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科学五下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沉和浮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反思一:简介: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学生既熟悉而又抽象的概念,当我们把物体放入水中时有的物体沉,有的物体浮,这是学生所熟悉的,但物体沉浮与什么有关,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却是全新的。在探索这个新的知识点时,学生的可操作性比较强。 因此, 选择这一活动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索和研究。下面结合这次科学探究活动情况,重点谈一下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以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科学探索带来的快乐。一、教学之所得在本次活动中,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现象把小玻璃球和小树叶放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出发,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
2、景中,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以此来大大增加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让学生队本组准备的材料进行实地地操作、试验、发现新的现象,探究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去积极体验和探索,体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科学认识和科学素养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教学中的重难点,注重引领学生经历一个 “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 的不断冲突、不断修整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另外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探究方法的
3、培养,在活动开始带领学生回顾了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顺利展开后续的探究活动, 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也避免学生在以后的活动中有异议。另外,猜想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 经验和认识水平特点,学生常常用独到得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 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结论,因此, 在活动中非常注重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活动, 在猜想过程中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句话,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另外即便学生猜想错误,对他们也是一种帮助,学生错过之后,会激发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思索的更全
4、面、更仔细。 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学生把如实地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设计汇报交流这一环节,通过汇报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也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同时培养学生倾听他们意见及建议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别人的尊重,通过认真倾听可以 “取人之长” 攫取别人发言精华,同时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质疑,更加清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在不断地激励与提醒中不断进步。科学的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要进行活动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 在小组合作验证桌上的物体放入水底,哪些物体是沉的,哪些物体是浮的实验前,
5、学生首先明确实验要干什么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 思考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吗?然后明确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学生的活动会更有序、有效。同时,实验记录是学生各自在探究活动中思维过程的印迹。鼓励学生做好真实的记录,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行为习惯。此外针对 “物体在水 中沉浮与大小、轻重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我进行了冷处理。物体在水中的沉 浮与大小、轻重之间的关系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又使本次活动的难点,由于其 中存在的微妙的关系三年级学生认识起来比较困难, 而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研究 方法又比较难,因此在活动中我大胆地进行了突破, 打破了课本的束缚,而在取 材上下了功夫,在准备的八种材料
6、中,准备了三种大小完全一样、而轻重有很大 差别的木块、塑料快、铁块,同时又准备了轻重完全相同、大小差别较大的金属 环和泡沫板,使学生活动起来比较轻松。受到了比较可喜的活动效果。教学设计 实施应更多地从学生的实际来出发,大胆的打破教材的束缚,进行创造性地使用, 最大限度地适当的降低活动的难度,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体验科学探索成功的乐 趣,对他们今后进行科学活动是一种激励、一份力量。最后本着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问题出课堂的理念,在活动最后给学生留下 “悬念”,向学生提出了怎样使浮在水面上的小药瓶沉入水底这一实践应用性的问题,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问题延伸到课外活动中, 也为下次活动的顺利进行铺 平了道
