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_第1页
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_第2页
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_第3页
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_第4页
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背景:双减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总体要求:A、扌旨导思想W面贯彻矗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B、工作原则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2、;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C、工作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对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一、理念概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

3、,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二、指导思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意义重大,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使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创建新型的师生间“主导一一主体的教学结构,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注重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制订此方案。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使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

4、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三、工作目标:(一)普及信息技术培训,提髙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五)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四、实施步骤阶段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初步融合学校负责多媒体使用方法与技巧的培训,力争达到全体教师能做基本的教学课件。阶段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

5、高度融合1、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育理念培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力争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2、学校参照“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见附件一)不定期对所有老师进行普及多媒体使用的课堂教学检查,阶段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举行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推出示范课。通过评选活动,全面提高我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分学科进行校级评选,按照每学科1人的名额进行选拔推荐,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6、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二)将参入评选的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学校将每学科教师成绩记入教师年度考核。五、预期效果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前整合教学资源;课上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思维、扩充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努力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规律。六、组织机构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附件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高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满分得分职业素养(10%)1、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按教学及礼仪要求准时上下课。52、精神饱满、语言标准、文明、规范、亲切。5教学内容(15

7、%)3、教学内容正确、无误并符合教学要求。74、有丰富的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习辅导材料,有利于学习和理解。8教学设计(20%)5、课件展示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76、课件人机交互好、操纵方便、链接转换时间短。67、利用多媒体创建教学情景,模拟实践环境,注重能力培养8教学过程(20%)8、教学各个环节掌控好,多媒体课件使用到位。59、讲课清晰、教法灵活,能使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互动性好。810、能有效驾驭教学过程,因材施教、管教管导。7教学效果(35%)11、课件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效果明显。1512、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多媒体课件设计合理,有利于激发

8、学生主动学习813、教学内容讲解透彻,学生理解掌握好。61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重程度高,教学有吸引力。6合计课件制作(20分)1、概念、数据、图形、文字、资料、表述准确无误,形象立意鲜明。52、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切合教学主题,和谐协调,配合适当。53、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体风格统一,5导航清晰简便。4、各种媒体制作精细,创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合计评估意见和建议:附件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项目内容要求评分备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多媒体简洁明了把学习目标表现给学生,把握学科特点,体会各学科知识的基本思想和思

9、维方式。10过程与方法注重釆取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教学方式,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科课程对学生所起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培养学生利用媒体进行搜索、査阅、交流进而达到解疑、拓宽知识面的能力和习惯。教师教学资源处理、应用能力1、课件精美简练清晰,利于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2、科学地在教学过程中演示教学媒体,做到适时、适量,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3、有效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10教学内容1、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处理得当、有机融合,教学重难点突出2、多媒体资源能充分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多媒体对教材进行有效、多维、相机拓展。4、课程容量

10、适度,使学生学得轻松、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5、教师循循诱导、启发、因生施教,以学定教20教学过程1、合理有效地创设情境,充分诱发学生已有知识。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常规媒体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2、教学结构合理,与制作媒体及常规媒体相互融合。教学内容量适度,使全体学生学得轻松、愉快。3、能体现教师释疑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且有适当的拓宽和延伸;204、及时组织课堂训练,反馈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会学1、指导学生能利用网络及各种资料掌握50%以上的问题,再通过合作交流解决70%的问题;2、能在小组中与小组成员进行问题的探讨,并得出结论;3、能把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小组成员分享10学会1、在教师的帮助下,能把自己的结论或结果向全班展示,并能说明过程。2、能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过程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质疑、判断和解决方法;教学效果课堂流程教学内容丰富,多媒体使用科学,层次分明,时间安排精确。20课堂形式1、多媒体使用形式灵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安排合理。2、体现以学论教,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作用。课堂气氛1、气氛宽松,师生精神饱满,学生参与面广,能够体验、探究学习和成功的愉悦;2、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提问,参与学习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