分层摊铺T测定松铺厚度及含水量T分层碾压T压实质量检测T上层填筑。3.2填筑施工顺序规划上游围堰填筑施工顺序规划上游围堰截流、闭气石渣料填筑完成后,首先进行防渗施工平台的填筑,为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创造条件。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期间,同时进行水下石渣料I的填筑。水下部分填筑完成后,进行高程1492.0m以上堆石料填筑,形成临时填筑断面。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完成后进行高程1492.0m以上土工膜斜墙及剩余部分堆石料的填筑。上游围堰填筑施工顺序见图
16、上游围堰填筑顺序小意图(408-04)。下游围堰填筑施工顺序规划下游围堰填筑在截流后即可安排施工。因下游围堰断面小、填筑工程量小,防渗施工平台高程1484.0m以下一次性填筑完成。高程1484.0m以上填筑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完成后进行分层填筑。3.3围堰填筑施工程序及方法3.3.1水下部分填筑碾压施工程序及方法水下部分堰体是指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平台高程以下的堰体。上游土石围堰高程1492.0m以下、下游土石围堰高程1484.0m以下的堰体填筑区。上游围堰水下部分的填筑施工主要包括截流俄堤上游侧的石磴料I、石磴料及上游坡面的块石护岸及钢筋石笼护脚等。下游围堰水下部分的填筑施工主要包括堰体石磴I、石
17、磴及钢筋石笼抛填等。上游围堰水下部分施工程序为尽快开始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在截流俄堤全部加高至1485.0m后进行上游围堰水下填筑施工,施工分4区进行:上游围堰区闭气施工在截流俄堤合龙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闭气施工,自右岸向左岸,下游向上游方向,按坡比为1:1.5进行石渣料回填施工,计划3天完成;上游围堰区防渗平台及下游石渣料I填筑施工防渗平台石渣料皿计划前期由左岸向右岸方向填筑1520m,右岸向左岸,下游向上游方向填筑渣料I形成15.0m宽的道路至防渗平台后,防渗平台石渣料U与下游背水面石渣料I,由左、右岸同时向围堰中部进行填筑施工。上游围堰区防渗平台上游石渣料I填筑施工防渗平台上游石渣料I填
18、筑施工,滞后防渗平台石渣料U,1520m;上游围堰区防渗平台上游块石护岸抛投施工防渗平台上游块石护岸在防渗平台石渣料I填筑完成后进行抛投施工,钢筋石笼护脚在块石护岸完成后施工;下游围堰水下部分施工程序下游围堰水下部分填料施工在上游围堰截流俄堤形成以后进行,左右岸同时进行抛填,截流后水下堰体填筑施工条件良好,填筑施工基本在静水条件下进行,分4区进行施工:下游围堰区防渗平台上游石磴料I先行抛填;下游围堰区防渗平台石磴料滞后区石磴料1,1520m进行填筑施工,区石磴料填筑施工完成后可进行混凝土防渗墙的准备工作和施工;下游围堰区防渗平台下游石磴料I滞后区石磴料,1520m进行填筑施工;下游围堰区钢筋笼
19、施工安排在区石磴料完成后进行抛投施工。水下部分填筑施工方法挖装与运输右岸水下石磴料I为弃渣场储存的及回采料,部分来自上游围堰堰肩堆渣,由工作面液压反铲、装载机挖装,25t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路线为:弁渣场公路T右岸上坝公路T右岸下游低线公路T2(3)施工便道直接上堰;左岸水下石磴料I为、弃渣场储存及回采料,均由工作面液压反铲、装载机挖装,25t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路线为:弃渣场公路(弃渣场公路)T右岸上坝公路T左岸进场公路T大桥左桥头至下游围堰(1)施工便道直接上堰;石磴料均采用弃渣场储存及回采料直接上堰填筑。上堰料减少大块石的产生,上堰填筑时辅以人工配合剔除粒径大于30的块石。采用液压反铲、装载
20、机挖装,25t自卸汽车运输。运输道路与石磴料I相同。块石料可以从弃渣场挑取,采用液压反铲、装载机挖装,25t自卸汽车运输上堰施工。钢筋石笼从场地C,由16t吊、反铲吊装,25t自卸汽车运输上堰施工。填筑及摊平碾压石磴料运至现场后,采用自卸汽车直接抛填,220型推土机平料。利用自卸汽车、推土机往返进行压实,靠近岸坡或高出水面部分部位均以较细的石磴料铺筑,20t振动碾碾压密实,严防因出现架空等现象给堰体防渗留下隐患,石渣料皿填筑前需利用长臂反铲对河床内的大石进行活理。3.3.2水上部分填筑碾压施工程序及方法水上部分填筑施工程序水上堰体填筑施工主要包括过渡料I、过渡料、堆石料等施工,原则上保持不同种