7、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奥妙。二、教学之不足在本次科学探索活动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给本次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遗憾。 比如教师的语言不够简洁、精彩;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缺乏针对性;还有个 别之处活动进行得不够充分,有些急于求成等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 进行改进。另外通过此次活动,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 彩的科学探索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否则我们所组织的活动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多下功夫,不断地 给自己充电,不断的磨练自己,才能不断成长进步。总之,课堂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地方,教学是
8、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同的班级,会有 各种不同的情况,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处理形式。但是,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 神。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在科学探究中,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假设 等多么简单可笑,我们作为教师都不应该轻易否定, 不能对对学生进行压服,而 是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和证据亲自来验证,从而促使学生在理解或领悟的基础上主动转变观念。如此,学生才有可能养成尊重事实、敢于批判和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反思二:依次出示了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胡萝卜、橡皮, 让学生预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9、因为学生对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带 盖的空瓶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所以很容易地做出了预测,但对回形针、蜡烛、胡 萝卜、橡皮四种物体,学生比较有争议,实验之前每说一种物体的名称让学生判 断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持不同意见的同学便很自觉地分为两派:“沉”、“浮”、 “沉”、“浮”之声不绝于耳,各不相让,此起彼伏,还颇有节奏,气氛非常热烈。为此,特别规定:”最多只能说三遍阐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事实胜于雄辩”,然后依次将这几种物体放入水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当同学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中的回形针,期待回形针能如他们所愿 “沉”或“浮”,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有多准确时,把回形针轻轻放入水面,回形针
10、稳稳地浮在水面上,“耶”!认为回形针能浮的同学早就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了,这回可是“眼见为实”了!关于回形针的实验,课前做了几遍包括上节课做的都是沉的, 但是没想到这次做的竟然成了浮的!没办法, 科学就要讲究实事求是嘛,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想到这儿,笑了笑,拿出回形针: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回形针确实浮在了水面上,现在再做一次,同学们注意看。” 这次,没有平着放,而是稍微有点倾斜,轻轻地把回形针放入水中,回形针沉了下去。“耶” ,原来就认为回形针“沉”的同学这次总算扬眉吐气了,也兴奋不已。 “同学们,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现象呢?”虽然课前未预设这个环节,可是感觉也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有同
11、学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同学谈到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 于是顺势补充解释:我们洗衣服有时水冲到干衣服上,但衣服并没有马上湿,也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有时杯子里的水满了,甚至呈弧形凸起于杯口,但水仍然没溢出来,都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在讲解的基础上,又请了几位同学分别到前面, 自己将回形针放入水中,结果都是沉的,证实了刚才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确实属于偶然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回形针在水中确实是沉的。虽然是一个小插曲,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再做这个实验时,应该斜着放,而不是平着放,要避免这种偶然的现象干扰影响我们的教学,尽管通过分析研究,同学们也相应地扩展了一些知识。课后再次进行了反思,由于学生对砖块、
12、木块的沉浮经验十分丰富,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沉浮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明确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同时也规定了操作的方法应该是: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人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虽然给学生是这样说的,但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后面这句话,所以才出现了上面所说的本不应发生的现象。看来, 课前的备课还是应该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 教参, 充分地预设各种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另外,课前买来10 个胡萝卜2 个白萝卜进行了在水中沉浮的实验,发现只有3个胡萝卜是浮的(而且大部分浸入水中),其余 7 个胡萝卜和2 个白萝卜在水中都是沉的,而课本上的原话是:“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
13、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找在水中能浮的萝卜作为实验材料(课上我是用那3 个在水中能浮的胡萝卜做的实验) 。作为激发学生认知矛盾的材料,我感觉教材中应选用学生不容易判断,但实验起来现象比较明显的,比如苹果等,否则不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反思三: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教师演示实验导入新课,使学生有明确判断物体的沉浮方法和学习观察方法,并能从中发现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课后认识到,学生发现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疏忽的一个地方。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学生往往会根据“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重的物体沉”等原有认
