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离任讲话_第1页
校长离任讲话_第2页
校长离任讲话_第3页
校长离任讲话_第4页
校长离任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演讲稿示范文本 | Excellent Model Text 资料编码:CYKJ-FW-831编号:_校长离任讲话编辑:_日期:_单位:_校长离任讲话用户指南:该演讲稿资料适用于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并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能实现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的效果。可通过修改使用,也可以直接沿用本模板进行快速编辑。今天是南京大学发展史上新老交替、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刚才,中组部王局长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任命陈骏同志为南京大学新一任的校长。我表示坚决拥护并向陈骏校长表示衷心的祝贺!预祝他带领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出色地完成肩负的既光荣又艰巨的历史使命。过去

2、的九年中,在教育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党政领导班子的团结奋斗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科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科结构得到优化、学科布局得到调整,培育了不少新的增长点,初步形成了学科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逐步成长起来,挑起了教学和科研的重担;文理工科的科学研究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应用研究的专利数已跻身全国高校前列;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几年来我们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全国性竞赛中履获殊荣;国际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学校在海内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教职员工的工作条件

3、与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如今的南京大学以优良的校风和学风、突出的办学效益、强劲的基础研究实力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而享誉海内外。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要感谢教育部和江苏省对南京大学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是南京大学事业发展的里程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真诚地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上级部门对南京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能一如既往;我也坚信,教育部和江苏省给予南京大学一分支持,全体南大人必将回报十分的努力和成绩!我要感谢历届党政领导和全体离退休老同志。南京大学能有今天,是在几代南大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取得的,他们为南大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

4、础。我还要感谢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各位同事和全校广大干部。九年来,在两届党委的领导下,我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共同承担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千斤重任,也共同见证了南大的进步与辉煌,结下了同事间最深厚诚挚的友谊。特别是最近两年来,由于中央的安排和要求,我不得不把精力和时间转向北京。洪银兴书记和领导班子其它同志分担了学校的大部分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南京大学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不少进展,我由衷感谢你们!我还要特别感谢奋战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第一线的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不但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出高水平学术成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凝聚形成了“严

5、谨、求实、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这是百年南大的宝贵财富。对我本人而言,我能从一个普通的教师走上校领导岗位,与全校师生员工长期的关心、爱护、鼓励和监督也是分不开的。有了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我就有了努力工作的力量源泉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我在去年当选为民盟中央主席,这是荣誉,也意味着重要的责任,除了感谢党中央和民盟盟员的信任之外,我内心深知:这份崇高的荣誉永远属于南大师生员工!回顾九年多来的历程,作为一校之长,我深知建设和发展南京大学这所具有光辉历史和厚重传统的百年名校的份量,我惟有励精图治、恪尽职守,方能不辱使命。虽然和大家一起作了许多努力,仍然留下了不少遗憾之处。例如学科发展仍然不够协调,尚

6、有不少薄弱环节有待加强;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不够,让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尚未完全形成;关爱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还需进一步贯彻落实,尤其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有待改善;厚积薄发的重大创新成果不多;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建立等等。好在长江后浪推前浪,我非常高兴地把接力棒交给更年轻、更优秀的陈骏同志,陈骏同志有着长期在学校领导岗位上工作的管理经验,他理论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善于团结同志,年富力强,德才兼备。作为南京大学新一任校长,我认为陈骏同志是当之无愧的。我衷心地希望,南京大学在以洪银兴同志和陈骏同志为首的党政班子带领下,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校风、学风和办学传统

7、,弘扬大学精神,坚持“注重质量,提高内涵”的指导思想,保持忧患意识和拼搏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沿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开创南京大学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大学精神是立校之本,是大学的灵魂,它难以言说却又无处不在,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和感受,它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包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脉相承的办学传统,包括“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它代表了一个大学的价值取向。在目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各种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思潮入侵大学校园时,弘扬大学精神对我校长远发展和创建一流大学的进程是十分重要的。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从1958年保送进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开始,弹指一挥间,整整48年已经过去了。此时此刻,我既高兴、又伤感,高兴的是把接力棒交给了优秀的年轻人陈骏同志,伤感的是不能留在这个我深爱的校园里与师生们一起工作和奋斗。但无论走到哪里,南大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我将永远眷恋这片培养我的热土,把心留住、“把根留住”!在新的岗位上,我将一如既往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