21、类的填筑材料施工同步上升,以土工膜为界,两侧填料交替碾压上升,每个交替高度为1.5m,控制上下游高差为0.75m。过渡料I和过渡料n在堰面上的运输需要跨越土工膜。跨越土工膜时设置跨堰钢板,防止运输车辆损坏土工膜。跨堰钢板采用10花纹钢板,并设置吊环,方便移位。水上部分填筑施工程序为:堆石料T过渡料T过渡料It土工膜斜(心)墙T过渡料It过渡料T堆石料T十砌石护坡。水上部分填筑施工方法围堰水上部分填筑施工包括上、下游土石围堰防渗平台高程以上堰体的施工,其中各种物料的碾压参数及控制指标由碾压试验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基础的准备 围堰填筑前按监理人的指示和设计文件的规定,完成土石
22、方填筑部位的基础活理和排水工作。 堰基内的软弱夹层以及其它缺陷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处理,并按施工图纸要求修整岸坡。 堰体填筑部位的全部基础处理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堰体填筑。过渡料I填筑施工过渡料I采用砂石加工系统生产的砂料,过渡料I布置在防渗轴线土工膜两侧。每层铺料厚度根据碾压试验确定,施工时安排与同一高程的过渡料同时施工。过渡料I被土工膜隔为两部分,施工时按铺料、碾压、质检沿轴线方向分为三块,循环作业。过渡料I采用进占法和后退法铺料施工,采用220型推土机平仓。 挖装与运输:上游围堰堰体过渡料I采用50装载机挖装,25t自卸汽车运输上堰,运输路线为:左岸场地At左岸进场公路T大桥T右岸低线公路
23、T2施工道路T围堰过渡料I填筑区。下游围堰堰体过渡料I采用50装载机挖装,25t自卸汽车运输上堰,运输路线为:左岸场地At左岸进场公路T大桥T右岸低线公路T3施工道路T围堰过渡料I填筑区。 填筑:a、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逐层放出各区的分界线,洒白灰线作出明显的标记,为保证边缘压实度、预留接头碾压收边量,整个铺料层在堰面法线方向向两侧各适当超填。b、铺料平仓:自卸汽车运料至现场在填筑工作面的前沿(离端点12m处)卸料,采用进占法和后退法铺料,后退法铺料进应尽量避免重车直接行驶在下层过渡料上,卸料高度控制在1.5m之内,以防止颗粒分离。220型推土机推料摊铺,使仓面基本平整,起伏差不超过10,层
24、厚不超过设计要求,层厚采用标尺控制。左右岸边坡部位采用人工辅助施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碾压机械的性能,过渡料铺筑水平宽度向外超填1420。过渡料与堰壳堆石料连接时,相邻层次问应做到材料界限分明,并做好接缝处的连接,防止层问产生过大的错动或混杂现象。c、洒水:过渡料I装车后至施工工作面附近进行计量加水。加水必须均匀、连续、不间断,加水量现场碾压试验结果确定。d、碾压:大面采用20t振动碾碾压,中部土工膜或其它局部边角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2.5振动碾碾压夯实,中部根据现场压实度监测进行加碾。堰体碾压施工振动碾平行围堰轴线方向行走,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且在进退方向上依次延伸至每个施工区,碾压遍数、行
25、走速度、进退错距、每单元终碾处加碾遍数根据现场碾压试验结果确定。工作面之间交接处进行搭接碾压,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应不小于0.30.5m,顺碾压方向应不小于1.01.5m。靠近边坡部位应加倍注意填筑质量,加强碾压,严防因出现架空等缺陷给堰体留下渗透通道隐患。为确保防渗复合土工膜施工方便并不被破坏,在施工做到定车运输过渡料,不同填料进行运输前,须进行严格的活车处理,并加强控制堰面活理工作,防止块石等进入堰体防渗轴线两侧4.0m范围以内。过渡料填筑施工过渡料采用220型推土机配合,50装载机挖装,25t自卸汽车运输。过渡料分别布置在防渗轴线上、下游堆石料与过渡料I之间,过渡料的填筑与同一填筑高程