14、识来判断物体的沉浮。接下来教师要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物体沉浮的与大小、轻重的关系,改变学生原有的模糊认识。下面是两组不同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探究后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第一种,教师给学生提供泡沫塑料、红萝卜、回形针、牙签、小木块、石头等八种东西,学生观察、实验后,按大小排列,发现“大的物体不一定浮,小的物体不一定沉”;按轻重排列,发现“轻的物体不一定浮,重的物体不一定沉。 ”原来沉浮与物体的大小、物体的轻重无关!?实验结果与学生的原有认识发生了矛盾,学生开始不解。真的无关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开始思考。经过思考后发现“轻重”、 “大小”是两个变量,没有控制其中的一个变量,根本无法研究“大小”或“轻重
15、”与沉浮的关系,从而引伸出控制一个变量的后继探究活动。第二种,教师给学生提供泡沫塑料、大木块、茄子、回形针、铁钉、玻璃珠、小石子、材料,学生观察、实验后,按大小排列,发现“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按轻重排列,发现“重的物体浮,轻的物体沉。 ”实验结果让一部分学生的原有认识得到了肯定,让原来质疑的学生开始不自信。材料在实际探究活动中给了学生误导。反思四:为了克服“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随着教师转”的弊端,改变课堂“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尽可能把最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针对科学课的特殊性,即 “科学探究能力形成信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
16、,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这一特点,在把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的同时,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能力。古人不也曾说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陶行知说曾经说过一句话: “兴趣与学习成果往往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 是呀, 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即便他人在教室里,心或许在操场上驰骋呢?又何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课堂上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如,上课开始创设了让学
17、生猜测四种物品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情景,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去观察,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显神通。这时候,不是老师让他们猜,而成了他们自己要猜,争先恐后地要猜,为这节课的继续探索创造了较好的效果。二、 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而不是简单地把探究结果告诉学生,以便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亲自动手做了四个小实验。学生们对物体沉浮的认识经历了 “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 这样一个一波三折过程,而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疑问,发现的问题,教师始终没有给他们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推测,验证,层层推进,由果推因,自己去找答案。如在做第二个实验后,发现
18、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好像没有影响时,我并没有告诉他们结论的正确与否,而是给他们准备了四个大小相同,但轻重不一样的立方体,让他们自己通过探究去找答案。当然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需要学校、家庭、 甚至是社会的共同努力。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并能识别什么是科学的,什么不是科学。1.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他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这段话不光总结了前面一课的主要内容,也提示了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19、。教材中的第一部分看起来似乎比较凌乱,实际上其中的一些问题的设计是要解开一个重要的实验思想:控制变量。为什么按轻重顺序排列的七种物体,却不能看出他们在水中沉浮的规律?表面上的按质量排序和其他一些隐含的变量,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才能分辨清楚。所以这一环节一定要引导学生细细思考。学生的理解有很多,回答也多种多样。有的说“因为他们是不同的物体”,有的说“他们的形状不同”,有的说“他们虽然重量排序了,可是大小没排序”,还有的说“这些东西的质地不同”,也有的干脆说“不知道”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很少有孩子和以前接触较多的对比实验联系起来。虽然对对比实验的操作已经比较熟练,可是当他们面对这个有两个变量同时影响结
20、果的实验时,他们还是显得无所适从。因此,这部分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想到“可能是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都在影响物体的沉浮。”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接下来的两组实验就顺理成章了。一组是“体积相同,质量不同” ,一组是“重量相同,体积不同”。在老的实验盒中找了一组体积形状一样的铁块、铝块、塑料块和木块。同样能说明问题,效果也不错。从这个实验中学生很容易知道了“体积相同的物体,重的物体容易沉;体积相同的物体,轻的物体容易浮。”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安排了两个实验操作活动:活动一: 让学生明白把同一块橡皮泥作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之后,它的重量没有变, 体积没有变,那么它在水中的沉浮也不会发生改变。这个实验
21、活动涉及到测量橡皮泥的体积,为后面测量排开的水量做好了铺垫。活动二: 学生通过测量五种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并从测量的数据中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从而得出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大。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 有些小组得出的数据是沉的排开的水量比浮的排开的水量大,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测得这样数据的小组重新测量。发现:第一, 这些小组的橡皮泥放进水中有一部分就化了,当他们再用这块橡皮泥做实验时,橡皮泥的重量已经发生变化了;第二,每次把橡皮泥取出,有一部分水会被带出来,这就影响下次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第三, 用来
22、测量的刻度杯上的刻度不是很精确,学生读出的数据存在很大的误差。以上因素都会得出不科学的数据。1.5、 浮力浮力的学习是以密度、力、二力平衡等知识为基础的,有较强的综合性。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浮力的体验,如木块能漂浮在水面是由于受到水的浮力,氢气球在空中能上升是受到空气的浮力,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等, 这些体验都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抽象与概括,只凭学生粗浅的观察分析, 形成了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这些错误观念的形成又会成为学生学习浮力知识的思维障碍。在浮力知识的应用解题中,由于有多种解题方法,而学生由于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的不明确,所以会乱用公式;而有的学生则感到解题无从
23、入手。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让学生明确解题的方法(可让学生分为: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平衡条件法等),而对每一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或应用该方法所需要的已知条件进行归纳) ,例阿基米德原理法应用条件:( 1)已知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2)已知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3)已知排开液体的体积;( 4)已知物体的体积,同时物体处于浸没时(即:V物二丫排),(5)已知物体的质量及密度,同时物体处于浸没时 等。在学生明确各种方法的特点时,再精选题型让学生去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从而去选用合适的方法。当然只要条件允许,有时一题有多种解法。通过方法的讲解与题型的练习,学生对解题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就会大为加强。当然解题的方
24、法各人各有特色,对此要加以鼓励及引导。通过这样的教学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1.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前一课,孩子们明白了浮力测量的方法,了解到了物体(上浮)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开水量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拍开水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越小。然而, 孩子们一定有个疑问:那么那些本来就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虽然这个问题会困扰孩子们,可是他们未必很主动地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在上课时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问完这个问题后,观察他们的反应。本来想他们中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应该有一半人会认为不受水的浮力的。然而出乎预料的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于是
25、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这个追问还是有必要的。孩子们的判断,有的来自本身的思考,有的则是来自别人的判断。如果能说出判断依据,那就是自己的思考了。即使自己是蒙的,或者是从了“众”,听一下别人的思考过程也是好的。有的孩子说在水里拿重的东西比较好拿,有的说不管是什么物体,都是受水的浮力的,有的说是从书上看到过的,从孩子们的发言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片面的,表面的,不确定的。所以这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用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想。实验本身比较简单,而操作的难度也不大。所以难度体现在了对实验的设计上了。由孩子仿照上一课的实验过程来设计本课的实验方法和过程。而孩子们的表现和证实了他们是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的
26、。另外,又一次重申,要在科学课上学会安静。安静地思考,安静地倾听,安静地讨论。孩子们也很配合,互相监督着、提醒着,课堂的秩序保持得不错。表扬了他们,也希望在以后的课上能继续良好的表现!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这一课,以下几点感受颇深:一、精心作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这一课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在我们科学课的课前准备,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先罗列一下要准备的材料吧:演示用材料:两个大水槽,分别用标签纸编码:1号和2号,里面分别盛一水槽请水,一水槽盐水(盐水的浓度刚好能使马铃薯浮在水面),天平一架,滤纸两张,两个有刻度的小烧杯,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糖水,一杯食用油,一个铁块,滴管,量
27、筒两个。学生小组实验用材料:材料盘, 酒精灯, 火柴, 一个比较小的马铃薯,两个铁勺,分别贴好标签:1号和2号,一个信封(里面装有5袋食用盐,分别装在自封袋里, 质量基本相同), 一个一次性杯子(里面盛一写水,用来放燃烧过的火柴梗)。罗列完毕,实际操作中,应该准备得更充分些,甚至再多准备一些学生可能会说到, 并在他们设计的实验中将要用到的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自主性,而老师只是配合学生,成为他们的启发者,活动的组织者,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得力助手。二、充分的课堂预设,是上好这一课的前提。精心的课前准备,来自“缜密”的课堂预设。预设什么?1、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