26、的过渡料I同时施工。过渡料的最大粒径为15,每层铺料厚度根据碾压试验确定,施工按填料、碾压、质检工序沿轴线平均分为三块,采用进占法铺料220型推土机平仓。碾压方法与过渡料I相同,施工时采用进退错距法作业。堆石料填筑施工堆石料布置在防渗轴线两侧,上游围堰迎水面设计坡比均为1:2.75、背水面1:1.5,下游围堰迎、背水面设计坡比均为1:1.8。堆石料的每层压实每层铺料厚度根据碾压试验确定。堆石料每层填筑施工前先根据设计确定上下游的边界,利用石灰粉标识,并沿轴线方向按铺料、碾压、质检工序分为三块,采用进占法铺料。块与块之间搭接采用反铲挖松后碾压,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应不小于0.30.5m,顺碾压
27、方向应不小于1.01.5m。 堆石料挖装与运输:采用弃渣场储存备料、回采料及左右岸开挖料,堆石料采用220推土机配合,反铲挖装,25t自卸汽车运输。 填筑:a、施工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在填筑基础上逐层放出各区的分界线,白灰线作出明显的标记,为保证边缘压实度、预留接头碾压收边量,整个铺料层在堰面法线方向向两侧各适当超填。b、铺料平仓: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综合采用进占法铺料,自卸汽车运料至现场,220推土机推料摊铺。保证仓面基本平整,控制层面起伏差不超过10,每层铺料厚度根据碾压试验确定,层厚采用标尺控制。在靠近左右岸坡面100-200采用细料铺筑,防止边坡架空,水平宽度向外超填2030,以便填筑完成
28、后进行削坡。相邻填筑层问应做到填料界限分明,分层铺筑时,做好接缝处连接,防止层间错动或折断现象。c、水平碾压:大面采用20t振动碾碾压,局部边角部位使用采用蛙式打夯机、2.5振动碾碾压夯实,严禁欠碾和漏碾。堆石料采用碾压机振碾沿围堰轴线方向碾压,采用进退错距法作业,每层洒水量、碾压遍数、行走速度、进退错距、每单元终碾处加碾遍数根据现场碾压试验结果确定。工作面之间交接处进行搭接碾压,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应不小于0.30.5m,顺碾压方向应不小于1.01.5m。d、削坡处理:每填4.0m采用反铲对迎水面和背水面边坡按设计边线进行削坡处理。削坡处理后的边坡应力求平整顺直,无陡坎、无凹凸、无孔洞、无
29、松散块体及其他杂物堆积。靠近左右岸边坡两米范围内均以较细的石磴料铺筑并加强碾压。护坡块石施工迎水面的护坡块石从坝肩开挖料中现场选取。迎水面护坡块石在迎水面堆石料碾压施工完成后进行,在进行护坡施工前须进行迎水面的活坡,活坡后的坡度须满足设计坡度,护坡块石的厚度为0.4m。采用人工码砌的方法进行施工。接触部位的填筑施工接触部位主要包括堰体的各种填筑料与岸坡接触部位的施工、混凝土防渗墙与土工膜的搭接、帷幕灌浆与土工膜的搭接等。各种料物与岸坡接触部位,大型碾压设备一般很难就位。在20t碾压机碾不到的地方拟采用蛙式打夯机,2.5振动碾进行碾压,过渡料I、过渡料II每层的碾压厚度控制在20以内,堆石料每层
30、的碾压厚度控制在30以内。碾压之前应对碾压部位充分洒水。蛙式打夯机对各料物的碾压遍数为810遍。在岸坡接触部位过渡料I、过渡料n、石渣料n、堆石料的铺料均采用人工铺料平仓,过渡料皿、石渣料皿的铺料粒径不大于10,堆石料的铺料粒径不大于20。对局部接触出现反坡部位应予以削坡及回填填混凝土(或浆砌石)处理。堰体与岸坡或贴坡混凝土、混凝土丁字墙结合部填筑时,采用是填筑过渡料并减薄铺土层厚,然后尽可能使振动碾沿岸坡方向碾压,压不到的局部地方,使用蛙式打夯机压实,同时应多洒水。3.3.3填筑边线与高度、坡度控制围堰填筑施工按照设计图纸标注的尺寸和要求进行施工。每层填筑施工开始以前,进行测量放点,标示出每
31、层堰体的设计边线,然后再考虑3040削坡厚度后确定出实际施工的填筑轮廓线,做好标记、打出界桩。在填筑施工中遵照标示的填筑控制边线进行施工。每层堰体填筑完成后。再次测量放点,定出该层堰体底面和顶面的设计边线并做出明显的标记,然后采用反铲在专人指挥下进行削坡整平,局部再由人工辅以铁锹等进行削坡处理,经削坡处理后的坡面应力求平整顺直,斜坡垫层料采用激光导向反铲进行坡面平整。围堰填筑施工中对坡面及高程进行控制时,还应充分考虑围堰在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的堰体沉降影响,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在填筑施工时考虑沉降影响的超高。3.3.4填料要求 堰体填筑堆石料最大粒径不大于80,岩石抗压强度不低于30,含泥量