28、。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 才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说: 教学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在前几课时的学习中,认识了解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与“大小”、“轻重”有关,于是,在引入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出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让学生猜测“大的沉,还是小的沉?”,再通过实践发现“与大小没有关系”,学生再进一步猜测“可能与液体有关,这样的引入,平实而切合学生,使科学探究层层推进。2、巧设铺垫,过渡无痕。每次老师让学生猜测“同样多的清水和盐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很多学生都说不到 “可能与轻重有关系”, 到了这个环节,一般老师为了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就自己说: “会
29、不会他们的轻重不同?”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学生怎么想,就开始比较两杯液体的重量了。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追求无痕过渡,在一开始,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说出了大小、轻重、形状等不同点后,及时板书,并表扬学生: “你说的很对,我们在观察两个相似的物体时,就可以比比他们的大小、轻重等不同的地方。 ”同时板书:大小、轻重。如此一来,再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杯同样体积的清水和盐水的不同点”,探究马铃薯为什么在清水中沉,在浓盐水这浮,学生自然会想到可能由于它们的重量不同,通过称一称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简单的铺垫,使学生亲身经历了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验证获得结论解决问题
30、” 的科学探究过程。无痕的过渡,也让学生快乐地经历了整个探究过程,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1.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本课是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首先学生观察老师两个大小不同的马铃薯放在两个水量相同的杯子里, 产生的现象. 你看到什么现象, 你有什么想法?( 猜测一下,马铃薯上浮的几种原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节课, 总共设计了五个活动 : 观察两个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推测什么原因使马铃薯上浮. 实验验证两个水槽里的水不同,自由选择调制一杯盐水或糖水, 比较盐水和糖水的轻重等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为了使学生想出的办法能充分得以实施, 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材料, 玻璃水
31、槽盛有清水和盐水; 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 蜡烛、汤勺火柴、 ; 塑料杯搅拌食盐、白糖马铃薯; 电子秤、酒精灯、勺子大小相同的塑料杯三只、熟鸡蛋一只、250 毫升烧杯一只及死海资料投影片. 由于活动材料准备得十分充足 . 。学生们想出的办法绝大数能够得以实施,从而为学生们的探究提供了方便。 材料的多样性符合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本节课的教学根据学生发展的脉络和学生的参于情况对教学过程做了一些调整。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有时上浮,有时下沉,这可能与杯子的大小有关; ,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可能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然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根本不在 往这方面支推测,而是直接切
32、中了问题的实质,认为可能是小杯子里装的是盐水, 理由是他不小心手上碰到了水,自己尝过,感到是咸的。因此在教学中,不管学 什么内容,我们都要珍视学生在其中产生的问题; 或者是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 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之成为教学的起点。在猜测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 体都是盐水,验证的方法都说是用嘴尝尝,对于不知名的液体能随便尝吗?没有 想到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的办法。教师的点拨也不可少。及时解决学生困惑。是 不是盐水才能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学生们都说, 不是。哪还有哪些液体也能 使马铃薯浮起来?味精水、白糖水、鸡精水。于是大家调制味精水白糖水进行验 证,结果与猜想一致,大家的情绪很高,课堂气氛
33、活跃。总之科学课要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信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第二单元热2.1、 热起来了今天有学生让看他的活动记录,记得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的记录结果: 温度计贴脱 下的衣服外层开始温度为20C,经过两分钟后是23C;插进袖管的衣服夹层里 开始是23C,经过两分钟后是27C,如果学生都得到这样的结果,这个实验的 设计就是失败的。问题在哪里呢?第一个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前几分钟才脱下衣服,衣服里残余的热量影响了实验的准确度和实验要求达到的初衷。原来设想里放在一边的衣服不升温太理想化了,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穿着和脱了的衣服之间 的升温情况的不同呢?所以下午的教学我修改了活动记录单,内容为:活动1、贴衣服外层
34、时间(分钟) 开始温度123温度(C)活动2、贴衣服夹层时间(分钟)开始温度123温度(C)_这样调整后学生会发现活动1升温情况不明显甚至几次记录结果都不变化,活动 2升温明显甚至经过一分钟就升高了 5、6度。课后自己也做了一次验证实验, 结果是活动1、贴衣服外层温度依次为:19.2 C20 C20 C20 C。活动2、贴衣 服夹层温度变化依次为:19C27.5 C30 C30.5 C,如果学生能得到这样的实验 记录结果,对衣服不能开热应该是理解了。2.2、 给冷水加热给冷水加热,学生能够回答出许多简单易行的方法。比如说火烧、电加热、放在 开水中、放在太阳下,总而言之,都需要热源。将冷水放在热
35、水中的确能将水加 热,及时进行了总结,避免让学生的关注点仅停留在温度的改变上, 还会出现哪 些结果呢?学生们进行简短讨论后, 预测现象。多数学生认为会沉下去,理由是 冷水比热水重。加如冷水,果然如他们所料,沉了下去,下面一片欢呼。此时, 只有少部分学生保持冷静并继续思考, 冷水受热后有可能还会升上来,一位学生 如此回答。你们同意吗?大伙将信将疑,眼睛盯着塑料袋。慢慢地塑料袋果然改 变姿态,战立起来,先悬浮起来,最后部分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下来。为什么冷水 会漂浮起来呢?学生的思维很奇怪, 很少有学生会从重量上来考虑这个问题, 以 至于天平都用不上。学生们回答的更多地是从塑料袋里面含有空气, 这部分
36、空气 加热后变成气泡跑出来了,所以就浮了起来。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有水漏出来了。其实这点和材料有关系,教材上给我们展示的材料是一种并不能做到密封的塑料袋,很容易漏水,这一点对教师实验操作还是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从体积和重量变化上来研究这个问题,假如学生并没有提到重量变化,需要引导到这个点上。因为实验前必定涉及到称重,天平的使用方法介绍是不可避免的。这点在学习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中就应该介绍到。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旋动平衡螺母( 天平两端的螺母) 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2、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
37、,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3、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4、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5、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教师在介绍方法时,最好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动手操作,称量物体,其中特别要强调砝码的取用方法,许多学生会很自然的用手直接去拿砝码。两次称量后学生们会发现,重量是没有变化的,我们得出的结果都是27.1 克,而体积地变化由于不是很明显,需要引导学生制定观察的方法,标
38、上刻度线,便于观察和读数。加热后, 学生能够比较明显地看出气球皮的变化和水体积的变化情况, 可以让学生触摸气球皮,能够感觉到应绑绑的,从而更加体会到膨胀的含义。2.3、 液体的热胀冷缩一怎样的课堂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1、情景的创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能开个好头,创造出一个环境来感染学生的兴趣, 就可以大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科学课中可以创设一种悬疑的情景,让学生惊叹“为什么会这样?”,或者挑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冲突。从而让学生产生探究的热情。2、教师的激励性语言。3、设置扣人心弦的疑问。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学生就会厌烦。如能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
39、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二什么是要让学生说出来的,什么是老师直接告诉的,要分清楚。当大部分学生有能力探究出来或者他们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时,就可以让学生说出来。如 液体的热胀冷缩让学生想办法怎样让水在透明管子里的变化看得更清楚,并提供了红墨水给学生,那学生看到了现成的材料当然就会想到把红墨水滴到水中,这样就能看得更清。这是他们能力可达,完全可以让学生说出来。但如果学生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他们的能力是不足以把问题探究出来的,那就需要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如做液体热胀冷缩实验用的管子上面有两个黑色的小圈, 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实验材料,也没有做过相类似要做标记的实验,所以如果要
40、让他们回答出这个问题,是很难的。这时就需要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怎样使用这个小圈,就不需要再花时间让他们讨论。三老师不应该只为了追求知识目标。老师过于注重结论,就会表现在当学生回答到点子上时,老师就马上肯定。或当学生在汇报时还没等学生说完就帮他们做思维归纳。这样只会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收集到的事实或观察到的现象,是非常零乱的,在归纳、分析、整理时,老师要注意相信学生,不怕出乱子。如在学生观察到液柱上升,他们都想把自己的发现和同学分享,这时应该让学生充分交流他们所观察到的,不要因为一两个学生说到液柱上升了就不让其他学生说了。毕竟学生虽然看到相同的现象但他们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我们要
41、充分尊重学生。只要最后老师提出 “刚才的几个小组他们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就会引导学生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四 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辨证关系,教师要善于发现闪光点,让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上得以生动活泼、缤纷多彩的展现出来。让我们的课堂分外精彩。; 在我们科学课堂很多东西是教师预设所无法预料的,正是这些突发的生成使课堂增色很多。 教学的进程中,学生应该是积极的行动者,有效的课堂必然有着思维活跃的学生群体,因此, 随着新知识的出现和对新知识的理解,接踵而来的是相应的思考,思考便会产生争辩。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生成点是一闪而过的,一个时间差,就可能错失一次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良机。如在让汇报水受
42、热时观察到什么现象,有学生说到“红墨水越升越高,但水没有增加”,这时应该好好把握住这点,引导学生:水没有增加,但水却上升了,那是水的什么发生变化呢?这样就能更好的突破难点。当然,任何问题总要涉及一个度,无论情况如何,老师心中都要有一把尺,权衡其间的利弊,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五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得不够,只是师生交流,缺少生生的交流。我们习惯于将“少数个体成功”等同于“群体的成功”。依靠几个学生的出色发挥虽然能够让课堂精彩,但教学不应该只有核心学生的道理十分浅显,依靠少数学生出彩带来的课堂所谓成功并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这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在科学课中,特别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即使有