32、(dv0.1)含量不得大于5%,细颗粒含量(d<10)不大于30%,堆石料不许夹杂粘土、软弱岩石、草和树根等杂质。 过渡料I采用砂石加工系统生产的0.0745砂料,压实十容重为1.853。 过渡料皿采用砂石加工系统生产的半成品骨料(粒径范围5150),用于填筑前需要进行掺配,场地选在左岸下游施工场地A,压实十容重为1.953。 石渣料皿最大料径V30,采用渣场堆存的石料。 堰体水上和水下部分的各种填料,要求采用强风化下限以下的堆石料。 填筑前应复核各种填料的数量和质量,并检验填筑料物的物理力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报监理人审批后即可用于上、下游围堰填筑。3.3.5碾压参数实际采用的碾压参数
33、通过碾压试验报监理人批准后方能实施。3.4质量检查和验收土石方填筑前的质量检查验收土石方填筑前,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项目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填筑前用于计量的地形平、剖面测量资料的复核检查;填筑前基础面活理的检查和验收;各种堰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抽样检验;现场生产性试验选定的施工碾压参数及其各项试验成果的检查和验收。施工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施工过程中,会同监理人定期进行以下项目的质量检查和检验:对各种填筑料的质量和尺寸外形进行检查,对各种填料的颗粒级配、含泥量等进行检查。对于堆石料和过渡料皿,均采用灌水法进行质量检查,是否达到设计十密度的要求;对过渡料I采用灌砂法进行质量检查,是否满足设计干密度的要求。
34、堰基处理、料场的料物、堰体填筑、块石护坡及土工膜斜(心)墙等的质量均须进行检查。各种填料必须按本技术条款的有关规定和规程规范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填料严禁运往工作面。堰体填筑时,各种填料的检查项目及取样试验次数见下表。各种填料取样试验次数表3-1堰料类别及部位试验项目取样试验次数备注堆石料干容重、V10含量1次/30000m3颗粒分析、含泥量1次/6m厚过渡料干容重1次/1000m3颗粒分析、含泥量1次/3m厚除在各碾压段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外,还必须在压实可疑处,如碾压遍数不足,铺料厚度不匀等及围堰与基础、土工膜与岸坡、土工膜与基础防渗结构结合部位等处进行检查。取样所测定的干容重,其合格率不小丁9
35、0%,且不合格样不得集中,不合格干容重不得低丁设计干容重的96%。四施工强度分析及资源配置4.1施工强度分析根据围堰填筑进度计划可知,上、下游围堰填筑月高峰强度约22.9万m3,每月施工时间按25天计,压实方转换为松方的系数为1.168,22.9万m3X1.168/(25dX2班)5348m3/班。按此填筑强度要求,选用的主要设备及强度计算如下:挖装设备综合考虑挖装设备的以下几个因素:工作面的个数;挖装设备的几何容量;每分钟挖掘次数;渣料可松性;铲斗充满系数;在工作面内移动影响系数;工作时间利用系数。取以上因素的中等偏上水平。本工程计划投入的机械设备挖装能力为:2台500反铲(斗容3.0m3)
36、每班挖装能力为:2台X120m3X10h=2400部/班;3台330反铲(斗容1.6m3)每班挖装能力为:3台X100m3X10h=3000m3/班;2台50装载机(斗容3.0m3)每班挖装能力为:2台X100m3X10h=2000m3/班;合计每班挖装能力为7400m3/班,机械利用率按75%考虑,实际每班挖装能力为7400X0.75=5550m3/班,大于最高强度5348m3/班,挖装设备满足施工需要。运输设备运输设备根据挖装设备能力、自卸汽车载重量和行驶速度以及运距进行计算。挖装设备每车装车时间平均按5分钟计;自卸汽车行驶速度20小时;25t自卸汽车装渣容量12m3;河渣场距上游围堰约5
37、.0,按此运距进行运输车辆配置计算,每小时1辆自卸汽车拉运1.5趟。填筑工程拟投入40辆25t自卸汽车,则每班总拉运量为:40辆X12m3/车X10hX1.5趟7200m3班,自卸汽车设备利用率按75%考虑,每班实际总拉运量为7200>0.75=5400m3大于最高强度5230m3可满足最高填筑强度的要求。另外,考虑填筑期间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以及考虑到特殊料物要采用专用车辆进行运输,所以另增加20t自卸车6辆,即围堰填运输车辆总计为46辆。吊装钢筋铅丝笼采用16t汽车吊,施工场地B配备2台16t汽车吊。碾压设备一台20t振动平碾日产量分析:V:行走速度为2;效率因数为7=0.9;时间利