43、个别学生学对了,老师仍然要 “磨”他们说出理由;即使大部分都同意了,老师还是要问“有没有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创新。如在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问学生水受热时,体积有什么变化?让几个学生回答后,再让其他学生评价一下你认为哪个同学回答得最好、最能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然后再说那我们就按照这个同学所说的来描述或者当一个学生回答得很好时,停下来问问学生你们还有意见吗?若学生都没人举手,则说: “看来大家的意见都一样。 ” 然后再出结论。这样就不仅仅只有师生的交流还有生生的交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了学生。2.4、 空气的热胀冷缩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反思,发现有两个环节考虑不周。1、三个提示的出
44、现时机。学生交流实验设计时,设计了三个提示。学生在交流设计时,也很好地解决了提 示的问题。但是回答的质量不够高,深度也不够。反之,如果把这一环节调整到设计实验之前,让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讨论一下,形成统一的意见,那么学生的回答会更到位。2、建模解释环节。在建立模型解释空气热胀冷缩原因这一环节,借助于视频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让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讨论看到的现象:即运动越快,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大,体积就越大;运动越慢,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小,体积就越小。再把看到的现象迁移,用来解释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然而这部分内容太抽象,学生仍然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如果把教材上提供的文字解释资料复印给学生,把资料和录象结合起来,
45、那样学生的理解会更清晰。2.5、 金属热胀冷缩吗温度每变化1, 1 米长的钢轨大约伸缩0.000018 米, 假如一年中气温变化60那么 1 千千米长的铁路就要伸缩708 米, 如果不留缝隙冬天受冷收缩,就会被冻裂成几段,夏天钢轨受热膨胀,就会变得七扭八歪,有的朝上拱起。因为有热胀冷缩,所以钢轨之间必须有缝隙。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热胀冷缩的现象,你看到过吗?(听同学介绍)现在找到了几个生活中和热胀冷缩有关的现象,我们来看: 伸缩的桥梁; 架高压线要保持电线一定程度的下垂; 剥鸡蛋(把煮热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泡一泡,由于蛋壳和鸡蛋白的收缩程度不一样, 就可以使两者脱离, 剥的时候也就很容易了);
46、瓶子盖拧不下来,用热水把瓶盖烫一烫就能拧下来; 火车上的可装卸的轮箍、水泥板路面等等5、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金属热胀冷缩吗?铜、铝 大多数金属热胀冷缩(锑 、铋 热缩冷胀)2.6、 热是怎样传递的整堂课以学生自己探索为主,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观察、思考等方式,对热的传导、热的对流的感知,又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热的辐射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掌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一开始问学生: “你们吃饭用的不锈钢勺的勺部浸在热水中 , 过一会儿, 用手摸一摸勺柄 , 感觉怎样?”学生分组做实验。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勺柄也热,有的组觉得勺柄慢慢得热起来。有的学生用手摸了摸不锈钢勺的每一部位
47、,发现勺口最热,勺柄的上端不是很热,知道了热是从勺口慢慢传到勺柄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弄明白了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热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到温度低的一端,这种传热方式就是热的传导。接着,学生经过一番的讨论,准备在烧杯里的水面上放一些木屑,加热烧杯,发现水被加热后,木屑运动起来了,有的木屑下降,有的木屑上升,形成了一个环流。知道了水加热了会上升,冷的水下降来补充,不久整杯水都热了,热在液体中传递的方向是从下往上循环流动的。当学生做好了这个实验后,我问: “古代 ,我国有一位军事家, 他发明了一种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指挥工具, 你知道是什么吗?” “孔明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学生也慢慢明白了热在
48、液体、气体中的传递方式就是热的对流。最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冬天,晒太阳能使我们的身体暖和起来,我们在火炉旁也能使我们的身体暖和起来的原因。有的小组通过课前上网查资料了解: 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以电磁波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是热传递的方式之一。 物体所辐射的电磁波波长随温度而变。温度较低时,主要是不可见的红外辐射;在500以上,则逐渐发射较强的可见光,直至紫外辐射。此外,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这样,学生对冬天,晒太阳、在火炉旁取暖方式来获得热 也了解了,这就是热的辐射。2.7、 传热比赛在活动时,涌现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1、在开展第一个比赛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并操作,可
49、一个同学却提出:在比较塑料棒、木棒、铝棒、铜棒谁热时,我们用手一起触摸感觉,这样对比准确吗?2、在开展第二个比赛时,有一组同学设计一种方法:分别在铜条、铝条、钢条的同一个位置上用凡士林粘上一根火柴棍,再用酒精灯分别在同样的距离上加热,然后记时,最后看谁用时最短谁就传热快。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1、对不同材料传热快慢的问题进行预测,能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2、能举例说明哪些是热的良导体或不良导体。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一、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学生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形式,它不仅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
50、条件,而且实验本身就能很好的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这节课我提供给学生各种实验材料:不同材料的小棒、杯子,凡士林,绿豆,热水,酒精灯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材料自行设计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哪种材料传热得快,哪种材料传热得慢。从实验仪器的选用到实验操作,无不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二、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 “科学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探究为核心,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对科学探究提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教学中,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大胆进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汇报、展示时,请其他小
51、组的同学评价 “他们是否做得科学, 有哪些不足之处,还可以怎样进行改进?”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从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三、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价,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本课采用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汇报、展示。在这些活动中,每个同学学会了怎样分工合作,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善待批评以及审视自己
52、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四、注意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 在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当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时,及时表扬设计方案最有创意的孩子,对比实验设计得很科学的孩子。当学生上台汇报、展示时, 通过其他的同学的评价,同学们更明白对比实验的要求,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最
53、后让每个孩子进行自我评价,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满足、快乐。总之,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让学生自悟自得。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行获得知识,锻炼了能力,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2.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上,出示三种不同的材料的杯子,通过比较哪个杯子的保温性能好来引出“导热性能好,吸热快,散热快;导热性能差,吸热慢,散热慢。 ”同时,阅读资料库P48,让学生对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同有初步了解。在实验技能方面的要求:1)对于加入水量的控制2)温度计的使用3)材料策略(实验器材摆放好,实验桌面
54、的整洁)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3.1、 、时间在流逝本课的重点部分教学,让学生看着计时器,默数一分钟。在有了进一步的感性体验后,抛出了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不看时间,估计一分钟有多长,你有多少种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后,反馈)生1 : 一分钟能跳1 0 0下绳子。生2 : 一分钟可以做3 0多个仰卧起坐。生3 : 一分钟心跳7 0下左右。生4 : 一分钟可以打个 xx。生5 : 一分钟能整理一个书包。经过交流,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大多数学生都能用身体感官或借助外在的事物估计一分钟,但由于学生的本身的科学素养有限,此时, 更需要教师随机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引导、规范。因为这堂科学课少了实验操作,教学时, 我设计了不少的问题,试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时间。但发现,这一问一答的形式,会让学生疲于应付,也少了思考的时间,还不如综合起问题,让问题更有深度。既能引起学生适度思考,又能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的问题或许才是科学的提问吧!3.2、 太阳钟本课在前课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古人很早以前,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在当时计时的工具叫做日晷。本课教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利用第一课的知识制作简易的太阳钟。课本上介绍了两种太阳钟的制作方法。如有时间,教师应该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农产品出口贸易合同
- 2024年度物流服务合同:二零二四年跨境电商物流配送服务协议
- 2024年度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专项服务合同
- 管道龙头栓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玫瑰油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纸巾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娄桂离婚法律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度成都二手房产买卖合同范本
- 空气凝结器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化工企业原材料采购合同
- GB 5606.3-2005卷烟第3部分:包装、卷制技术要求及贮运
- 工程制图 第4章 截交线和相贯线
-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培训课件
- 劳动关系协调基础知识课件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各类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课件
- 发动机机械系统2.0升ltg-9.66维修指南车下
- 2023年中闽(罗源)水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常用的氮肥硫酸铵课件
- 凤凰大桥坍塌事故分析课件
- 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含2022年新增和修订部分)
- 土石方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