38、用系数取0.8;B:碾宽215,进退法碾压,条带与条带之间搭接50;H:层厚0.8,碾压8遍;每天工作20小时;每小时产量:q1=2000X(2.1-0.5)/8X0.8=320m3;单台碾压设备日产量为q2=360X20X0.9X0.8=4608m3;上游围堰日最大碾压强度4057m3,配置一台20t振动碾即可满足施工强度需求。下游围堰的施工强度低于上游围堰,但与上游围堰填筑同时施工,配置一台20t振动碾即可满足施工强度需求。上、下游围堰填筑面各配置1台推土机摊铺,将自卸车卸料及时摊铺平整。堰体周边料碾压采用小型振动碾。对丁防渗土工膜周边过渡料采用小型平碾碾压,上下游围堰各配置1台。另配置蛙
39、夯数台,用丁边角部位填筑料辅助压实。过渡料的掺配配置一台平地机。4.2资源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表4-1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反铲500台22反铲330台33装载机50台24自卸汽车25t台405自卸汽车20t台66推土机220台17推土机320台18振动碾20t台29振动碾2.5台210蛙式扣会机60台611洒水车8m3辆312吊车16t辆213离心泵200S42A台314运输汽车8t台1主要劳动力计划主要劳动力计划见下表。主要劳动力计划表表4-2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管理人员202重机工323司机1104电工8序号工种人数备注5修理工126测量47试验28普工609合计248主要材料计划主要材料计划见下表。主要材料计划表表4-3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钢筋t657.992型钢t7.43水t77472.524电-h642245柴油t1725.68五质量保证措施建立项目质量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蓝色信标浮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葡萄糖酸钠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药用明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船用椭圆形舷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碳纤维汽车轮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
- 2025-2030中国自动播种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动化医院病床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铺地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2025-2030中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聚碳酸酯树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中国晕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4 )
- 长途大客车总布置设计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 T∕CAAA 002-2018 燕麦 干草质量分级
- 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填括号口算题(共100道)》专项练习题
- 方格网计算步骤及方法
- 课题评分表(共1页)
- 六年级趣味数学(课堂PPT)
- 询价单(模板)
- 关于我县二次供水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